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縱橫意氣袁本初

鮑信之名,荀貞於前世有知,但對此人事蹟卻不太清楚,只記得他似乎與曹操關係甚佳。

果然,方想至此處,就聞鮑信笑道:“我與將軍雖是初見,然於孟德處,卻是久聞將軍之名了。……不知將軍何時到的洛陽?”

“方至未久。”

“我適才入城,路經七裡橋,見橋西有數千兵馬紮營屯駐,因前問之,聞答是將軍部曲,此事可有?”

“不錯,正是我所帶之義從。”

荀貞待要解釋幾句,卻尚未出口,便聽得鮑信說道:“將軍率部曲至洛陽,敢問可是爲董卓?”

荀貞訝然,點頭稱是。

鮑信大喜,說道:“我先前奉大將軍令,歸鄉募兵,得卒千餘,而歸來時,剛至成皋便驚聞大將軍被害,因丟下部曲,只帶了百餘騎兵星夜馳向洛陽,繼又於洛陽近郊聞袁司隸血洗北宮、董卓帶兵入京,本正懊悔不該丟棄兵卒,輕騎回洛,卻幸將軍有統精銳至!”

荀貞聞他言語,心中一動,心道:“聽他這般話語,莫非他對董卓亦是?”又心道,“他說他在成皋時聽說了大將軍身死,成皋乃橋瑁屯兵之處,想來這消息應是從橋瑁處得知的,橋瑁在京都應有耳目眼線,只是何進是二十五日死的,這道消息傳得再快,至少也得一天多才能到成皋,而今天是二十八日,他卻居然已經抵至洛陽,……不可謂不速矣!”

這時再去看鮑信,果見他雖精神還算不錯,可衣上、馬上卻皆風塵僕僕。

荀貞因問道:“君雲帶了百餘騎兵星夜馳歸,不知餘下騎士在何處?”

“皆在上東門外。”

十幾騎、哪怕二三十騎甲士入城,都無所謂,可百餘騎士甲械入城,卻是不行,所以鮑信把大多數的騎士都留在了城外。

荀貞點了點頭,心中想道:“我與他只是初識,交淺言深,君子所忌,有關董卓之事,卻似是不適合多說,不過問他幾句橋瑁之事,應是無礙。”於是又問道,“君言於成皋知悉了大將軍被害,我聞橋東郡正是駐兵成皋,不知橋東郡是否也已知了此事?”

“此事我正是從橋東郡處聽來的。”

“如此,橋東郡可有否對君說些什麼?”

荀貞問的雖然委婉,鮑信卻明白他的意思,長嘆一聲,說道:“大將軍被害,洛陽必亂,我勸橋東郡不如與我共來洛陽,橋東郡卻因無詔而不肯。”

按理說,橋瑁不是畏首畏尾的人,後來羣雄討董,起因正是橋瑁詐作三公移書,傳驛州郡,說董卓罪惡,天子危逼,企望義兵,以釋國難,以是纔有了羣雄起兵,擁袁紹爲盟主之事,可現下,他卻以無詔而推脫鮑信之邀,想來無它緣故,只能是時局尚不分明,故此他懷有遠離京都、觀望瞻顧之意。

聽了鮑信此話,荀貞心頭一沉,想道:“橋瑁既能拒鮑信之言,也能拒我之邀,看來公達要白跑一趟了。”

在不知道董卓已然進京,只知道何進身死的情況下,橋瑁都不肯帶兵入京,那麼在知道了董卓已經進京之後,橋瑁肯定更不肯來洛陽了,——橋瑁帶的雖有郡兵,可他的這些郡兵與董卓的西涼虎狼相比卻是不值一提,他對此定也心知,因料來是絕不會自投入此生死之局中的。

橋瑁大約不會來了,那麼丁原呢?會不會同意與荀貞聯兵?

剛纔入城時,荀貞不但問了董卓、天子的情況,也問了丁原,不過丁原現在還沒來洛陽,荀貞心道:“丁原,武人也,君昌雖爲士人,然生性豪俠,又詼諧善言,機智多變,或許能和他脾性相投,投他所好,可是……,聯兵對董一事實關重大,卻也不知丁原會否應同?”

荀貞的這些念頭說來甚慢,但他想的時候卻是一瞬而已,不過片刻功夫,他即回過神來,問鮑信道:“君沐暮入城,馳馬匆匆,不知是要去哪裡?”

“我卻是可與將軍同行。”

“噢?”

