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

出潁川郡,向東直行,是陳國,過了陳國,便是沛國。沛國的國都在相縣,從陽翟到相縣道路通暢,而且並不太遠,五百多裡地。

荀貞選了文聘領軍,分給他了兩千兵馬,以督糧爲名,使去沛國,荀攸亦從軍行之。

出了潁川郡界,借道陳國,數日後,荀攸、文聘入了沛國境內,荀攸叫文聘暫停軍在郡界不前,自帶了幾個從騎,先去相縣面謁袁忠。

見到袁忠後,荀攸以言辭動之,果如荀彧所料,沒費什麼勁兒就說服了袁忠,得到了允許。

荀攸乃召文聘入府,與袁忠相見。文聘出自南陽大族,也是士族子弟,和袁忠頗有共同語言,文聘經過這麼些年的打磨,言行又十分沉穩,很快就得了袁忠的好感和信任。

見事情已成,荀攸沒有在沛國多留,只待了兩天,等文聘領兵離開相縣、往去符離後,他也跟着告辭,折返回了潁川。

符離是沛國的一個縣,是荀貞等人議定的此次文聘之駐兵地點。此縣在沛國東境,處在沛國、彭城和下邳三郡的交界地,往北去三四十里便是彭城,往東去百里上下即爲下邳。

有了文聘的兩千兵馬駐紮此地,遠則可以隔着下邳郡呼應屯駐在廣陵郡西的陳褒部,近則可以呼應北邊彭城郡內的彭城相薛禮部,事如有急,因距陽翟只有五六百里,騎兵數日可至,荀貞、孫堅也可以及時支援,想來應足可以震懾陶謙,使其不敢妄動了。

……

徐州東海郡,州治郯縣。

州府。

陶謙沒多久就獲知了“荀貞分兵兩千,以文聘爲將,用督糧爲號,兵入沛國,屯駐符離”的消息,他召集左右親信、得用的府吏,詢問大家的意見。

他先說道:“荀廣陵以督糧爲名,分兵駐入符離,卿等以爲荀廣陵這是何意?”

座上一人,應聲答道:“若是督糧,當至廣陵,今屯沛國,其意必不在糧也。”

陶謙看去,見這人高冠偉服,姿態威嚴,卻正是治中從事王朗。

又一人接着說道:“廣陵道遠,府中亦少糧儲,我聞荀廣陵之糧,實是多得自豫州,自他起兵至今,已數月矣,從未見有廣陵輸糧與之,而今他卻以督糧爲名,兵入符離,以我觀之,其意必在彭城。”

陶謙再看去,說話者是個三十來歲的士子,此人眉眼與陶謙有幾分相像,卻是他的長子陶商。

陶謙目光轉向座上另外幾人,問道:“元達、元龍、子仲,卿等以爲呢?”

“元達”是別駕從事趙昱,“元龍”是州典農校尉陳登,“子仲”則便是東海鉅商糜竺了。

趙昱、陳登、糜竺三人,或名重州中,或族爲冠姓,或家資鉅萬,都是陶謙府中可與王朗併名分座的人物,乃是除了笮融、臧霸等人之外,最得陶謙重用的州吏。

糜竺心道:“我與廣陵多有來往,雖固是因此而更得了方伯重用,可我聞之,卻亦頗爲方伯所忌,今方伯意取彭城,荀侯卻分兵遣駐符離,明顯是在爲彭城撐腰,……當此微妙之時,我卻不可多言,以免自誤。”

去年,因被舊友、廣陵郡的上計吏秦鬆說動,糜竺決定“左右逢源、借力使力、以自擡身價”,遂與廣陵生意來往,賣給荀貞了不少的鐵、糧諸物,解了荀貞的燃眉之急,最後果如秦鬆之言,他果因此而更得到了陶謙的示好和重用,可卻也同時不可避免地得到了陶謙的一些猜忌。

些許的猜忌是可以接受的,可如果猜忌轉變成忌厭,那就得不償失了,故而,爲了避免發生這樣的事,他於是決定一言不發。

糜竺不說話,趙昱也不吭聲。

趙昱素以“高潔清廉”自許,自視爲本州清士,早前是被陶謙逼着出仕,這才當了州別駕從事的,老實說,起初的時候還好,他雖是被逼出仕的,可陶謙重其名德,爲能借得己用,禮遇他甚重,可隨着接觸的時間越長,他越是反感陶謙的強勢和野心,私下裡他曾對密友說:“陶徐州族聲不顯,成名于軍伍間,性傲而剛,欲遠而強,實非良主”,已是數有掛印辭遁之意,只是迫於陶謙的強硬,害怕會被陶謙抓回,受刑獄之罰,因而纔在州府待到今日。

