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

在八月末的時候,濟南府這邊正如火如荼的搭建田莊和招兵,山東巡撫顏繼祖忽然火急火燎的找到王爭,說的正是流寇復起這件事。

東昌府邱縣,隸屬山東境內,位置在山東省最西側,文冊記載邱縣駐官兵三百,把總一員,但這卻是幾年前的老舊版本。

如今的邱縣,實際官兵只剩下幾十個。

八月中旬的時候,幾千名打着屬於革左五營首領革裡眼大旗的流寇忽然來到城下,沒有任何徵兆,這些流寇揮着刀槍聚衆攻城。

邱縣縣令的處置還算得當,一方面趁着流寇還未合圍的時候將急報快馬呈往撫臺衙門求援,另一方面發佈告示組織城內義勇守城。

但尷尬的是,明軍在百姓的眼裡甚至還不如流寇。

相比闖營、張獻忠、羅汝才與其餘的流寇,革左五營真正被百姓冠以“義軍”之名,革左五營由老回回、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亂世王五營組成,這五個首領皆有“仁義”之名。

他們來攻打,城內飽受欺壓的百姓高興還來不及,所以無論這縣令怎麼號召,甚至是生拉硬拽,肯幫助三百官兵守城的人都沒有幾個。

邱縣城不算是太過殘破,面對幾千個沒有重型攻城器械的流寇也不會太過難守,但在內部百姓的幫助之下,一天不到就被迅速攻破。

如此迅速的陷落速度,使得東昌府內外皆是震動大驚。

翁州府感受到脣亡齒寒的危機,接連往撫臺衙門告急,也說是革左五營打來,僅僅幾千個流寇便造成山東境內一次不小的災難是,說來倒是有些可笑。

大名鼎鼎的革左五營,威名赫赫的革裡眼賀一龍,這些名號無論東昌府的大小官員還是巡撫顏繼祖都曾聽說過,這纔是火急火燎的來找王爭商議。

當時還在深夜,王爭在外面走了一天,正在比原先寬敞數倍的總鎮府中閉目養神,玉兒靜靜的在後捏肩捶背,忽然聽外面的兵士報告說撫臺顏大人來訪。

看着玉兒退到內房,王爭起身思慮起來。

顏繼祖不顧體面和名聲的深夜來找自己這個武夫,那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天大的事情。

當下王爭強自打起精神將顏繼祖迎了進來,顏繼祖臉色黑得可怕,進來後坐都來不及,連聲說是出了大事,將幾份塘報交到王爭手上。

果不其然,王爭盯着這幾份塘報,面色同樣沉了下去。

眼下自己是山東總兵,東昌府的邱縣雖然有些遠,但在名義上總歸是自己統轄,就這麼被革裡眼給攻破了,上下都不好交代。

山東內部的人知道登州營還沒來得及插手邱縣這麼遠,邱縣的陷落與登州營扯不上關係,但其他地方並不知道這個情況,消息散佈出去造成的影響太大了。

邱縣的事怕還只是個開端,要是革裡眼聚衆攻打東昌府城,那自己這個總兵幹了沒多久怕就要被憤怒的崇禎皇帝撤職。

當然了,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連帶着監軍劉允中和巡撫顏繼祖一樣跑不了王爭也明白顏繼祖如此焦急的原因。

沉吟了半晌,王爭平靜了下心神,還是起身微笑着把顏繼祖送回府宅,說這件事他已經放在心上,交給登州營來處理便是。

顏繼祖儘管有些不明不白,但見到王爭依舊自信的笑容後,還是恍然點點頭回了府宅。

此刻他也是反應過來,這怎麼說也是在王爭的私宅,深夜自己闖進來已經有失禮節,況且這件事也不急於一時,回去再想想法子就是。

第二天的清晨,顏繼祖頂着個黑眼圈在府宅內急的跳腳,依舊沒想出什麼法子,卻忽然聽見府外大道上急促的經過一陣馬蹄聲。

家僕立馬一陣小跑着出去看了看,沒多久便是喜形於色的回來,說是登州營的馬兵已經奔出歷城,看樣子要有動作了,顏繼祖聽到後這纔是點頭放下心來。

這天,山東總兵王爭的軍令往登、萊、青、濟南四府飛速發下,召集千總以上的各地正兵統領赴歷城總鎮府商議軍機要事。

登州營終於開始動作,軍民奔走相告,有擔憂有興奮,不少評書人唾沫橫飛的在酒館、茶驛中說道:

王總鎮召集登州營好漢歷城軍議,一場同革左五營的大戰在所難免。

......

三日後,歷城的總鎮府大堂上,聚齊着幾十名頂盔貫甲的登州營將官。

其實能在大堂上的這幾十位起碼都已經是守備級別,更多的還是不少堂內站不下,被擠到外面空地上的千總。

無一例外,堂內站着的將官們聽到這件事後都是羣情激奮,叫叫嚷嚷的要領兵出戰,剿滅了那什麼革左五營。

按王爭的想法,革左五營與自己素無交集,不管這批流寇的名聲是好是壞,既然來到山東地界,乾的就沒什麼好事,登州營不能放他們從容的離去。

怎麼說眼下的山東名義上也是登州營的地盤,哪能是流寇閒來無事搶一把的去處?

由於實在對這件事太過擔憂,顏繼祖和劉允中好說歹說也要來一同參加,說是想親眼見一見登州營好漢的真容。

此刻顏繼祖站在和王爭相同的位置,看着臺子下躍躍欲試的幾百名軍將,忽然感覺所謂的革左五營並沒有那麼令人擔心。

以往顏繼祖也參加過不少總鎮的軍將議事,一旦談到出兵,各地的武將往往都是避之不及,巧立名目。

有說爹孃死了要披麻戴孝裝可憐的,也有說剛娶了房媳婦還沒來得及生兒子,是家裡獨苗的,甚至有人說自己肚子疼不能領兵打仗。

反正這些武夫歪七劣八的什麼可笑的由頭都能給你弄出來,目的卻還是一個,都不想帶兵出去抵禦賊寇,因爲都覺得是送死。

但這天看了登州營的軍將們,顏繼祖和劉允中覺得這好像不是在一同個世界。

以往總是納悶登州營爲了總能屢獲大捷,取得各種不可能的勝利,這回兩人忽然想明白了。

自打成立之日起,登州營往往有一些一文不值的軍將忽然在某場戰役中斬獲大功,一飛沖天。

上行下效,身爲總鎮的王爭每戰當先,下面的將軍們自然士氣大振,奮勇殺敵,還有登州營的軍功制度,他們也是有所耳聞。

顏繼祖毫不懷疑,眼下這幾百號虎背熊腰的軍將可能來自天南海北,其中會有流亡的難民、種地的農戶、破產的大戶子弟,也可能會有投筆從戎的文人士子...

這些人在戰場上用拼命三郎的勁頭獲得一筆筆軍功,幾乎每場戰役後,都有無數的草根軍將崛起,匯聚在自己身邊這個人,也就是山東總兵王爭的麾下。

試問,這樣一支軍隊,如何會戰不勝區區流寇?

求訂閱!

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
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三百四十六章:饅頭 災民 義軍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一十三章:各有私心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