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

大家都上班了麼?明天起應該可以正常更了,不定時爆發哈。

——

郎陵方向來了數百人,荀貞令兵卒們起來列陣以待。

等這些人走到近前,卻發現不是賊兵,而是郎陵縣的百姓,有老人,有青壯,牽着牛,擡着酒罈。帶頭的一人年約三旬,穿着皮甲,腰上帶着刀,頷下蓄鬚,停到漢兵陣前,拱手說道:“小民周直,聞王師北來,特帶縣中父老、百姓迎之。”

聞他話語,荀貞與荀攸、戲志纔等對視了一眼,低聲詢問陳到:“叔至,此人是誰?你可認得?”陳到答道:“此人乃是我郎陵大戶,家有良田萬畝,賓客千家,素以豪俠聞名。”荀貞“噢”了一聲,說道:“是你們郎陵的大戶?”陳到答道:“是。”荀貞問道:“與黃巾賊可有瓜葛?”陳到說道:“月前黃巾賊攻我郎陵時,他也曾帶人登城守禦。”

正說話間,荀貞此前派出去的斥候奔馬歸來,繞過周直等郎陵百姓,徑入陣中,找着荀貞,下馬跪拜,說道:“荀君,郎陵城已被縣民奪回了!”荀貞頓時瞭然,笑與左右說道:“我方纔還奇怪爲何還有縣民出迎,卻原來是此人奪回了郎陵縣城。”令許仲、劉鄧等將,“叫兵卒們把兵器收起,你們隨我去見一見這一位郎陵豪俠周直。”

衆人得令,傳下命去,兵卒們收起兵器,散了陣勢。荀貞帶人出陣,去與周直相見。——得到斥候的回報這才撤陣相見,這卻是荀貞的謹慎之處了,也由不得他不謹慎,“裝作百姓或友軍”,來以此用計取勝,這種事情他本人就做過好幾次。在潁陰時,他便是以此計攻取的襄城,辛璦等人又也是用類似之計克復了郟縣。

荀貞帶衆出陣,與周直相見。正如陳到所說,這周直確是郎陵的一個豪強大俠,家中有賓客千家,舉旗一呼,至少能聚起一兩千人來,在郎陵一帶勢力極大。見荀貞過來,周直略有些驚訝,心道:“我聽探子們說有數千漢兵來,卻沒想到帶兵的將校竟然這麼年輕!”眼睛一掃荀貞的腰間,看到了他的黑綬和印囊,知道眼前此人是個六百石的吏員,馬上作勢要下拜。

荀貞趕上前兩步,將之扶住,笑道:“不必多禮。”看了看隨在他身後的數百百姓,笑問道,“我聞郎陵城被縣民收復,可是足下所爲麼?”周直面帶矜色,說道:“全託將軍的福,賴王師攻克西華,斬獲彭脫、劉闢諸賊之威,前夜,小民帶勇士潛入縣中,趁賊兵無心守城,僥倖奪回了本縣。”荀貞笑道:“足下真豪俠也。”招手示意陳到近前,問道,“足下可認得此人麼?”陳到在郎陵也是很有名的,也是個出名的遊俠,周直當然認得,驚奇說道:“咦,這不是叔至麼?你,你,你怎麼?”陳到與他見禮,禮畢罷了,說道:“我今已從軍,投到了荀君的麾下。周君,這位便是荀君,現爲皇甫將軍麾下的佐軍司馬。”頓了頓,又說道,“荀君乃出自潁陰荀氏,他的族祖昔年曾在我縣任過侯相。”

周直心道:“我說呢!怎麼這麼年輕就能統兵數千,佩黑綬、帶銅印,爲六百石之大吏,卻原來是荀淑之後,潁陰荀氏子弟。”肅容斂衣下拜,口中說道,“小民周直見過荀君。”

“不用多禮,不用多禮。”

“聞得王師將至,縣民雀躍歡喜,父老特備上牛酒若干,命小民給司馬送來,以稍慰王師行軍征戰之累。”周直站起身,向後招了招手,牽牛、擡酒的百姓們將牛酒送來。荀貞笑道:“足下太客氣了。”心道,“大老遠的送牛酒來,是怕我等進城後擾亂百姓麼?”對周直心裡的小算盤故作不知,既然牛酒送來,也沒有讓他們再帶回去的道理,因即令荀成帶人把牛酒收下,復又想道,“既然他們怕我等進城後擾亂百姓,這麼識趣地送來牛酒,我也不必再帶兵去惹人厭煩了!”

