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

相比於李自成席捲河南和湖廣的浩蕩之勢,隨着實力的增長,雖然王爭的待人姿態也逐漸強硬起來,但總的來說,依然還是打着朝廷正統的旗號在慢慢的擴張。

在這種天下大亂的時候,王爭卻還是如此動作細微,實在容易讓人忽視。

崇禎十六年的年初,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所謂的新順政權,自稱“新順王”,營制煥然一新。

當然了,山東這邊同樣也沒閒着,沒錢了其他幾乎所有的事情都要停一停,當務之急自然要把這件事去用長久的法子解決,但總不能和李自成一樣,到其它地方搶一搶吧。

南直隸臨近山東的主要有兩個地方,其一是徐州,其二便是淮安府,幾年前王爭藉着打海盜和倭寇的機會入駐淮安府海州,這一進去就再也沒有出來過。

到了現在,山東軍總算是在海州穩定下來,聚耕農莊的政策也得到了本地百姓的認可,已經能以此爲根基向外擴張了。

河南的歸德府,還有南直隸的淮安府,這兩個地方要是想在山東外連成一片,眼下迫切需要解決的便是徐州。

相比於佔地廣柔的淮安府,狹小的徐州在南直隸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徐州境縣太小,而且距離南京還隔着一個鳳***本沒什麼有名望的豪族。

說起來,李自成覺得,佔領一個地方,只要是先派兵打進去,再設官鎮守,便是大功告成。

但王爭和他的想法不同,派兵入駐某地還只是一個開始。

因爲每個地方都有很多階級,山東軍若是想長久於此,至少要得到其中一個或幾個的支持,首先要將反抗最爲激烈的的地主和豪強打服打怕,再用農莊收攬百姓的心。

這樣一來時間便隨之增加,一般要幾年過去,佔領的地方纔能由內而外的安穩下來,而一旦要是真正的安穩下來,那就相當於牢牢控制在手中。

即便再被別人攻陷,那也只能算作被偷走,再拿回來也是輕而易舉。

就算山東軍在這個地方不再駐守重兵,只留有保安司分署來維持治安,基本上也不會出什麼亂子。

王爭的優勢在於,即便你對這些豪強和地主不地道,強取豪奪,用權勢逼迫他簽訂“不平等條約”,歸根結底,那也是大明朝廷的總兵大將,總和那些吃人不吐骨頭地流賊不同。

山東軍佔領一個地方,雖說會打壓地主階級,但是爲了防止他們同氣連枝的反彈,往往都會在另一個方面給足好處,也算是個平息怒火的撫慰手段。

李自成則不同,順軍只要是到一個地方,第一件事便是將那些大戶和豪族不分青紅皁白的全抓起來,家財充公,這還不夠,接下來還要用那種極其殘忍的刑罰拷掠逼問。

到了現在,順軍雖然看似聲勢浩大,但內中卻並沒有地主大戶階級的任何支持。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這些人雖說可以打壓,但要是被人利用起來,力量也是不能小看。

眼下山東各府和佔領的歸德、開封等地都陸陸續續的建了保安司的分署,對於王爭來說,地方上依靠這些保安司的鹽丁和護莊隊就足以平靖地方。

鹽丁辦事狠辣,本來是口口相傳的“鹽狗子”,但是這麼久過來,這個印象早就得到改觀。

說起來,原本這些鹽丁還是礙於山東軍有明令,不得無故欺擾百姓,自然不敢違抗,所以他們就把這種狠辣勁放到了地方的治安上。

到了現在,最初那批人都被充入軍中訓老實,要麼戰死沙場,要麼就是成了山東軍內忠實的將官,頂上這些批雖說狠辣勁不減,但總歸是沒有了骨子裡那種桀驁。

每當看見什麼亂子,無論什麼大戶人家的子弟,還是外地來的小毛賊,鹽丁們往往都是拿着雞毛當令箭,看在大戶子弟眼中,顯得頗爲無禮和蠻橫。

不過這些看在百姓的眼中,倒是山東軍的一視同仁,在外如果看到鹽丁,那就好像看見了真正的官差,什麼事都要去保安司分署尋求解決。

鹽丁現在每日閒的要死,但凡收到什麼舉報信息,立馬就是出動人丁去徹查,不抓到人把這件事完美解決掉,那是決對不會罷休。

各地興建農莊的護莊隊,原本和鹽丁算是井水不犯河水,一個管外面的治安,一個則是維持莊內平穩如常。

自從被保安司統管之後,現在也是和睦融洽,畢竟山東軍嫡系兵源就是取自這兩個基層丁口。

其實以王爭的想法,要是到了緊要關頭,把這些鹽丁和護莊隊組成的隊伍拉出來,對付大部分流賊和官兵還是很輕鬆的。

不過護莊隊和鹽丁都是不被朝廷承認的私人兵丁,王爭暫時還不好將他們拿到檯面上來。

山東軍在登萊兩府的在冊正兵,粗略的算一算,總計要有五萬餘人,青州府雖說佔地很大,但卻十分安穩,在冊正兵有一萬八千餘人。

東昌府雖說是山東六府中佔地最小的一個,但卻是控制北直隸與河南的要地,足足駐紮了兩萬餘名正兵。

濟南府和翁州府作爲重地,佔地面積又是太大,則一共分佈了近六萬的正兵。

這麼一看,王爭手底下光正在冊的嫡系正兵就有十幾萬人,更別提還有那五大營實數九萬,令人聞之色變的戰兵。

除此之外,王爭每擴充一個地方,就要養着那裡改編的外系兵馬,從衣甲、兵械再到軍餉,幾乎樣樣都需要自己掏錢,雖說從前積蓄很多,但是加上連年的用兵和興建,到現在也體驗到了入不敷出的感覺。

每到這個時候,王爭就會去想,李自成據說足有幾十萬兵馬,究竟是怎麼養出來的,那種破城劫掠的方法雖說可以緩解當下,但傳出去以後,怎麼會有人真正的爲他死心塌地?

十幾萬的正兵大軍,聽起來讓人心生畏懼,但是這些大部分都是要常年要輪換着駐紮在各地的兵馬。

遇到戰時,爲了防止地方不生出亂子,總是要一些規模的正兵鎮守,其實說到底,真正能抽調出來的並不多。

下一更稍後,求訂閱,謝謝大家!

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五十四章:震懾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
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五十四章:震懾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二百七十三章:杯酒間虎威盡顯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二百六十二章:劉澤清之死(上)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四十六章:納級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