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順勢而爲(下)

眼下的李顯缺班底,缺靠山,缺錢財,缺武力,缺……,幾乎啥都缺,可唯獨不缺耐性,旁人覺得十二萬分難耐的寂靜壓力到了李顯身上卻渾然不起效用,哪怕這等壓力是來自武媚娘這麼個令人膽寒之輩亦是一樣,故此,李顯的腰雖是難受地彎着,可腿腳卻是站得極穩,別說哆嗦了,便是抖都不曾抖上過一下。

寂靜,依舊是寂靜,李顯已躬身了足足有一柱香的時間了,可等來的依舊是令人窒息的寂靜,然則李顯依舊不爲所動,只因他很清楚這不單是耐性的考驗,更是彼此交鋒前的試探,倘若李顯在此時有一絲慌亂的表現,等待他的一準是武后暴風驟雨般的攻訐與喝斥,真到那時,就算李顯扯破了嗓子喊撞天屈亦是枉然了,斷無人敢在盛怒的武后面前爲其緩頰,別說李賢不能,便是高宗只怕也沒那個膽,換句話說,李顯此時可謂是處在了懸崖的邊緣,除了咬牙堅持之外,並無第二條路可走。

“平身罷。”

武媚娘一雙眼死盯着李顯看了良久,卻始終未見李顯有絲毫動搖的跡象,臉上不由地露出了絲驚奇之色,只是很快便掩飾了下去,眼瞅着無法用壓力逼迫李顯露出破綻,武媚娘眉頭微微一皺,不怎麼情願地冷着嗓音開了口。

“謝母后,孩兒恭聽母后訓示。”

李顯是不缺耐性,可腰彎得久了,卻也難受得很,這一聽武后終於叫起了,自是暗自鬆了口氣,站直了身子,一雙大眼純真無比地看着高坐龍牀上的武媚娘,恭敬萬分地回了一句道。

“哦?是麼?那好,本宮問你,國子監直講元萬頃可曾得罪於你麼?”武媚娘雖對李顯的沉穩感到意外,可還是不怎麼放在心上,微皺着眉頭掃了李顯一眼,語氣冰冷地問道。

“母后,孩兒不明,孩兒與元大人素不曾有過交集,自無仇隙可言,這得罪一說實無從談起。”李顯巴眨了下大眼睛,一臉子無辜狀地回答道。

“好個無從談起,既如此,爾又爲何以刀相向,是對本宮指派元萬頃爲爾講課不滿麼?”武媚娘絲毫不因李顯那副無辜狀所動,寒着臉追問道。

“母后明鑑,孩兒豈敢如此,此事實出意外,孩兒習武沉迷,實不曾注意到元大人的到來,一時收手不及,驚嚇了元大人,皆孩兒之過也,孩兒已向元大人告了罪,言明瞭實情,並不敢虛言哄騙母后。”李顯早就知曉武后會這麼問,自是早早地便準備好了答詞,此際見武后毫不掩飾地便要爲元萬頃找回場子,立馬叫起了撞天屈來,言辭灼灼,滴水不漏,宛若真的受了委屈的該是他李顯一般。

“習武?爾好端端地習甚武來着?”

若說先前李顯的沉穩令武媚娘略有意外的話,李顯這麼一番條理清晰的話下來可就令武媚娘大吃了一驚,要知道在武媚孃的心目中,李顯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懦弱而又無能得很,可眼下這等對答如流的從容狀哪還有一絲幼稚無比的形象在,這便使得武媚娘在責難之際,不得不加了幾分的小心。

武媚孃的反應李顯自是看在了眼中,哪會不知自己的表現已引起了武后的猜疑,當然了,這一條李顯在行事前自是已通盤考慮過了,得出的結論是不得不爲之,道理很簡單,就武后的精明,李顯就算是裝傻,也裝不了太久,只要李顯想要發展自己的勢力,遲早都要露出馬腳來,與其到時候被動,倒不如現在便露出一點的猙獰來,也好爲自己將來的表現打下個伏筆,再說了,詔獄一案發生之後,武后的通盤計劃已被打亂,在未能收攏諸宰相之心前,她已不可能像前世那般即刻臨朝理政,而這段難得的平穩時間恰恰就是李顯所需要的發展空間,故此,李顯自不懼稍微表現一下自己的能力。

“回母后的話,孩兒,孩兒……”

面對着武后的步步緊逼,李顯故意裝出一副爲難的樣子,吞吞吐吐地沒將話說實了。

“嗯?”

