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

“大帥,查到了,查到了!”

崇禎十五年三月初的某一日,位於歷城的忠烈伯王爭宅邸之中,一個既不是鹽丁又不是兵士的人,滿臉喜色的拿着張字條走進來。

王爭一直對魯王府和孔府心存忌憚,所以清查的時候山東軍兵士也就在刻意的避開這兩個地方,沒想到一直擔心的事情最後還是來了。

山東軍下手很快,一般來說不可能有人會鑽空子逃出去,但可能是湊巧,當時有幾個文官恰巧就在嵫陽和曲阜,聽到風聲後立刻便躲了進去。

這些人一個都不能留下,爲避免節外生枝,自然是越快解決越好,但這兩個地方可是天下矚目,就算是如今的王爭,也不能輕易派兵去動。

走進來的這個人叫做韋東,是王爭提拔起來的心腹,負責諜報司的情報收集。

韋東曾是北鎮撫司的錦衣衛,由於得罪了京城權貴這才輾轉逃到山東,所以收集情報和暗殺方面尤爲在行。

只聽他低眉順眼的說道:

“大帥,這幾個都是士林中頗有名望的文人,有三個跑到孔府,想必已經被那孔胤植給藏起來了,還有一個據說和魯王府的管家有些交情,眼下應當在魯王府裡。”說到這裡,韋東眉頭上出現一絲殺氣,低頭問道:

“大帥,需要弟兄們出手嗎?”

韋東也曾想過參加鹽丁,可他原來的身份太顯眼,從鹽丁一步步幹起又是心有不甘。

說來也是機緣巧合,王爭在劉澤清駐地搜剿聞香教教主林易綸的時候,林易綸最主要的行蹤消息就是韋東提供。

當時韋東已經快要餓死,王爭身爲一方總兵,竟然能好言慰勞,並且直接賞了他一頓飽飯和好衣服,這份情他一直都記在心裡。

韋東當即便已經下決心替這位總兵效死,趴在地上痛哭流涕,連話都說不出來,後來在王爭身邊坐了一段時間的親兵,更是被這位忠烈伯所折服。

建立諜報司的時候,王爭忽然想起這個人,親兵幹了這麼多年也是從無二話,忠誠度顯然是夠用。

況且韋東的底細王爭一早便查的清清楚楚,他曾是錦衣衛的百戶,失手殺了京營的權貴子弟,這才被通緝至今。

朝廷那邊韋東顯然已經回去不得,因爲這個緣故,明面上的事情他也不能勝任,委任其擔任李巖的副手,掌管諜報司的暗殺和情報,顯然最爲合適。

說起來,韋東能得到這個位置已經是滿心的歡喜,這簡直就是爲他量身打造,不用在外拋頭露面,乾的都是暗地裡的差事。

上次殺日照城內劉澤清全府的行動便有韋東一個,事後的榮華富貴一樣不會少,缺的無非就是威武的繡春刀和飛魚服。

可是這些哪裡又有自己的性命重要,忠烈伯王爭從低微之地一步步走到今日的地步,誰又能說他今後不會更進一步,到時候自己定然也會跟着水漲船高。

聽到這話,王爭沉吟半晌,最後卻是搖頭說道:

“暫不宜動手,你先下去吧。”

“遵令!”

儘管心中有些奇怪,但韋東依舊沒多說一個字,立刻低着頭退了下去。

......

韋東走後,王爭立即叫來李巖和顧君恩商議。

其實孔府很好解決,這位襲封的衍聖公孔胤植骨頭軟得很,李自成建立大順席捲天下的時候,這位孔聖人極力催促知縣和守城明軍乞降。

當滿清入主中原,大順接連潰敗的時候,這位衍聖公又迫不及待的奉上《初進表文》向滿清表示忠心。

表文中讚頌清帝“山河與日月交輝”,滿清國祚長久,又稱“臣等闕里堅儒,章健微末,曩承列代殊恩,今慶新朝盛治,瞻學之崇隆,趨距恐後”。

其實說起來,莫說王爭,就連明廷都不會閒着沒事動孔府,那可是個大馬蜂窩,要捅也不能明目張膽的去捅,那不是傻嗎。

衍聖公是中國封建社會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宋代時相當於八品官,元代提升爲三品,明初則成爲一品文官,後來更是“班列文官之首”,一直都是天下士子的神往之地。

現任衍聖公孔胤植其居住的衍聖公府,是全國僅次於皇宮大內的最大府第,很多人看了之後都是歎爲觀止。

當時陳子龍和侯方域等人從登州離開的時候,便前往曲阜孔氏拜見,說起來,曲阜孔氏受歷代帝王追封賜禮,譜系井然,世受封爵,早已是世所矚目。

曲阜一帶,山東軍自然是早早就接管,雖說孔府內還沒有涉足,但城裡其它的地方可就不一樣,城防和各種要地都被山東軍佔領。

前一陣子山東軍在全省境內清查人犯,孔府雖然相對安穩,但每天依然有百十來號鹽丁和兵士在周圍轉悠,日夜不斷,長此以往,前來祭祀拜見的人幾個月都沒有一個,整的孔胤植一樣是焦頭爛額。

王爭還不敢明目張膽的衝進去那拿人,可孔府裡面的消息一樣是傳不出府內半步。

看着這幫低級“鹽狗子”整天在眼前晃悠,心煩不說,裡面的人一丁點不害怕那也是假的。好像是案板上的魚肉,雖然對方現在不吃,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開開葷。

孔府的衍聖公孔胤植性格懦弱,最開始強硬了一番,試着遞幾次摺子彈劾王爭,可發現這些摺子無一例外的全都石沉大海後頓時就慌了神。

孔府中人一年不出幾趟門,尤其是孔胤植,上次出去好像是半輩子之前的事情,在他們的印象中,山東軍無非又是一個狗仗人勢的官軍而已,爲首的王爭自然和劉澤清是一個德行。

這些地方軍閥本來就是爲無兵無權的文人所懼怕,據說就連朝廷的話都不聽,各地總是發生一些官軍鬧餉作亂的事情,要是真發起瘋來哪管你什麼衍聖公,持着刀槍衝進來,這些文人如何抵擋。

看着那幾個士林中頗有名望的士子倉皇跑進來躲藏,孔胤植當時把他們直接攆出去的心思都有,可身爲天下士林的表率,所謂的文人之首,怎麼能做出這等事,說白了還是面子上掛不住。

當然,爲了不讓王爭找到把柄,孔胤植自然要將這幾個人好生隱藏起來,孔府這麼大要藏個人還是很輕鬆的,除非山東軍出動兵馬來大張旗鼓的搜查,不然還真是找不到。

只要自己咬定沒接人,那王爭又有何懼,難道還能冒天下之大不諱也把他這衍聖公府地夷爲平地不成?

不過這等自欺欺人的想法,隨着一個孔府學子屁滾尿流的跑進來而破碎,只聽那人又驚又懼的喊道:

“不好了,不好了衍聖公,那王爭帶着幾個武夫闖進來了!”

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
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四百三十八章:朱以派之死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一百三十八章:其勢不可擋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