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

現在王爭對於鹽政這塊的事什麼也不知道,原來巡檢司的那批人散的散跑的跑沒剩下幾個,要說現在王爭所能找到對這方面比較最熟悉的人,也就只有昨天新投誠過來的幾個鹽丁。

這天的下午,王爭去了趟青樓。

儘管寧海州城不大,但能拿得出手的酒樓和青樓還是有的,酒樓方面就是承海軒,掌櫃喚做錢金貴,是那日跟着郝思成來迎接王爭進城的幾個掌櫃之一。

青樓方面就是萬花樓了,老鴇就不提了,人人都知道這萬花樓的東家是郝思成郝掌櫃。

王爭去青樓自然不是去大保健了,而是受邀去參加了個飯局。

郝思成與幾個熟悉的掌櫃昨日邀請不成,今早又邀請了幾次,正好有點事要找他們幫忙,王爭便一副礙不住盛情難卻的模樣同意了。

相比前一陣子的那個州治飯局,這次就吃的輕鬆加愉快,萬花樓的東家郝掌櫃親自作陪,來的歌妓舞妓自然都是頭牌,王爭吃的好喝的也好,主要的是一毛錢都沒花。

王爭都是奉承,即使喝着酒的時候正事都一直裝在肚子裡,臨走的時候有意無意的說了出來,原來是要向郝思成借幾個賬房和書辦。

郝掌櫃已經喝得略有些醉意,聽到這話後不以爲然,大手一揮吩咐了幾句,賬房和書辦順利的借到手,當然了,借到手的東西王爭可沒有要還的心思。

這些人直接就被安排到巡檢司衙署幫忙整理賬簿,事情雖然不難,高亮和黑子幾個老粗卻是根本就看不懂。

王爭雖然仔細看能明白,但卻不能將事情都花費在這種事上。

志得意滿的王爭剛從青樓出來就和段天德撞了個正着,段天德與王爭不同,他來這萬花樓是真打着保健一波的心思。

既然段天德看不上自己,那王爭自然也沒必要用熱臉去貼冷屁股,走着瞧唄,兩個人誰也看不上誰,冷哼一聲便是擦肩而過。

不過不知怎麼的,王爭上任第二天下午就去萬花樓尋妓的事第三天就傳遍了整個州城,好像是有人在故意宣揚一般,不到三天這件事更加是傳遍了寧海幾地,新巡檢的名聲一下就臭了。

當正在州治內處理政務的知州王得樂得知這個消息後也是搖了搖頭,沒想到王爭才第二天就露出了馬腳....

王爭卻沒有管這麼多,整天都是來回的奔波忙碌。

這個時候王爭已經回了文登,要知道他可不光是巡檢,同時也是文登營的三把手,哪頭都耽擱不得。

從寧海到文登不算遠,王爭和幾個親信騎着快馬半日就能到,花了一天的時間趕了個來回還是白天,王爭回州城第一件事就是找來那幾個新加入的鹽丁問話。

這幾個人原來都是在張閻王手底下做事的鹽丁,多少對事情也瞭解一些,對王爭又畏又懼,也都是知無不言。

原來張大成在任上的時候收入有幾個來路,最主要的是兩條,其一是自己用職位的便利做一些私鹽買賣,反正他自己就是巡檢,還能自己查自己不成。

第二個就是讓手下的鹽丁們到處搜刮私鹽,緝拿沒給自己送錢的私鹽販子,一系列活動之後就需要將所得層層上交。

若是最下層賣命的鹽丁搜了十錢銀子,按規矩要交給上面的頭目八錢銀子,那些頭目拿到銀子後可以留下三成,剩下的都要交給張大成。

只是這種形式的撈錢方法太遲鈍了,就和朝廷發餉銀是一個道理,誰還能去整天盯着那些鹽丁搜了多少,到頭來沒幾個人會老老實實的如數上交,也就是層層剋扣欺瞞。

張大成整天只知道享樂撈錢,根本不管別的,他的手下自然都是一盤散沙,大量的銀錢被各地鹽丁貪墨扣下。

王爭聽了後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第一個念頭就是要控制住私鹽的源頭,看來這巡檢的撈錢方式和現代城管沒多大區別,只要將鹽路源頭牢牢握在自己手裡,控制住私鹽的流通渠道,這纔是真正握住了鹽丁的命根子。

那膠東私鹽的源頭在哪,自然就是位於靖海衛的赤山鎮鹽場,那可是全膠東最大的幾個鹽場之一。

說幹就幹,王爭上任後的第四天,其他人仍然沉浸在王爭尋妓這件笑談的時候,王爭卻已經帶着文登營的戰兵開出了寧海州城。

這些日子巡檢司的人經常出城操訓,想到這些人原本就是文登營的軍戶,守城的衛所兵也就更不覺得有什麼事。

恭恭敬敬的打了個招呼,守門的把總訕笑着打開了城門,新任的巡檢可是他惹不起的人物。

兩百多人的隊伍走在路上難免引起注意,看見的都以爲王爭要麼操訓去了,要麼就是迴文登去了。

他們不知道,王爭這是帶着人又去上任去了。

納級的事老早就有了結果,王爭得到個靖海衛指揮僉事的官位,本來這只是個虛職,王爭也沒想拿着雞毛當令箭的去上任。

但這事說起來可就真是巧的很,王爭若想要控制源頭這赤山鹽場是非去不可,赤山鎮就在靖海衛境內,也就只好去裝模作樣的去靖海衛上一次任。

一路上先回了一趟文登,王爭還是體恤下屬的,知道大家想念親人便下令第二天再趕路,這也讓軍士們感激不已。

第二天的中午,王爭終於來到了靖海衛的境內。

既然是打着到靖海衛上任的名義,那自然就要去衛治寧津守禦千戶所去一趟,城上的人看見這支人馬都是吃了一驚,遠遠的就把城門一關,閘也給上了。

最後一問,鬧了個天大的誤會,他們怎麼也沒想到來的居然是指揮僉事。

若是放在往常這種虛職居然還有人上任,一定是鬧得轟然大笑,但城上的人這時候可一點都笑不出來。

看見城下森然而立的這隊人馬,都只是感到口乾舌燥,滿臉的忌憚之色,看來這新買的指揮僉事有兩把刷子。

城裡的千戶不想放王爭進城,那樣他的權威就會受到挑戰,不過王爭對靖海衛的權利爭鬥並不感興趣,他現在意的只是那已經上任的證明。

兩邊一商量,最後從城上扔下來個提籃,裡面裝着王爭需要的證明,兩邊都達到各自的目的。

幾句虛與委蛇的道別之後,王爭轉頭就奔着赤山鎮去了。

王爭可不只是巡檢,同時他還是文登營的千總,靖海衛的正四品署指揮僉事,有正規的兵部武選司任命。

這次拿了上任證明後,王爭纔有了政法大權,官面上已經可以對赤山鎮的鹽場插手。

靖海衛又是文登營的轄區,一到戰時,王爭作爲文登營下屬千總,甚至可以拿着吳惟忠的手令調動衛所兵,這纔是真正的集軍政大權於一身。

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明神宗平倭詔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
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一百五十章:跟韃子拼了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明神宗平倭詔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五百一十七章:左光先投山東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四百六十四章:小袁營投山東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五百六十九章:戰力不夠,意志來湊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二百零六章:奉詔,不入援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二百五十一章:進援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三百一十一章:入駐海州,守備自縊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四百五十章:施邦耀入山東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