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

王爭忽然間舉起手,衆人側目過來。

“僅是看押,不足以讓趙勝得到應有的懲罰,卑職提議,可以將趙勝帶到校場,在所有人的眼前斬首,如此,既可表明知州清賊的決心,又可證明劉同知府第清白!”

聽到王爭的話,臺下文登營的新兵們皆是感覺胸中憋悶許久的一口惡氣散了出去,黃陽與鄧黑子等極個別的人甚至激動的渾身顫抖。

“血債血償!”

“對,讓那趙勝血債血償!”

“殺了他!”

新兵們舉起手中的制式長槍,跟着黃陽幾個人吼起來,聲勢也不小,這便足以說明這件事在大家心中的重要性。

聽到王爭的話,劉文若感覺有些爲難,趙勝現在怎麼說也是在他的府內,大張旗鼓的殺了不免要牽扯到自己,這件事終歸是件醜事,在州城傳揚開來對自己可沒什麼好處。

與劉文若不同的是,知州董成平卻顯得很欣喜,他細細斟酌一會,忽然覺得王爭說的很有道理。

殺了趙勝這個小人物,不僅能收攬王爭等一干文登營的家丁,更能讓他在州城百姓面前有一個清明的好名聲,這件事傳出去對董成平利大於弊!

咳咳幾聲,董成平道:“王爭說的有理,只要本官在任一日,劉五、趙勝這類強人便一日不能在州城逍遙快活,傳本官命令,抓捕趙勝到校場斬首!”

重重的嘆了口氣,劉文若雖然還是很不情願,但事已至此,他已經不好再多說什麼了。

真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

約莫兩個時辰後,夕陽西下,天色漸晚。

相比於往日,今日的寧海州城更加人聲鼎沸,鮮少有人的校場,此刻裡裡外外都圍了不少人。

說起來,今日發生的事讓不少人都還沒回過神來,她們都以爲官軍大敗,水匪已經入城,自己與家人不可避免的就要遭受劫難。

但事情的發展很多人都沒預料到,水匪進來的快跑的更快,好似從哪來了援兵一般,官兵忽然變得奮勇無比,很快奪回州城並且殺的水匪片甲不留。

很多人都沒搞清楚狀況時,官兵已經在城頭歡呼勝利了,此刻聚在這裡都是議論紛紛。

不過到了現在,不少人都聽說了文登營軍士城外大敗兩千水匪的事,這才半日光景,在城內居然已經傳了十幾個版本。

今日既是王爭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明末百姓的視野中的一天,同時也是若干年後文登營再次傳出勝蹟的一天。

“知州要殺趙勝了!”

“趙勝是何人,俺咋沒聽過了。”

“泥土豹子知道啥,義井莊空了這事聽說過吧,就是趙勝領着人乾的!”

“這事俺聽過,好像還殺了不少人呢,那這個趙勝可真是不得好死。”

“對自家莊子幹出這種事來,真該殺!”

校場將臺不遠處,文登營六哨的新兵們在黃陽、董有銀、鄧二黑三個隊長與高亮等十幾個什長的帶領下,整齊的站成幾列,現在他們的眼神都看向一個方向。

順着看過去,趙勝正被綁在將臺上,腳下已經溼了一片,腥臊味甚重。

在他身後,一個虎背熊腰的壯漢露出渾身的肥肉,手握一柄銀光閃閃的虎頭刀,似乎隨時準備砍下去。

伴隨守備韓大虎的一聲令下,這個壯漢鬆了鬆筋骨,猛然揮起虎頭刀,帶起一陣呼朔的風聲。

趙勝好似感覺到了什麼,身子忽然如同篩糠般抖動,再也沒有往日的作威作福。

“有銀、黑子,大夥都是一個莊子的,替我向爭哥求求情,饒了我,要是饒了我怎麼樣都行,求求你們,不要殺我,我還不想死...”

黑子朝地下吐出一口濃痰,冷聲道:“你也配是義井莊的人?老少鄉親都盼着你死!”

軲轆轆...

一顆帶着極度恐懼的腦殼飛到臺下,落到每一名新兵的腳下,趙勝的身軀噴涌着讓人無比暢快的鮮血,轟然倒在臺上。

見到這一幕,包括王爭在內的所有六哨新兵都是重重吐出一口氣。

黃陽望向灰暗的夜空,一顆星星正閃閃發亮,他喃喃道。

“爹...你的仇終於報了,劉五和趙勝都死了,娘我會照顧好的,你放心去吧。”

此刻這樣去做的不只是黃陽,還有鄧二黑,還有高亮以及所有的新兵。

大仇得報,但他們今後的路還很長。

......

時間過的飛快,一轉眼就到了崇禎九年的七月份,說來也是奇怪,快一個月過去了,退回金水河的浪裡白條還真是老老實實的再也沒有出來過。

這讓知州董成平更加放心,深信這些水匪是被自己打怕了,整日又在府中過起了人上人的生活。

功勞經由寧海知州董成平之手,層層級級的報上去,經過了內裡一番疏通打點之後,總算是在七月底交到了登萊巡撫楊文嶽的手中。

現如今大明的局勢很不好,不僅清軍在北面連戰連捷,農民軍在中原腹地鬧出的亂子也是越來越大。

撫臺楊文嶽是個想要有作爲的人,整日憂心於國事,本以爲監軍道許成文帶領官軍可以將水匪一舉掃平,當初許成文也是這麼像楊文嶽保證的。

但是六月初傳回來的消息居然是許成文大敗不知所蹤,出征的官軍歸回來的不到十分之一,楊文嶽盛怒之下也是感覺無可奈何。

因爲許成文率領的這支兵馬雖然不多,但卻已經是自大漢奸孔有德禍亂登萊之後登州府能拿得出來的最後一支,現如今就連登州營也被打殘,對於文登的匪患,楊文嶽已經是有心無力了。

說來也巧,文登營的捷報這個時候送進巡撫衙門,正是給楊文嶽打了一劑救命針,這件事也風一樣的在登萊兩府流傳開來。

“文登營大捷,兩敗巨匪!”

“戚爺爺曾說文登營乃是巍然重鎮,真是名不虛傳!”

又經過近半個月的明察暗訪,楊文嶽終於確信這次大捷的真實性,連夜擬定一份奏疏上報朝廷,到了八月份,所有人的升賞終於是定了下來。

這次已經是明末時文官少有的高效率,文登營副將吳惟忠有救護州城之功,終於被提拔爲正職,任以總兵官的職銜繼續充任文登營坐營官。

寧海知州董成平在水匪破城之際臨危不亂,有指揮作戰之功,終於如願以償離開寧海這個偏僻的小地方,進入登州府任職。

寧海守備韓大虎也有護佑地方的功勞,以右東路參將的職銜繼續充任寧海州守備官,其餘文官武將各有升賞,不過多隻是口頭嘉獎,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

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五十章:意外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一百章:一個不留
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二百七十五章:革左五營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二百五十章:民亂 縱容 做大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三百一十五章:神機妙算,天公作美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五十章:意外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七十二章:獻銃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五百八十一章:不要給臉不要臉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一百章: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