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同道

“陽翟來的朋友?”

荀貞與荀彧見面不多,對他的朋友並不瞭解,但想來能與荀彧交上朋友的總非尋常之士,再加上這是荀彧頭次邀請他,當然沒有拒絕的道理,當即歡喜應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文若乃我族中英才,你的的朋友定然也是出類拔萃之人,既然他想見我,斷無不見之理。……,請前邊帶路罷。”走了兩步,又有點奇怪,問道,“不知尊友是誰?爲何想要見我?”

荀彧溫文爾雅,微笑說道:“四兄見了就知道了。”頓了頓,略微放慢腳步,回過頭,又道,“四兄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不知以四兄的理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荀貞莫名其妙,呆了一呆,說道,“文若爲何突出此言?這是《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話,咱們幼年讀書時,不都已經知道是什麼意思了麼?”

荀彧解釋道:“是這樣的。……,剛纔四兄未來前,我正與我的那個朋友辯論此句之意。”

“……。”

荀貞越發不懂他的意思了,笑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此話之意,蒙童亦知,有何值得辯論的地方呢?”

“四兄以爲此話何意?”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麼?”荀貞答完,反問道,“難道不是這個意思麼?文若以爲此話該當何解?”

“我也是這樣理解的。”

荀彧也是這樣理解的,但他卻與“他陽翟來的那個朋友”辯論此句的意思,也就是說,“他陽翟來的那個朋友”不是這樣理解的。荀貞頗有興趣地問道:“然則如此說,就是你的朋友不這樣理解了?……,他認爲該作何解?”

“他認爲應該與前一句和後一句聯繫在一起理解。”

“怎麼說?”

“前句爲‘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後句爲‘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三句聯在一起,意思就是:‘我的學說,要是被時人採用了,那就太高興了。退一步說,如果沒有被時人採用,可是有很多朋友贊同,紛紛到我這裡來討論問題,我也感到快樂。再退一步說,即使沒有被時人採用,朋友們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樣做,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麼’?

荀貞從前世到現在,從求學讀書至今,從沒聽過這種解釋,他楞了會兒,說道:“‘學而時習之’,將‘學’理解成‘學說’,將‘時’理解成‘時代’,將‘習’理解成採用。……,似也有道理,能自圓其說,成一解釋。”

他琢磨了片刻,又說道:“如此一來,這三句就不是分裂的,而是連貫一氣的了。……,並且這三句話是《論語》開篇之第一段,按此理解,竟是在點名《論語》一書的主旨了,‘我的學說如被時人接受,我將很高興;如不被時人接受,我也不怨恨’,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夫子也正是這樣的人啊!”

他一門心思思忖,在進了後院的時候,沒有注意到院中的樹木,險些被枝杈將“冠”勾掉,驚醒回來,扶正了冠帽,拉住荀彧的衣袖,又問了一遍:“文若,你這個朋友是誰?”

這個“新的解釋”令人耳目一新,絕非死讀書的人能夠想到的,非得思維與衆不同者,也就是“不走尋常路”的人,或者就是說:只有“奇才”纔有可能想出來。重點已不是這三句話的本意到底是什麼,而是這種與衆不同的思維方式,而是“到底是誰竟能想出這層意思”?

荀彧笑道:“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先前出門來拜見家君時,四兄忘帶幘巾;今聞鄙友言論,又拽我衣袖。四兄,你我見面雖不多,但我久知你是一個穩重少語的人,今日爲何接連失態?”不動聲色地將衣袖從荀貞的手中抽出。

荀貞也發現了自己的失態,不過他並沒有不好意思,而是哈哈一笑,說道:“忘帶幘巾,是因爲敬重;拽你衣袖,是因爲心急。”

“爲何而急?”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兩人相對而笑。荀貞第三次問道:“請問尊友何人?”

“陽翟戲忠。”

戲忠是誰?荀貞不知道,但他知道另外一人,也是姓“戲”,而且就印象中來說,似乎整個漢末三國就這一個姓“戲”的,並且剛好這個人也是陽翟人。他迫不及待地問道:“可是戲志才?”

“咦?四兄也知此人名字麼?”

荀貞欣喜難掩,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纔好,只能連連說道:“曾有耳聞、曾有耳聞。”

荀彧站定腳步,誠懇地說道:“四兄既曾聞此人姓名,應該知道他生性放達,不喜受禮法拘束,等會兒四兄見到了他,若有什麼失禮的地方,還請多多包容。”說完了,長長一揖。

荀彧是個厚道人,事親以孝,待友以誠,這還沒等着領着荀貞見到戲志才,就趁着這個話頭,先代戲志纔給荀貞賠禮,請求荀貞多多包涵。

荀貞心道:“還沒見着人,就先替戲志纔給我‘賠罪’,對朋友可謂盡心盡力了!對朋友尚且如此,何況對親人、族人?難怪他與族人的交往雖然不多,但卻沒有一個說他清高孤傲的,凡提及文若之名,就算再挑剔的族人也無不交口稱讚。”

他正色說道:“文若你這是幹什麼?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你能與他交好,我就不能包容麼?況且,難道說只有戲志纔不是禮教中人麼?子曰:‘無友不如己者’。交朋友主要看的是‘志同道合’四個字,只要是同道中人,別說不守禮節,就算殺人放火,我也一樣傾心相待!”

