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

這場決定今後華夏命運的戰爭,結局和進程都很出乎意料。

十二月三日,李定國率齊軍主力進圍海州,鄭親王濟爾哈朗守衛於此,在山中招募的野人女真五千餘驍勇敢戰,是他最後的底牌。

齊軍數攻不克,損兵折將,初挫,續圍之。

五日,陸井榮率五萬齊軍、三萬土默特騎兵星夜兼程,逼近滿多爾袞新設立的權利中心,連克平山、湯池堡。

多爾袞大驚,調親王尼堪北上抵抗。

同一時間,越國公江大掌海波將軍印,率定海軍從復州灣登陸,五日內連破復州五十滿洲旗人寨,解放金、復二州。

各地義軍聽聞大齊朝廷徵遼,風起雲涌,爭相歸附,聚衆挺進蓋州。

相比於齊軍和蒙古的大動干戈,朝鮮方面就顯得有些不溫不火,名將李臣率五萬朝鮮兵圍城半月,方纔攻克有三千滿洲兵駐守的鎮江堡,向北進發。

這個時候,齊軍已經開始在蓋州一帶和多爾袞進行最後決戰。

土默特少汗率二十三餘部蒙古騎兵大舉南下,席捲遼北,對漢人秋毫無犯,見到滿人卻是不分老幼,盡數屠之。

甚至於,土默特爲了示好於大齊,出動騎兵將一個劫掠漢人村落的小部落屠殺殆盡,禿馬敦驚恐王爭震怒,又修書致歉。

至此以後,蒙古諸部在遼東土地上遇到漢人,都是立即調轉馬頭,驚恐萬伏。

現在遼東的土地上,每天都發生無數場大小規模的戰鬥,死傷者數以萬計,到了現在,甚至都不再需要大齊朝廷鼓動。

遼東本地漢民,朝鮮、土默特蒙古,都和女真人有着血海深仇,憑藉着大齊一統天下之後中原王朝的再次強盛,開始秋後算賬。

十二月底,李定國攻克海州,殺鄭親王濟爾哈朗,攜大勝之威與祁耀武所部勝利會師,按計劃向蓋州進發。

齊軍在一處小鎮和親王尼堪率領的滿清主力遭遇,祁耀武率齊軍四面包圍,李定國壓陣中軍,激戰正酣時,鎮內異變突起。

無數漢民拿起手中鋤頭將清兵砸的頭破血流,清軍陣腳大亂,恰逢土默特千餘先鋒騎兵抵達戰場,雙方內外夾擊,大敗清軍,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親王尼堪不知所蹤。

在李定國和祁耀武擊潰尼堪的時候,安定候陸井榮與土默特少汗等二十餘部會合,圍攻多爾袞與其嫡系正白旗所在的蓋州。

多爾袞抵抗激烈,齊蒙聯軍一時無法破城,圍城大約十日之後,李定國、祁耀武、李臣所部相繼抵達蓋州,帶來了十幾門紅夷大炮。

彰武三年正月初三,齊軍用大炮轟開了蓋州城的大門,齊、蒙、朝鮮聯軍魚貫而入,多爾袞在府內被大齊安定候陸井榮揮刀砍死。

蓋州一役,大齊滅清,多爾袞的首級被梟首於北京城頭,萬民同慶,歡呼雷動,各地百姓爭相燃放爆竹慶賀這一天的來臨。

齊軍控制全城第五天的夜裡,安定候陸井榮和土默特少汗,朝鮮名將李臣商議半個時辰,達成了一系列協議。

第二天,齊軍保護並將所有的漢人撤出城,到蓋州城外三裡駐營。

在這之後,二十餘部的蒙古聯軍還有朝鮮人,在齊軍的默許之下,對蓋州城內所有女真旗人進行了連續五日的大屠殺。

在這五日之中,蒙古人片刻不停,除了留下三千餘名女真貴族女子帶回草原,城內幾乎是一個活口都沒留。

一天夜晚,在城外大營中的安定候陸井榮,聽着城內女真人的慘叫聲,卻是面色凝重,惆悵連連。

他來回走動幾步,忽然坐下來在桌子上的塘報後面加了幾句話。

“蒙古今日臣服,皆因我大齊兵馬強盛。然血洗蓋州,末將親歷親聞,盡顯其狼子野心,萬萬不可輕信。蒙古之患遺存數代,今我大齊,如日方升,該以甲兵之威,徹底除之,永絕後患。”

“末將以爲,收復遼東,整頓兵馬,安定民心諸事以後,當立即北征蒙古。斷其草場之源,嚴控人丁,分築大小村鎮以共御,可絕矣。”

......

