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如夢方醒

“船頭一壺酒,船尾一卷書,釣得紫鱖魚,旋洗白蓮藕。”

南京城外閱江樓上,幾人登高而望,一人白衫偏偏,風度悠然,一人青衣素裹,腰懸長劍,時而含笑,時而面露不屑。

其餘幾人或手握摺扇,或對江下指指點點,放聲大笑,雖然裝的像模像樣,但卻並未有前頭二人那般仙風道骨。

“子龍,你且評評看,山東軍此番與李賊決戰,究竟何人可以取勝?”

侯方域在望江樓上負手而立,說話的時候眼睛緊緊盯着江面,凝視腳下,無數的大小船隻正如同螻蟻一般往來流轉不停,給他以極大的滿足感。

即便是南京外郭城一帶,依舊是行人往來不絕,大小商販沿街叫賣,各家商鋪依河成街,過街騎樓、臨河水閣鱗次櫛比,橋接相連,一派古樸幽靜。

就算比起山東最爲繁華的濟寧,也是不相上下。

的確,身在這種環境之下,難免讓人忘卻天下間糜爛的形勢,沉浸在太平繁華的假象之中,所謂的溫柔鄉,正是如此。

其實閣上這些所謂的才子們,也就只有陳子龍知道國憂家難,不等他說出什麼話,宋徵輿一敲摺扇,先笑幾聲,嗤道:

“就王爭那個武夫,從前不過是個偏遠州境的守備,因爲有閹黨的幫助纔會扶搖直上,哪裡能有什麼真正的軍功。”

待他說完,周圍周立勳、許孚遠等幾名士子紛紛應聲大笑,顯然對這種說法認同到了極點。

見到這種情況,陳子龍回想起前不久在山東一帶的所見所聞,自是低頭沉思,閉口不言。

侯方域雖然發問,但是內心卻帶着濃重的貶低色彩,不過是想聽聽其他人對暴發戶一般的王爭看法,只有身邊各人同樣對其懷着嗤之以鼻的態度他纔會滿足。

說到底,侯方域心中其實並不在意陳子龍是如何回答,不過是借問陳子龍去問其餘士子,自比清高罷了。

在他眼裡,所有的武夫都和閹黨有一腿,都是誤國的無能之輩,活在世上都是浪費資源,只有他們士子纔有真才實學,是強國強天下的仁杰。

事情還是有些出乎侯方域的預料,當初那偏遠之地的小小守備,麾下兵馬不過一千,但事到如今,竟然有能力和李自成公然對抗。

山東軍近些年名聲鵲起,王爭竟然被皇帝封了安東候,就算侯方域刻意避免,也還是總能聽到一些風言風語。

每當這時,侯方域總是冷冷一笑,心道不過是跳樑小醜。

這些事實並不能影響他心中對武夫的一貫印象,就如同方纔宋徵輿所說的那樣,保不齊王爭是從哪撿來的軍功,沒有閹黨,他根本什麼都不是。

還有南京的大學士馬世英,同樣是閹黨,兩人說不定暗地有什麼交易,反正和閹黨沾上絲毫關係的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

侯方域冷哼一聲,輕聲道:

“真是自作孽......”

正這時,一人忽然笑吟吟問道:

“轅文,你與子龍都傾心於柳如是,可曾料到今日結局?”

提到這檔子事,宋徵輿先是看了一眼陳子龍,胸中升起怒意,但他性格懦弱孤傲,想到搶走柳如是的人是誰,卻連發難說上幾句的勇氣都沒有,當下只得一聲不吭。

陳子龍與他不同,儘管對柳如是爲何會這樣選擇十分不解,但時日已久,心中早就釋懷。

在他看來,人生在世,就該放眼於天下,既不能在繁華的江南沉醉太久,也不能對男女之情太過熱衷。

陳子龍放浪的哈哈笑幾聲,方道:

“舒章,關於此事在下早就說過,如是能得一如此疼她愛她之人,子龍又有何憾?更何況在下如今已覓良秀,娶妻生子,前程舊事,過往雲煙罷了!”

聞言,最先問話的李雯毫不懷疑是在做作,指陳子龍幾下,哈哈笑道:

“子龍你還是這般脾氣,這纔是名士氣度啊,我李雯此生最佩服的,除了子龍你,再無他人!”