果不出李顯所料,武媚娘一見李顯似有難言之隱狀,立馬冷哼了一聲,絲毫不給李顯閃躲的機會。

“母后,您是知道的,孩兒自有愚笨,與文事上資質有限,縱使苦讀,亦難有大成之機,孩兒每多反思,慚愧至極,偶讀《後漢書》,有感於霍冠軍掃滅胡虜之威風,又想那班超投筆從戎之壯舉,孩兒心實嚮往之,又念及太子哥哥以及六哥皆是飽學之輩,孩兒遠不能及,文不能幫父皇分憂,自該從武事上用功,便即起了習武之心,十數日前,孩兒還就此困惑問過李太史,得蒙李太史不棄,爲孩兒推演了一番,言及孩兒若習武,約摸有機會三成,孩兒想三成機會雖少,卻終歸還是有能幫着父皇、母后的一日,這便於府中操練刀兵,惜乎無名師指點,始終不得要領,兒臣惶恐。”一見武媚娘糾纏着習武之事不放,李顯心中暗喜,可臉上卻是一派惶恐狀,絮絮叨叨地說了一大通,又是表態,又是說理,到了末了,還沒忘將李淳風這面虎皮扯出來揮舞一把。

還別說,李顯這麼番話說將下來,頗有感人之處,不單幾位宰相臉上露出了欣賞之色,便是高宗看向李顯的眼光裡也多了幾分的柔情,只是大傢伙都礙於武媚娘在,自是都不敢出言爲李顯說話罷了。

“父皇、母后,孩兒以爲七弟向武並無乖謬之處,今我大唐周邊不寧,每多征戰,向武之心必不可少,且太子哥哥精於文事,孩兒也能略通,獨獨卻少了征伐之氣,今七弟願投筆從戎實是好事一樁,當爲七弟擇名師以教授,他日或能爲我大唐增添一護國賢王。”旁人不敢說話,李賢卻是不懼,不只是因他答應過李顯要幫襯之故,也是因着先前張德凱的死深深地刺激到了他的心,一口氣難出之下,自是不管不顧地便搶在武媚娘表態之前站出來公然支持李顯。

“賢兒此言有理。”高宗本人其實也很嚮往金戈鐵馬的征戰生涯,早年便想親征高句麗,只可惜其身體一向不好,羣臣堅決反對其御駕親征,無奈之下只能作罷而已,此際見兩子皆說得在理,自是忍不住出言肯定了一句,然則一看武媚娘臉色不愉,高宗立馬又收了口道:“只是,啊,只是……”

高宗本就不是甚機靈之人,這等臨時改口的事兒哪能幹得順溜,“只是”了半天都沒能只是個所以然來,臉上的尷尬之色瞧得衆人都想發笑,可這當口上,又有誰敢笑將出來,沒奈何,一衆人等全都只能憋得渾身不自在。

“陛下,顯兒有心向武怕不是好的,只是諸將皆各有公幹,如何能因教授顯兒這等小事而分心,此事不若延後再議好了。”武媚娘眼瞅着話題說着說着便跑了調,原本是要訓斥李顯無禮衝撞授業師傅的,可如今卻演變成了要爲李顯擇名將授武,心中自是萬分的惱火,哪可能讓李顯就這麼輕易地得了逞去,這便出言打斷道。

“啊,也對,這事情容後再議,容後再議也好。”高宗向來懼內,這一聽武媚娘已發了話,立馬順着武媚孃的意思便開了金口。

再議?再議個屁啊!父皇啊父皇,您老還能再懦弱一些麼!眼瞅着高宗再一次屈服在武后的淫威之下,李顯着實是對高宗徹底失望了,在心裡頭惡狠狠地鄙視了自家老爹一番,但卻並不打算就此收場了事。

“父皇,孩兒以爲母后教訓得是,諸大將軍皆各有要務,豈能爲了孩兒向武這等小事而分心,若是因此誤了軍國大事,孩兒百死莫辭矣,然,孩兒卻有一計較,懇請父皇、母后恩准。”高宗話音剛落,李顯立馬上前一步,亢聲進諫道。

“哦?顯兒還有何話要說,朕聽着便是了。”高宗見李顯不肯放棄,眉頭不由地便皺了起來,沉吟了片刻之後,還是頂住了武后那頭傳來的壓力,並沒直接駁回李顯的請求。

“啓稟父皇、母后,孩兒以爲習武重在自身,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自古以來,名將大多非出自名門,反倒是草莽中英雄輩出,孩兒不敢奢望能得諸如蘇定方、薛仁貴等元老宿將之指點,但求能有通軍略之校尉教習便足矣。”一見高宗開了口,李顯立馬打蛇隨棍上,慷慨激昂地進言道。

