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

隨着話音落下,一人昂首越過衆將,大步邁入中軍廳,響亮的話音傳到位於最前方的吳惟忠耳中。

“卑職奇山千戶所總旗王爭,請命徵兵,遵從協臺號令!”

這份驚喜來的太過突然,正在吳惟忠一籌莫展的時候,忽然有一個人走出替他解了圍。

當下是有些喜形於色,大叫一聲好。

吳惟忠有些急切,直接問道:“王兄弟,若令你招募一哨兩百餘新兵,可能招得齊全?”

說完,吳惟忠補充道:“還有,安家銀兩不會少於你。”

文登營採用著名的四四編制,與後來名將戚繼光的戚家軍初期編制雖然有些出入,但大體不差,採用什、隊、哨爲基層行伍。

文登營這種專設的軍隊與各地衛所並不同,以十二人爲一什,四什爲一隊,四隊爲一哨,“哨”則是文登營最基本的編制。

哨官多帶着百總的銜頭,手中兩百餘名戰兵,拿出去也是個正兒八經的軍將。

一“哨”計有戰兵一百九十二員,若是再算上其餘的的旗手、鼓手、伙伕等就要達到兩百多人。

聽到這話,一個文登營將官跳出人羣,在後面指着王爭怒喝道。

“等等!這是何人,可是我文登營的人嗎,協臺爲何有此一問,難道要給這小小的總旗招兵職權?”

這頭一個跳出來的叫做高山,是文登營的一個哨官,此時的高山好似一隻爭強好鬥的公雞。

看他一副暴跳如雷的模樣,若是某個不明事理的人看見了,說不定以爲高山與王爭有什麼深仇大恨。

他說完,其餘的將官也是紛紛出言抵制。

“好厲害的總旗喲,這可是兩百人,隨口說說我也能做到,吳協臺就打算這樣相信一個不明來歷,信口開河的總旗?”

“哼!兩莫說百人,能招到二十個人都是扯淡!”

“總旗怎能領一哨軍,不合規矩!”

正在周圍的軍將議論之時,忍無可忍的吳惟忠大喝一聲,凌厲的目光直衝高山,豁然起身。

“高哨官,這文登營的事務,恐怕還輪不到你這個小小的哨官來指手畫腳!本官纔是上命的坐營官!”

見狀,那高山卻直接幾步退了回去,挑釁的目光看向吳惟忠,對於吳惟忠的發怒好似並不在意。

“喲喲喲,吳協臺息怒,可不要氣壞了身子!小的自然知道,在這文登城可是吳協臺最大。”

“吳協臺好足的官威!”

就在吳惟忠不知如何是好之時,王爭再次抱拳。

“爲協臺分憂,卑職責無旁貸!”

看了一眼王爭,在這種時候居然還有這樣的有識之士,吳惟忠倍感欣慰,若是王爭可以招募滿額,他定然不吝賞賜,但此刻臉上仍掛着猶豫。

“王爭,你可要想好了,若是招不滿兵額...”吳惟忠點到即止,話說到這裡已是不言而喻。

“卑職明白後果,招不滿兵額任憑處置!”

“好!”

這聲好不是吳惟忠叫出來的,卻是那個高山,這些當地的軍將方纔如此做派就是爲了這一刻,當下高山是興沖沖的頭一個跳了出來。

“真是敢做敢爲的漢子,王總旗都此般說了,吳協臺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是啊吳協臺,不能冷落了這樣忠義之士吶,下令吧!”

“協臺下令,我等自當遵從!”

看了一眼默然站在中央,對周圍一切都毫不在意的王爭,吳惟忠輕嘆一口氣,事已至此,自己如今只能將幫助給到最大化。

其餘的,就看王爭有沒有那個本事了...

吳惟忠點頭,說道:“那好!王爭,即日起本官便委任你爲第六哨官,明日本官會向撫臺與軍門大人提議,破格升你爲百總,全權負責哨內諸事。”

聽到這,王爭沒有說話,高山等人也沒什麼表示,大戲還在後頭。

果然,吳惟忠十分不情願的張口。

“但...你需要在一月之內招足兵額,否則,本官將賞罰同仁,予你軍法處置!”