宋徵輿微微皺眉,看陳子龍釋懷如此,又和李雯有說有笑,當即升起一絲醋意,心道他二人必是故意爲之,好叫我難堪。

想到這裡,宋徵輿強自作笑,轉移話題道:

“子龍所言極是,錢老先生乃文風綽約,名冠古今,堪爲東林翹楚,徵輿又有何妒。”

“哦——?”

李雯詫異的笑了笑,朝宋徵輿緊盯幾眼,見他目光躲閃不敢直視,當下也是一臉微笑,不置可否。

......

同一時間,南京西南方向四十餘里,大勝關喊殺聲震天,無數身披紅色衣甲的軍兵爬上城樓。

幾名山東軍兵士登上城樓,一腳將對面的官兵踹倒,手中刀毫不猶豫的狂斬而下。

“殺!”

遠處,數個方陣亦分亦合,形成一股紅色的海洋,泰山壓頂一般朝關城壓去。

“轟隆隆...”

不久之後,大勝關並不厚重的城門被興奮的山東軍兵士打開,王爭帶着一衆軍將與文吏策馬入城。

明廷的玄鳥旗被數萬山東軍兵士踩踏着走過,城頭早已換成“王”字的藍底黃龍大旗。

山東軍十五萬大軍自滁州誓師南下,江浦迎降,水師左統領江大應期抵達,率戰船數百佔據西江口,封鎖沿岸,打造船隻將兵士運往對岸。

緊跟着,山東軍兵分兩路,董有銀克江寧,王爭親率餘衆攻陷大勝關,會和後又馬不停蹄朝南京城進發。

南京城兵力主要由三人共同掌管,文臣爲兵部尚書史可法,鎮守太監爲劉福,但掌管京營兵馬的是新任提督盧久德。

勳貴方面,按例要設置一名勳臣協防南京,第十一代魏國公徐宏基於崇禎十四年初受命協守南京,加太傅,爲衆勳之首。

但凡南京城兵馬調動,需得兵部尚書,鎮守太監與協守勳臣共同蓋印下令,方纔有效。

這天夜裡,一名自大勝關方向的騎兵狂奔而來,由於南京外城並沒有閉門,所以此騎由外城觀音門直入內城,奔向魏國公府。

這時魏國公徐宏基手持書卷,還在房中靜靜讀書,忽聞急報,立刻親自出迎將那騎兵接進府內,命下人端上一盞烏鎮淡茶。

這烏鎮茶葉冠甲江南,除了大戶人家子弟之外,就算一般殷實些的住戶都是一試難求,但這騎兵面對如此薰香,依然是滿臉驚懼,坐立難安,沒有絲毫品嚐的心思。

見得如此,徐宏基心下有些納悶,不過還是想不到究竟會出什麼大事,難道安東候王爭被李自成擊敗了不成。

“國公,大勝關破了,快下令關閉外城,快下令啊!”

這騎兵有些語無倫次,聽得徐宏基一頭霧水,不過他依然能明白事態的嚴重性,臉上頓時有些沉重,待他屏退了下人,這才一五一十的要求騎兵慢慢講來。

原來此人來自西南三十里外大勝關,是城破前夕大勝關守備冒死送出來的。

就在前不久,一支不知人數的兵馬忽然在大勝關外登陸,並且打着從朝廷的旗號,當時守城的百戶也沒什麼懷疑。

畢竟這裡可是南京,又不是北方,前一陣子李自成在對岸想要來這邊攻打,但最後就連長江都過不來。

就連聲勢如此浩大的順軍都是如此,其他還有什麼好怕。

更何況前不久京營提督盧久德率領兩萬兵馬前往鳳陽,據說黃闖子和花馬劉都在鳳陽。

一般人對於流賊的理解,就是衣裝破爛,人數浩大,想要不知不覺的打到南京來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來到城下這支軍隊衣甲精良,打着朝廷官軍的旗號,一眼看過去就不可能是流賊。

聯合種種情況,這百戶根本沒什麼擔心的,當時甚至笑問了幾句是不是官軍打勝了。

可對方笑裡藏刀,忽然發難,趁亂奪了城門。

大勝關只有兩千多的守兵,大多數還是長久未經操訓,抵抗了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就已經破城。

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明神宗平倭詔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明神宗平倭詔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
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明神宗平倭詔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八章:柴房引火將成災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三百七十五章:順坡下驢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六百一十七章:誘敵深入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明神宗平倭詔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二百九十四章:家不平何以平天下第四百八十八章:關外 帝崩 亂局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三百六十三章:錦州解圍戰(上)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四百六十六章:山頭的另一邊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十九章:佳人爲枕夙操勞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