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

笮融雖沒有遣兵來阻荀貞入境,可爲防荀貞“假道滅虢”,卻也嚴令了凡荀貞沿途經過的諸縣都緊守城池,並把郡兵的精銳集中到了下邳縣,以待應變。

荀貞統兵來到淮水岸邊,時已近暮,當天是渡不了河了,遂在岸邊駐營。

在兵卒駐營時,荀貞帶着左右在各處巡視。

這時,聞得一人說道:“下邳郡內的天險首爲淮水,笮融既不敢列陣於淮,阻我軍入境,爲免來日渡河或難,貞之,何不‘假道滅虢’?”

荀貞看去,見說話的乃是荀諶。

荀諶離了河內,到得荀貞軍中後,就留下沒再走。

荀貞笑道:“阿兄只見其一,未見其二。”

“噢?此話怎講?”

“今如奪下邳,陶恭祖定會遣兵來援笮融,戰端一起,就有可能會發展成大戰,而我軍久戰之餘,又長途行軍,已疲,當此之時,實不耐久戰。得下邳固易,守下邳卻難啊。”

“沛國相鄰下邳,大可向孫侯處借兵。”

“我表文臺爲豫州刺史,此事本就有人不滿,所以豫州未亂者,不過是賴文臺兵馬雄壯,故不滿者不敢發也,如我問文臺借兵,把文臺也牽涉到下邳之戰中的話,則豫州必亂。”

“可你我與孫侯行汝南諸郡時,見那諸郡國的郡守國相卻都甚是恭謹啊。”

“我與文臺擊敗董卓、光復洛陽,以此武威,諸郡國的郡國守相又怎敢不對文臺恭謹?貌雖恭謹,而他們究竟是怎麼想的,你我卻難知也!”

豫州郡國的守相之所以對孫堅恭謹,沒有人挑頭出來反對,最多也就是如李延、袁忠那樣,掛印辭去,其緣故有二:一個是如荀貞說的,孫堅、荀貞兵強馬壯,挾大勝之威,他們不敢亂來;再一個則是因爲事起突然,沒有什麼預兆的,荀貞忽然就表孫堅爲豫州刺史,而緊跟着,荀貞和孫堅便帶兵離開潁川,到豫州各郡國巡行,根本就沒給各郡國的郡國守相什麼反應、串聯的時間。因爲這兩個緣故,故而到現在爲止,還沒有人敢明着出來反對、擊討孫堅。

шшш⊙ttk an⊙c o

可又正如陶謙所料,時間一長,豫州境內可能就會出現郡國守相串聯、豫州士人串聯,以至他們中的有些人會和袁紹、袁術,或者張邈、劉岱等暗通款曲,密謀作亂這類事。

故而,孫堅在豫州的前景,現在看來雖是順利,可將來實是不好說。

這還是孫堅一直有兵馬鎮壓在豫州的情況,如果於孫堅現下立足未穩、如履薄冰之時,就把孫堅牽涉入和陶謙的大戰中,那不用多想也知,豫州必定會有人趁機起來生亂。

故而,荀諶所云之“問孫堅借兵”一議,實是不可行之的。

荀諶固有才能,可他的才能不在軍略上,而是在言辭辯論上,所以他會提出此議也不足奇。

現下跟在荀貞身邊的荀氏族人不少,其中最得荀貞重用的有四個人。

一個是荀攸,一個是荀成,一個是荀彧,一個是荀諶。

所謂龍生九子,子子不同,荀攸等四人雖是出自一族,自小接受的教育和成長的環境相近,年歲亦相仿,然而在能力上卻各有不同,擅長的東西都不一樣。

荀攸擅軍謀兵略,荀彧有治政的才幹,這都不必多說。荀成久在軍中,常得荀貞提點,而今已然成熟,雖無傑出的智勇之才,但勝在持重沉穩,禮賢敬才,能得士心,已是不可或缺的重將。至若荀諶,雖無兵略、治政之能,也不會治兵,可能言善道,卻是個極好的說客辯士。

荀氏世代詩書傳家,族中有名有才的人不少,不過當此亂世,能在戰爭中發揮作用的其實並不多,因爲他們平時所學的都是儒家典籍,大多是學者型的人才,比如荀彧和荀諶的從兄、荀氏八龍中老大荀儉的兒子荀悅,就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學者,荀彧對他是非常佩服和敬重的,可荀悅的才能只在文史上,可稱他是一個政論家、思想家,可在軍旅陣戰上他卻無才能。

能在已經到來的亂世中,輔助荀貞削平戰亂的,數來數去,事實上也就是荀攸等幾個人了。

聽了荀貞的話,荀諶想了一想,以爲然,不再多說了。

倒是因荀諶這一開口,荀貞想起了前些日荀諶見到他後,對他說的那些“袁紹似已生忌”的話以及轉述的曹操那幾句“心憂蒼生,極欲扶助漢室,匡扶天下”的話,不覺心道:“後世皆道孟德奸臣,我與他相交多年,卻只見其忠,未見其奸啊!……今聞孟德‘與袁本初道不同’之所言,他與袁本初看來是已生隔閡,依照原本歷史發展的軌跡,接下來,他似乎應是得了兗州,繼而與袁本初決裂,官渡大捷,挾天子以令諸侯,最終因時勢的發展而生了野心,成就霸業,只是不知……,如今這個時代有了我,孟德日後會做出些什麼樣的抉擇、發展?”

