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

公孫瓚爲遼東屬國長史。

所謂“屬國”,即“存其國號而屬漢朝”。屬國之設,始於前漢武帝之時,當時武帝效仿秦朝掌管少數民族的“典屬國”之職,設置“屬國”以安置降附和內屬的少數民族,類似於今之民族自治區。屬國最高的長官是屬國都尉,比二千石,其副手被稱爲“丞”或“長史”,“郡當邊戍者丞爲長史”,地處內郡的屬國副手叫“丞”,地處邊疆的則稱爲“長史”,此職千石。

遼東屬國設於安帝時,起因是烏桓叛服無常,爲了加強對烏桓的控制,安帝改“遼東西部都尉”爲“遼東屬國都尉”,置“遼東屬國”,從遼東、遼西二郡各劃三縣歸“屬國”管轄,以安置、管理降附的烏桓族人。因爲起地處北疆,所以從設立之日起,遼東屬國都尉就與度遼將軍、護烏桓校尉一起成爲了捍衛漢室北疆的重要官職。能在遼東屬國爲官的要麼是已經成名的名將,要麼是邊地大族的子弟,要麼烏桓的部族首領。“涼州三明”之一的段熲就做過遼東屬國都尉。

公孫瓚雖出自遼西名族,但“其母賤”,他並非是公孫氏的嫡子,得不到家族太多的扶持,能夠以三十來歲的年齡出任遼東屬國長史這麼重要的武職,可以說全是他自己奮鬥的結果。

要不是他本身有才,劉太守就不會把女兒嫁給他。要不是他變服易容,冒着獲罪的危險陪從劉太守詣京師,並又冒着死在日南的風險下決心陪劉太守去日南,在北邙山上祭辭先人,他就不會名揚洛陽。如果沒有名揚洛陽,他就不會在歸郡後很快即被提拔爲上計吏,——所有的上官都喜歡這樣忠心的下吏,接着又被舉爲孝廉,跟着又被升遷爲遼東屬國長史。

人這一輩子,兩樣東西缺一不可,一個是機遇,一個是才幹。公孫瓚有才幹,也抓住了機遇,所以日後他能一飛沖天也就不奇怪了。

說起公孫瓚,荀貞和劉備都是心有慼慼。

荀貞感觸的是:這公孫瓚的出身與他類似,其奮鬥的過程也與他類似。公孫瓚不是公孫氏的嫡子,荀貞也不是荀氏的嫡脈。公孫瓚踏上仕途的快車道是因爲遇到了劉太守這個貴人,是因爲劉太守他才名揚洛陽,荀貞升遷則是因爲遇到了陰太守這個貴人,是陰修把他擢爲了郡北部督郵。

因爲有過從底層做起的經歷,荀貞知道這有多麼不容易,所以對公孫瓚很是佩服。

劉備感觸的內容和荀貞差不多。

劉備乃中山靖王之後,今雖淪爲與平民無異,但畢竟是漢室血脈,說起來和公孫瓚“大族庶子”的出身勉強算是相似,——這也是爲何他與公孫瓚交好的一個緣故。出身相似,只是機遇不似。劉備至今還沒有遇到他的“貴人”,盧植也許本來能算一個的,可仗打到一半,盧植卻受誣被檻送京師了。換而言之,也就是說,公孫瓚、荀貞、劉備三人的出身都相似,只是公孫瓚、荀貞先後都遇到了他倆的“貴人”,也先後都抓住了機遇,而劉備至今卻一直還沒有這個機會。

也正是因此,劉備的感觸比荀貞更深。

他看了看荀貞,心道:“此人出身荀氏,族中長輩有名於天下者衆,而今黨錮已解,也許不久後他族中的長輩如‘八龍’等人就會被召入京師爲官了。除了他族中的長輩外,他好像又深得皇甫將軍的器重。難得他對我似有好感,我如果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也非不能!”

有了這個念頭,對荀貞不免就刻意“討好”,順着荀貞的話有問有答,兩人竟是說得極爲投機。

行在前邊的鄒靖回頭瞧了眼劉備,心道:“玄德平時少言寡言,今兒個的話倒是挺多。”

劉備的性格和荀貞有點像,平時話不多,尤不喜說廢話,並也是喜怒不形於色。除了性格之外,他昔日在涿縣的經歷和荀貞早年也有點像。荀貞在西鄉,克己下士,招攬豪傑,他在涿縣也是“善下人,好結交豪俠”。又除了性格、經歷外,在讀書這塊兒,他和荀貞也較像,他“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而荀貞雖然“樂”讀書,可天資有限,與荀悅、荀彧、荀攸比起來,學問差得遠,所以平時與人閒談很少會主動說經籍。兩人都不談經籍,荀貞對狗馬、音樂、美衣服沒甚興趣,話題不知不覺就說到了各自在家鄉時招攬豪傑、與輕俠交往的故事。