王爭好似根本聽不出來話中蘊含的死地,反而是滿臉的欣喜,抱拳喝道:“爲協臺大人分憂,義不容辭!”

吳惟忠忽然感覺自己有愧於王爭,說道:“對了王爭,與你同來那些百姓,就讓他們在城東先住下吧。”

“多謝協臺!”

當王爭說出這四個字時,高山與身側幾個哨官挑着眉對視一眼,皆從各自的眼中看出些許戲虐之意。

總算是板上釘釘了,這跳樑小醜似的王爭沒幾日活頭了。

接了個必死的差事還如此興高采烈的模樣,這不是傻子是什麼?

等王爭走出了中軍廳,早在外面等着,已是十分急切的董有銀等人紛紛上前,圍住王爭問東問西。

高山一行人也從中軍廳內大搖大擺的走出來,看到這一幕卻好像見到了什麼十分搞笑的事一樣,指着這邊,嗤笑聲肆無忌憚的傳過來。

“這一幫不知哪來的窮酸刁民,也妄想在文登城立足,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

高山看了一眼王爭遠去的背影,冷笑一聲:“這也沒什麼好意外的,畢竟是些鄉下土豹子,見不得市面,我敢說這王爭先前在廳內已是嚇尿了褲子!”

“哈哈,怪不得,怪不得俺聞見一股子腥臊味!”

沒有管高山等一幫將官的嗤笑,王爭自顧自領着村民前往吳惟忠批下的住處,趕路了這麼多日,大家應該都很勞累了。

出中軍廳時王爭注意到,高山這些軍將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家丁,不過人數都不多,除了高山有二十幾個家丁以外,其餘哨官也就只有十幾人到幾個人不等。

這些家丁行走在外個個高昂着頭,身上穿着的也是少見的皮甲綴鐵片盔甲,腰間配着雪亮的鋼刀,比起王爭手中的腰刀好上不少。

......

第二天一大早,文登城東就開始忙活起來。

在董有銀、黃陽、玉兒和張萍等一些人的努力下,義井莊的村民都被帶動,拉起一條條橫幅,上書斗大的兩個字——“募兵”。

高山今日心情很不好,還沒睡醒就被吵醒,當他睡眼惺忪,哈氣連天的走出軍營時,卻見到遠遠的城東大街小巷全是人。

“活見鬼了,哪裡來這麼多人,這他孃的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高山剛說完,他的家丁隊官諂媚道:“哨官有所不知,這是那昨日的王爭在募兵呢,一大早就開始忙活了。”

哦了一聲,高山忽然滿臉的興奮。

“你小子不說我差點都給忘了,快些叫來老劉他們,就說到了看熱鬧的時候了!”

那高山口中的老劉便是文登營另一個哨官,家丁人數只在高山之下。

周圍的大多數都是當地百姓,文登營招兵近些年一向都是不聲不響的,軍官們不上心,能拖就拖。

這種態勢下,加上餉銀都被剋扣,百姓自然也就不踊躍。

當城裡的人見到這十分少見的一幕,大多數人就算不參軍,也都打算來湊個熱鬧。

當然了,這也和黃陽、董有銀、鄧黑子到他們各處張貼的告示有關。

雖然有些驚訝,但高山仍是不屑的哼唧一聲,見到姓劉的哨官與幾個人從營帳內走出來,拿起桌案上的鋼刀,叫嚷道。

“來來來,大夥都去看看熱鬧,老子倒要看看這王爭如何能在一個月招滿兩百新兵。”

“估摸着沒幾日就能見到這王爭哭爹喊孃的求饒模樣了,哈哈。”

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一十章:漕船
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一十五章:雙喜臨門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十章:殺人越貨難覓蹤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三百八十八章:血戰拓城(二)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四百六十一章:虛僞的繁榮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二百八十三章:楊閣部督師襄陽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一百七十八章:三拜戚少保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四百七十五章:宿州城外的爭執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四百七十一章:睢州考學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二百一十六章:生死十日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五百章:如夢方醒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二百二十三章:回城 佳人 告捷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三百六十一章:宸妃有疾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一十章:漕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