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

第三更。

——

於毒在鄴縣安插得有耳目,荀貞雖剛到魏郡不到兩個月,可卻也在魏縣縣外安插了幾個眼線。

這日下午,一快馬馳入鄴縣,奔至太守府,入見荀攸。

“報,於毒今晨親率步騎兩千出了魏縣,往去內黃了。”

於毒麾下共有萬餘人馬,主力駐紮於魏縣、內黃和郡西的武安,其中魏縣有四千人馬、內黃有三千人馬、武安有千五百人馬,餘下的數千人分別屯守在其餘各縣。

荀貞現在是個“重病之人”,不能見人,所以這個從魏縣來的眼線只能來找荀攸稟報。

荀攸打發了他下去,合上正在看的《政論》,——這是涿郡人崔寔的一本政論文集,共有五卷,崔寔是當代名士,十幾年前纔剛亡故,他明於政體、吏纔有餘,所作的這本《政論》指切時要,言辯而确,深爲當世稱讚,荀攸以前就讀過此書,來到魏郡後在魏郡太守府的藏書裡又找到了此書,閒暇時常讀之,深覺崔寔對當今朝政之得失議論得甚是精深,每有所得,放下了書簡,他出得室外,去到後宅,面見荀貞。

在後宅院裡,碰上了陳芷和遲婢,陳芷既是他的族母,又是他的主母,而遲婢已被荀貞收入房中,成爲了荀貞的小妻,也算是他的主母了,他忙垂首作揖,執禮甚恭,口稱“夫人”。

陳芷、遲婢還了一禮。

陳芷比荀攸小了好幾歲,可尊卑不能廢,拿出族母的樣子,端莊地說道:“君來謁見郎君麼?”郎君既可用爲對年輕男子的尊稱,也可被妻子用來稱呼丈夫。

“正是,有要事報與明公。”

“郎君正在室內讀書,君請去吧。”

荀攸又行了一禮,別過陳芷、遲婢,目不斜視地前去荀貞“養病”之室。

遲婢目送他遠去,笑對陳芷說道:“比起當日在潁川,小荀君越發穩重了呢。”

因荀貞之故,荀貞帳下諸人包括後宅內眷多呼荀攸爲小荀君。

陳芷說道:“阿𫊸,你如今是郎君的小妻,卻不可背後議論郎君的親族、下吏。”

她年歲不大,今年尚未二十,青澀未去,然說起大人話來卻十分嚴肅。

遲婢自被荀貞收入房中之後心情一直很好,今被陳芷批評,非未氣惱,反覺得陳芷嚴肅的模樣甚是有趣,吐了吐舌頭,盈盈下拜,笑吟吟地說道:“是了,賤妾恭領女君訓戒。”

荀攸入到室內,看見荀貞端坐案前,對着窗戶,正捧着一卷書在聚精會神地看,湊近看了眼,見竹簡上寫着“王者之法,民三年耕而餘一年之食,九年而餘三年之食,三十歲而民有十年之蓄”云云,笑道:“明公又在讀《賈子新書》了。”

“賈子”即前漢的賈誼,賈誼是個辭賦大家,同時也是一個政論家,《新書》即他的政論文集,是由前漢的劉向整編而成的,共有十卷,五十六篇,著名的《過秦論》即出自此書,是此書的開篇之文。荀貞前世讀書時,學過《過秦論》,對賈誼的才調極爲佩服,穿越到今世之後,在荀衢家中看到了此書,常讀不厭。

聽到荀攸說話,荀貞才發覺他來了,笑道:“以前未入仕時,不能盡知賈生此書之意,而今我出仕多年,再讀此書,卻是深覺賈生之議論實在精闢,……你看這一句:且用事之人,未必此省,爲人上弗自憂,魄然事困,乃驚而督下,曰:‘此天也,可奈何’?……一語道破了那些尸位素餐、遇事只會推脫爲‘天意如此’的庸吏的可恨面目。公達,爲人上者當時刻自憂,以免被庸吏欺瞞啊!”

荀貞現在讀的這一篇是《賈子新書》第三卷的第九篇,名爲《憂民》,講的是國家如果儲糧不足就會社稷不穩,爲人君者當有遠見,不可盡信臣下,要時刻自憂。

荀貞現由趙中尉升遷爲了魏太守,執政治民成爲了重點,所以荀攸重讀《政論》,荀貞重溫《新書》,卻都是爲了能更好地治民而積極地充實自己。

荀攸說道:“賈生高才,惜乎早亡。”

“早亡是一惜,抱負不得施展又是一惜!嗟乎,‘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宣室是前漢未央宮前殿的正室,有次,孝文皇帝召見賈誼,卻不問蒼生,問起了鬼神,而且越聽越專注,情不自禁地向前挪動了席子,後世的李商隱因這個漢家故事而作了這首詩。

荀攸品味再三,擊節讚道:“明公此四句,真絕妙七言也。”復扼腕嘆息,“可惜,不能傳誦郡中。如能傳誦郡縣,必能爲明公得求賢之美名。”這詩裡有批評前漢文帝之意,所以不能傳誦出去。

荀貞笑道:“欲得求賢詩何難?待平定於毒之後,我便手書‘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詩,懸於縣中便是。”他放下書簡,收回話題,問道,“卿來見我可是有事?”

