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

“同知到了,快裡邊兒請,知州大人一直都念叨着您呢!”

劉文若負着雙手,身後跟着葛判官等幾個文官,門房不僅笑着出迎,更是有專人顛顛上前幫着提禮品,這些文官也是含笑拱手回禮才走進門。

擦了擦汗,門房又聽見一陣更加嘈雜的腳步聲,擡頭一看,臉色變了幾分。

這次來的是一派州城武官,也許是一起走顯得有氣勢,只要是州城內稍有職權的武官都在其中。

上到各個職權千總,下到小小的把總,三五成羣的走來,人人都披掛着一身鐵甲,一路上虎虎生風,也頗是引人注目。

打頭的三個人掌控着現州城內僅有的一千餘官兵,當頭那人一副鷹鉤鼻掛在臉上,喚作段天德,這段天德養着一百餘個披甲家丁,半數州城的官兵都握在他的手裡。

不過他在水匪圍城那日表現並不是很好,與守備韓大虎也多起衝突,除了文官,完全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

後頭兩個人分別是盧魁與董盡孝,這兩個人各養着幾十號家丁,手裡的官兵加起來能與段天德一樣。

說起來,州城的將官形勢不也算太過複雜,這三個人名義上是韓榮的部下,聽從守備韓大虎調遣,但實際上韓榮早被架空,除了韓大虎的家丁以外,幾乎沒什麼人聽他的命令。

話說回來,就算是對韓大虎,段天德也常是陽奉陰違。

門房對段天德三個人居然也顯得頗是恭敬,沒法子,畢竟人家手裡握着兵,這年頭武人手裡兵是多是少,才能顯得身份高低貴賤。

“哈哈,請!”

段天德顯得很高興,進門後撇了韓大虎一眼,直接懶洋洋的學着文官稍一拱手便走近了院落。

“原來是段千總,近來可好?”齊淶不再盯着王爭,微笑拱手道。

“齊東家也到了!”

段天德在齊淶、郝思成等人面前如同一隻乖巧的兔子,不敢露出絲毫的不恭不敬,在王爭的眼裡,這段天德的做法就是在到處認乾爹。

即使是面對小小的從六品同知劉文若,他的態度也要比見守備韓大虎時恭敬許多。

不多時,前方亂哄哄的走來一羣僕人丫鬟,打頭的便是孔正了,這孔正看到正對他怒目而視的韓大虎後渾身一哆嗦,只能視而不見,轉頭喊道。

“王知州到!”

隨着一陣輕快的腳步聲,一人身着寸襲青袍,頭戴四方平定巾,信步而來。

王得樂臉上掛着微笑,環視衆人,拱手道:“諸位能來爲本官慶賀生辰,甚幸,甚喜,今日不談公事,吟詩作對,暢談歡樂便好,請入座吧!”

齊淶嘴角一翹,鷹鉤鼻上顯出一副冷笑,朝自己的點頭示意。

他的管家看了一眼在人羣后看戲般的一羣人,第一個上前,拿出一份大紅禮盒,交予孔正手中後,大聲道。

“東家說了,有一個人王知州一定要見一見。”

話音落地,周圍很多人都將眼神掃過去,王得樂本來很高興,聽到齊淶管家的話後,臉上的笑意有些凝固,責備的看向孔正。

孔正看了一眼那個管家,見到其眼中的警告意味,識趣後退幾步,並沒有多說什麼。

“哈哈哈,王知州生辰吉日,我鄭家怎麼能不來恭賀?”

隨着話音落地,衆人都將眼神看過去,見到來人後都是色變,緊跟着議論聲四起。

“鄭平怎麼來了!?”

“這次寧海州治可熱鬧了!”

