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孫文臺發豫州兵

河南本爲郡,光武定都洛陽後,改稱爲“尹”。

擊滅黃巾之後,朱儁轉任各職,最後被朝廷拜爲河南尹,去年,董卓任命楊懿爲河南尹,朱儁領兵將之擊退,因洛陽殘破,百姓稀少,無法養兵,遂東屯中牟。

現下,朱儁奉詔入朝,朝廷新任的河南尹駱業還沒到境,河南一地暫時出現了沒有長吏的情況。孫堅卻是敢作敢爲的,河南尹的南邊是潁川郡,北邊是河內郡,他此次提兵來至中牟,所爲者,便是圖謀河內,既然而今朱儁自己離開了河南尹,等於是放棄了河南尹的職銜,那麼河南尹這塊戰略要地他自然不會讓與別人,別說駱業尚未來到,就算是來到了,他也會學朱儁那樣將之驅逐,因是,就在朱儁離開的兩天後,他上表朝中,表孫賁爲河南尹。

孫賁是孫堅的從子,其父孫羌是孫堅的同產兄,早亡,孫賁早年曾在郡中任過督郵、代縣長等職,孫堅在長沙舉義兵討董時,他掛印辭官,跟從孫堅征伐,至於今時。

洛陽作爲國都,屬河南尹地,河南尹可謂是天下腳下,遠的不說,只桓、靈以來,能出任河南尹此職的要麼是海內名臣,要麼是外戚、名族子弟,如桓帝年間的房植、李膺、楊秉、杜密、鄧萬世等等,靈帝年間的羊陟、橋玄、段熲、何進、王允、袁術等等,孫賁既無顯名,孫氏的家資聲望也並不高,孫堅卻居然表孫賁爲河南尹,這種事情,如果放在荀貞身上的話,他肯定是幹不出來的,但孫堅無所謂,手裡有兵,誰敢不服?陳、樑二國不服,結果如何?

數日後,荀貞在郯縣看到了孫堅的這道上表之抄文,雖然覺得孫堅此舉欠妥,然亦無可奈何,到底孫堅與他只是盟友,而非上下級的關係,牽涉到徐、豫整體利益的,兩人可以商量,孫堅若覺得他說得對,可以聽從他的意見,但當具體到孫堅的內政、軍務,荀貞卻是不好多言。

孫賁授任河南尹,孫堅令他南屯新鄭。

新鄭與潁川的陽翟接壤,孫堅前不久任命他的女婿弘諮爲潁川都尉,此人現正帶兵屯駐陽翟,孫堅於今復使孫賁屯駐新鄭,其意圖很明確:是要讓陽翟、新鄭南北呼應,連成一線,從而保證他所率主力之撤退路線,——朱儁在中牟時,孫堅數次請求與朱儁聯兵擊河內,朱儁都沒同意,現下朱儁走了,孫堅也就不必再顧忌他的感受,可以大舉進兵河內了,雖說現今的河內太守張揚沒有建立過什麼了不起的武功,但他昔年也是以武勇出名,深受丁原賞識,曾當過幷州武猛從事的,兼之河南尹在黃河南岸,河內在黃河北岸,又有黃河爲險,是以孫堅倒不輕視張揚,戰端未起,先慮敗,首先把自己的退路保證好,然後再思謀進取獲勝之策。

孫堅這個人,平時做事是猛了點,生活上也輕脫,但牽涉到用兵打仗、整體佈局,他卻從來不魯莽,要不然,也不會從熹平元年他初次上戰場至今整二十年中,歷經多戰,他幾無一敗。

徐緄、朱治、黃蓋、弘諮等部,都被孫堅留在了豫州,鎮守境內,跟從他來到中牟的有吳景、程普、韓當、宋謙等將校,以及孫賁、孫暠、孫河等族中子弟,孫策也跟着他一起來了。

孫策今年十八歲,固是尚未加冠,然已算成年,身爲孫堅的嫡長子,他必然將會是孫堅的接班人,故此,孫堅頗是重視對他的培養。這幾年來,不只這一次,每當有戰事時,孫堅都會把他帶在身邊,教他用兵臨敵之術,在實踐中學習東西是最快的,孫策又甚肖孫堅,天生有用兵之能,經過這些年的觀摩、學習,他成長得很快,客觀地講,已經有了獨領一軍的能力。

