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

多謝跳水豬、軒轅劍、詔鑑、孤心血淚、、甜食者、錢詩云、四水木子、yy673821831等諸位的捧場和月票。

——

劉備迫切地想要立下大功,在皇甫嵩的面前表現他的勇敢,所以在接到皇甫嵩命他出擊的將令後他就鼓足了鬥志。

廣宗死士的勇悍他是親眼所見,見過好幾次,說實話,他這是初上戰場,交兵之地、立屍之所,他亦對此存有畏懼,可卻更知要想博得軍功就不能怕死,當下拿出他在涿縣做輕俠的習氣,把緊張和畏懼壓了下去,在他的部衆面前表現出一幅大無畏的模樣,當先催馬進擊。

進至廣宗死士的陣前,原本在此的漢兵讓開道路,他也不等後邊的人跟上來,也不管張飛連聲急叫:“劉君慢點,劉君慢點,等我先上!”拍馬舞矛,奮不顧身地衝向了廣宗死士的陣壘。

這個時候,荀貞剛擊破皇甫嵩給他指定的第二個黃巾軍陣壘,正往東邊的另一個陣壘去,路上稍有閒暇,又恰好廣宗死士的陣壘就在東邊前頭,能夠看到,正好看到劉備衝鋒的這一幕。

荀貞心道:“劉備亦知幹大事不可惜身之理。”從劉備毅然決然的姿態上似乎看到了他初上戰場時那種雖然畏懼但卻強自克復恐懼、勇往直前的模樣,雖然早知會是這樣,可親眼目睹,未免又多了兩份忌憚。能得衆、性格堅韌、又不怕死,這種人太可怕了。

荀貞正想間,忽見劉備坐在馬上不穩,身子一歪,可能是坐騎踩住了伏屍,扭傷了馬蹄。正奔行的時候馬蹄受傷,結果可想而知,坐騎勉強又前行了兩步,只聽得“轟隆”一聲,終於堅持不住,熬不過疼痛,摔倒地上,塵煙頓起。未至廣宗死士的陣壘前,劉備就馬傷人倒。

坐騎固然受傷,從正在疾馳的馬上摔下來,劉備也被摔了一個七葷八素,眼冒金星。

不遠處的廣宗死士見着便宜,從陣壘裡躍出四五人,持斧奔衝,欲來砍他首級。

荀貞又驚又喜,急勒馬注目,心道:“哎呀,哎呀,劉備要命喪此地了麼?”

眼看計謀得逞,他驚喜之餘卻又有些悵然若失,驚喜是劉備莫陣亡此地則關張招攬有望,悵然的是劉備一代雄傑,難道竟要葬身此地?

劉備的一條腿被壓在馬下,他奮力地想推開馬身,抽出腿來,然而那幾個廣宗死士已經奔至近處,卻是來不及再抽腿起身了,從馬上摔下來時不知長矛掉到了哪裡,他忙抽出荀貞贈給他的寶刀,躺於地上,橫掃上撩,奮刀抵抗。

廣宗死士用的大斧只有斧頭是用精鋼所造,斧柄乃是用堅木製成。劉備運氣不錯,胡亂幾刀揮出,砍中了最先奔來的一個廣宗死士手中的大斧之柄。荀貞送給他的刀真是好,百鍊精鋼,削鐵如泥,一下就把這個死士手中大斧的斧柄給斬斷了,斧柄一斷,斧頭掉落地上。沒了斧頭,這斧柄沒甚用處。

劉備傾着身子,揮刀斫砍,砍中這個死士的腿膝。這個死士沒有穿甲,堅木製成的斧柄尚擋不住寶刀,何況肉腿?頓時被砍斷了。這死士倒在地上,抱着斷腿痛呼大叫。

這個死士雖重傷倒地,另幾個死士緊跟着殺到。

劉備一人難敵衆拳,何況還是坐在地上?眼看就要死於非命。

猛然間馬蹄急促響起,卻是關羽馳馬至。關羽嗔目奮呼:“賊子敢爾!休傷我劉君!”聲如滾雷,神威凜凜,諸死士手下一緩,被他挺矛左右擊,瞬息間盡被刺死。救下了劉備。

荀貞的心情就好似坐過山車似的,先驚喜,後大失所望,心道:“竟是我贈給他的寶刀救了他的性命!”

失望之餘,荀貞直想拍腿大叫後悔,懊惱地轉眼不再去看劉備,叱馬長驅,奔去第三處戰場,可能是因爲心情大起大落,較之平時敏感,他忽然因此想起一個以前從未細想過的問題,暗道:“咦?奇哉怪也,我爲何這麼想殺劉備?”

