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

這位齊王看似溫和,但手痠實在是有些狠,而且你捉摸不透他下一步到底是要幹什麼,也不知道那笑容之下隱藏着的究竟是福還是禍。

早先聽聞齊軍曾在山東和江南一帶的所作所爲,許多人見了面還不是很相信,畢竟,看見王爭的人,第一印象都不會將他和以往那些事蹟聯繫到一起。

崇禎十五年遍及山東全境以及周邊不少州府的清查行動,不止是針對朝廷官員,也是對那些商戶、縉紳的壓制手段。

那一次到底殺了多少人,抄了多少府邸,沒有人知道確切數字,很多人只是知道自那以後,就再沒有聽說哪門哪戶敢對王爭的法典多說一個不字。

三十出頭的年歲,不是身高八尺,相貌卻也平平,從上到下幾乎沒有任何出彩的地方,但偏偏,這位就是名冠天下、威名赫赫的齊王王爭,誰能相信。

“好了,諸位先起來吧,站在一邊,不該說話的時候,不要多說。”

王爭背手說完,全場的氣勢爲之一輕,時敏等人鬆了口氣,連忙跪在地上,山呼齊王仁義千歲云云,低着頭再也不敢多說一個字。

不多時,守衛殿門的禁軍哨官林強走進來,行軍禮說道:

“稟齊王,門外有一人自稱是前朝提督京營太監,姓曹,那身衣服看起來就像是路邊撿來的一樣,是不是給攆出去?”

“姓曹...”

王爭喃喃幾句,現如今北京城裡姓曹的有名太監還真有幾個,提督過京營,看來起碼也是崇禎身邊的紅人,到底是誰呢,一時倒有些記不起來。

“不必了,讓他進來吧。”

今日的客人有些多,除了原本北京的前明羣臣以外,宮內的中人和近侍們也都要趕來拍自己位新入主紫禁城的齊王。

王爭也是沒辦法,爲了能更快的安定下來,有些事和人不見不行,話也是不說不行,所以才緩步走回龍椅上坐下。

這個金色的座椅,坐下去其實並不舒服,因爲你一旦要是坐上去了,就代表着承擔了天下最沉重的責任,再想下來,那就只有身敗名裂一個結局。

對於王爭來說,這龍椅更多的還是常人難以理解的意義。

隨着一陣沉重的腳步聲,一名穿着破爛蟒袍的太監走上殿,看見坐在龍位上的那個人,心中一屏,遠遠的便是匍匐喊道:

“奴婢提督京營太監曹化淳,參拜齊王千歲!”

聽到這話,王爭當即皺緊眉頭,原來是他。

曹化淳在歷史上是第一個迎李自成進京的太監,其它的事情王爭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內情也不甚瞭解,但就這件事來看,對這個曹化淳委實是非常反感。

不過王爭也知道,北京城破已經是必然,就算曹化淳不開門投降,也還會有李化淳、劉化淳來完成這個任務。

想到這裡,王爭心裡將這個太監直接推出去問斬的衝動減弱許多,只是淡淡“哦”了一聲,說道:

“原來是曹公公,您不是回鄉養老去了,怎麼回來了?”

曹化淳顫顫巍巍上前幾步,看着周圍那些熟悉面孔上的痛恨之情,心中其實對他們更加鄙夷。

他有苦說不出,只是彎腰道:

“回稟齊王,奴婢聽聞齊王收復京師,樂的覺都睡不着,星夜趕來,就是想一睹王爺尊榮,見到了,才知道什麼叫驚天地、泣鬼神哪。”

不少前明的官員聽到這話,當即就想怒罵出去,心道這第一個投賊的死太監,倒還挺會找時間邀功請賞拍馬屁,不過話剛到嘴邊,卻又被他們硬生生咽回肚子裡。

剛纔王爭那森森之言可還如同蚊蠅一般在耳邊環繞,看那樣子,根本不像是故意嚇唬人。

在場的很多高官都有親人在山東和南京,來之前已經聽說了那邊的政策和許多事情,結合今日的所見所感,更是對王爭又敬又懼。

那邊的人口風很嚴,透露出來的消息不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你要是老老實實在下面辦事還行,可要是用對付崇禎的法子去糊弄這位齊王殿下,那沒有一個是得到好下場的。

王爭不好糊弄,這是事實。

這麼多年以來,他就好像什麼事情都知道,什麼內情都瞭解一樣,一旦觸犯到底線,揪着一個毛病說殺就殺,毫不留情。

就在幾月前,禍及整個江南的大事可不就是這位齊王一手搞出來的。

原本東林掌握着輿論大勢,江南百姓骨子裡的印象都以爲齊軍是流賊那種兵馬,這種事自然要早早處理。

當時齊軍還沒有完全佔領江南,逮住一個機會,就立刻拿着雞毛當令箭,對於東林的士人幾乎是趕盡殺絕。

到現在很多人都不明白,當時到處抓人的齊軍兵士,手中那些確鑿如實的證據,到底是從哪得到的。

要是往深了一想,莫非...莫非齊王有一個如同錦衣衛那樣的情報機構不成?

莫說那些復社的士子,就連在士林中頗有威望和名頭的錢謙益都被抄家滅門,還有南直隸的鎮守太監劉福,死的是最早的那批,更別提其餘的大小官員了。

甚至於,王爭還控制了南京城的江南貢院,那裡可是天下士子的搖籃,出了不知道多少舉人和秀才,眼下就連教什麼考什麼都是齊軍這邊裁定。

這樣一來,江南反對齊軍的聲音越來越小,直到現在已經完全沒有,滿街都是稱頌和讚揚。

很多人會說,王爭這麼搞,哪裡還會有人給他賣命。

說這些話的人看不清,無論怎麼搞,王爭那都是留着好幾手,比如要是大張旗鼓的對付東林官員,就會對其它黨派網開一面,對付其它黨派的時候,則會暫且放過東林士人。

明裡暗裡一招又一招的下來,到現在那些原本恃才傲物的士子們已經是連響屁都不敢放一個,唯恐被波及自身。

天底下什麼人都缺,可就是想當官的讀書人不缺。

就算殺了那麼多東林士子,但只要王爭一聲令下,前來報名進入齊軍一系揚名立萬的士子怎麼都不會少,甚至很多人擠破了頭都想進來。

這些重臣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纔不會多說,只要能求個原職錄用,那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結局了,至於今後,誰管他呢。

王爭笑了笑,張口說道:

“曹公公嘴還是那麼甜,要不這樣吧,你還是提督京營,如何?”

“不不不...”

曹化淳聽見後卻又驚又嚇,連連擺手,跪在地上道:

“王爺,奴婢自知罪孽深重,此來只是爲求一事,若王爺允可,立即就會歸鄉,不再回京。”

曹化淳這個反應倒是出乎了王爭的意料,當即就來了興趣,笑吟吟的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齊王殿下,莊烈皇帝這些年過的苦,就連衣裳都有補丁,皇后親自做膳,縫縫補補的...可那李賊進京之後,只用了三百五十兩八錢銀子安葬,這哪裡是一個皇帝的陵墓...莊烈皇帝再怎麼樣,那也是咱們大明的皇上啊...”

說到這裡,曹化淳叩頭懇切道:

“奴婢懇請齊王,重新修繕莊烈帝與周後的陵墓,別無它求!”

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
第二百五十六章:血肉爲城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五百二十三章:大戶們的去處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四百三十六章:不來?發炮平之!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三百二十章:左營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五百四十九章:大順軍拷掠助響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十二章:反轉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百五十一章:思進取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二百五十七章:死在衝鋒的路上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