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

第一更。

——

一子落錯,滿盤皆輸。

事已至此,張飛燕也無計可施,只能按照荀貞的意思,放棄楊氏,退回常山。

張飛燕退得心不甘、情不願,荀貞、荀攸在接到他率賊兵諸部撤離楊氏的消息後也是心有不甘、充滿惋惜,不約而同地嘆了口氣。

堂上的張飛問道:“賊兵撤離楊氏,光復鉅鹿全境指日可期,這是好事兒啊,中尉緣何嘆氣?”

“可惜方伯沒有采納公達和田公的平賊之策。”

荀貞說的是荀攸、田豐英雄所見略同的那個平賊之策,即:建議王芬遣州兵擊真定,以此分裂賊兵內部,同時調褚飛燕回援真定,然後荀貞、郭典率兩郡之兵與王芬聯合,前後夾擊之。

荀貞嘆道:“方伯如能採納公達此策,不但必能給褚飛燕以重創,而且……,子龍,而且我軍說不定還可以趁勢收復真定等常山諸縣,而今卻只能坐視他實力無損的安然離開楊氏。”

趙雲是個忠厚守禮的人,儘管也爲王芬沒有采納荀攸之策而感到惋惜,但卻依然保持着對王芬這個本州刺史該有的尊重,說道:“牧伯或許是別有考量。”

“本以爲能借機助卿收復卿之鄉里,這樣一來,恐怕短日內是沒有機會了。”荀貞殷勤詢問趙雲,“子龍,要不要我派人潛去真定,把你的家人先接到趙郡?”

“褚飛燕雖逆反不道,對縣中的大姓、士紳卻還稱得上有禮,應不會侵害雲之家人。”

褚飛燕畢竟是真定人,又抱着“從良”的念頭,因此他對真定的冠族右姓、豪傑名士是很禮敬的。趙雲雖然拒絕了他的招攬,逃出了真定,可依褚飛燕的行事,應該不會爲難他的宗族。

荀貞點頭說道:“如此最好。”

兩天後,郭典率千餘鉅鹿郡兵來到阜城。

荀貞與他合兵,共計四千餘步騎,分兩道北上,攻復鉅鹿郡南諸縣。

褚飛燕帶着賊兵的主力走了,鉅鹿郡郡南諸縣中的賊兵外無援軍,均無鬥志,不等荀貞、郭典到就紛紛棄城逃跑,或北遁入博陵、中山,或西入常山。

五六日中,鉅鹿全境光復。

荀貞、郭典聯名上書州府,王芬大喜,許諾爲他兩人上表請功。

鉅鹿已定,荀貞達成了這次出兵的目標,辭別王芬、田豐等人,率部歸郡。

行軍數日,荀貞部出了鉅鹿境,入到趙郡,是夜在柏人駐軍。

柏人令、柏人尉和奉荀貞令駐守柏人、中丘兩縣的陳褒在柏人縣寺裡爲荀貞、荀攸等歸來的將士擺下酒宴,爲他們洗征塵。

這一次的鉅鹿之戰歷時近一個月,雖然大戰沒有,小戰也不多,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荀貞和張飛燕在鬥智,但戰果卻不小,解了癭陶之圍、逼走了賊兵主力、光復了鉅鹿郡郡南諸縣,這其中固有郭典帶領的鉅鹿郡兵之功,可最主要的卻是趙郡郡兵之功,分到出征諸人身上,每個人都能分得不少,這種既無血戰,又能得軍功的戰爭誰不喜歡?因此之故,酒宴上江禽、劉鄧、文聘、高素、李驤等人都很高興。

尤其是李驤、高素。

李驤這次被荀貞任爲前部先鋒,在追擊褚飛燕、攻佔阜城等戰鬥中俱是頭功,在荀貞帳下的地位可以說是直線上升。

高素雖然沒有得到什麼頭功,但不耽誤他給沒有參加此戰的陳褒吹牛:“……打阜城那一仗你知道麼?城裡的賊兵壓根就沒有想到我軍會來,城門大開,根本就無防備。中尉帶着我等出現在城下的時候,賊兵還以爲我等是褚飛燕派來的!阿褒,你當時是沒見,太可樂了。李元欽頭一個衝進了城內,阿鄧緊隨其後,第三個就是我,你知道麼?我衝入城裡時,對面的賊兵一臉茫然,還不知道我這是要幹什麼,我手起刀落,……噗,那血噴的啊!”

高素說得唾沫星子亂濺。

陳褒以袖遮面,笑道:“血噴成什麼樣我沒見着,不過子繡,你這唾沫星子濺成什麼樣兒我可是見識到了。”

坐在陳褒、高素附近的江禽、劉鄧諸人鬨然大笑。

高素不以爲意,揪住衣袖,探身往陳褒的臉上胡亂擦了兩把,說道:“大丈夫不拘小節,些許唾沫算得什麼?阿褒,你以前可沒這麼嬌若婦人。……我幫你擦掉就是了。”

堂中主位上的荀貞被柏人令、柏人尉頻頻敬酒,略帶了酒意,顧盼席上,找着了李驤,召手說道:“元欽、元欽,你坐那麼遠作甚?過來,來我近前。”

李驤和何儀、蔡遷等降將俱坐在席末的位置,聽得荀貞召喚,李驤連忙離席,提着衣袍的下襬,小跑着來到荀貞案前,躬身垂手,聽候吩咐。

荀貞端起酒樽,親手斟滿,遞給他,說道:“今次鉅鹿一戰,你爲我部先鋒,連立頭功。這杯酒,卿滿飲之!”