孫堅攻陳、樑二國,孫策在軍,雖無殊功,亦有優異表現。

在寫給荀貞的書信中,孫堅對孫策大加誇讚,喜愛之情,溢於紙表,荀貞是孫策名義上的老師,有門生如此,自也開心,因是,個把月前,荀貞上表朝中,表孫策爲騎都尉。

騎都尉,比二千石,本是領兵的實職,近代以來,漸成通常由貴族、功勳子弟所領之閒職,抑或是供人養老用的榮譽之銜。討黃巾時,曹操就是以騎都尉的身份參與進了潁川一戰。孫堅以戰功得封侯,貴爲將軍,牧一州之地,孫策年齒雖少,然表之爲“騎都尉”卻並不爲過。

孫堅打下陳、樑之後,特別是在陳國的繳獲極豐,補充完損失的兵員之餘,又進行了一次擴軍,現總計有步騎兩萬餘人,因陳、樑雖下,汝南境內猶豪強衆多,並多有地方的長吏、士人、豪傑與二袁相通之故,是以他留了大半的兵馬鎮守豫州,只帶了八千步騎進擊河內。

朱儁去長安道遠,路上所經之地又多殘破,糧秣供給困難,所以他只帶了家兵、部分精銳的部曲隨行,留下在中牟的約有千餘人,這些兵馬沒了主將,遂依附孫堅,孫堅將之悉數撥給了孫賁統帶。除此千餘人外,孫賁又有本部千餘人,總而言之,孫堅目前手頭上可用的進攻河內的部曲差不多有七千來人。

十月中,徐州傳來消息:荀成、臧霸進圍奉高,應劭因見外援難以抵至,而泰山西北諸縣的原有守兵又多損失在牟縣城外的一戰中,內無兵御,於是棄城而逃,西奔前去投袁紹。泰山郡府的掾屬吏員們在王融、羊琮、高堂隆等的勸說下,獻城投降。應劭西奔、奉高已下,本就已經沒了多少鬥志的餘下之泰山西北諸縣更是若土崩瓦解,紛紛獻降。

前後合計,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荀兵攻佔了泰山全境。

繼之不久,冀州傳來消息:公孫瓚發兵進攻,步步進逼,軍鋒直指魏郡腹地,黑山張燕與公孫瓚合勢,亦由中山等地進犯趙郡、擾掠魏西。袁紹盡起部曲,分頭抵禦,曹操在貝丘設計用奇,擊退了田楷的兩次圍攻,夏侯惇迂迴進入平原郡,騷擾田楷部的後方。

孫堅判斷:公孫瓚、袁紹之間的決戰已經迫在眉睫了。

這日,孫堅大召諸將、屬吏。

待人到齊後,他虎踞席上,顧盼帳中,說道:“荀侯與吾約共起兵,勸和伯珪、本初,而今荀侯已經佔取泰山全境,隨時可兵入平原了,吾軍卻仍滯留中牟,未有寸進。序已入冬,時不我待,我意明日三軍齊發,分兵兩道,進攻河內。卿等以爲如何?”

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30 回家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47 張飛急襲葛陂西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27 蘇合湯餅孰爲香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54 滅族(下)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5 原盼勸賊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67 本以霸王道雜之49 選編死士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29 樂進歸來32 君爲虎士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51 無中生有兵家計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9 袁公路縱虎謀北29 鍾繇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7 孫文臺單騎陷陣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20 牽掛者何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4 初雪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1 張長詈罵府門外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41 夕陽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65 短歌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6 何爲乳虎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82 擒賊先擒王(下)81 不足憂懼劉玄德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75 許縣陳氏13 荀君有召29 樂進歸來19 惡奴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31 名重徐州陳元龍30 奉先馳雄擊汝南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7 生死之恩何以報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18 捕人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3 誰人不知荀貞之36 會師(上)30 朱陽第三52 受表揚威心感動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11 雪夜攻莊
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30 回家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47 張飛急襲葛陂西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27 蘇合湯餅孰爲香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54 滅族(下)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15 原盼勸賊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67 本以霸王道雜之49 選編死士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29 樂進歸來32 君爲虎士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51 無中生有兵家計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9 袁公路縱虎謀北29 鍾繇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7 孫文臺單騎陷陣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20 牽掛者何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4 初雪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1 張長詈罵府門外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41 夕陽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65 短歌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270 選取文武從南下6 何爲乳虎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82 擒賊先擒王(下)81 不足憂懼劉玄德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75 許縣陳氏13 荀君有召29 樂進歸來19 惡奴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31 名重徐州陳元龍30 奉先馳雄擊汝南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7 生死之恩何以報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5 燕趙意氣多豪俠(上)18 捕人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3 誰人不知荀貞之36 會師(上)30 朱陽第三52 受表揚威心感動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11 雪夜攻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