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李顯邀宴

儀鳳二年三月初七,武后下旨,調左羽林軍將軍武三思爲戶部侍郎,調右羽林軍中郎將武懿息爲左威衛將軍,調左羽林軍郎將武懿德爲兵部庫部郎中令,調左羽林軍郎將武懿宗爲左金吾衛中郎將,至此,除了左羽林軍郎將武懿寧照舊留任羽林軍中之外,其他諸武弟已是盡皆調整出了宮禁系統,

儀鳳二年三月初九,因太冊而開之恩科在貢院舉行,禮部尚書李敬玄、國監任祭酒崔知溫分任正副主考,取士百餘;三月十四日,武舉會考於城南演武場舉行,兵部尚書岑長倩、左威衛將軍武懿息爲正副主考,取武進士三十七人,武狀元爲鬆州武舉葛弓,得授兵部員外郎之職。

儀鳳二年六月,河南、河北大旱,月餘無雨,帝憂之,下罪己詔,並開糧庫賑給災民,奈何受災面積過廣,且江南糧未至,庫糧不敷運用,各州告急文書不絕,武后無法,只能下令關中、河南、河北等地之縉紳大族關捐以爲賑災之用,應者雖是不少,然則對於規模浩蕩的災情而言,卻是杯水車薪,尷尬大用,而朝廷已是處於捉襟見肘之困境了。

“撤了,撤了,朕不餓!”

因着重疾纏身的緣由,高宗這些年來已是少理政務,但並不意味着其不關心民生,自打災情突顯以來,高宗心境憂鬱至極,本就不好的胃口是差到了極點,這都已是午時了,高宗卻無半點的食慾,只掃了眼几上排開的菜餚,便即一揮手,不耐地吩咐了一句道,朱戶人家txt下載。

“陛下,您都已是一日未食了,還請……”

高宗可以發脾氣,可邊上的近侍卻是不敢真餓着了其,哪敢真的就這麼將飯食撤了去,只能是陪着小心腸勸諫着。

“朕說過了,不餓,撤了!”

高宗今早方擺駕去了回西苑,沿途察看了下災情,見城中災民已是爆滿,心境自是惡劣到了極點,這會兒心火正急,哪肯聽得人勸,也不等那名近侍將話說完,他已是不耐地喝了一嗓。

“諾。”

這一見高宗有發飆之跡象,那名近侍自是不敢再勸,恭謙地應了諾,一揮手,便要令侍候在側的一衆宦官宮女們上前去收拾那些個不曾着筷的飯菜。

“嗯?”

還沒等衆人動手,卻聽一聲不悅的哼聲響起,一身紫色長裙的武后已領着數名宮女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

一衆宦官宮女們都是在宮中混久了的人物,觀顏察色乃是活着的根本技藝,只一聽哼聲不對味,便已知武后的不悅之所在,自是無人敢再上前去收拾飯菜,盡皆躬身退到了一旁。

“陛下,時分不早了,您該用膳了。”

武后沒去理會那些退下的宦官宮女們,款款地行到了高宗身側,悄然一福,平和地進諫了一句道。

“朕,唔,朕不餓,媚娘自行先用着好了,蒼梧之觴。”

高宗心正煩,可卻不敢衝着武后發泄,只能是苦笑地搖了搖頭,隨口應了一聲。

“陛下,您的龍體要緊,且讓妾身服侍您用膳可好?”

武后在宮中耳目遍及,自是知曉高宗近日胃口極糟,飯量大減,還真怕高宗再次病倒了去,這會在處理完公務後,急趕來乾元殿,爲的便是便是督促高宗用些膳食,倒也不止是親情關切的緣故,多的則是政治之需求,只因武后此時興不能完全主導朝局,還需求扛着高宗這面大旗,若高宗就此倒下的話,武后前頭數十年的努力只怕都得付諸流水了的。

“唉,媚娘啊,朕是真實吃不下啊,一想起城中多麼多的災民食不果腹,朕怎能吃得下?”