在北京收到這份塘報的王爭,卻並沒有什麼高興或欣喜之情。

反而是看着最後那幾句話深思不已,的確,蒙古雖然現在臣服大齊,那是因爲他們四分五裂,沒有任何能力與中原王朝相抗衡。

蒙古是遊牧民族,只要將草場握在手裡,逼迫他們進入城鎮居住,就能逐漸將他們的勇氣磨掉,在自己有生之年,必須將蒙古這個事情解決掉。

經過蓋州一戰之後,女真再也不能形成千人以上的規模,祁耀武率部繼續往東挺進,在彰武三年三月處的時候,抵達建州三衛。

這裡是女真人的老家,一切禍福的根源所在。

王爭取消建州三衛,將尚在遼東境內所有的女真人驅逐回草原,交到土默特可汗禿馬敦的手裡處置,改建州三衛爲東防三鎮,分設主將鎮之。

......

彰武六年,有臣子建議。

說是大齊現今只有一位正宮皇后,也只有一個嫡皇長子,皇族羸弱於國不利,奏請王爭廣納妃嬪。

無奈之下,彰武皇帝王爭先冊封紅娘子爲紅妃,又陸陸續續將後宮妃嬪充至三十餘人,彰武六年是喜慶的一年。

皇帝王爭先後有六子降臨世間,嫡皇長子王毅開始學習處理政務,要求進入軍營之中歷練。

皇長子毅初請下營,王爭不準,再請,仍不準,遂作罷。

彰武八年,鎮守東遼三鎮的祁耀武在率小隊兵士巡邏中遭到俄羅斯殖民者埋伏,奮戰而死。

一員驍將被偷襲而死,消息傳到北京,舉朝震驚,彰武皇帝王爭痛失猛將,極爲震怒,下詔追封祁耀武爲勇烈候,自祁定策襲伯,調李定國爲東遼三鎮主將,以劉芳亮副之。

李定國到任之後,立即派出一支千餘人的小隊往北進發,和三百多人的毛夷遭遇,全殲對方,從俘虜口中得知俄羅斯人殖民城堡地點。

彰武八年六月,東遼三鎮主將李定國經過周密計劃,親率五萬齊軍出擊,出其不意的抵達雅克薩一帶,攻破城堡,繳獲了大批新式火炮、火槍。

沙皇憤怒不已,立即調派八百餘人的‘大軍’前來報復,然遼東方面齊軍與東遼三鎮聯合,出兵十萬迎戰。

沙皇俄國的‘大軍’見到對面齊軍的人數,已經嚇成屁滾尿流,打起來的時候,發現對方火器並不弱於自己,見到漫天飛舞的炮彈,嚇得魂不附體,便是立即投降。

沙皇聽到李定國故意放回去的俘虜所說,齊軍在人數一眼望不到邊,區區一支兵馬就有十多萬人。

除此之外,他們的騎兵已經拿着西方騎兵纔有的轉輪打火槍,步兵也普及了線列火槍,火炮齊射起來,簡直是地動山搖。

得知東方居然有一個如此強大的帝國,就連火器方面都如此頂尖,沙皇頓時驚顫,遣使來到北京與彰武皇帝議和。

經過半個月的你來我往,齊俄雙方簽訂了聞名後世的《雅克薩條約》。

不論這項條約規定的是啥,總之王爭在彰武十年征服土默特和葛爾丹之後撕毀了條約,兵分三路開始對沙俄各個殖民地城堡施加打擊。

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明神宗平倭詔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
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三百三十四章:外系 豪強 人心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三百八十二章:傳奇山東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三百二十五章:溫柔鄉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五百五十章:重要的棋子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明神宗平倭詔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