只是爲了招攬關張?關張雖虎狼之將,然在性格上各有缺陷,似不值得不惜爲此殺劉備,萬一露出風聲,這可是反而會引來關張的仇恨,得不償失。那麼是因爲劉備乃三國雄主之一?曹操也是雄主,才略且勝過劉備,荀貞卻從來沒動過要殺曹操的心思。“怪哉,我爲何一見劉備就起殺機?”想不通,這時也沒空讓他細想,因爲已經到了第三處皇甫嵩指定的戰場。

荀貞殺敵潰陣不提,只說關羽救下劉備,毫不猶豫地從馬上跳下,挾矛在臂中,一邊鳳眼含威,緊緊盯着不遠處廣宗死士的陣壘,防他們再來突襲,一邊使力把壓住劉備腿的傷馬搬開,扶起劉備,說道:“君乘我馬。”把馬讓給給劉備。

劉備的運氣真是不錯,腿雖然被壓住了,可沒有斷,也沒有骨折,只是有點疼,不礙作戰。他與關張雖情同兄弟,可三人畢竟尊卑有別,得關羽讓馬,也不推辭,活動了兩下腿腳,翻身而上。這時,張飛也急匆匆地奔到,見關羽沒有馬了,馬上從坐騎上跳下,將馬讓給關羽。

要知道在戰場上有馬和沒有馬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有馬,來去快捷,不但可以多殺敵,也能在危機時保命,可關羽、張飛卻都是毫不猶豫的將馬給人。三人的確兄弟情深。

只是關羽並非劉備,他氣盛過人,怎肯要張飛的馬?拒不肯要,厲聲說道:“區區賊子,何足掛齒。吾步戰亦足陷陣!”索性棄矛改用環首刀,徒步從劉備之騎,護衛劉備的側翼,疾進如飛,仗刀殺入廣宗死士的陣壘中,轉戰進趨,擊無不破,當面無一合之敵。

張飛亦馳騎助戰。兩人如下山猛虎,一步一騎,緊挨在劉備左右,一邊護衛劉備,一邊不礙殺敵,早先在漢兵步卒面前兇猛異常的廣宗死士在他兩人面前卻無抵擋之力。

皇甫嵩遠望之,驚道:“昨日只見了關羽之勇,不意張飛亦有賁育之勇!貞之說的一點不錯,此兩人果是萬人敵,力比一國,真虎士也!”

劉關張戮力向前,劉備的三百義從爭先恐後,皇甫嵩撥給劉備助他破陣的兩千漢兵精卒順勢而進。昨天只數百廣宗死士就擋住了數千漢兵的猛攻,而今日足足兩千廣宗死士卻擋不住劉關張等人的猛擊,節節敗退,只堅持了半個時辰,就再也堅守不住陣壘,敗潰後退。

荀貞一面奉將令破敵,一面得空就覷劉關張破陣,他初次見到關張在戰場的表現,雖早知此二人之勇,然眼見之下仍不免爲之吃驚。

劉關張浴血激戰,擊破廣宗死士的陣壘,衝其陣而過。至此,城外黃巾已經基本宣告失敗。

這時聞得鼓聲大作,皇甫嵩收回驚詫讚歎關張之勇的目光,轉向鼓聲來處,卻是廣宗城頭。

只見張角親自指揮鼓手在城頭擊鼓,並指巫者縱跳作法,試圖振奮城外黃巾軍的士氣。

鼓手和巫者大多立於城樓上遠離戰場的安全地方,唯有一人,壯健雄武,可能是自恃膽勇,獨自赤身立在靠近交戰場的城牆上,奮力擊鼓,大聲唸咒。此人在冀州黃巾中應該是很有名氣的,大約是個出名的巫者,一見他赤身擊鼓作法,城外的黃巾軍稍挽敗勢,又有振作起來的跡象,一些本來正在敗退潰逃的陣壘也返身試圖與追擊他們的漢兵步卒再戰。

軍無常勢,貴鼓其氣。敵氣將要提高的時候需要及時泄之。

皇甫嵩將令:“誰與我射之?”

前線各部的將校也知“軍無常勢,貴鼓其氣”之理,不待皇甫嵩的將令傳過來,數騎分從各部驅馳出。一從董旻、牛輔等的秦胡精騎處出,一從荀貞部下出,一從劉備部中出。三騎如流星趕月,從不同的方向競往城下去。前有阻路的黃巾兵卒,盡各被他們挑落馬下。遠處望之,就好像三支利矢,擊破沿途所有的阻礙,最終將快要匯聚到城外時,有一騎奔逸絕塵,馳速最快,最先奔到城下,駐馬橫刀,挽弓射之,這個赤身擂鼓作法的巫者應弦栽倒。

