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漕船

“侯老七,本將給你個自裁謝罪的機會,若是到了地府,泉下有知,也去和其他人好生講講,教那些厲鬼看看我邵勇是不是那等不通情達理的人!”

邵勇慢慢抽出腰間懸掛的鋼刀,一邊說一邊慢騰騰的朝侯老七步步緊逼過去,眼中泛出森然的殺意。

周圍的鹽丁,這個時候機靈點的已經是扔下刀跪地投降,剩下那些不明所以或是有心抵抗的,也都被嫡系鹽丁制服,再也不會有任何威脅。

侯老七聽到這話後,第一反應便是倉皇的後退幾步,除了徹底絕望之外,他也對王爭這個人生起了深深的恐懼。

他怎麼什麼都知道?

直到現在,侯老七依然認爲自己做的天衣無縫,根本想不明白身在歷城府邸中的王爭,究竟是是如何得知整個山東的大事小情。

以至於,就連自己這個地方緝鹽署的一點小事都能知道的如此仔細。

不過事已至此,他也顧不得那麼那麼許多了,只能是“哐啷”一聲將刀扔在地上,認命一般的說道:

“邵勇,俺侯老七這輩子過的也算是有些曲折,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渾渾噩噩的等死,大帥的這份情俺這輩子都記着,現在就剩下一個要求!”

說完,他目光炯炯的盯着邵勇,似乎想從他臉上看出些什麼。

見他面色上決然的神情,邵勇先是擺擺手示意周圍一臉警惕的嫡系鹽丁沒事,然後才逐漸的松下刀,沉聲道:

“你說。”

“此事與俺的家人無關,俺知道,大帥手段狠辣,若是秉公辦理,必不會放過我的家人,將軍你只要能出面求情,無論結果如何,俺都不會有任何怨言。”

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邵勇臉色陰陽不斷的沉吟了半晌,最後還是緩緩點頭說道:

“本將會替你向大帥求情。”

聽見這話,郝老七彷彿了卻了最後的牽掛,忽然哈哈大笑幾聲,毫不猶豫的當場揮刀自刎。

淡淡的血腥味出現在保安司緝鹽署門前,那些看戲的百姓這才猛然反應過來,緊跟着都是驚呼一聲四散去了。

邵勇收起臉上有些可惜的神情,看了一眼周圍被制服的鹽丁,冷冷下令道:

“將這些狗東西押回歷城,聽候大帥發落!”

這件笑談一般的事情,至此總算是平息下去,在邵勇看來,侯老七固然有錯,但罪魁禍首卻是魯王府。

事情的起因,就是魯王府二世子初生牛犢不怕虎,非要搞點事情做,而且一上來就動了山東軍這隻猛虎。

你搞其它的方面倒還可以,大家商量商量還能說得過去,可這魯王二世子竟然是在打鹽貨的主意。

別看下面弄的這麼麻煩,可消息到歷城這邊確實簡單的很,再加上諜報司的暗探不斷傳來新情報,王爭很快就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鹽貨買賣一直都是山東軍各項進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本就是馬虎不得,所以對於這批犯事的鹽丁來說,不嚴懲根本不足以震懾羣小。

最後,王爭決定將所有的鹽丁及其家人打散充往各地農莊做幫工,並且因爲這件事,他們這輩子也只能老老實實做個農戶。

保安司不會再收他們當鹽丁,各地農莊也不會要這種有前科的人進入護莊隊。

本來自家已經衣食無憂的過上安穩日子,這些鹽丁的家人知道這事情後感覺天塌了下來,都是對他們破口大罵。

很多人也指指點點,說是這家的男人不爭氣,毀了一家人的好生活。

按以往王爭的手段,這種影響不小的事情,最好的結果也是全家趕出山東

可這次卻不然,處罰“僅僅”是遣散到各地農莊幫工,很多人暗地都要討論。

邵勇回來的時候,還真的替侯老七的家人求了個情,看他的樣子十分認真,應該是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了。

邵勇本不抱什麼希望,可令他意外的是,王爭對此事並沒什麼大反應,甚至連頭都沒擡,只是一手拿着邸報淡淡的“嗯”了一聲。

起初邵勇還有些不明所以,也是跟着“嗯?”了一聲,可緊跟着他就想通了,喜出望外的大吼一聲,興沖沖的跑出大堂。

等到邵勇出去一陣子,王爭這才重重的嘆口氣,搖了搖頭。

……

“真他娘晦氣,這山東的人真是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查一查,都是娘們不成?”

膠州灣的貨船上,一羣縴夫模樣的人正在裝運貨物,準備在膠州灣出海,往南直接回到福建。

“誰說不是呢,這王爭還真是販私鹽出身,狗改不了吃屎,讓弟兄們賺一點銀子都不行,握的這麼緊。”

本來這些船行在南直隸啓程,至少都要聚齊幾百條船,這樣一來,不僅有人多壯膽的效果,而且互相之間也有個照應,就算遇到什麼賊匪也不會太過懼怕。

這些南直隸來的船行,多多少少都帶有地方官府的文書和印信,本身就走官面上的通行證,一路過來也算是順風順水,並沒什麼人過來找茬。

誰成想,到了山東的滋陽地界卻忽然遇到什麼鹽幫的人,這些人拿着巡檢司的文書,直接就想上船查鹽。

那天兩方鬧起來地時候,除了極少一部分真正混了私鹽的船隻,大部分都是正經漕運上來的貨船,所以這些商戶纔會如此有恃無恐,心道這些人怕不是羣傻子。

說起來也是有些運氣的成分,山東鹽幫的人第二下就劃出了寧海鹽。

因爲青鹽的絕產,眼下寧海鹽就連在南直隸都已經通傳,是大戶人家必不可的東西,誰都知道是正兒八經的山東軍官辦鹽。

這種鹽出現在漕運的貨船裡,那還不就是偷運私鹽,這種重罪落在山東軍這種地方兵馬上,要是捏住不放,最輕的也要傾家蕩產。

漕運之所以有這麼多人爭着搶着去做,就是因爲它這個利潤實在是太難查。

南北貨運的運河每天來往的船隻最少也要有幾千只,除非像上次那種好運氣,不然一般是根本查不到的,只能是落個費時又費力的結果。

說起來,這種利用漕運賺取外快的事情,其實已經屬於半合法的的狀態,官府發印默許,大家都想做,又能促進南北流通,何樂而不爲呢。

正在這些人剛剛裝卸完畢,準備帶上寧海鹽回福建找機會再來的時候,卻從不遠處風風火火的趕來一幫人。

船上的人一看,來的還是山東鹽幫的那些人,而且人數和上次比委實多了不少。

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
第二百九十二章:突發洪災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七十二章:樹大招風第四百五十七章:血洗雲龍山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四百二十九章:剛直敢死的知州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六百二十二章:城管與邪教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