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軒然大波(下)

政爭的事兒講求的便是虛虛實實,讓人捉摸不定方是上上之策,這個道理李顯自是心中有數,面對着武后一黨全力舉薦於己的行徑,李顯自是不敢輕忽了去,趁着一衆後黨們七嘴八舌地進諫之際,腦筋可就緊趕着運轉了起來——後黨們此舉到底是真有心將此難題推將過來,還是玩的欲擒故縱之伎倆?這案子到底能不能接?

明崇儼是怎麼死的,這個問題李顯自是最有發言權,倘若真將案子接到手中的話,萬一要是無法在規定時間裡拿出個令人信服的答案,面臨着的必將是武后一黨沒完沒了的攻訐,壓力無形中便得由李顯自己來承擔,這些年來所樹立起來的無往不利之形象勢必要被抹黑得不成樣子,倘若是造一假案的話,卻又難保不被揭穿,後果同樣不堪得緊,然則話又說回來了,將審案權放到後黨手中的話,李顯也不甚放心得下,只因那幫傢伙行起事來可是半點底線都沒有的,又有甚假案造不出來,這顯然也不是李顯樂意見到的局面,更麻煩的是一旦李顯拒絕擔任主審官,後頭要想再就此事發表意見,顯然便有些礙難之處。

“啓稟父皇、母后,兒臣也以爲此案須得從快從嚴查處方是正理,母后及諸臣工如此厚視兒臣,兒臣本該惶惶從命纔是,然,兒臣卻有不可爲之苦衷,還請父皇、母后見諒則個。”

活人自是不會被尿憋死,以李顯的智算之能,自是很快便已將利弊全都盤算了個透徹,待得武后發問之際,他已是有了準主意,這便不慌不忙地站了起來,深深一躬,滿臉子歉意地遜謝了一句道。

“苦衷?爾有甚苦衷,不妨說來與娘聽聽。”

一聽李顯果然拒絕了主審官之責,武后的眼神立馬便凌厲了起來,似笑非笑地盯着李顯,不依不饒地往下追問道。

“母后明鑑,兒臣與明大夫素有怨隙,彼此關係並不睦恰,在某些人眼中,怕是兒臣也有作案之嫌疑罷,若是兒臣奉旨徹查此案,無論得出甚案情,都難以服衆,故此,兒臣不敢爲此,也不能爲此!”

武后的問話裡誅心之意味極濃,一衆親近李顯的大臣們都不禁爲之暗自捏了把冷汗,可李顯卻是從容得很,不緊不慢地應答道。

“嗡”

刺殺朝廷大臣乃是謀逆之死罪,旁人避之唯恐不及,可李顯倒好,居然如此坦蕩地自承自個兒有嫌疑在身,這等話一出,滿堂震驚,哄亂之聲暴然而起,縱使是武后連壓了數下手,都止不住朝臣們的亂議之言。

“肅靜!”

眼瞅着羣臣們鬧騰得實在太不成體統了,默默端坐着的高宗不禁便是一陣火大,忍不住斷喝了一嗓子,登時便將羣臣們全都震得沒了聲息。

“顯兒昨夜何在?”

高宗並不似武后那般能隱忍,心裡頭有甚疑問往往都憋不太住,也不管場合對不對,直截了當地便追究起李顯來了。

“父皇明鑑,兒臣昨日奉旨主持承天門大宴,因着心情振奮之故,酒不免喝多了些,尚未回宮,便已是醉倒了,至今日巳時三刻前後,程公公前來傳旨之際,兒臣方纔被喚醒,一夜酣睡如泥,渾然不知己身何在。”

高宗的性子李顯清楚得很,也早就預料到高宗在武后的撩撥下必然會對自己產生疑慮之心,早早便已思忖好了對策,這會兒一見高宗果然按捺不住地蹦了出來,自不會在意,這便裝出滿臉的委屈之神色,苦着臉解釋了一番。

“啓奏陛下,太子殿下昨日飲酒近五壇,未回宮便已醉倒,此一條不僅微臣可以作證,便是在場所有臣工皆是目睹。”

眼瞅着高宗當場逼迫太子,素來剛直的郝處俊立馬便看不下去了,這便當場站了出來,高聲稟報了一句道。

“陛下明鑑,老臣也是目睹之人,可以爲證!”

裴行儉雖不算是李顯一系的人,可內心裡還是傾向於李顯的,再者,他對明崇儼每每借鬼神之言蠱惑高宗也極爲的反感,潛意識裡便不想李顯被“冤屈”了去,這便也從旁站了出來,高調地支持了李顯一回。

“陛下,老臣亦可作證!”

“陛下,太子殿下昨夜確實酒酣,我等皆可爲證!”

有了兩大丞相的帶頭,一衆朝臣們自是紛紛跟上,附和之聲此起彼伏地響成了一片。

“唔,諸公之言朕自是信得過,朕也只是隨口一問罷了,諸公不必放在心上。”

高宗本就不是個有大主見之輩,先前之所以會疑心李顯,那都是武后在背後挑撥之故,這會兒一見羣臣們皆力挺李顯,心不免便有些虛了,哪還有甚往下追究的心思,忙尷尬地解釋了一句道。

“陛下聖明。”

一衆朝臣們見高宗已改了口,自是不敢強揪着不放,只能是各自稱頌不已地退回了原位。

“顯兒莫要多心,朕也是爲了爾之清白好麼,而今爾之嫌疑已去,這案子麼,還是交給爾,朕方可安心。”

被羣臣們這麼一折騰,高宗心裡頭對李顯的疑慮已是基本消解了去,這便打算以審案權來安撫一下李顯受傷的心靈。

“父皇厚愛,兒臣感佩在心,然,兒臣還是不可爲此,除瓜田李下之嫌外,波斯之戰即將開始,後勤輜重之調度轉運事宜繁瑣,兒臣實不敢分心,還請父皇海涵則個。”

高宗的好心李顯可以理解,只不過理解歸理解,李顯可沒打算將這麼個燙手的山芋往自個兒懷裡扒拉,自是趕緊出言婉拒道。

“嗯,波斯戰事將起,還須得顯兒多多爲力,此案顯兒不審也好,只是案情重大,終歸須得有能臣爲之,不知顯兒屬意何人哉?”