射箭者卻是關羽。餘下的那兩騎,一騎是徐榮,一騎是辛璦。見關羽得了頭籌,徐榮、辛璦各撥馬轉回。關羽借乘的是張飛之馬,在返馬歸陣的途中他撞上了十餘騎黃巾散卒,殺散之,奪一馬而還,回到陣中交給張飛。兄弟合力,接着追擊廣宗死士,廣宗死士所恃的是勇,勇不及人,自便節節敗退。劉關張所過皆破,在他們身後留下了一地肉袒的屍體和斷裂的大斧。

皇甫嵩再次爲之稱讚,說道:“國士也!”國士者,勇力冠於全國的人。

一夫之勇容易得,千軍之將難以求。關張皆是白身,又在此戰中只表現出了勇力,故此雖勇悍,然在皇甫嵩看來也只是勇夫而已,讚了幾句,便不再看,轉觀整體戰局。

那赤身擊鼓作法之人一死,城外的黃巾兵卒徹底沒了鬥志。皇甫嵩適時地傳下將令,命休整多時的董旻、牛輔、段煨、董越、胡軫、徐榮等部及三河騎士再次上陣,與荀貞、劉備、鄒靖、傅燮等部的步卒合力,共擊黃巾軍的步卒陣。諸將奮勇,哺時,大破廣宗城外營。

雞鳴開戰,戰至哺時,一場鏖戰,足足打了一個對時。

張樑率數百步卒奔逃,欲歸城,前路被守在城門外的宗員率部截斷,歸之不得,無路可退,死於亂軍中。既破黃巾城外營,陣斬張樑,漢軍士氣高漲,皇甫嵩順勢攻城。

……

張樑死,城外五六萬黃巾潰敗,於城上望之,遍野都是敗逃的黃巾步騎和在後趕殺的漢軍步騎,城中戰慄惶恐。張角雖再三鼓舞士氣,甚至又施了兩次法,終難挽頹勢。

城外的黃巾步騎雖敗,尚有三四萬之衆,見漢軍攻城,爲救張角,皆明知必死而不懼,止住了敗逃,不約而同地轉向城池殺來,接連猛衝了四五次,卻都被宗員等牢牢頂住。

入夜,城破。

是役,黃巾兵卒傷亡泰半,漢軍斬首三萬餘。因見城破,又聞漢軍大呼:“張角死了!”城內城外的數萬黃巾步騎悲傷絕望,不再負隅頑抗和衝擊,有的自刎,有的赴河死,降者寥寥。漢軍在城外的黃巾營裡和城中繳獲了三萬多車輜重,悉虜其婦子,係獲其衆。

月光如水,激戰了半夜一天的戰場平靜了下來,伏屍遍野,血流成河,因爲投河自盡的黃巾兵卒太多,清河爲之堵塞。城中初定,還不安全,皇甫嵩未入城中,升帳召集諸將。

宗員、鄒靖、幾個北軍的校尉、荀貞、傅燮、董旻、牛輔、徐榮等等步騎諸將甲衣皆赤,從戰場的各個角落和城中出來,齊聚皇甫嵩是帳中。

浴血奮戰半夜一天,先破敵營,再克廣宗,終獲大勝,張樑死於亂軍,張角亦死。衆將雖疲,大多喜氣洋洋,下曲陽雖還未克,但明眼人一看皆知,冀州黃巾的覆滅就在不遠的將來了。

荀貞雖也和諸將一樣帶着喜色,但這喜色實是他裝出來的,他本來是很高興的,可在目睹成千上萬的黃巾步騎寧死不降,或自刎,或成羣結隊地投河後,他大大地被震撼了。在潁川、在汝南、在東郡都沒有出現過這一幕,只有在廣宗出現了,一出現就是數萬人自刎、投河。這些人裡有壯者,有老者,有婦人,甚至還有孩童。荀貞試過去阻止他們,可完全沒有用。

戰場上殺敵是一回事,看着幾萬人自殺是另一回事。廣宗一破,張角一死,這些人寧願自殺,陪張角死去,也不願再活着。對當時看到的這一幕,荀貞不知該稱之爲悲壯,還是該稱之爲可憐。他無法描述他當時的心情,可他卻不能把這種心情帶到帳中,所以他裝出喜色。

劉備擊破廣宗死士,立下大功,得以同入帥帳。

一見到荀貞,劉備立馬拜倒,說道:“今日苦戰,多虧了兄長所贈之寶刀,要不然備恐就再也見不到兄長了!”