“哦?這樣啊,不知吾兒中意何人,且說來與朕聽聽。”高宗一聽李顯僅打算拜校尉爲師,好奇心立馬就起了,笑呵呵地追問道。

“回父皇的話,孩兒目下也不知該拜何人爲師,李太史只言讓孩兒到左驍衛一行,必能有所得,孩兒實不敢欺瞞父皇。”眼瞅着形勢已被自個兒巧妙地操控住了,李顯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是就此落了地,然則他依舊不打算將目標過早地暴露出來,只是將李淳風這面大旗再次扛出來揮舞了一番。

“唔,原來如此。”高宗對於李淳風之能素來信服,這一聽是李淳風的交待,倒也沒起疑心,可也沒敢就此應承下來,而是不置可否地說了一句,而後將目光投向了武媚娘,試探地出言道:“媚娘,你看此事如何?”

高宗此言一出,滿殿之人自是全都將目光聚焦到了武媚娘身上,都想聽聽武媚娘對此事究竟又能有個甚說頭來着……

第430章 鐵血無情(下)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428章 鐵血無情(上)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518章 伏牛川之戰(三)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438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791章 大勢所趨(上)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33章 死纏濫打(上)第200章 吐蕃異動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154章 無毒不丈夫(三)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583章 直搗邏些(下)第439章 獵殺與反獵殺(中)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5章 寒夜思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438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447章 驛站之血夜(一)第160章 驀然回首第805章 決戰洛陽宮!(五)第36章 臨時協議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687章 糊塗案糊塗斷(八)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275章 就藩風波(一)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621章 糧庫之戰(二)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404章 搶權的來了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366章 鄯州攻防戰(中)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348章 據理力爭(上)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686章 糊塗案糊塗斷(七)第2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1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五)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768章 天荒山阻擊戰(七)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512章 狩獵邊關(二)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611章 武后的狠手第476章 貪功冒進第244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下)第318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上)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435章 暗算(下)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550章 大決戰(一)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782章 彈章 如潮(上)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253章 公堂上的較量(上)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753章 兵權之爭(上)第689章 水落石不出(上)第368章 戰局突變(上)第434章 暗算(上)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646章 謎底第51章 必要的教訓(一)第613章 東宮大宴(下)第267章 當頭一棒(中)第788章 三方算計(下)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679章 軒然大波(下)第257章 聯手逼宮(下)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20章 太子的邀請第691章 水落石不出(下)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590章 東都風雲亂(三)第629章 惡人先告狀(二)第1章 生與死的交響樂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467章 巔峰對決(四)第451章 和爲貴(上)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480章 追殲黑風盜(二)
第430章 鐵血無情(下)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428章 鐵血無情(上)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518章 伏牛川之戰(三)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438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791章 大勢所趨(上)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33章 死纏濫打(上)第200章 吐蕃異動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154章 無毒不丈夫(三)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583章 直搗邏些(下)第439章 獵殺與反獵殺(中)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663章 波濤洶涌(中)第5章 寒夜思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438章 獵殺與反獵殺(上)第447章 驛站之血夜(一)第160章 驀然回首第805章 決戰洛陽宮!(五)第36章 臨時協議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687章 糊塗案糊塗斷(八)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275章 就藩風波(一)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621章 糧庫之戰(二)第390章 先鋒對決(上)第404章 搶權的來了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366章 鄯州攻防戰(中)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348章 據理力爭(上)第522章 伏牛川之戰(七)第686章 糊塗案糊塗斷(七)第28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上)第1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五)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768章 天荒山阻擊戰(七)第588章 東都風雲亂(一)第398章 伏擊與反伏擊(四)第512章 狩獵邊關(二)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611章 武后的狠手第476章 貪功冒進第244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下)第318章 關林廟中請賢才(上)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435章 暗算(下)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550章 大決戰(一)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782章 彈章 如潮(上)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253章 公堂上的較量(上)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753章 兵權之爭(上)第689章 水落石不出(上)第368章 戰局突變(上)第434章 暗算(上)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646章 謎底第51章 必要的教訓(一)第613章 東宮大宴(下)第267章 當頭一棒(中)第788章 三方算計(下)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679章 軒然大波(下)第257章 聯手逼宮(下)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20章 太子的邀請第691章 水落石不出(下)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590章 東都風雲亂(三)第629章 惡人先告狀(二)第1章 生與死的交響樂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688章 糊塗案糊塗斷(九)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467章 巔峰對決(四)第451章 和爲貴(上)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480章 追殲黑風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