從曹操一有了地盤,就選擇和袁紹決裂之事便可看出,曹操和劉備一樣,都是人傑,都是不甘居人下的人,那麼有了這個前提在,以後不管曹操是會選擇繼續“忠誠漢室”,還是會選擇“逐鹿天下”,當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時,他和荀貞的對決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荀貞記得,袁紹死後,曹操曾到過他的墓前痛哭祭奠,前世看到這個故事時,他以爲這是曹操在演戲,而現下之刻,當想到日後必會與曹操爲敵,而他與曹操兩人中定會有一人敗亡時,他頓不由地就理解了曹操當時痛哭祭奠袁紹時的心情,那不是演戲,肯定是曹操的真情實感。

爲了志向,爲了天下,一旦朋友成了敵人,那麼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能對之容情,而當自己獲勝,朋友身死後,感受到的或許會有勝利的喜悅,可恐怕當時最多的卻會是失落和哀慟。

和曹操敵對、和曹操兩人中必有一人敗亡這些事情,即便發生,也會是在很久之後了。

荀貞收拾起情感,沒有再過多想。

卻又因想及曹操的不居人下,荀貞又想到了劉備。

荀貞心道:“此次擊董,玄德頗有功,歸郡後我要封賞功臣,對玄德,該如何封賞?”

不外乎兩條:要麼把劉備繼續留在軍中,給他多些兵權,要麼把劉備外放,將他從軍職改爲文職。

荀貞今時不比往日,經歷多了,地位、名聲高了,他的自信也跟着提高,對劉備早已是不像以前那樣“戒備”,故而對“回到廣陵後該如何封賞劉備”這個問題,他也只是略想了一想,便就罷了。

次日,荀貞拔營渡河,順利渡過淮水,一路東行,行一百五六十里,三天後出了下邳國,入了廣陵地界,前頭不遠便是東陽,陳褒早已帶兵在郡界相候,除了陳褒,郡府裡的姚升、袁綏等人也都早早地在此等候了,讓荀貞驚喜的是,張紘赫然也在迎接他的隊伍之中。

!!

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31 督郵一怒(上)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3 習射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23 文聘(中)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27 敬老25 鄉有野賢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1 朋黨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57 二月習射(上)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5 尋賢不遇(上)32 國家棟梁傅南容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26 鄉中四姓30 朱陽第三21 上任西鄉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54 焉知生死麴義勇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5 玄德仁義愧獨生30 回家22 旋舞18 未到輕身入京時39 開練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0 今有潁陰乳虎(上)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57 二月習射(上)41 夕陽17 第一天(中)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85 威震陽翟(下)33 偏師掠潁橋蕤橫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63 同道1 謀北要在泰山郡17 無賴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34 招攬樂進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5 問世間誰主沉浮69 樂文謙領兵北上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5 出城激戰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42 三見遲婢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25 再勝84 誅趙家者在今日98 幸有螟蛉機變才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51 無中生有兵家計60 樽前豪傑意難決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22 文高初見11 寇至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9 書箋反覆修棧道38 範繩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7 遍觀諸郡(上)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21 黃帝邢德有之乎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
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31 督郵一怒(上)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3 習射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23 文聘(中)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27 敬老25 鄉有野賢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1 朋黨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57 二月習射(上)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5 尋賢不遇(上)32 國家棟梁傅南容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64 報聞荀兵入符離 徐州羣臣心各異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26 鄉中四姓30 朱陽第三21 上任西鄉99 董仲穎譭棄洛陽 孫文臺拔劍立誓54 焉知生死麴義勇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5 玄德仁義愧獨生30 回家22 旋舞18 未到輕身入京時39 開練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20 今有潁陰乳虎(上)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16 文遠克城震弘驚(上)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57 二月習射(上)41 夕陽17 第一天(中)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85 威震陽翟(下)33 偏師掠潁橋蕤橫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63 同道1 謀北要在泰山郡17 無賴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34 招攬樂進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5 問世間誰主沉浮69 樂文謙領兵北上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5 出城激戰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42 三見遲婢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25 再勝84 誅趙家者在今日98 幸有螟蛉機變才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51 無中生有兵家計60 樽前豪傑意難決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22 文高初見11 寇至49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9 書箋反覆修棧道38 範繩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7 遍觀諸郡(上)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21 黃帝邢德有之乎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43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