李驤沒想到會在滿席諸人之前給他端酒,滿心喜悅,接住酒杯,一飲而盡,伏拜地上,大聲說道:“驤昔從賊,玷污家聲,幸因中尉,乃得重生。爲中尉效死,驤之願也!”

“我記得你曾經說:‘你習兵法三年,小有成,習騎射槊劍三年,大有成’。”荀貞解下自佩之劍,遞給他,笑道,“此劍尚算鋒利,送給你了。”

“此劍乃中尉所愛,驤不敢受。”

荀貞的這柄佩劍是國相劉衡送給他的,據說價值百金。

“我所愛者,非劍也,我所愛者,是如卿這樣的忠勇之士啊!”

李驤感激涕零,不再推辭,起身接住佩劍,復又伏拜在地,把劍高高地捧在手中,說道:“驤以斗筲之才,蒙中尉厚恩重愛,雖肝腦塗地,未能爲報!”

旁坐的柏人令、柏人尉眼見荀貞這等視財如土、視人爲寶的大氣,不禁爲之心折。

席末的何儀、蔡遷一個受過荀貞的救命之恩,一個被荀貞兩次俘獲而皆釋之不殺,本來就對荀貞充滿感激,此時見同爲降將的李驤受荀貞這等信愛和器重,更是堅定了對荀貞的效忠。

有因爲這一幕而動了“以後要與李驤多加來往”念頭的人,也有因爲這一幕而更厭恨李驤的。

厭恨李驤的不是別人,正是江禽。江禽身爲西鄉舊人,一向輕視李驤,視其爲降虜,李驤多受辱,去年擊左須一戰,兩人又起了衝突,彼此更是不和,而今見荀貞贈寶劍給李驤,江禽暗自想道:“賊兵降虜也配得荀君佩劍?我早晚就收拾整治他!”

荀貞端酒贈劍給李驤是筵席上的一個小小插曲,插曲過後,諸人重開懷飲酒。

飲至深夜,快散席時,堂外來了個不速之客。

一個值夜的縣吏進來,貼在柏人令的耳邊低聲輕語。柏人令神色一變。

荀貞笑問道:“何事也?”

柏人令恭謹答道:“外邊來了個州府的信使,說是有檄令送呈中尉。”

“噢?……請他進來。”

州府的信使來入堂上,只見他鬢角散亂,塵土滿面,顯是連夜趕路,剛到柏人。他把王芬的檄令呈給荀貞。

荀貞展開觀瞧,笑意漸漸不見,臉色沉了下去。

荀攸問道:“怎麼了?”

“褚飛燕圍攻常山郡治元氏,方伯令我等火速馳援。”

荀攸啞然。

褚飛燕纔回常山沒有多少天就又搞出這麼大的動靜,荀貞沉下心,仔細想來,卻也能理解他。

自從接替張牛角、成爲了賊兵聯軍的第二任主帥之後,褚飛燕可以說是事事不順,先是不能爲張牛角報仇,不得不撤圍癭陶、退入楊氏,接着,“在楊氏打一場勝仗”的盤算又落空,被荀貞逼回了常山,而在退回到常山郡後不久,——前幾天荀貞接到了一份軍報,軍報上說賊渠帥楊鳳以“褚飛燕不能爲張牛角報仇、接連喪地兵敗”爲藉口,拉攏了幾個賊渠帥,與褚飛燕分道揚鑣,回中山去了。事事不順,內部不穩,褚飛燕現在太需要一場勝利了。

而且這場勝利還不能是小勝,還必須是大勝。

只有大勝才能聚攏軍心,才能穩住士氣。

而如果想要一場大勝,擺在褚飛燕面前的選擇不多,只有兩個:打下高邑或者打下元氏。

高邑是州治,元氏是常山郡的郡治,只要把這兩個地方打下其一,就能重振聲勢。

相比而言之,打高邑的風險太大,高邑的駐兵比元氏多,並且離鉅鹿、趙郡不遠,高邑是州治,刺史在焉,仗一開打,鉅鹿的郭典和趙郡的荀貞必會前去馳援,這是褚飛燕不想看到的。

排除了高邑,就只有元氏了。

元氏駐兵少,離鉅鹿、趙郡遠,且不是州治,只是常山一郡的郡治,打起來風險小得多,更有把握。

只是對他來說雖更有把握,對荀貞而言卻是爲難了。

在筵席上,荀貞沒有多說此事,待筵席罷了,回到營中,他用冷水敷了敷面,祛除了酒意,與荀攸細議王芬的檄令。

“公達,對方伯的這道檄令你怎麼看?”