“正是爲‘平定於毒’而來。”

“噢?”

“魏縣來報,於毒今晨親率二千步騎出了魏縣,前去內黃了。”

荀貞大喜,說道:“吾計已成九分了!……,快遣人去內黃,通知程嘉、陳午、阿鄧等人,這最後一分能不能成就看他們的了。”

“是。”

“玄德呢?”

“他出府去市中醫館裡給明公‘抓藥’了。”

“快遣人去把他叫回來,再秘召許仲、江禽、玉郎、宣康、李博等人來,這件事到讓他們知道的時候了!……把徐福、許季也召來。”

君不密喪其國,臣不密失其身,事不密則成害。荀貞謀取於毒之計至今只有荀攸、劉備兩人知曉,現在到了計謀快成之時,可以告訴許仲等人,好讓他們做些準備了。

荀攸應命,出室去召諸人。

……

魏縣距內黃八十里,兩縣間一無山川相隔,二無河水相阻,於毒早晨出了魏縣,次日下午即至內黃。

程嘉、陳午已得了荀貞的消息,他兩人和早就潛伏到了內黃的劉鄧、關羽、張飛、趙雲、李驤五人齊聚程嘉在縣中的住宅堂上,衆人翹首以盼。

一個奴僕打扮的青幘壯漢從堂外進來,顧不上擦去額頭汗水,說道:“於毒到城外了!李瓊剛迎上去,不過於毒還沒有放他入軍中。”

於毒是魏郡黑山軍的主將,他駕臨內黃,李瓊是得出迎的。

不多時,又一遊俠打扮之人從堂外進來,汗水淋淋地說道:“李瓊解甲去劍,孤身一人,入見於毒。”

又過了好一會兒,又一人進來,喜色滿面地說道:“於毒與李瓊攜手而出,他進城了!”

“於毒隨行帶了多少人馬?”

“只帶了五百步騎,餘者皆留在了縣外營中。”

內黃有內外兩個兵營,縣內的兵營小,縣外的兵營大,於毒入城是沒辦法把帶來的部衆全帶入城中的。

一直繃着弦的堂上諸人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陳午、劉鄧等人的臉上都浮上了喜色,張飛擊案說道:“於毒與李瓊攜手入城,可見他已消除了對李瓊的疑心,他此番入城,必住李瓊宅內,李瓊宅內約有百餘護衛,加上於毒這五百步騎也不過六百餘人,攻取不難!”

李驤猛然起身,按劍說道:“程君,天色將暮,很快就要入夜了,請下令吧!”

程嘉這會兒卻不着急了,笑道:“於毒中府君之計,來了內黃,已成甕中之鱉,我連日多次出入李瓊宅院,早搞清楚了他宅中的佈局、守衛,今夜我等必能功成,只是……。”

“如何?”

“在攻宅之前,卻還要一事需得做下。”

“何事?”

“內黃內外現有五千賊兵,今夜之事,取於毒易、安然出城難,爲少些阻力,……董君,你現在就去找你在市井裡和賊兵中的相識,散佈謠言,就說李瓊今晚將會殺於毒以及府君已盡起郡兵、義從,親率五千步騎出鄴縣,奔襲魏縣去了。”

“董君”即那個遊俠打扮的人,此人卻不是荀貞派來內黃的,而是程嘉以前來內黃時交到的一個朋友,程嘉能言善道,與這人又有舊誼,很容易就收服了他,使他願爲荀貞效力,這個董君一聞程嘉所言,即知他此舉是爲了亂內黃賊兵之軍心,當即痛快應諾。

——說李瓊今晚將會殺於毒,是爲了當今夜殺聲起時,以此來迷惑李瓊在兵營裡的心腹,使他們不知真相,無所適從,如能引起他們與於毒部衆的火拼自是更好不過,至於說荀貞親帶兵奔襲魏縣則是爲了引起於毒部衆的驚恐,於毒帶來的這些部衆的家眷都在魏縣的老營。

“還有君之朋黨、宗人,凡是願爲府君殺賊者,現在也可以做預備了,只等今晚李瓊宅中火起,他們便可一時齊動,鼓譟縣中!縣內兵營裡的賊兵如去援救李宅,他們可沿途劫殺之。”

這個董君能被程嘉看重,刻意結交,本身自也是有些能耐的,在內黃頗有聲名,朋黨不少,宗人也多,這些天他已經暗中聯絡了一些親信之人,早已約定要爲荀貞殺賊,以博個軍功出身,他大聲應道:“好!”頓了下,問道,“那些縣中的士紳大族?”

