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武后的狠手

“母后放心,孩兒既是敢言,自是有着相應的把握在,事若不諧,孩兒當自承其罪,異界之我的老婆是公爵。”

李顯早已將方方面面都已謀算好了,卻也不虞有甚疏忽之處,自是不懼武后的緊逼與刁難,眉頭一揚,斬釘截鐵地答覆了一句道。

“好,有顯兒這句話,這宴朕赴定了,說罷,何時開宴?”

高宗這會兒只關心能不能救得了災,至於其他麼,卻是沒想那麼許多,一聽李顯敢打包票,自是振奮得很,也不給武后再次啓齒詰難的時機,一拍幾,興奮地應承了李顯的央求。

“就在明日巳時,孩兒還預備約請朝中諸般宰輔、尚書們一併見證此事,肯請父皇、母后恩准。”

李顯壓根兒就不去看武后那張陰沉得簡直能滴出水來的臉,趁熱打鐵地再次出言求懇道。

“嗯,好,朕準了,網遊之工程盜賊”

高宗沒多廢話,直截了當地給出了承諾。

“多謝父皇隆恩,孩兒先行告退了。”

眼瞅着事情已然辦妥,李顯自是不願多加耽擱,這便站起了身來,躬身行了個大禮,出言請辭道。

“嗯,去罷。”

只需能處理眼下的危厄,高宗便已是心稱心足了,自不願見武后與李顯這對母鬧得太過生分了去,哪怕高宗本心裡便想見着這對母倆在野中構成一個波動的平衡,可鬧得太過了卻也不是高宗之所願,此時見李顯要走,自是樂得因勢利導,自無不準之理。

“謝父皇。”

該爭的爭,該斗的鬥,玩玩袖裡乾坤自是無礙,可鬧到潑婦罵街之地步的話,那李顯可是敬謝不敏的,左右該得到的都已是撈到了手,李顯也懶得去跟武后生氣,躬身遜謝了一聲之後,便即旋身參加了房,自行迴轉東宮去了。

“陛下,救災乃是社稷事,豈可如此輕忽之,若是惹出笑話來,豈不貽笑方家。”

對於李顯這突如其來的邀宴,武后越想越是覺得不對勁,自是十二萬分地不願去赴約,只是這決斷是高宗所下,她卻是不好直接反對,正自尋思着對策之際,李顯卻已是離去了,武后不甘之餘,便在高宗面前抱怨了起來。

“唔,媚娘說的也是,只是難得顯兒一片孝心,權且讓他試試也好,不過麼,這賑災一事麼,就先不說破也罷。百度:比奇,看小說最快更新)”

高宗倒是沒聽出武后的弦外之音,以爲武后是真的爲李顯此舉擔憂,心中不免也起了疑慮,微皺着眉頭想了想之後,還是打算前去赴宴,只是對李顯所言的賑災一事決議先行保密。

“如此……,也好,就先看看好了,調皮宇宙軍歷遊記。”

一聽高宗如此說法,武后自是不好再進言,只能是勉強地贊同了高宗的意見,然則在低頭的瞬間,卻有一絲的精芒在雙眸中一閃而過……

“知道麼,太殿下明日要開倉放糧了,就在午時”

“真的?不會是騙人的罷?”

“哪能呢,官府裡都傳開了,說太殿下都領了聖旨了,明日午時一準放糧,西城的人這會兒都在向南城這兒趕呢。”

“那敢情是真的,太殿下真大聖人啊,明日可不敢錯過了去”

“對,對,同去,同去”

……

這世上跑得的不是馬,也不是風,而是謠言,雖然高宗已下了封口令,不許宮中人等提起李顯要賑災的事情,可不知爲何,這音訊還是不脛而走了,越傳越瘋,城中有數的災民正擁堵着向皇城所在的城南趕了去,而本來應該有所鑑別的洛陽四門不知何故也駒放開,任由各處災民涌進了城中,目的都只要一個,那便是太所在的東宮,尚未到日落時分,這事情已是越鬧越大了起來。

“稟殿下,東城難民正在向城南聚集,人數估量已達三萬餘。”

“稟殿下,西城難民正瘋狂涌來,人數已打破三萬”

“稟殿下,南大街上已擠滿了災民,人數還在不斷添加中”

……

隨着難民潮的出現,龐大的“鳴鏑”系統已是全力運轉了起來,監視着難民潮的一舉一動,音訊自是一條接着一條地傳了回來,嚴峻的情勢下,東宮書房裡的氛圍已是一派的壓制,張柬之、莊永等人駒面色凝重無比,眼神裡滿是粉飾不住的憂心之色,唯有李顯的面色卻是安靜如水,靜靜地端坐在文案後頭,不動聲色地聽着各路哨探的稟報,天書奇道。

生氣麼?有一點,但相對不多,雖然明知道這事情的背後一準是武后在搗鬼,可李顯卻相對不會將精神放在無用的感情宣泄上,有那個工夫胡亂發飆,倒不若集中精神應付眼前的難打開,李顯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在做着的,成績是要想過得關去卻不是件複雜的事情,只因災民本已是走投無路之輩,一個處理不好,便極有能夠釀成滔天之禍,那李顯可就真要成爲社稷的罪人了。

“鄧誠,商號裡還有多少可調動之存糧?”