荀彧笑了起來,他這一笑,如春風拂面,重邁開腳步,邊走邊說道:“四兄,戲志纔對你的評價真對!”

“噢?他評價過我?……,怎麼說的?”

“四兄可知今日爲何家君召你來見麼?”

“爲何?”

“昨天下午,戲志纔來了潁陰。他來了後,先沒來找我,而是在縣中轉了轉,聽到了一些對你的傳聞。傍晚時分,來了我家,登門就對我說:‘你們荀氏又出了一個俊才啊’!我因問之,才知他說的是四兄你。我就問他‘爲何如此說’?他例舉了四兄在繁陽的作爲,最後評價說道:‘你的這個族兄有大才而甘願自屈在十里之地,必有非常人之志’。”

“‘必有非常人之志’?”

荀貞腳下一滑,險些摔倒。不是因爲他覺得戲志才這個評價不靠譜,而是因爲他覺得被戲志才說中了心事。

自從他在繁陽亭做出了點成績後,有人誇他有幹才的,有人誇他愛民的,有人誇他導人向善的,也有人說他能折服豪強的,但是卻從來沒有人由此認爲他有“非常人之志”的。文聘的從叔父文直算是眼光比較獨到的,也只是在背後說他“深不可測”而已。不過細細想來,他的一切作爲都是爲了能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中“保全性命”,在絕大多數的當時人還沒有意識到即將會有黃巾生亂的背景下,他的這個志向也確實可謂“非常人之志”了。

荀彧說道:“是啊,他就是這麼說的。我因而將他的話轉告了家君。實話對你說吧,四兄。家君自從許縣歸來後,這些天甚少出門,對你在繁陽的美名其實並不知曉。聽我說了後,才起意見你。正剛好,你就回來了,於是便遣我登門相邀。”

“原來如此!”

荀彧要是不說,荀貞還真不知道其中曲折,他心道:“剛纔我還奇怪荀氏人才濟濟,怎麼我在繁陽亭的這點小事也能入‘二龍’的眼中?原來竟是戲志才的功勞。”

兩人還沒見面,荀貞就要感謝戲志才了。他說道:“貞愚陋,常人一個而已,‘非常人之志’實不敢當,但是文若,你剛纔說‘戲志纔對我的評價真對’,怕指的不是這個吧?”

“有非常人之志”不能解釋荀貞“難道說只有戲志纔不是禮教中人”這一問。荀彧頷首,答道:“戲志纔在說了你有非常人之志後,向我打聽你去當亭長的前後經過後,聽完後喟然嘆息,說:‘你的族兄以荀氏的身份,自請去做一個亭長,不在乎世人的非議,是我的同道啊’!故此,叮囑我務必請你來見上一面。”

荀貞心道:“因爲覺得我‘不在乎世人的非議’,所以就覺得我是他的同道?”

……

兩人說話間,來到了荀彧的住處,推門進去。

室內的佈置很簡單,牀、榻、案几而已。

這是荀貞第一次來他的屋中,但第一印象卻不是“簡樸”,而是書簡極多,地上、牀上、榻上、案几上,幾乎到處都整整齊齊地堆放着一卷卷的竹簡。

在竹簡中,有一人高冠、華服、絲履,正盤腿坐在地上。

72 初見一龍(下)23 文聘(中)51 謀算將戰90 從徵汝南(下)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9 圍不赦以威生仁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62 賜字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27 高素三勸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9 班底14 性格25 再勝24 杜買26 招人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15 問世間誰主沉浮45 天寒遙寄冬衣去82 擒賊先擒王(下)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 雙喜臨門(上)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70 今才知君是誰人4 豫州乳虎第一威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98 幸有螟蛉機變才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2 賭錢44 許仲程偃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66 子義樹戟喝虎狼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62 田使君退還平原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32 許顯奉令提兵援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18 西鄉薔夫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57 二月習射(上)92 虛席問賊進退意53 只知太守不知君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35 鄉吏殘民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73 贈馬劉備關張喜15 命令40 兵非無情不可掌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2 郡兵曹椽17 虛席相問上策何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63 下邳相舊習難除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80 擒賊先擒王(上)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2 馳援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58 孫堅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18 捕人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53 送糧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
72 初見一龍(下)23 文聘(中)51 謀算將戰90 從徵汝南(下)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9 圍不赦以威生仁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62 賜字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27 高素三勸129 孔融一怒殺名士39 班底14 性格25 再勝24 杜買26 招人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15 問世間誰主沉浮45 天寒遙寄冬衣去82 擒賊先擒王(下)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 雙喜臨門(上)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70 今才知君是誰人4 豫州乳虎第一威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83 光陰似苒流如箭(下)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80 冠軍將呼太史慈(二)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98 幸有螟蛉機變才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2 賭錢44 許仲程偃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66 子義樹戟喝虎狼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62 田使君退還平原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32 許顯奉令提兵援167 滿營呼擁張益德(上)41 謀重有利爲臣職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18 西鄉薔夫286 彰廉禮賢下邳行(中)57 二月習射(上)92 虛席問賊進退意53 只知太守不知君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35 鄉吏殘民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73 贈馬劉備關張喜15 命令40 兵非無情不可掌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2 郡兵曹椽17 虛席相問上策何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63 下邳相舊習難除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80 擒賊先擒王(上)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12 馳援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58 孫堅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18 捕人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53 送糧233 數騎星夜報州郡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