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

卻說鮑信聞曹操兵敗,退至乘氏,任城國悉落徐州兵手,唯存一亢父,夏侯惇守之。

治中萬潛,適在鮑信軍中。鮑信召萬潛商謀,說道:“我與李瓚、江鵠對陣東平。李瓚,名德高士也;江鵠,徐州悍將也。誠我勁敵。曹公新敗於任城,許顯、陳褒諸部,或將與李、江合兵,共來擊我。先,劉兗州喪於賊刺,州兵軍心已落,曹公又不幸稍敗。據壽張孤城,敵徐州兩路強兵。計將安出?”萬潛說道:“明府所言誠是。壽張距乘氏二百里,唯今之計,宜棄守壽張,旋師乘氏,與曹公會師,尚可一戰。”鮑信奮聲說道:“治中此言差矣!任城已敗,徐州脅山陽,踏曹公之東;今我如棄壽張,則曹公之北翼洞開。亡無日矣!壽張北鄰汶水,南接大野澤,我據城備守,足可禦敵!爲曹公看護側翼。豈可棄之而去,自毀門戶!”

萬潛說道:“公言誠是。卻士氣渙散,不堪使用,如之奈何?”鮑信說道:“我以大義喻之!”擊鼓召將,立大旗,排列兵陣。鮑信登臺顧盼,立於旗下,說道:“黃巾亂起,陶徐州臨危受命,蕩平五郡,生民稱頌。荀貞之無故興兵,私竊徐土,目無尊上,擅兵誇雄;乃下揚州,又穢南土!侵我任城、東平、濟北,殺我州人,掠我子女,罪惡充積,人神共憤!此復一董卓也!汝等皆兗人,寧視鄉梓爲賊殘乎?我願與忠義士上報國家,下護兗民,共誅此賊!怯懦者由之去!”辭氣慷慨,震動遠近。臺下將士悉舉兵呼:“敢從將軍共誅賊!上報國家,下護兗民。”軍心略振。

鮑信分調將校,扼守壽張。

張飛回兵,與許顯、陳褒等合,屯於亢父城下。

許顯數攻無果。衆將聚議。劉備說道:“夏侯惇頑守堅城,亢父外多沼澤,不利發兵大攻。曹東郡在乘氏,召濟陰、陳留郡兵,候其兵齊,勢援亢父。我等久戰之卒,戰恐不利。”許顯然之,詢問諸將,說道:“諸位將軍可有良策?”張飛說道:“我提兵過亢父西去,擊金鄉,沿泗水以南,擾山陽郡治昌邑,挑釁乘氏。曹東郡新敗,爲安士心,定來攻我。我撤兵回走。諸位將軍設伏於道,既破曹東郡,亢父取之易耳!”陳褒說道:“校尉膽雄,然此計不可。”張飛問道:“如何不可?”陳褒說道:“曹東郡善於用兵,已爲我伏兵所敗,豈會再中我計?亢父以西,敵境腹心也,我以孤軍深入,設使遇挫,前有曹東郡,南有山陽袁太守,後被亢父所阻,進退失據,吾屬無噍類矣!”許顯問陳褒,說道:“校尉何計?”陳褒笑道:“遲則三日,褒料明公定有令至。明公用兵如神,智謀天授,吾等從令即可。”

未及三日,兩日後,荀貞果有軍令檄到。

許顯展觀,見令中寫道:“亢父不易克,俟孟德兵勢復振,將軍唯有回返。孟德大敗,兗州人心不穩,我進取之時也。將軍與陳、劉仍圍亢父,遣荀濮、張飛、孫康引兵潛入東平,先破鮑信,以江鵠掠東郡,荀濮等合於樂將軍、子龍,再破濟北黃巾,進佔歷城。兗爲我有矣!”

許顯示荀貞軍令與衆將。劉備嘆道:“陳公道,知明公者也!”衆將聽令行事。許顯與陳褒、劉備圍亢父不懈,日日襲攻。荀濮、張飛、孫康等將各領本部,潛出營,北上去往東平。

至東平國,荀濮諸將與李瓚、江鵠合兵。李瓚說道:“兗州兵士氣雖沮,鮑允誠,我素知其人,豪傑士也,據城而守,不能輕取。”江鵠說道:“明公軍令,命吾等先破鮑信。其雖據城,便不戰乎?明日起攻,鵠請爲鋒,爲公先登!”