面對着嗷嗷待哺的災民,光靠解釋是斷然無法壓服的,空口白牙的許願也異樣如此,事到如今,不拿出點乾貨來,怕是很難有斡旋的時機了的,這一條李顯心中自是有數得很,故此,哪怕明知道“鄧記商號”前不久方捐過大批的糧秣,李顯還是不得不向商號再次伸了手。

“回殿下的話,扣除商號夥計的日常祿米之外,只餘下兩千七百石不到一些。”

雖然早已料到李顯會再次向商號伸手,可真到了李顯發問之際,鄧誠的神色不由地還是爲之一苦,有些個無法地答覆了一句道。

“唔……”

兩千七百石就是三十二萬四千斤,聽起來是不少,堆起來,也足以塞滿一棟偌大的庫房,可對於多達二十餘萬的災民來說,就算再節省,也就是兩、三日的用度罷了,就這麼點糧秣,要想應對如此嚴重的災情顯然是遠遠不敷用的,一聞及此,李顯的頭不由地便大了好幾圈。

“殿下,戶部那頭該是還有鏽糧,若是能先挪婿來,或許能捱到船隊抵達之時。”

眼瞅着李顯如此之爲難,明知道希望不大,可莊永還是試探着提議道,天繭。

“戶部?不必指望那一頭了,本宮即使去了,多也就要個百把石的,渾然派不上甚大用場。”

李顯自是清楚戶部尚有些餘糧,可那糧本來就不多,還都掌控在武后的手中,要想指望着武后開恩,那還不如指望母豬會上樹來得實踐些——此番的災情雖說來得突然,可有着前世的記憶在,李顯卻是早早便已預知了的,實踐上,早在數月前,李顯便已爲此事作出了不少的秘密部署,爲的便是趁此時機一舉切入朝局,就在此時,便有着幾支“鄧記商號”的船隊正沿着運河以及海岸線向東都以及膠州方向急趕着,只消船隊一抵達,災情立馬可得以緩解,奈何方案卻是趕不上變化,李顯萬萬沒想到武后居然敢冒逼反災民的風險,在此時給本人來上這麼一招禍水東引,如此一來,船隊的抵達工夫便有些趕不上趟了,在這等情形下,要想渡過難關,可就得另行設法了,至於從武后這個喪盡天良的禍水手中要糧麼,真實是半點能夠性都欠奉的。

“莊總舵,能否再催催船隊,放慢一下航速?”

李顯雖沒有解釋爲何無法從戶部要到糧,可張柬之卻是心中有數得很,眼瞅着官路上走不通,不得不將主意轉回到“鳴鏑”掌控中的那幾支船隊上頭。

“好叫先生得知,屬下已傳了令,只是近的船隊離東都也尚有一百三十餘里水路,便是晝夜不停,也得五日方能抵達。”

該做的莊永早就已去做了,到了此時,便是莊永再有能耐,卻也是無法可想了,面對着張柬之的探問,莊永也只能是報之以苦笑了的。

兩天,就只差這麼兩天而已,真不算多長的工夫,眨眨眼便過去了,成績是災民卻是等不起,倘若賑災停止到一半,突然沒了糧,那結果之嚴重可是不堪想象的,真要是災民鬧起事來,整個東都怕都得大亂上一場,李顯真實不敢去想象那等暴亂的場面。

大意了,着實是有些大意了,李顯千算萬算都沒算到武后居然會瘋狂到了如此之地步,爲了一己之私利,居然敢冒社稷傾覆之大不韙,着實是喪盡天良到了極致,法眼txt下載一念及此,李顯真恨不得一刀活劈了那老賊婆,只是氣惱歸氣惱,卻是無法以之來處理擺在眼前的實踐難題,該如何着手卻是令李顯頭疼得緊了些。

“鄧誠,即刻聯絡城中各大世家,不惜一切代價購糧,此事由莊總舵全力配合,若有存糧不售而囤積居奇者,不必理會,先報到本宮處,本宮自會給其一個交代”

頭疼歸頭疼,工夫卻是不等人的,李顯不敢再多猶疑,面色一肅,陰冷地下了令。

“諾”

