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

“虎爺,自從邵勇離駐後,那睢州的守備陳璜防備並不算很嚴,最近這些日子有不少弟兄們都混進城了,看來可以幹上一炮。”

六月初五的晚上,袁時中還在前往鳳陽府宿州赴任的路上,身在曹縣的刑一刀還想着如何能給流賊一個教訓。

可看似安靜的黃陵崗上,李過帶卻着幾名老營軍官正在密謀偷襲睢州城。

去年的歸德府會戰,闖軍一敗塗地,幾十萬大軍兵分三路,被山東軍分路擊敗,最後損傷慘重,一潰千里。

王爭帶着山東軍連日追擊,闖軍甚至還丟失了剛剛佔領的許州、西華一帶,這黃石港雖說不太安穩,但也算是山東軍的轄地,一般的山賊和土匪早都被清剿乾淨,長久以來倒也沒有多大的動亂。

那個時候,負責攻取睢州的是後軍大將田見秀,過程就別提了,反正最後是被駐守在睢州一帶的邵勇率部擊潰,狼狽跑出歸德。

說起來,他們順軍雖說對陣其他的明軍接連戰勝,但總歸心底有個陰影,那就是無論怎麼打,無論面對的是山東軍嫡系還是外系,根本沒贏過一次。

若是有人擊敗了山東軍,哪怕只有一次,哪怕只是趁虛而入,那就是一次偉大的勝利,可以料想,這個人在整個順軍之中的威望定會提升一大截。

“過一陣子聽說朝廷的督學御史要來睢州考學,到時候城門大開,咱們完全可以學張獻忠攻取武昌的法子。”

如今李過看中的就是這個機會,眼下睢州一帶守備鬆懈,並且兵力空虛,自己假扮成學子,率精騎七千來個夜襲,沒準能收穫奇效。

“陳璜,原來不是朝廷的守備嗎,怎麼他也投入山東軍做了外系?”

聽到李過飽含疑惑的話,一人解釋說道:

“虎爺,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山東軍嫡系雖然強悍,但擴張所用的並不全是嫡系,畢竟能相信的人手不是很夠,不少人都是步卒改編後以朝廷原官充任,說是什麼再看後效。”

“這個陳璜,自打加入山東軍以後好像換了個人,雖說辦事謹慎,但這次怕就是那個王爭也不會想到咱們沒有回襄陽,他大意下來也是理所應當。”

聞言,李過邪邪一笑,說道:

“這可是天賜良機,山東軍是該敗一敗了,這回我李過看來要揚名立萬了。”

......

六月初七,督學御史劉仲周來到睢州核考學子,時任睢州知州李樂安急忙率各級文吏出城迎接。

初八日,應督學御史劉仲周端坐學府,按照規矩,睢州城門初八、初九、初十應當連開三日,爲諸地學子敞開大門。

這等開城門本來不是小事,但陳璜卻並不擔憂,這是哪,這可是山東軍的轄地,他李闖有那個膽子嗎?

再者說了,前面還有許州、西華和陳州,這睢州距離山東本土也近,從沒聽說有什麼流賊能打過來。

不過畢竟是城門大開,陳璜還是讓千總董琦帶着不少外系兵馬在城外佈防,並且通知本地緝鹽署的鹽丁設卡緝查,看來應當是沒什麼大礙了。

就好像預料之內的一樣,初八那天,歸德府的學子都是聞風而來。

眼下山東軍的勢力越打越大,能和李自成抗衡的也就剩下山東軍,朝廷的官都被東林黨把持門路,他們這些人根本進不去,但眼下卻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是山東軍的軍議司。

每佔領一個地方,山東軍就要在當地設置軍議司和緝鹽署,在軍隊的配合下,強行取代當地的各級官府衙門理事。

隨着近些年王爭腳步的加快,軍議司的吏員和保安司鹽丁也在不斷擴充,朝廷的督學御史雖然是東林黨的人,不過他也明白,這不過是王爭走個形式而已。

在朝廷的督學御史名下考學出來,再給安排某地的知州、知縣等職務也容易些,少了很多風言風語,對於這些事情,劉仲周也是有苦說不出。

但獲得的甜頭他更說不出,山東軍向來不會平白讓一個人吃虧,總是會給些你無法拒絕的好處。

比如劉仲周,接了銀子不說,自己在軍議司也謀了個不錯的差事。

這是什麼,這就是兩頭賣力,很多人都不是傻子,大明朝眼瞅着就要玩完了,跟着流賊那是爲天下讀書人所不恥,實在不行根本不會去考慮。

山東軍實際上是最好的選擇,王爭怎麼說也是朝廷的安東候,麾下強兵何止數萬,將來一旦成事,軍議司那可就是內閣班子,謀個開朝功臣也是好的。

很多人就等着這個機會,學子們好像是天邊的雲彩一樣絡繹不絕,但軍議司的位置就那麼多,進不去的,就要在保安司和田莊想想法子,在那邊安穩富足,想來也算是不錯的結果。

像某些有志向的文人,不甘心拿着筆桿子寫寫畫畫,就會自請去軍營內任職,做一些隨軍文書、書辦之類的職務。

這種人在現下的寒門子弟中,其實並不在少數,進入軍營和軍校的也都是這類人,說起來,都是能文能武的角色,指不定哪天就培養出來一個歷史上的名將名臣。

山東軍怎麼說也是朝廷的軍隊,這樣一來,不僅能能爲自己謀個好前程,同時心裡會好受些,咱們這也算報效國家了不是。

因爲人實在太多,緝鹽署的鹽丁初八查了一整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以爲初九應該也是一樣,所以就有些懈怠下來。

初九這天的頭午,太陽很大,頂在腦袋上面曬的人很不舒服,但山東軍不留閒人,就算爲了豐厚的報酬,也要硬着頭皮一個個去查。

但時間久了,再加上人數太多,所以就算是再仔細的人,多少也有些馬虎下來。

城門,一名鹽丁頭目看前面又走來一羣學子,咒罵道:

“這天殺的不知道又要查多久。”

身旁另一個頭目聞言也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說道:

“你小子就知足吧,乾的多,拿的不是也多,要不然你去其它地方試試,看能發給你一個饅頭,還是窩窩頭?”

聽見這話,那鹽丁頭目嘿嘿一樂。

的確,自從跟着山東軍之後,自己的生活是愈發的富足起來,媳婦找着了,賢惠漂亮,要是在以前那是根本不可能看上自己。

前些時日還給自己生了個大胖小子,等兒子長大了,自己還要找點門路把緝鹽署這差事傳下去,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雖然累點,但是富足啊。

看着眼前這人,鹽丁頭目眉口一緊,擡手喝問道:

“站住,哪裡的人,學帖呢?”

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五十八章:緝鹽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
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五百一十八章:甲申年的元旦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五十八章:緝鹽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六百一十八章:合圍 崩潰 擊斃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十二章:反轉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九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七章:地痞豪強盤根節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