荀貞被黃巾步騎數萬人赴河自殺的場景震撼,因此沖淡了早前對贈送劉備寶刀的懊惱,把他扶起,笑道:“是賢弟自有吉星高照。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宗員興沖沖地從帳外大步進來,一入帳中,即分開堵在前頭的漢軍將校,急不可耐地大聲詢問皇甫嵩:“將軍,張角的首級在哪裡?是誰斬殺了這個巨賊?要非張角死了,城外的那數萬黃巾步騎也不會自刎投河,他們這一自刎投河,也不知省了我多少力氣!”哈哈大笑。

他今天的任務先是阻城內的黃巾出城,後是阻城外的黃巾救城,當城破時,城外尚有數萬黃巾步騎,張角要是不死,這些步騎決意護衛張角突圍的話,他肯定攔不住,也難怪他這麼急着想知道到底是誰斬殺了張角,他歡快笑道:“慶功宴上,我要給這位立功之人多敬兩杯酒!”

帳內的諸將也很想知道。

今次攻廣宗,最大的功勞是什麼?既不是破黃巾城外營,也不是先登破城,而是斬殺或生擒張角。張角是太平道的魁首,是此次黃巾亂起的根源,若能生擒或斬殺他,攻可比破一敵國。

諸將跟着七嘴八舌的也跟着嚷叫詢問,荀貞、劉備亦好奇想知。

皇甫嵩手往下壓,示意諸將安靜,環顧帳中,說道:“汝等於城內、城外皆未見張角?”

諸將怔了一怔,大多不解皇甫嵩之意,不過也有腦子轉的快的馬上就明白了皇甫嵩的意思,傅燮驚訝地說道:“張角未死?”荀貞、劉備相顧愕然。

“所謂張角已死,此吾之詐計也。”

一人忍不住說道:“可下吏明明見將軍遣人馳馬戰場,出示張角所穿之黃衣和所持之九節杖並及其首級。”

“這是我提前預備下的。”

諸將面面相覷。

皇甫嵩按劍起身,顧盼帳中,說道:“汝等從戰場上和城裡邊的各處來,既然皆未見張角,那麼張角定是已經遁逃。張角,賊魁,斷不能縱之。諸君聽令!”

諸將齊按劍屈身應諾。

皇甫嵩令帳下文吏取來一厚疊張角的畫像交給諸將,說道:“除了留下看守城內和打掃戰場的步騎,剩餘的騎兵全部遣出,向廣宗四面搜拿,務必要獲得張角,生死不論!”

50 排場53 滅族(上)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31 程普諫止回師救58 曹子孝奉令趨行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34 一怒之威66 子義樹戟喝虎狼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90 揭竿而起爲招安36 會師(上)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 風物迥異江南地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8 士族3 習射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94 會師城下(上)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1 上任39 開練2 佳婦何人陳家女53 不顧母弟朱靈忠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39 開練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66 負此俸食慚愧極10 曹孟德四策禦敵91 兵臨西華(上)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81 捕拿張直(上)17 偏將軍用計賺蓋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3 黃巾圍城20 今有潁陰乳虎(上)51 謀算將戰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37 起行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5 孟德智略真天授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57 程仲德畫策狠辣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40 荀攸之志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58 二月習射(下)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70 孫曹通脫荀慎行28 原師5 冀董幽田兩名俊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23 豫兗羣豪三人最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3 陽翟侯扣使不遣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67 鳳集西鄉(上)64 裨將軍新旅建組4 冀州牧迎節以徵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18 未到輕身入京時43 縣尉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3 典韋52 市義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44 許仲程偃62 忽聞北地羌人亂69 英雄志氣袁本初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
50 排場53 滅族(上)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31 程普諫止回師救58 曹子孝奉令趨行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34 一怒之威66 子義樹戟喝虎狼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90 揭竿而起爲招安36 會師(上)69 丈夫做事應如北風掃雪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42 孫郎威震定潁外1 風物迥異江南地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8 士族3 習射92 事了掛印江湖去(下)94 會師城下(上)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1 上任39 開練2 佳婦何人陳家女53 不顧母弟朱靈忠53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三)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39 開練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66 負此俸食慚愧極10 曹孟德四策禦敵91 兵臨西華(上)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81 捕拿張直(上)17 偏將軍用計賺蓋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3 黃巾圍城20 今有潁陰乳虎(上)51 謀算將戰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37 起行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25 孟德智略真天授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57 程仲德畫策狠辣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40 荀攸之志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58 二月習射(下)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70 孫曹通脫荀慎行28 原師5 冀董幽田兩名俊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23 豫兗羣豪三人最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3 陽翟侯扣使不遣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67 鳳集西鄉(上)64 裨將軍新旅建組4 冀州牧迎節以徵61 五更鼓角聲悲壯(中)18 未到輕身入京時43 縣尉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61 曹刺史安定濟北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3 典韋52 市義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44 許仲程偃62 忽聞北地羌人亂69 英雄志氣袁本初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