“還不知道知州會是何種模樣。”

這人名叫鄭平,是鄭鴻逵(現在叫鄭芝鳳,崇禎十二年考取武進士時改名鄭鴻逵,以後本書都稱作鄭鴻逵)的管家。

鄭鴻逵在鄭家排行老四,乃是鄭家家主鄭芝龍的親弟弟,抗清民族英雄鄭成功的叔父,與他哥降清不同,鄭鴻逵一直幫助鄭成功抗清,直到身死金門。

說到鄭鴻逵,就不得不提起鄭家。

現在的鄭家,無論是對王爭、吳惟忠與韓大虎,抑或是王得樂等人,都是個龐然大物,沒有人惹得起。

時人有“八閩以鄭氏爲長城”一說,鄭家乃是東南沿海臺灣及日本等地最大的海商兼軍事集團首領。

崇禎六年發生了著名的金門海戰,鄭家擊潰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從此控制海路,藉此收取各國商船舶靠費用,鄭芝龍也因此迅速達到富可傾國的地步。

到了現在,鄭芝龍儼然爲閩南的領主與海上霸主,並對繳保護費給芝龍的商船(一艘大船需繳三千兩銀錢),給予鄭家的令旗。

如不繳費而想經過海域的,幾乎都難逃被劫的命運,鄭家如此強橫,使得荷蘭屬東印度公司營運不寧。

近幾年來,荷蘭人數度聯合其他勢力合取鄭家,但鄭家仍持續擴張其勢力,將素有“海上馬車伕”的荷蘭人一次又一次的擊敗在海上。

“從此海氛頗息,通販洋貨,內客外商,皆用鄭氏旗號,無儆無虞,商賈有二十倍之利,盡以海利交通朝貴,寖以大顯”

眼下,鄭家的通商範圍廣及東洋、南洋各地,擁有超過三千艘大、小船的船隊,乃是華東與華南海洋世界的唯一強權,鄭芝龍也被崇禎皇帝封爲“福建總兵”,坐鎮閩海。

不過王爭對鄭芝龍的印象並不好,只記得這個人後來剃髮降清,鄭家居然派人來參加王得樂生辰宴會,這是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的。

王得樂呆愕半晌,忽然覺得自己有些失態,立即拱手道:“原來是鄭家到了,實是意外之喜啊。”

鄭平哈哈一笑,開門見山的道:“寧海巡檢一職有缺,素聞膠東鹽路富庶,我鄭家對此頗感興趣...”

“平叔,與這些土豹子多說什麼,我鄭家想要區區巡檢之位,難道他王得樂還敢不給不成?”

鄭平說的雖然直白,但仍有些謙恭之意,緊跟着說話這位就顯得十分驕橫跋扈,周圍的人聽到後都是驚愕,有不少人看向王得樂,想看看這位新上任的知州如何處理。

王得樂臉上的紅潤之色逐漸消散,生辰當日被人砸場子,任了誰都不好受。

“克兒,你爹教你什麼來着,在外與人交談切莫拿鄭家之威恐嚇他人,你怎麼不聽說。”鄭平雖然話中有些責備的意思,然相比流露出的寵溺之情,那丁點的責備已經不算什麼。

“知道了知道了。”

正說話這人叫鄭克,是鄭鴻逵的親兒子,他一副童生的打扮,手持一紙摺扇,滿身的盛氣凌人,幾句話之間,直接將在場的寧海州衆人都諷刺成了土豹子。

鄭克掙脫鄭平的手,幾步走到王得樂的眼前,指着鼻子喊道:“王得樂,我鄭家要那巡檢的位子,你到底是什麼意思?實話告訴你,你幫與不幫結果都是一樣!”

王得樂臉都漲成了豬肝色,鄭家居然如此強勢,即便是他的生辰宴會,依舊是一點面子不給,要他這個朝廷知州公然對其低頭,王得樂還是礙不下臉面。

若是如此去做了,將來如何掌管州城?

但往回一想,若不順着這個祖宗的意思來,鄭家捏死自己還真比捏死一隻螞蟻難不了多少,這就很難了....

不僅是王得樂,周圍的人都很氣憤,這個鄭家小子莫非也太目中無人了,整個寧海州的人都是土豹子?

“要想奪這巡檢的位子,還是讓鄭家換個有真才實學之人,僅憑這毛頭小子怕是還不夠!”

也就在這時,一道自信十足的聲音傳到衆人耳中。

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十章:意外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
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三十九章:不一樣的官兵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四十三章:州城夜談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四百九十二章:取滁州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六十三章:殺價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十章:意外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八十章:蠢豬撞樹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六百章:甲申四皇,乙酉一帝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六百一十九章:彰武大帝,四海鹹服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