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

其實很多山東的將吏都對這話頗爲贊同,這些人在老是自己面前耀武揚威,就好像黃鼠狼在真正的狼面前秀自己那脆弱不堪的尖牙利爪一般。

看在狼的眼裡,無論黃鼠狼怎樣裝出一副兇狠的模樣,實際上總是拜託不了可笑二字。

說起來,以王爭眼下手中的權勢,根本沒有必要再繼續低調下去,現在朝廷最怕的,不就是他們這支天下第一強軍也跟着反叛嗎。

其實在施邦耀的眼裡,就算是當年的遼祖李成樑,單單論起手段和見識,比起王爭也是有所不及。

像湖廣的左良玉還有南直隸的劉良佐和黃得功等這些眼下大明素有威名的將帥們,也算是朝廷的棟樑之才,但卻根本沒法和安東候王爭相提並論。

說是雲泥之別,其實一點都不誇張。

大明三百年天下,做武將做到這個份上,足以和當今朝廷叫板的,除了王爭還有誰?

王爭聽到他們的話,不置可否,只是淡然的笑了笑。

“收取稅負和商戶厘金,雖說是眼下最快解決的法子,但卻是後患無窮,咱們實力沒到那種絕對碾壓的地步,不要打這個心思。”

已經換好正服的施邦耀一進來正好聽到李巖說話,當下只是朝他微微點頭,李巖則是深深一揖,足見對其的尊敬之意。

施邦耀從前說慣了忠君爲國,忽然聽周圍這些人說那大逆不道,視同謀反的話,心裡終歸是有些不舒服。

他沉默了半晌,可能是受不了李巖那種詢問的目光,又想到山東軍上下都對自己照顧周到,並且根本沒有什麼桀驁不馴,當下也是嘆口氣。

“左軍議說的不錯,這些世族在北直隸都有人脈,雖說侯爺能將他們一時壓服,但長此以往,總歸是會被抓住些漏子。”

“若是侯爺率戰兵在前方和賊寇、韃虜大戰,到了生死緊要的關頭,這些人在山東的腹心之地弄出點亂子……”

聞言,王爭眉頭一緊,殺氣騰躍而起,冷冷問道:

“他們敢——?”

滿堂的文武將吏都是立刻渾身一顫,惶恐的後退幾步,低頭不再吭聲。

只有施邦耀仍然面不改色的正襟站在中央,直視着王爭那種足以吞噬一個人的兇狠眼神,堅定的說道:

“他們敢!”

堂上霎時寂靜下來,範若海都爲施邦耀捏了一把汗,管清天連連催促李巖,說是讓他求求情。

李巖卻只是低着頭一動不動,好像對這件事根本一點都不關心。

忽然,王爭大聲笑起來,這笑聲似乎沖淡了堂上的緊張之情,不論各人心底是怎麼想的,所有人都跟着大聲笑起來。

這個時候,王爭擺擺手,待堂上靜下來後說道:

“施先生繼續說,本候在聽。”

這次驚訝的換成了施邦耀,他沒想到王爭臉換的這麼快,方纔還是殺機畢露,現在卻變成一臉如沐春風的溫暖。

若是崇禎,方纔自己如此犯顏的舉動,怕早就是雷霆大怒,輕則也要將自己逐出大殿。

就算施邦耀自恃在官場臣服半生,竟也對王爭的心思有些猜不透、看不明。

擁有這般異於常人的心性,怪不得能從微末崛起,一手創造瞭如今這個天下至強的軍隊。

當下,施邦耀心中彷彿是打翻了百味壇,頗爲複雜和苦澀。

“其實侯爺的手裡,一直都握着天下人人羨慕和嫉妒的財源,不過若是想從這個財源撈出燦燦的金銀,還需不同尋常的實力和手段。”

聽到這話,範若海眼中一緊,出列問道:

“御史方纔所言,可是指南北運河?”

看見施邦耀面容苦澀的點頭,範若海再也忍不住,有些激動的說道:

“侯爺,前些時日咱們山東兵諫,封鎖了南北的漕運,一些有勢力的大族爲了能繼續運貨,所以繳納了豐厚的厘金,收入頗爲不菲。”

王爭有些不以爲然,問道:

“這能說明什麼?”

範若海有些心急,不知道這位安東候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

“侯爺,這能說明那些大戶豪族對這條運河的依賴和重視啊!上次還只是隨便定的厘金數目,一共放進來的那些,也不到南直隸諸多商賈的一成,這都能有如此豐厚的收入,若咱們將運河都控制起來,每日的進賬又有多少?”

範若海說到這裡,堂上衆人頓時議論紛紛,這倒是個好辦法,把收取厘金這種不成文的規矩放在運河上,晾那些世族也說不出來什麼。

範若海面色漲紅,亢奮的說道:

“雖不知道這實數究竟會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收入用來解決近期的軍費,絕對是綽綽有餘啊侯爺。”

李巖也是敬佩的看向施邦耀,這傢伙看起來老實中肯,但心裡卻什麼都明白,只是不肯說罷了。

想到這裡,李巖道:

“運河橫穿我山東濟南、翁州、青州三府之地,平日來來往往的商旅遊人都是絡繹不絕,僅萬曆朝一年,朝廷爲了維持漕運所花費的銀子就是天價。”

有些事情,下屬其實比王爭自己考慮的都要詳細,李巖不說則已,一說起來便是侃侃而談。

“大帥,依下官看,咱們山東軍只需要在四個地方設卡收金,便可達到鉗制整條運河的目的。”

說到這裡,李巖信步走到地圖前,一一指着說道:

“設卡四處,濟寧爲重中之重,其次爲臨清、德州還有滄州,原本滄州不需設卡,但這麼做不僅可以給朝廷一個下馬威,更可以多收一份厘金,故設之。”

王爭輕輕的嗯了一聲,算是批准下來,說道:

“這設卡的事務,交給鹽幫和緝鹽署共同辦理,你們有官面上的身份,眼線多,門路熟,辦起事來會方便些。”

範若海一直等着的就是這個,連忙出列,拍着胸脯說道:

“侯爺放心,在下一定和緝鹽署的鹽丁弟兄們好生配合,完成重任!”

點點頭,王爭看向施邦耀,說道:

“施先生,這法子的的確確是妙計,但漕運重事,咱們在這邊設卡,京師一定是震怒異常,若鬧大了……”

聽到這個,施邦耀冷哼一聲,說道:

“震怒又能如何,現在朝廷在北直隸的兵馬自顧不暇,怎麼有餘力來爲難侯爺?”

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明神宗平倭詔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
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二百九十七章:有子漢興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明神宗平倭詔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四百六十八章:既入山東軍,至死方休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