他現在帶的數千人有他的本部,有皇甫嵩撥給他的。他本部尚好,軍紀森嚴,就算進了郎陵縣也不會出現擾民之事,可皇甫嵩撥給他的那些相比之下軍紀卻就差得多了。他的“族祖父”荀淑在郎陵做過侯相,於當地甚有美譽,他也不想因爲部衆亂來而壞了“自家族祖父”的名聲,便順水推舟,收下牛酒後,笑對周直說道:“既然郎陵已被足下率衆奪復,我也就不必再去了。足下的功績,我會表與皇甫將軍的。”仰臉望了望天色,說道,“時辰還早,到入夜吾等還能再行軍二十里。軍務緊急,我就不多留了。……,告辭。”

周直不辭辛苦,大老遠地從縣裡出來,給荀貞送牛送酒,確如荀貞猜測,的確是害怕漢兵入城後會擾亂百姓,如今見荀貞如此知趣,主動提出不去縣裡了,心中大喜,再看荀貞時,覺得他順眼了許多,心道:“真不愧是潁陰荀氏子弟!雖然年輕,辦事老練得很。”說道,“爲解我汝南百姓之難,司馬征戰辛苦,小民這裡還有些許財貨,願一併獻給司馬,略微表達一下我縣百姓的感激。”

牛酒可以收,財貨是萬萬不能收的。荀貞嚴詞拒絕。在周直和數百郎陵百姓們滿是讚歎、敬佩的目光中,他帶兵離開了這裡,轉道去北宜春、慎陽、安城等地。

就像是郎陵一樣,西華的被攻陷、彭脫、劉闢等黃巾渠帥的被擒殺,使得汝南各縣的黃巾軍士氣大落、無心再戰,加上有何儀在前爲勸降,荀貞這一路行去十分輕鬆,與其說是攻伐戰取,不如說是踏青遊玩。北宜春有個三王墓,乃是楚王、干將之子和刺客三人之墓,慎陽有名士黃憲、戴良的故居,等等等,凡到之處,荀貞必去憑弔一二。

半月之間,他連取十餘城,在汝南的郡南繞了一個大圈,最後北上,歸去平輿。

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22 文高初見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31 唐兒1 風物迥異江南地81 擒賊先擒王(中)37 起行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3 陽翟侯扣使不遣3 陽翟侯扣使不遣33 再見遲婢62 賜字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17 虎狼之威(下)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65 延攬勇士(上)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 上任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4 賊困屋中63 田邊斷案(下)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30 歸家諸事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12 一檄引得泰山驚59 慨嘆57 二月習射(上)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83 威震陽翟(上)2 雙喜臨門(下)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69 英雄志氣袁本初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8 捕人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0 督郵在此(下)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40 隱秘非只君可尋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4 初雪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5 言而有信荀貞之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49 輜重已備25 備寇6 尋賢不遇(下)89 智勇兼備褚飛燕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22 枉費心機空費時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58 孫堅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42 鮑信燭下勸離洛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27 舉薦戲忠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 上任13 黃巾圍城63 滍水星河影動搖84 威震陽翟(中)55 孟德引兵還東郡
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22 文高初見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31 唐兒1 風物迥異江南地81 擒賊先擒王(中)37 起行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3 陽翟侯扣使不遣3 陽翟侯扣使不遣33 再見遲婢62 賜字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17 虎狼之威(下)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65 延攬勇士(上)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1 上任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14 賊困屋中63 田邊斷案(下)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30 歸家諸事28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九)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12 一檄引得泰山驚59 慨嘆57 二月習射(上)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83 威震陽翟(上)2 雙喜臨門(下)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69 英雄志氣袁本初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8 捕人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66 城頭暮升英雄旌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0 督郵在此(下)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40 隱秘非只君可尋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4 初雪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5 言而有信荀貞之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49 輜重已備25 備寇6 尋賢不遇(下)89 智勇兼備褚飛燕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22 枉費心機空費時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58 孫堅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42 鮑信燭下勸離洛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27 舉薦戲忠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 上任13 黃巾圍城63 滍水星河影動搖84 威震陽翟(中)55 孟德引兵還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