高宗不理政那是心不足而力不足之故,可心中還是有着社稷在,這會兒的感慨確是出自真心無疑。

“陛下且放寬心,臣妾已下令從江南調糧,過些日也就該到了,陛下還是先用膳罷。”

一聽得高宗提起眼下的災情,武后心中立馬便滾過了一絲有力感,不是她不盡心,而是已然想盡了所能想到的辦法,奈何此番災情來勢太洶,受災面積又廣,朝廷這會兒也是苦困得緊,再要賑災的話,怕是連官吏的祿米都發不出了,到了此時,武后也只能是用虛言來哄騙一下高宗了,緣由無它,江南的糧米倒確是已收了下去,可從江南運糧到河南、河北所需的時日至少也得一個半月,真到那時,只怕災民也都死得差不多了。

“能如此好,奈何遠水又怎能救得了近渴,朕真實是心難安啊。”

武后倒是說得決計滿滿,可高宗畢竟爲帝多年,卻不是那麼好蒙的,只一聽便知武后這不過是安慰之言罷了,壓根兒當不得真,心中的不安不單不曾消減,反倒是爲憂慮了幾分。

“啓稟陛下、娘娘,太殿上去了,妖顏紛紛txt下載。”

眼瞅着高宗如此憂慮,武后一工夫也不知該如何勸慰是,正自頭疼之際,卻見程登高急匆匆地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疾步走到近前,一躬身,緊趕着出言稟報了一句道。

“陛下龍體欠佳,且讓他先回罷。”

武后這會兒正自心煩,自是不願見到李顯這個時不時讓其心堵的兒,也不等高宗發話,眉頭一皺,已是沒甚好聲氣地揮手喝斥道。

“諾!”

一見武后神情不愉,程登高哪敢再多耽擱,忙不及地應了聲諾,人便要緊趕着退將出去。

“慢着,顯兒既然來了,就見上一見好了。”

高宗此時心境正差,本來也無意接見李顯,然則轉念一想,卻又覺得李顯或許真能處理得了朝廷眼下的困境也說不定,畢竟當年關中大旱之際,便是李顯出面援救了危局,有鑑於此,高宗自也就不理會武后已然下了決斷這一理想,手一招,沉着聲地喝了一嗓。

“諾。”

一聽高宗的意見與武后完全相左,程登高不由地便是一愣,偷眼看了看武后的神色,見武后並無甚旁的表示,這緊趕着應對了一聲,急匆匆地退了出去,不多會,便已陪着李顯再次轉了回來。

“兒臣叩見父皇、母后。”

一見到高宗與武后並肩坐在幾後頭,李顯自是不敢有所失禮,忙疾走數步,搶到了近前,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

“免了,免了,來人,給太看座!”

高宗如今已是將處理災情的一線希望都寄予在了李顯身上,自是分外和藹得緊,一迭聲地叫了起,誓詞魔咒。

щщщ⊙ttk an⊙C○ “兒臣謝父皇隆恩。”

李顯一絲不苟地行完了大禮,遜謝了一聲,而前方斜坐在了一衆宦官們搬來的錦墩上,作出一副恭聽訓示之恭謙狀。

“顯兒如此急地尋朕,可是有甚要事麼?”

對於李顯的恭謙之態度,高宗顯然甚是稱心,愁容可掬地捋了捋胸前的長鬚,平和地出言問了一句道。

“回父皇的話,兒臣近日偶得了些佳物,不敢獨享,特設一宴,若是父皇、母后能賞光一行,那便孩兒之榮幸了。”

李顯略一躬身,拱手應對了一句,言語間滿是誠懇之意。

“這……”

高宗本來指望着李顯能爲災情一事出謀劃策,可一聽李顯的來意居然是邀宴,不由地便是一愣,一工夫還真不是該說啥是了。

“懵懂!沒見這東都城裡已滿是災民,你父皇爲此食不下咽,可你倒好,竟有心大宴,若是傳揚了出去,叫天下人如何看我天家,嗯?”

武后本就看李顯甚是不順眼,這會兒正因着救災有力而心煩,再一看高宗的反應也頗有不喜之意在內,自以爲是抓住了攻訐李顯的良機,自是不肯放過,這便臉一板,毫不客氣地出言呵責道。

“母后經驗得是,然則孩兒設此宴正是爲了救災之大事,還請父皇、母后能撥冗一行,必當能有所得。”

李顯乃是有備而來的,自不會因武后的臭臉而動怒,只是平和地笑着,先是致歉了一句,緊接着便道出了真實的意圖。

“哦?當真如此?”

高宗憂心的便是災情,這一聽李顯說得如此一定,立馬便來了興致,腰一挺,坐直了起來,驚喜交集地追問道,狗仙傳全方閱讀。

“顯兒休要胡鬧,此國之大事,非可兒戲者,還不退下!”

武后雖不喜李顯,可卻知曉李顯的本事非凡,這一聽其如此說法,隱隱覺得事情怕是別有蹊蹺,自不願真遂了李顯的意,臉一沉,毫不猶疑地便下了逐客令。

“慢,顯兒既言能解得災情,朕倒是獵奇得很,不知計將安出,能說與朕聽否?”

