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

黃陽帶着一哨戰兵大搖大擺的出城,除了替範若海吸引注意力以外,也是向州城內外的人們展示文登營的軍容聲威,以此震懾潛在的宵小之輩。

效果還是很顯著的,幾日間,州城的人們飯後閒談都是這件事,百姓們看見這樣的兵馬駐守,心裡更感覺安全。

黃陽他們出了州城後就是馬不停蹄的趕往金水河,好在一路太平,土匪山賊沒遇到,巡檢司的關卡倒是過了不少,總算在三日後到達了碼頭。

現在的金水河碼頭,道上規矩沒變,水賊的骨幹還是原來王爭留給江大的那批人,都知道官兵和鹽丁是自家人。

原來藏在水裡是怕被打個措手不及,現在也就沒人再藏在水裡,黃陽帶着人趕到的時候,正是有三個人坐在碼頭上吹牛談天。

見到這個架勢也知道有重要的事,一個猛子扎進河裡遊了上去。

江大與劉四兩個人才從州城回到水寨沒幾天就聽見黃陽到了,趕緊是樂呵呵呵的出來迎接。

看到的卻不只是黃陽,還來了一整哨的文登營戰兵,當下兩人就明白過來,這是辦正事來了。

王爭對這件事十分重視,稱其爲當下最爲緊要的事情之一,黃陽也就沒顧得上寒暄扯皮,開門見山的和盤托出,反正以後有的是時間敘舊。

江大和劉四越聽神色越是慎重,這批青鹽居然這麼重要,幸好當初沒倒進河裡,三個人到一邊商量幾句,覺得還是儘快將這批青鹽運過去。

三日前大搖大擺的出來是爲了吸引注意,當然就不能再大搖大擺的運回去,按照王爭的吩咐,文登營和金水河的人分成十幾批,打算一點點將青鹽運回文登。

高山也是昨日才接到王爭的公文,反正閒着也是閒着,乾脆親自帶着人幫忙搬運,就連孟悅和家丁隊都跑出來幫忙,效率也是出奇的高。

大約是五日後,所有青鹽總算都是安全裝到了文登營盤的府庫中。

提調官李茹是個明白人,知道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見到高山和黃陽的神情肅穆,也就只是幫忙記錄和看管。

運完後兩人都送了口氣,高山拍拍手,大笑道:

“陽子,平日在州城挺忙吧,難得回來一次,喝點?”

黃陽想了想,還是搖搖頭:

“不了,有時間你再去州城找我,到時再一醉方休。這次協臺等着覆命,這件事可耽擱不得,關乎鹽丁和兵丁的餉銀啊。”

高山點點頭:“說的也是,餉銀是大事,前些年就是因爲餉銀拖欠差點鬧出亂子,還是我幫着平息的。這邊有我高山看着,不會出什麼問題。”

黃陽確實是急着回去覆命,當天就帶着人離開文登,先是大搖大擺的在州城轉了幾圈,這纔是進城。

黃陽剛回來沒幾天,範若海也顛顛的跑了回來,說是消息都給到了,各個鹽場的師傅已經是開始全力製鹽。

王爭一直掛念的事總算順利完成,十分高興,給了兩人應有的獎賞,黃陽倒沒什麼,這小子向來穩重。

範若海可就樂壞了,連連叩頭拜謝。

......

時間緩緩來到五月中旬,在赤山、溫泉鎮、養馬島的三處官家鹽場製出了第一批的精鹽。

緊跟着沒多久,文登幾地的其餘大小鹽場鹽田也是紛紛製出了精鹽,這都是第一批的寧海州精鹽。

沒有人明說,但鹽道上的各位心裡都清楚,這可是王爭王守備的官鹽,先不談成色與品質如何,就衝王爭這個名字,面子一定是要給。

說到底,他們現在過上這麼舒心的日子,還不是有王爭暗地支持。

只要是在他的下轄,根本不必擔心被鹽丁查緝,官兵甚至還幫着打掩護,私鹽在這寧海的地界上那就是官鹽。

所以這一年多以來每個人都是慢慢的富了起來,自然要回報一番。

話說回來,去年王爭還是個小小千總的時候,有幾家不配合,他也只說了幾句就把這幾家全趕出鹽道,現在都苦哈哈的種地呢。

更別論如今的情形,以王爭這麼大的能量,在現下的登州府怕鮮有人能比,再把大夥趕回家種地估摸着根本用不上說話,授個意就有人爭着搶着替他辦了。

總歸總,這鹽是想不想買都得買。

精鹽一出,除了幾家反應遲鈍點的,其餘的鹽販鹽商們紛紛是闊綽的出手購買,買完之後不管用沒用都是誇讚連連。

“這寧海鹽看着就是鹽中上佳之品,用來炒菜是美味佳餚,帶在身上提神醒腦,更是有散發清香的特效!”

“英雄所見略同啊!”

更離譜的居然還有幾個鹽商找了幾個醫師證明,說寧海鹽是上好的藥材,可以起死回生。

他們會買是王爭意料之中的事情,沒料到的是居然買的如此徹底,馬屁拍的王爭自己都有點尷尬。

三天不到,這第一批的寧海精鹽居然就賣出去近六成,這批鹽王爭都比普通的海鹽提了點價,所以他的錢包以極快的速度圓了起來。

各地的鹽場才放出寧海鹽半個多月,整個登州府的鹽商鹽販子們都知道在寧海州出了一種新鹽貨,叫寧海精鹽,簡稱寧海鹽。

既然自己製鹽,王爭就要打出自己的特色,現在用精鹽的大多是有錢人,王爭也就是奔着這些人的腰包去的。

登州府總的來說,還是山東六府境最貧窮的一個,尤其是前幾年孔有德和耿仲明的兵亂,讓本來就窮的登州府更是雪上加霜。

這事說起來讓人氣憤,這幾個大漢奸在登萊幾府攻城拔寨,做的竟是那些禽獸不如的事,但人家搖身一變,如今都成了王爺。

就是在這崇禎十年的五月十五日,奴酋皇太極封孔有德爲恭順王,耿仲明爲懷順王,尚可喜爲忠順王,就連那個麻登雲都成了督催糧草使。

皇太極改變了他老子的政策,對投過來的漢奸們是百般優待,當初孔有德投過去的時候奴酋甚至是惺惺作態的親自出迎。

結果是好的,這使得不少漢人都是趨之若鶩,因爲在他老子努爾哈赤的時代,漢人投過去都是要被祭旗的。

皇太極有了更大的優勢,究根溯源,這件事其實是另一個大漢奸提的點子——范文程。

......

登州府如今是一月一個變化,王爭管轄這一年多雖然好了不少,但還是與緊鄰蘇杭的青州、濟寧等地差了太遠。

所以王爭一直在考慮要不要把寧海鹽運到濟寧那邊去賣,要是在那頭賣開了,拿的銀子和現在可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不過這事現在倒也急不得,飯要一口口的吃,寧海鹽才流通半個來月,看這勢頭,算上原來海鹽的利潤,起碼用於募兵是沒什麼問題的。

現在等着的就是那批木盒和磁窯,到時候寧海鹽的價格還能再提一提,青鹽也就可以堂而皇之的運到濟寧去大賺一筆,最後再慢慢把寧海鹽的路打通。

當然了,這兩個月王爭也沒有空等,已經開始着手編制整個文登營和嫡系鹽丁大隊的編制。

後天有起點客戶端推薦,大夥多多訂閱投票!

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七十九章:舌頭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
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一百三十章:與人渣爲伍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七十九章:舌頭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