“馳援元氏,有利有弊。”

“利爲何?”

“賊兵內部分裂,褚飛燕的實力大爲削弱,這是對我部有利的地方。”

“弊呢?”

“常山不同於鉅鹿,常山大部都已陷入褚飛燕之手,我部如深入常山,恐會四面受敵。”

“也就是說,我部如果馳援元氏,勝負各佔五成。”

“然也。”

如果是事關生死,別說五成的把握,便是一成的把握荀貞也要試上一試,可現在,莫說五成把握,就是十成把握他也不想入常山。

爲何?

褚飛燕早晚會向漢室請降,有何必要去與褚飛燕硬拼?在之前的鉅鹿一戰中,他就千方百計地在避免與褚飛燕正面交戰,好容易在沒有損失的情況下收復了鉅鹿,賺得了軍功,再去常山與褚飛燕打硬仗?還是算了吧。王芬不心疼他的部曲,他心疼。

他心中想道:“褚飛燕圍攻元氏應是爲了凝聚軍心、穩固他黑山主帥的位置,等他把自身在聯軍中的主帥地位穩固住之後,也許用不了太久他就會向朝廷請降了。……,只是,我雖然知道他將會請降,王芬卻不知道,而又不能將此事對王芬明言,卻是該如何是好?”

去常山,不願;王芬的軍令,不能違背。

又一個兩難之局。

荀貞心道:“總不能再用望氣卜筮之說糊弄王芬。”

他坦言對荀攸說道:“公達,五五之數太過危險,方伯此令,我不願從之,卿可有良謀?”

荀攸早料到荀貞不願馳援元氏了,老實說,他也不願,荀貞辛辛苦苦就拉出了這麼五千步騎,有此五千步騎在,趙郡可保無恙,萬一折在常山,趙郡可也就難保了,他說道:“要想不從令,只能如上次一樣說服方伯改變主意。”

“該用何辭說服?”

“可用脣亡齒寒之辭說之。”

荀貞是當局者迷,被荀攸一語點破,撫額笑道:“是也!我卻怎麼沒想到。”

所謂脣亡齒寒,不是說元氏與高邑脣亡齒寒,而是說趙郡與高邑脣亡齒寒。

高邑與元氏雖然同在常山郡,但高邑距元氏遠,離趙郡近,只要趙郡安然無恙,就算元氏丟了,高邑也不會有事,可如果趙郡被賊兵佔據,高邑必失無疑。

荀貞當即親筆書寫回文,寫道:“褚燕賊衆,常山諸縣多淪陷其手,貞如往之,萬一失利,則趙將亂。趙與高邑脣亡齒寒,趙如有失,高邑必危,眼下之計,似當以保趙郡爲重。”

書至高邑,王芬深以爲然,迴文荀貞,不再要求他馳援元氏,改而叮囑他務必要守好趙地。

……

五月初,荀貞率部回到邯鄲,劉衡、黃宗、戲志才、許仲、劉備、李博等人出迎。

在迎接的隊伍裡,荀貞發現少了個人,沒見郎中令段聰。段聰喜談武事,往次荀貞凱旋,他必是會隨從劉衡出城相迎的。荀貞不好當衆問之,待回入府中,才從劉備處得知,段聰掛印辭官,回洛陽去了。

劉備不齒地說道:“段聰託言足疾、歸京就醫,究其根本,實是畏賊逃遁。”

段聰早有逃歸洛陽之念,掛印遁逃不足爲奇。

荀貞與戲志才、許仲、劉備、李博等近一個月未見,正歡言談笑間,外邊來了一人求見。

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13 典韋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0 劉玄德率部西攻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18 未到輕身入京時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 虎士35 大勝(下)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15 公路送糧惹呂怨16 原盼24 張讓賓客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20 辛璦(中)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1 風物迥異江南地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74 歸來有美迎於城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4 牆下相托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16 虎狼之威(上)45 虎膽奸雄20 辛璦(中)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73 大丈夫寧鳴而死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34 一怒之威81 不足憂懼劉玄德7 置彀在此請君入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52 圍魏救趙亂其陣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25 備寇48 惟是小人最難養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2 郡兵曹椽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28 辰彼碩女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66 急擊則負緩則勝48 雷霆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43 爲今之計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3 先表北海刺青州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93 夜夜磨我削葵刀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
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13 典韋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0 劉玄德率部西攻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18 未到輕身入京時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 虎士35 大勝(下)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15 公路送糧惹呂怨16 原盼24 張讓賓客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20 辛璦(中)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1 風物迥異江南地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74 歸來有美迎於城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4 牆下相托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16 虎狼之威(上)45 虎膽奸雄20 辛璦(中)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73 大丈夫寧鳴而死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34 一怒之威81 不足憂懼劉玄德7 置彀在此請君入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52 圍魏救趙亂其陣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25 備寇48 惟是小人最難養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2 郡兵曹椽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28 辰彼碩女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66 急擊則負緩則勝48 雷霆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43 爲今之計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3 先表北海刺青州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93 夜夜磨我削葵刀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