高宗一向都是妻管嚴,不過麼,在這等嚴重災情面前,卻是不敢任由武后胡亂發着淫威,忙不及地一揮手,止住了武后驅逐李顯的舉措,很是懷疑地看了看李顯,面色凝重地問了一句道。

“父皇明鑑,古人云:眼見爲實,耳聽爲虛,縱使孩兒說得緘口不語,卻也比不得父皇親眼所見,故此,請恕孩兒先賣一關了。”

李顯所圖甚大,着眼點並不止是眼下的災情,而是要趁此時機一舉崛起,自是不肯將戲肉便這麼悄然巧巧地泄露了出來,這便靦腆地一笑,賣起了關來。

“唔……”

高宗顯然是被李顯吊起了胃口,還真有心去赴宴一番,口一張,便要就此答應上去,只是話尚未出口,突覺武后在幾下的手拉了他一把,應承的話也就此發出到了肚裡去了。

“顯兒可知君前無戲言之理麼,此事若是不諧,又當如何?”

武后一向自認政務熟稔,可此番面對着突如其來的大災,卻是苦無處理之道,自也就並不置信李顯能有甚良策可言,此時聽李顯將話說得如此之滿,自是有心挖上一大坑讓李顯去跳,此言一出,房中的氛圍陡然間便緊張了起來……

就來

列表盛唐風流

第615章 舉重若輕(中)第353章 殺機暗藏(上)第198章 摧枯拉朽(下)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585章 破城而入(下)第180章 離人淚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549章 烽火連天(八)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第358章 夜戰八方(四)第72章 夜宴(一)第340章 胸有宏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595章 兄友弟恭(上)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350章 李旭輪之官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779章 獻俘則天門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613章 東宮大宴(下)第160章 驀然回首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360章 北原追逐戰(上)第505章 訓兒(下)第206章 突圍,突圍!(二)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746章 艱難的和議(三)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515章 狩獵邊關(五)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624章 糧庫之戰(五)第635章 必要的交易(下)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288章 夜幕深沉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487章 五年發展綱要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23章 迷津復迷津第228章 以不變應萬變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386章 廓州烽火(四)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238章 亂之序幕(下)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517章 伏牛川之戰(二)第430章 鐵血無情(下)第606章 御前官司(下)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153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614章 舉重若輕(上)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28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382章 都在挖坑第297章 無解的難題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810章 小勝首陣第490章 木軍傳說(下)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第668章 狄仁傑斷案(二)第328章 以進爲退(下)第517章 伏牛川之戰(二)第72章 夜宴(一)第722章 都在演戲(下)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637章 各自部署(中)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447章 驛站之血夜(一)第483章 追殲黑風盜(五)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125章 太子的反擊(二)第256章 聯手逼宮(上)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441章 突圍而走(上)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51章 必要的教訓(一)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655章 相位之爭(三)第782章 彈章 如潮(上)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
第615章 舉重若輕(中)第353章 殺機暗藏(上)第198章 摧枯拉朽(下)三百五十一章 捨我其誰上第747章 艱難的和議(四)第585章 破城而入(下)第180章 離人淚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401章 奇兵出擊(三)第549章 烽火連天(八)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第358章 夜戰八方(四)第72章 夜宴(一)第340章 胸有宏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595章 兄友弟恭(上)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350章 李旭輪之官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779章 獻俘則天門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613章 東宮大宴(下)第160章 驀然回首第425章 絕對強勢(五)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360章 北原追逐戰(上)第505章 訓兒(下)第206章 突圍,突圍!(二)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746章 艱難的和議(三)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515章 狩獵邊關(五)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624章 糧庫之戰(五)第635章 必要的交易(下)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288章 夜幕深沉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487章 五年發展綱要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23章 迷津復迷津第228章 以不變應萬變三百五十二章 捨我其誰下第386章 廓州烽火(四)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238章 亂之序幕(下)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517章 伏牛川之戰(二)第430章 鐵血無情(下)第606章 御前官司(下)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153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614章 舉重若輕(上)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28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382章 都在挖坑第297章 無解的難題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810章 小勝首陣第490章 木軍傳說(下)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第668章 狄仁傑斷案(二)第328章 以進爲退(下)第517章 伏牛川之戰(二)第72章 夜宴(一)第722章 都在演戲(下)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637章 各自部署(中)第177章 謀奪帥印(二)第447章 驛站之血夜(一)第483章 追殲黑風盜(五)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125章 太子的反擊(二)第256章 聯手逼宮(上)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441章 突圍而走(上)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280章 “雄起”的高宗(下)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51章 必要的教訓(一)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655章 相位之爭(三)第782章 彈章 如潮(上)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