“我也是要去找袁司隸。”

鮑信雖是奉何進之命歸鄉募兵的,但他與袁紹、曹操的關係也很密切,現今何進身死,他回到洛陽當然只能是去找袁紹,商議時局。

既然目的地一樣,諸人便不再多在路邊敘話,分別上馬,沿路去往太傅府。

不多時,到得府外。

城中路邊是不得亂停車馬的,府坊中有專門供人停放車馬的駐駕廡,荀貞、鮑信等下馬來,各吩咐隨從牽馬去駐駕廡,而自己則分整衣冠,上前投剌,求見袁隗。

三公之府如外朝所在,天子有時也會駕臨,掾吏衆多,所以佔地甚大,差不多佔滿了一個坊裡,故三公之府又稱府坊。太傅之職雖非常設,但既爲上公,位尚在三公之上,則其府院肯定不能比三公之府小,也很大,亦是佔據了整整一個坊裡。

由外望之,可見府內樓閣臺亭,林木蔥蔥。

等了約有小半時辰,前去通傳的門吏回來,打開府門,請荀貞、鮑信等人進去。

荀貞問道:“太傅在何處?”

“在後宅。”

“袁司隸可在?”

“亦在後宅。”

找到了袁紹,荀貞心頭微安,與鮑信對顧一眼,從鮑信臉上也看出了略微安心之色。

荀貞、鮑信帶來的騎士不能跟着他們進去,因是,荀貞留下典韋、趙雲等人,命在外院相候,自與鮑信、戲志才、鍾繇三人跟在門吏後邊,往去後宅。

緣長廊而行,過得層層樓、院、堂、舍,來入後宅之中。

這個門吏停在門口,把荀貞等人交給後宅的侍從僕婢,改由他們在前引路,帶着荀貞等左繞右行,好半天,才終於到了袁隗所在之舍。

帶路的奴婢進去通報,這次沒有多久,即傳來了召他們幾人入內的話。

脫去鞋子,進到舍中,屋裡燈火通亮。

鮑信現爲騎都尉,雖說秩俸與荀貞一樣,皆是比二千石,然若論貴重,卻不及左中郎將,因此荀貞走在最前頭,到了屋內,荀貞打眼觀瞧,見上邊主位坐了一人,兩邊四五人陪坐。

主位上所坐之人姿貌甚偉,儀表威容,坐姿雖較爲隨意,然望之如雄虎休臥,非但有雄豪之氣顯露,一雙眼朗朗有神,嘴角帶笑,向荀貞看過來時,又帶有從容寬雅的氣度。

荀貞恪於身份,未有多看,撩衣下拜,說道:“潁川荀貞,拜見司隸。”

這主座之人雖然儀容威嚴,顯是身份尊貴,可年紀卻只有四十來歲,荀貞縱是沒有見過袁隗,也能確定他絕非是袁隗,而不是袁隗、卻又能居坐此屋中主座的,除了袁紹還能是誰?

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30 朱陽第三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30 歸家諸事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2 獲名58 關張各有惆悵情32 許顯奉令提兵援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98 戲忠建言攻山陽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54 膽大妄爲豫州兒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64 戲忠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1 風物迥異江南地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5 鄉有野賢33 鸞鳳擇良木而棲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28 君子報仇65 邀得念舊仁厚名13 志纔出山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59 軺車從事雷霆來56 允誠書從濟北來24 太守驪馬從白駒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32 荀衢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77 演武薦賢(下)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5 孟德智略真天授10 督郵在此(下)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12 道是襄陽德珪來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52 受表揚威心感動41 效果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7 清洗潁陰(上)15 原盼勸賊92 虛席問賊進退意53 不顧母弟朱靈忠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16 亂將至中流擊水58 曹子孝奉令趨行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67 二月風雷重又動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2 獲名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6 本初何如伯珪強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34 招攬樂進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63 田邊斷案(上)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50 孰謂盜跖不知義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20 屯田從來積糧策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23 文聘(中)52 市義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8 朱門酒肉路邊骨
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30 朱陽第三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30 歸家諸事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2 獲名58 關張各有惆悵情32 許顯奉令提兵援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98 戲忠建言攻山陽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54 膽大妄爲豫州兒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64 戲忠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1 風物迥異江南地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147 沙丘臺上舊時月(二)25 鄉有野賢33 鸞鳳擇良木而棲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28 君子報仇65 邀得念舊仁厚名13 志纔出山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59 軺車從事雷霆來56 允誠書從濟北來24 太守驪馬從白駒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32 荀衢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77 演武薦賢(下)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25 孟德智略真天授10 督郵在此(下)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12 道是襄陽德珪來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52 受表揚威心感動41 效果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7 清洗潁陰(上)15 原盼勸賊92 虛席問賊進退意53 不顧母弟朱靈忠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16 亂將至中流擊水58 曹子孝奉令趨行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67 二月風雷重又動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2 獲名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6 本初何如伯珪強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34 招攬樂進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63 田邊斷案(上)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49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50 孰謂盜跖不知義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20 屯田從來積糧策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23 文聘(中)52 市義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8 朱門酒肉路邊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