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陰入縣寺持短長

荀貞看過郡中去年的訾算簿,給趙家定的訾只有幾千萬。

趙忠這麼多年來權勢熏天,家訾怎可能只有幾千萬?光和年間陽球收捕杖死了宦官王甫,盡沒其家財,所沒者數以億萬計。趙忠的權勢猶勝王甫,家訾絕不可能只有幾千萬,這隻能是趙家弄虛作假,前任太守不敢質疑。

荀貞已經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把趙家的真實家訾數目給覈算出來,等來日動手誅趙之時即依法把他家隱匿、沒有自佔的家產悉數沒收。

要想把趙家真實的家訾覈算出來,得有內應,得有熟悉趙家內情的人配合。

這個任務,荀貞交給了程嘉。

程嘉雖有種種的不足,貪錢、阿諛,但他這個人善與人交,心亦夠狠,能交到朋友,也能威脅人,最適合幹這種找內線的事。

趙家權傾州郡,要想找一個肯配合的內應不容易,在找內應的期間,程嘉無意中打聽到了幾件有關鄴縣令的事。

一個是鄴縣令假手地方豪強,放貸給百姓。

一個是鄴縣令做過“主守盜”的事。

一個是鄴縣令的幼子在去年夏天時毆打過一個年七十以上的老者。

漢律:“吏六百石以上及宦皇帝,而敢字錢財者,免之”。“字錢財”即“子錢財”,就是放貸。這是漢初的一條律令,規定六百石以上的吏和在朝中爲吏的不許通過借貸謀利。儘管從武帝時起這條律令就形同虛設了,放貸謀利的吏員下至州郡、上到朝廷所在皆是,可這畢竟是朝廷明文規定的律法,如果要較真的話,鄴縣令僅憑此一條就足夠被免去職務了。

免去職務還不算完,根據程嘉打聽來的,鄴縣令不止用私錢放貸,還把縣寺的馬、牛等物也借貸出去,依照漢律,這是要按偷竊罪論處的,也即免職之後還要對他再進行處罰。

不過相比“主守盜”,私貸錢、私貸縣寺牛、馬都是輕罪了。

“主守盜”就是“守縣官財物而即盜之”,即身爲吏員,盜取公家財物。

漢律對此罪懲治極重,“主守而盜值十金,棄市”,盜取的財物只要超過十萬錢就處以棄市之刑。

依漢制,在八月算民的時候要賜王杖給年滿七十的老者,有王杖的老者“位比六百石”,王杖如節,“有敢詈罵毆之者,比逆不道”,無論吏民,如有詈罵、毆打有王杖之老者的皆按大逆不道論罪,“棄市”,也就是說,按此一條律令,如追究的話,鄴縣令的幼子也要被處以棄市之刑。

荀貞正愁怎麼把鄴縣縣寺控入手中,聞此三事,頓乃大喜。

他當即手書了一封書信,密密封好,命荀攸親將之面交給鄴縣令。

鄴縣令正在爲秋收、案比、造籍書忙碌,聞得荀攸求見。

他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不知荀攸來見他何事,請入堂上相見。

荀攸二話不說,把荀貞的信取出給他。

鄴縣令更覺得莫名其妙,他與荀貞沒甚私誼,荀貞爲何寫信給他?況他與荀貞同在鄴縣,如有什麼事兒,把他召去郡府不就行了?何必特地遣荀攸送信?

待展開信一看,他額頭上的汗水登時就下來了。

荀貞在信中寫道:“吏民或言君私貸縣牛馬,或言君字錢財,或言君前歲擅壞縣寺屋舍,或言君於前歲秋時繕補寺舍,或疑君‘主守盜’,又言君之幼子去歲路毆耄耋。太守敬重君,又念十金法重,憐君幼子,不忍相揭露,故密以手書相曉,欲君自思量。如無以上諸事,復封還記,得爲君分明之”。

“或言君前歲擅壞縣寺屋舍,或言君於前歲秋時繕補寺舍”,這兩條是荀貞此前從郡吏處聽來的。

這兩條也是違反了律法的,不過均是請罪。漢家律法:禁止縣吏隨意壞、更縣廷寺舍,並規定只有孟春農閒時才能繕補城郭、寺舍。

荀貞列舉的這些鄴縣令的過失、罪行,最嚴重的就是主守盜,加上他幼子路毆年七十以上的老者這一條,鄴縣令拿信的手都顫抖了。

他顫聲問荀攸:“府君要治下吏與幼子之罪麼?”