程嘉在內黃的這些日子,不止和李瓊套上了關係,也不止收復了這個董君,而且還與內黃殘留的那些士族、豪強暗通款曲,得到了他們的支持。

“我這裡有手書幾封,勞請董君一併給他們送去,也請他們今夜見火起事。”

董君接過這幾封書柬,應道:“好!”

“他們如是問起府君會不會來,你就說府君已遣兵出鄴,至遲明早就會到內黃縣外,……董君,這句話可不是假的。”

這個董君哈哈一笑,拍了拍胸脯,說道:“吾亦良家子,今家鄉陷入賊手,常懷痛恨,恨不能寢賊之皮、食賊之肉,便是府君不遣兵來內黃,我也會與賊兵拼個死活的!”

荀貞所謂“不用大兵便可平定於毒之亂”的計策,便是用計把於毒調到內黃,用程嘉、陳午和預先潛伏到內黃的劉鄧等人將其生擒抑或誅殺。

此計最難的地方是怎麼樣才能把於毒調離他在魏縣的老巢,讓他乖乖地中計來內黃,現而今,終於把於毒騙到了內黃,卻不代表此計就大功告成了,所餘下的這一分是最危險的。

內黃縣內縣外,現共有五千賊兵,一旦失敗便是身死的下場,別看這個董君說得豪爽,實際上若是隻有程嘉等人,沒有荀貞派兵呼應的話,他是絕不會答應協助程嘉的,包括縣內那些殘留的士族、豪強也是如此。

程嘉雖在兵事上不擅長,但膽略十足,極有膽勇,又有智謀奇計,最適合乾眼下這種事,待等這個董君出去之後,他取出早先畫好的李宅地圖,招呼陳午、劉鄧等人聚攏過來,開始鎮定自若、井井有條地給他們分派任務。

見他面不改色、有條不紊,每個任務都分配得很是合適,面面俱全,無有遺漏,陳午諸人俱皆服氣,便是倨傲如關羽也不覺嘆道:“府君以君爲此次之主事,可謂知人善用。”

諸項任務分配妥當,程嘉挺立堂上,抽出佩劍,說道:“行百步者半九十!府君殫精竭慮,謀得此良計,歷時月餘,終把於毒調入內黃,諸君,絕不能因爲我等而將此計半於九十!”

諸人慨然應道:“必不使府君此計毀於我等之手!”

程嘉轉望堂外,夜色已至,他用力把佩劍插入堂中地上,說道:“功成與否,就在今夜!”

……

鄴縣,趙府。

院中。

燭火高燒,歌舞陳列左右,酒食流水而上。

趙然獨飲於月下,仰望明月許久,思念他的族兄趙忠,離席向京都下拜,舉杯遙敬之,將酒飲下,返回坐席,忽起心事,轉望太守府的方向,滿懷疑惑地自言自語道:“豫州兒許久沒有動靜,難道真是染了不治之症?”

55 買馬(上)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34 大勝(上)4 留錢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 光和六年(上)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39 得二荀舉薦48 惟是小人最難養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84 威震陽翟(中)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 風物迥異江南地29 樂進歸來70 孫曹通脫荀慎行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94 會師城下(上)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15 命令63 同道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41 效果26 鄉中四姓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7 虛席相問上策何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25 再勝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33 鸞鳳擇良木而棲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9 書箋反覆修棧道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 飛書問君何所欲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3 荀君有召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2 禮錢需得四百萬40 蹴鞠28 君子報仇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30 將戰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9 誅滅沈家(下)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33 鸞鳳擇良木而棲15 陽城治吏(下)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4 杜買10 曹孟德四策禦敵36 第三兄弟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20 拜徐州用計離亂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7 遍觀諸郡(上)41 效果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44 以退爲進郎陵說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28 君子報仇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17 第一天(中)47 將軍何嘗真無情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
55 買馬(上)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34 大勝(上)4 留錢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19 東郡二文鎮兗州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 光和六年(上)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39 得二荀舉薦48 惟是小人最難養60 樽前豪傑意難決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84 威震陽翟(中)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1 風物迥異江南地29 樂進歸來70 孫曹通脫荀慎行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94 會師城下(上)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51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上)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15 命令63 同道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41 效果26 鄉中四姓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17 虛席相問上策何78 張飛宿將襲如狼(下)83 襲陣兵退夏侯惇(一)25 再勝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33 鸞鳳擇良木而棲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9 書箋反覆修棧道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1 飛書問君何所欲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13 荀君有召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2 禮錢需得四百萬40 蹴鞠28 君子報仇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30 將戰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9 誅滅沈家(下)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33 鸞鳳擇良木而棲15 陽城治吏(下)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24 杜買10 曹孟德四策禦敵36 第三兄弟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20 拜徐州用計離亂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7 遍觀諸郡(上)41 效果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44 以退爲進郎陵說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28 君子報仇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17 第一天(中)47 將軍何嘗真無情89 煙塵卷騎分兩路 已失天時復失和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