他既然是越來越反感陶謙,並且他本來就是不贊同陶謙進攻彭城的,——彭城又沒什麼錯,又不是造反起亂了,你陶謙無緣無故地去打它算怎麼回事?別說你不是徐州牧,只是個徐州刺史,你便是徐州牧,也不能無緣無故地去進攻治內一郡啊!這太不像話了。視朝廷爲何物?視綱紀爲何物?這豈不是把自己看成了土皇帝,把徐州看成了是他陶家的天下?形同反逆。並且,再則還有一樣,你陶謙是揚州丹陽人,可那彭城的百姓卻是徐州人,雖不是趙昱的同郡鄉人,可卻是同州,共在一州,彭城的士人,趙昱也是認識、相熟不少的,兵亂一起,定有亡者,你一個揚州人,爲了私利,去打徐州人,因畏陶謙的威勢,趙昱沒強烈反對已是心中有愧,這麼個情況下,又可能還支持陶謙,積極地爲他出謀劃策?因是之故,他也不出聲。

不過,趙昱和糜竺雖都是不出聲,本質上卻是有區別的。

糜竺是爲了自家在州府內的地位着想,趙昱則是因爲根本就反對陶謙攻取彭城,也正是因了這個緣故,對荀貞分兵遣駐符離這件事,趙昱心中其實是“很歡迎”的。他當然知道荀貞分兵駐入符離,說到底,不是爲了徐州人,不是爲了彭城人,而也是和陶謙一樣,是爲了私利,所謂脣亡齒寒,彭城一下,下一個肯定便是廣陵,所以荀貞出兵符離,可不管荀貞是爲了何種緣故,至少看起來他似乎可以遏制住陶謙的野心,這就是好事,對徐州人來說,就可以避免無謂的戰火。

陶謙目見趙昱、糜竺兩人皆默然不語,心中不悅,只是他頗有城府,臉上沒有顯露出來。

事實上,陶謙此次欲趁機取彭城,之所以沒有馬上展開進攻,而只是先擺開一個態勢,其中固然是有忌憚荀貞,擔憂荀貞會回師馳援之故,另外卻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正是:在他的府內、帳下,如丹陽人笮融、兗州人臧霸等固然是不反對、或而支持他的,可如趙昱這樣的徐州當地士人,卻有不少都對此明確地表示了反對,甚而是非常強烈的反對,內部的意見不一,陶謙因而也不好輕舉妄動,畢竟他是在徐州爲刺史,不能無視徐州本地士人的意見和輿論。

糜竺、趙昱不說話,陳登開口了。

2 雙喜臨門(下)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57 市恩32 督郵一怒(中)22 旋舞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20 拜徐州用計離亂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37 生來無計避徵徭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8 第一天(下)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4 陽城治吏(上)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7 清洗潁陰(上)5 冀董幽田兩名俊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34 大勝(上)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23 市中美人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50 孰謂盜跖不知義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17 第一天(中)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63 田邊斷案(下)90 揭竿而起爲招安28 原師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53 滅族(上)42 馮鞏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50 孰謂盜跖不知義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3 志纔出山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4 初雪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29 盤點籌劃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91 兵臨西華(上)9 袁公路縱虎謀北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8 遍觀諸郡(下)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68 三軍悄然各入屯97 趙子龍進克歷城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29 志高行健皓月明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31 程普諫止回師救93 兵臨西華(下)17 偏將軍用計賺蓋
2 雙喜臨門(下)92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57 市恩32 督郵一怒(中)22 旋舞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20 拜徐州用計離亂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37 生來無計避徵徭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8 第一天(下)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10 洛陽圖窮將匕見14 陽城治吏(上)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7 清洗潁陰(上)5 冀董幽田兩名俊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34 大勝(上)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23 市中美人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50 孰謂盜跖不知義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17 第一天(中)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雷電災害啊,晚點更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63 田邊斷案(下)90 揭竿而起爲招安28 原師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53 滅族(上)42 馮鞏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50 孰謂盜跖不知義66 急擊則負緩則勝13 志纔出山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83 商應拜奉州印綬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4 初雪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29 盤點籌劃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91 兵臨西華(上)9 袁公路縱虎謀北114 且行且戰五百里(上)8 遍觀諸郡(下)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68 三軍悄然各入屯97 趙子龍進克歷城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27 將之慎者其有五 君侯良計在腹中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29 志高行健皓月明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31 程普諫止回師救93 兵臨西華(下)17 偏將軍用計賺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