李顯既是已有了決斷,一衆人等自是不敢稍有怠慢,齊聲躬身應了諾,各自就此散了開去……

戌時正牌,天已是徹底地黑了上去,隨着數聲鐘響,皇城諸門皆已關緊,是到了落匙的時辰了,可武后卻並未去休憩,照舊端坐在堆滿了折的幾後頭,但卻並不似往日那般忙着速書不停,而是靜靜地安坐着不動,似在發呆普通,然則殿外一陣細碎的腳步聲方響起,武后的視野便已是迅捷無比地掃了過去,眼神裡隱隱有精芒在閃耀不已,直到見從屏風後頭轉出來的人是司禮宦官程登高,武后眼中的銳利光芒方稍稍收斂了些,但卻並未啓齒髮問,而是一揚眉,擺出了個探詢的表情。

“啓稟娘娘,一切都已按您的吩咐安排就緒。”

程登高自是知曉武后要問的是甚事,忙小跑着湊到近前,低聲地稟報了一句道。

“嗯,下去罷。”

武后對程登高的辦事能顯然極爲信任,並沒有去追問詳細情形,只是不動聲色地吩咐了一聲,將程登高打發了出去,自個兒卻是呆呆地端坐了好一陣之後,這如獲重釋般地長出了口大氣,站起了身來,行到了東邊窗前,神情森然地遠眺着東宮的方向……

就來

列表

第302章 勸進風波(下)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564章 風捲殘雲(六)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812章 洛陽攻防戰(中)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461章 臨州盟會(四)第446章 教訓你,沒商量(下)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370章 河州之殤(上)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43章 再度婉拒(上)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376章 血與火(上)第106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上)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315章 見還是不見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160章 驀然回首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391章 先鋒對決(下)第426章 絕對強勢(六)第745章 艱難的和議(二)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489章 木軍傳說(中)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24章 順勢而爲(上)第655章 相位之爭(三)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519章 伏牛川之戰(四)第337章 最後的謀劃第484章 追殲黑風盜(六)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53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七)第144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下)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第430章 鐵血無情(下)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16章 家的感覺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650章 順水推舟(上)第57章 推銷的藝術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第744章 艱難的和議(一)第343章 風起青萍之末(中)第715章 勸進風波(二)第546章 烽火連天(五)第345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681章 糊塗案糊塗斷(二)第487章 五年發展綱要第251章 明槍暗箭(五)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580章 當雄會戰(四)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459章 臨州盟會(二)第6章 謀定而後動(一)第139章 長街殺局(上)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第86章 約法三章(中)第333章 領導權之爭(四)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32章 考驗(下)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281章 意外的結果第208章 突圍,突圍!(四)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30章 考驗(上)第578章 當雄會戰(二)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51章 必要的教訓(一)第193章 不服?打到你服!(四)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258章 進退之間第710章 血色黃昏(下)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31章 考驗(中)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
第302章 勸進風波(下)第598章 正面交鋒(上)第564章 風捲殘雲(六)第53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812章 洛陽攻防戰(中)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461章 臨州盟會(四)第446章 教訓你,沒商量(下)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370章 河州之殤(上)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43章 再度婉拒(上)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376章 血與火(上)第106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上)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237章 亂之序幕(中)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315章 見還是不見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160章 驀然回首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391章 先鋒對決(下)第426章 絕對強勢(六)第745章 艱難的和議(二)第482章 追殲黑風盜(四)第489章 木軍傳說(中)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24章 順勢而爲(上)第655章 相位之爭(三)第185章 未雨綢繆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519章 伏牛川之戰(四)第337章 最後的謀劃第484章 追殲黑風盜(六)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53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七)第144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下)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第430章 鐵血無情(下)第541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九)第16章 家的感覺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418章 缺人之憾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650章 順水推舟(上)第57章 推銷的藝術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第744章 艱難的和議(一)第343章 風起青萍之末(中)第715章 勸進風波(二)第546章 烽火連天(五)第345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681章 糊塗案糊塗斷(二)第487章 五年發展綱要第251章 明槍暗箭(五)第551章 大決戰(二)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580章 當雄會戰(四)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459章 臨州盟會(二)第6章 謀定而後動(一)第139章 長街殺局(上)第599章 正面交鋒(中)第86章 約法三章(中)第333章 領導權之爭(四)第605章 御前官司(上)第32章 考驗(下)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281章 意外的結果第208章 突圍,突圍!(四)第59章 亞獻之議(下)第30章 考驗(上)第578章 當雄會戰(二)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51章 必要的教訓(一)第193章 不服?打到你服!(四)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773章 鐵騎縱橫(二)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186章 欽差駕到第396章 伏擊與反伏擊(二)第809章 兵臨城下第258章 進退之間第710章 血色黃昏(下)第407章 夜幕下的襲殺(中)第31章 考驗(中)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