次日,李瓚、荀濮、張飛、孫康等將俱出兵馬,圍攻壽張。矢石如雨。徐州兵蟻附攀城,城頭以滾油澆之。徐州兵仗盾以衝車撞城門,城頭以膏火燒之。由晨至午,不能克城。鮑信親巡城牆,勉力士卒,裹創傷者。張飛顧問江鵠:“何以先登?”江鵠披雙甲,銜刀援梯,未至半而爲滾油所燙,摔落地上。鮑信見之,大笑呼道:“跌梯如鼠者,細眼兒乎?”江鵠含羞帶忿,欲更進,李瓚阻之。攻城至暮,徐州兵撤回營中。

連攻七八日,壽張不下。李瓚等將束手無策。彷徨苦惱間,這日夜分,忽大風雨。張飛進與李瓚,說道:“風響可以掩蹤,雨大不能視物,兼夜深,敵鏖戰多日,將士疲乏,定料我軍不會於此時進攻,防備怠慢。此我取壽張良機也!”即選精卒三千,挾雲梯,趨城。張飛、江鵠身先士卒,分從兩面登城,殺守城者,縱兵大嚷,城中亂。鮑信攏兵數百,借民舍爲障,倉促猶鬥,江鵠叱吒突鬥,潰其兵士,生擒獲信,仗刀拍信面頰,喝問:“吾如鼠耶?吾如虎耶?”鮑信散發罵道:“亂臣悖逆,賊子鼠輩!何敢稱虎?恨不前日殺爾!”江鵠殺之。

李瓚聞報,惋惜扼腕。

兗州兵傷亡數千,萬潛率餘者盡降,壽張遂克。李瓚優待萬潛,送去合鄉見荀貞,撫慰城中百姓。江鵠休整兩日,領兵西擾東郡。荀濮、張飛、孫康往至濟北,入樂進營。濟北黃巾共有兩支,一在北邊的郡治盧縣,青壯婦孺計約五六萬衆,能戰者兩萬餘,精卒萬餘;一在南之蛇丘等縣,衆三四萬,能戰者萬餘,精卒兩三千。樂進、趙雲屯肥城,處兩股黃巾中間。

樂進與諸將計議。或雲先攻盧縣黃巾,或雲先滅蛇丘黃巾。衆議紛紜。一人攘臂冷笑,說道:“若諸公者,坐而漫談,事無所成!觀濟北黃巾雖衆,能戰者不過三兩萬,老卒萬餘。公等如怯,末將敢請獨擊之!”衆人看去,是先登校尉潘璋。樂進說道:“衆議所以不決者,非因怯也。蓋如先滅蛇丘,盧縣黃巾或會逃竄;而如先滅盧縣,蛇丘黃巾或會擊我之背。”潘璋說道:“此有何難,我有一策,輕鬆可解!”

30 回家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80 恨天失我傅南容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88 從徵汝南(上)31 破敵(上)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91 忽然聞得故人到7 計劃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55 買馬(上)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9 書箋反覆修棧道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15 命令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4 焉知生死麴義勇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63 同道59 吾候諸君久矣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6 虎狼之威(上)上架感言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34 一怒之威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53 送糧45 虎膽奸雄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7 無賴27 朱公偉奉天子詔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82 擒賊先擒王(下)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85 威震陽翟(下)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1 陳琳表令諸荀怒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67 二月風雷重又動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26 鄉中四姓49 輜重已備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97 孫文臺單騎陷陣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55 買馬(上)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4 牆下相托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58 關張各有惆悵情44 以退爲進郎陵說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59 荀君爲政(上)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60 樽前豪傑意難決24 河南諸侯荀曹雄84 捕拿張直(下)17 虛席相問上策何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38 縱橫意氣袁本初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4 守城初戰46 呂布撤圍南渡汝
30 回家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80 恨天失我傅南容45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六)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88 從徵汝南(上)31 破敵(上)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91 忽然聞得故人到7 計劃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70 陶謙雖怒忍不言 糜竺借力反愈重275 夏侯淵傳捷坎谷(下)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52 圍魏救趙亂其陣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55 買馬(上)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122 三戰盡復東郡地(七)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9 書箋反覆修棧道64 其疾如風侵略如火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14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四)15 命令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4 焉知生死麴義勇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86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63 同道59 吾候諸君久矣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16 虎狼之威(上)上架感言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34 一怒之威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53 送糧45 虎膽奸雄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27 甲兵四千向神都(七)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7 無賴27 朱公偉奉天子詔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82 擒賊先擒王(下)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85 威震陽翟(下)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67 二月風雷重又動11 陳琳表令諸荀怒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91 陶謙坐視待成敗 董卓謀備據相國67 二月風雷重又動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26 鄉中四姓49 輜重已備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97 孫文臺單騎陷陣5 邯鄲陌上九月秋(五)55 買馬(上)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4 牆下相托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58 關張各有惆悵情44 以退爲進郎陵說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59 荀君爲政(上)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60 樽前豪傑意難決24 河南諸侯荀曹雄84 捕拿張直(下)17 虛席相問上策何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38 縱橫意氣袁本初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4 守城初戰46 呂布撤圍南渡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