起初,劉備還帶點刻意的意思,荀貞也有點刻意的味道,但說着說着,倆人就說到一塊兒去了,不時歡笑。

過了清河,前行不遠就是廣宗城池。董卓在前引路,領着皇甫嵩等來到他的中軍。

董卓久在西州,和西涼羌人的關係很好,部衆裡多有羌胡。這些羌人披髮左衽,髮式衣着與漢兵不同,成堆的聚在一塊兒。有的正在就着火堆烤肉,肉還沒熟便血淋淋地從箭柄上取下,以刀割之,血流滿手,順着指頭縫往下淌,而割肉的羌人卻絲毫不嫌,拿起來就往嘴裡塞,一邊大嚼,一邊提起奶囊往嘴裡倒奶。荀貞等人看到,有沒有去過西州的將校下意識地打個哆嗦,差點吐出來,忙以手掩嘴,轉眼不看,有的將校輕笑一聲,意甚輕蔑,低聲說道:”真是野人。”

看到董卓來到,這些羌人紛紛站起,說着荀貞等聽不懂的語言,熱情而謙卑地向董卓行禮。

董卓挺着肚子,指着皇甫嵩,用羌話說了幾句,週近的羌人們舉起刀劍,大聲呼喝。

董卓轉首,笑與皇甫嵩說道:“將軍,他們在歡迎你。”

皇甫嵩也是涼州人,懂羌語,不必董卓說,他也知這些羌人在呼喊些什麼,面帶微笑,立在董卓身邊,舉起手示意羌人們安靜下來,也用羌話說了幾句。不知他說了句什麼,這些羌人們放聲大笑。與董卓相比,皇甫嵩和這些羌人們並不熟,但皇甫氏的威名不但董卓從小聞之,這些羌人也是從小聞之。從皇甫嵩的曾祖皇甫棱起,皇甫氏兩任度遼將軍,一任扶風都尉,這兩個武職都是針對少數民族的,尤其皇甫嵩的從父皇甫規,勇武善戰,剿撫並用,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威震西羌,“先零諸種羌慕規威信,相勸降者十餘萬”,要論在羌人裡舊有的威望,董卓遠不如皇甫氏。

見眼前的這些異族羌種爲皇甫嵩的一句話而歡呼大笑,荀貞、劉備相顧對視,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對方的心思,這心思卻與在東郡時潘璋因見荀貞之英武而說出的那句話一樣:英雄當如是!

潘璋豔羨荀貞之英武,荀貞與劉備豔羨皇甫嵩的威名。荀貞嘴角帶笑,盯着劉備的眼看了片刻,直到劉備因受不住而轉開視線,他這才把目光重投放到皇甫嵩的身上。

注視着皇甫嵩,他心中卻想道:“劉備年已二十餘,現在尚是白身,就世家大族的弟子而言,就算他現在出仕也算是晚的了,而方纔與他一路言談,他雖起初似因盧植之離開而略有灰心之意,但卻很快就又振作精神,與我侃侃而談,這會兒見皇甫將軍威名赫赫,他的眼中更又透出狂熱光芒,如此頑強堅韌,又能善下人,招攬英雄,難怪孟德對他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

前世讀三國,荀貞最喜歡的是曹操,生子當如孫仲謀,最佩服的是劉備。

自古成大事者大多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堅韌不拔,即使遇到挫折也不喪氣。上下五千年多少英雄豪傑,如果只論堅韌,劉備不排在前三也得排在前五,如喪家之犬地東奔西走了二十年卻百折不饒,始終不肯放棄,不肯爲人下,最終成就大業。這樣的人,纔是最可怕的。

72 凌霄鴻鵠潁陰侯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64 裨將軍新旅建組9 高子繡髡髮代首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5 大計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 二李陰與澤賊通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9 高子繡髡髮代首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54 膽大妄爲豫州兒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 雙喜臨門(上)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57 尺素飛傳相思意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39 開練34 馮家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25 我公恩信結人深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3 誰人不知荀貞之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35 大勝(下)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97 趙子龍進克歷城31 名重徐州陳元龍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55 買馬(上)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41 效果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4 冀州牧迎節以徵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50 排場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8 程嘉獻策難吳輯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22 文高初見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6 爲君請功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57 尺素飛傳相思意60 荀君爲政(下)7 每思內戰常齧指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24 河南諸侯荀曹雄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90 揭竿而起爲招安76 演武薦賢(上)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51 故事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55 買馬(上)18 捕人62 賜字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
72 凌霄鴻鵠潁陰侯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64 裨將軍新旅建組9 高子繡髡髮代首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5 大計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 二李陰與澤賊通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9 高子繡髡髮代首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54 膽大妄爲豫州兒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 雙喜臨門(上)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57 尺素飛傳相思意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39 開練34 馮家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125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四)25 我公恩信結人深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3 誰人不知荀貞之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35 大勝(下)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97 趙子龍進克歷城31 名重徐州陳元龍86 襲陣兵退夏侯惇(四)55 買馬(上)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41 效果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4 冀州牧迎節以徵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50 排場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8 程嘉獻策難吳輯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22 文高初見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16 爲君請功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57 尺素飛傳相思意60 荀君爲政(下)7 每思內戰常齧指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24 河南諸侯荀曹雄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90 揭竿而起爲招安76 演武薦賢(上)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51 故事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55 買馬(上)18 捕人62 賜字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