荀攸已看過荀貞此信,對荀貞的意思也已知曉,從容答道:“府君如欲治君之罪,來縣寺見君的就不是我了。”

鄴縣令鬆了口氣,感激說道:“多謝府君開恩,下吏明天,不,今天就去郡府奉還印綬。”

“奉還印綬”,鄴縣令這是要辭職歸家了。

荀攸笑道:“何至於此。”

“……,君此話何意?”

“府君敬重君,只要君以後不要再違觸律法,以前的事可以既往不咎。”

鄴縣令又驚又喜,還有這等好事?忙離席,朝着郡府的方向下拜,復拜荀攸,連聲說道:“府君寬仁,下吏以後必不敢再觸律!”

“府君有一事想託君。”

“君請言之,不論何事,赴蹈湯火,下吏也必爲府君辦成。”

“這倒不必。貴縣有一人現仕郡朝,名霍衡,不知君可知此人?”

霍衡剛被荀貞提拔爲了守郡決曹不久,是有數的郡中大吏之一,鄴縣令知道他,答道:“久聞霍掾之名,惜乎未嘗一見。”

“霍衡乃霍家的子弟,諸霍子弟多賢才,霍衡從弟霍湛尤爲俊逸,府君本欲擢用於郡朝,奈何諸曹均無缺職,貴縣寺賊曹如缺人,似可重用此子。”

荀貞在與霍衡等人閒談時多次聽霍衡提到他這個從弟的名字,說他這個從弟少好遊俠,重義尚氣,今年雖才二十五歲,但在縣中已頗有名聲。

荀貞前些時叫程嘉等人暗暗在縣中查訪,確如霍衡所說,霍湛此人的確重義尚氣,而且與他的從兄霍衡性氣相投,對鄴縣趙氏也是非常痛恨。

只要痛恨趙氏就可用,荀貞原是想把他擢入郡朝的,但召闢的檄文還沒寫下,就從程嘉這裡得知了鄴縣令的這幾件違法之事,遂改變主意,欲把霍湛安插到鄴縣縣寺。

霍湛是鄴縣本地人,又出身名族,在縣中又有名氣,儘管年紀輕點,但也已有足夠的資格入仕縣中,爲縣大吏。

鄴縣令不傻,看出了荀貞此舉存有古怪,如真想把霍湛擢入郡朝,怎麼也能給他找到一個職位的,“諸曹如今均無缺職”這個藉口太假了,而且荀貞連霍湛入縣寺的哪個曹都規定好了,這其中怎會沒有玄虛?但既然荀攸這麼說了,他也只能裝作沒看出古怪。

他連聲說道:“霍湛之名,我亦久聞,早就想闢除此子了。鄙縣賊曹右史不勝任,我久想撤換之,今天我就下除書,闢霍湛爲賊曹右史。”

荀攸笑着不說話。

鄴縣令知他這是不滿意,改口說道:“霍湛名重縣中,任之以賊曹右史似嫌輕,鄙縣賊曹掾亦不勝任,此職可改委與霍湛。”

荀攸仍是笑着不說話。

鄴縣令搞不懂他的意思了,猶豫再三,又把“我”這個稱呼改成了“下吏”,惶恐地說道:“下吏愚鈍,昧死敢問君意?”

“賊曹乃縣之大曹,霍湛初仕縣中,不宜即以真職相授,委之以守賊曹掾即可。”

鄴縣令恍然大悟,說道:“是,是。是下吏考慮不周。”

荀攸起身告辭。

鄴縣令送至堂下,還想再送。

荀攸止住了他,笑道:“攸一介白身,不敢勞君遠送。”

“君爲府君之使,下吏豈敢怠慢。”

爲了不引起別人的注意,荀攸堅持:“不必送了。”

鄴縣令只得應諾。

荀攸轉顧四周無人,對鄴縣令說道:“貴縣乃州郡名縣,縣中俊才衆多,望君能禮賢重士,多從期間擇優錄用。”

鄴縣令聽絃歌而知雅意,乖巧地應道:“是,是,只是下吏愚鈍,無識人之明,君才高卓,識人勝下吏十倍,如能君指點,實下吏之望也。君如有所舉薦,下吏定重用之。”

荀攸等的就是他這句話,微微一笑,辭別離去。

鄴縣和樑期不同。樑期是郡中一個普通的縣,樑期令,荀貞可以逐之;鄴縣是郡治,是趙氏所居之縣,爲不引起趙氏的警覺,鄴縣令不可輕逐,更好的選擇是陰持其短,把他控制手中,通過他,慢慢地往鄴縣縣寺中安插人手,從而實現控制鄴縣縣寺之目的。

荀貞二月到的魏郡,現今八月,通過各種手段,一邊盡力不惹趙氏懷疑,一邊按部就班地爲誅趙而佈置安排,終於把該做的前期準備完成得差不多了,假以時日,等無聲無息地把鄴縣縣寺徹底控入手中,再把趙家真實的家訾查探清楚,再把趙家子弟以往犯下的罪行蒐集個差不多,就可以對趙家行雷霆一擊了。

尚正費時一個多月,把諸縣的學校重建完成,歸郡繳令。

荀貞命跟着他重建學校的那三部降卒即日趕赴郡北的樑期等縣,預備屯田之事。

尚正給荀貞薦舉了一個人,名叫陶升,本是內黃小吏,後從於毒賊軍,在軍中爲一小帥。

此人在重建學校的過程中積極地出謀劃策,幫了尚正不少忙,尚正看在他是內黃大姓出身的份兒上,原諒了他從賊的經歷,建議荀貞可以試用一下他。

這等本是大姓出身,後曾從賊,又復投降的人,往往會有兩種不同的表現,一種是降而復叛,一種是知恥後勇,荀貞讀史書,知在春秋戰國時,這種身上有過污點的大家子弟經常會被編成一軍,爲了恢復榮譽,他們作戰非常勇敢,悍不畏死。

陶升看起來似乎是“知恥後勇”的這一種。

如真是如此,那此人就可一用了。因此之故,荀貞以他“知賊事”爲理由,把他闢入了郡賊曹,聽命於守賊曹掾欒固,給了他一個書佐的任命。

學校既已重建完成,八月暑退,正孩童入小學時,荀貞即傳檄各縣,命縣學召孩童入學,縣學經師如有不足的,由郡府從郡議曹等曹中選飽學的儒生前去充實空缺。

八月很快過去,九月來到。

九月初,兩個消息分從許縣、洛陽傳來,一個是悲訊,一個是喜訊。

23 甲光向日來者誰36 什伍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53 送糧13 荀成善納奉孝策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4 留錢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3 路見白骨露於野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37 無禮賠罪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88 從徵汝南(上)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49 聖如仲尼也好名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32 君爲虎士45 渡汝過澺沿途聞37 無禮賠罪38 列得嚴陣詈以挑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1 最令人懼是毒計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8 詐降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38 陰入縣寺持短長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3 光和七年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73 贈馬劉備關張喜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5 冀董幽田兩名俊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91 忽然聞得故人到43 李通難擇良木棲48 雷霆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60 文直18 捕人8 遍觀諸郡(下)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51 得領汝南意不足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26 威震郡北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98 幸有螟蛉機變才29 鍾繇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44 高家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59 奮武意收黃巾用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98 幸有螟蛉機變才9 書箋反覆修棧道17 推功相讓28 詐降34 一怒之威44 高家60 文直31 名重徐州陳元龍24 鐵官見聞
23 甲光向日來者誰36 什伍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53 送糧13 荀成善納奉孝策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4 留錢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3 路見白骨露於野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37 無禮賠罪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88 從徵汝南(上)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49 聖如仲尼也好名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32 君爲虎士45 渡汝過澺沿途聞37 無禮賠罪38 列得嚴陣詈以挑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61 最令人懼是毒計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8 詐降14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三)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38 陰入縣寺持短長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3 光和七年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73 贈馬劉備關張喜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5 冀董幽田兩名俊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91 忽然聞得故人到43 李通難擇良木棲48 雷霆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8 孟德殺囚明軍法(上)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60 文直18 捕人8 遍觀諸郡(下)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51 得領汝南意不足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26 威震郡北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3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四)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98 幸有螟蛉機變才29 鍾繇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101 輕功重節辛玉郎44 高家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59 奮武意收黃巾用20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一)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98 幸有螟蛉機變才9 書箋反覆修棧道17 推功相讓28 詐降34 一怒之威44 高家60 文直31 名重徐州陳元龍24 鐵官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