高宗爲人雖弱懦,可在對外用兵上卻是古來帝王中少有的堅決,也每每爲自己的赫赫武功而自得,這一聽李顯提到了波斯戰事,自是不願李顯因此案分心而導致戰局有失,只是又覺得先前當庭懷疑李顯的舉動頗有些過分,有心給李顯一些補償,這便將舉薦大權交給了李顯。

“顯兒可知此案關係非小,須輕忽不得,倘若不能給天下人一個交待,朝廷面子何存?爾可須謹慎了去。”

高宗的補償之言一出,武后立馬便急了,自不能不擔心李顯胡亂指個小官兒去負責此事,這便緊趕着從旁插了一句道。

呵呵,老賊婆子憋不住了,還琢磨着往咱頭上套/緊箍咒,等着罷!

武后一急,李顯可就不急了,也不理會武后話裡的警告之意,更不曾回答武后的問話,只是一味眉頭微皺地作出了副認真思忖的樣子,片刻之後,眼睛突地一亮,似乎已然有了準主意。

“啓稟父皇,兒臣以爲母后所言甚是,此案關係非小,確須能臣以爲之,非親貴不可用也,是故,兒臣舉薦八叔主審此案,定可從快偵明真相,以告慰明大夫在天之靈!”

燙手山芋李顯自己不想接,也不想讓武后一黨去窮折騰,而找其它重臣麼,那不是讓人去跳火坑麼,毫無疑問,這自然也不是李顯所願爲之事,如此一來,越王就很不幸地被李顯一把給拽了出來。

“唔,八哥,顯兒舉薦於您,不知八哥可願爲朕分憂否?”

高宗對越王還是很信任的,這一聽李顯舉薦的人是李貞,自不會有甚旁的想法,欣然地點了點頭,望向了李貞,和煦無比地問了一句道。

“陛下明鑑,爲陛下分憂,實屬老臣分內之事,自不敢有辭,奈何老臣素不曾審過案,於此道並不精擅,倘若強爲之,恐誤事也,惶恐,惶恐。”

李貞此番本是打算看熱鬧來着,卻沒想到躺着也中槍,愣是被李顯的舉薦給捲了進來,心底裡着實怒極,恨不得將李顯罵上個狗血淋頭,只不過想歸想,做卻是沒膽子這麼去做的,面對着高宗的殷切期望,李貞也只能是苦着臉出言婉拒道。

“八叔過謙了,您乃國之砥柱,威望無雙,有您主持大局,再有大理寺、京兆府等諸有司衙門全力支持,何愁此案破之不得,小侄以爲此案非您不能爲也!”

李貞想脫身,可惜李顯卻沒打算讓其溜號,這一聽其出言推辭,立馬站了出來,毫不客氣地捧殺了其一把。

“太子殿下過譽了,老臣何德何能,實有心而無力哉。”

李貞可不傻,那會不知此案有多難處置,別的不說,要審李顯這個最大的嫌疑人便不是件易事,沒有高宗的旨意,他連東宮的門都進不去,又談何審案之說,再者,就算是李顯肯配合,李貞也不以爲自己真能審出甚真相來,沒見武后一黨都不肯出面爭這個主審權麼,很顯然是早已料定了此案之難度過高罷了,李貞自是怎麼也不肯接手主審之事,毫不猶豫地便再次推辭了起來。

“八叔此言差矣,以您之能,審明案情實屬舉手之勞耳,本宮甚是期待焉。”

不止是李顯要坑李貞一把,武后出於自身的考慮,也想着將李貞架上火爐,也不等高宗出言,便即從旁插了一句,如此一來,原本是母子對峙之局轉瞬間竟變成了母子聯手逼迫李貞之勢,變化之快着實令人無所適從,滿殿大臣一時間全都看傻了眼,目瞪口呆地不知作何感想

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第11章 二王鬧京師(中)第442章 突圍而走(中)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582章 直搗邏些(上)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545章 烽火連天(四)第77章 夜宴(六)第774章 鐵騎縱橫(三)第734章 收服劉仁軌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45章 再度婉拒(下)第1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785章 狄仁傑建功第39章 倒黴的孩子(上)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781章 摩擦(下)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306章 彼此試探(一)第81章 下點眼藥(上)第386章 廓州烽火(四)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547章 烽火連天(六)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643章 寸步不讓(下)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696章 誘敵深入(上)第341章 陰謀進行時第530章 乾字計劃(四)第174章 前線兵敗第730章 先發制人(上)第437章 荒原遇險(下)第152章 無毒不丈夫(一)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579章 當雄會戰(三)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243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中)第286章 騎驢看唱本第517章 伏牛川之戰(二)第501章 打出來的協議(四)第710章 血色黃昏(下)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281章 意外的結果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23章 迷津復迷津第738章 推波助瀾(二)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427章 絕對強勢(七)第575章 “蔣幹”駕到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526章 裴行儉的助推第57章 推銷的藝術第665章 驛站驚魂夜(上)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第304章 兩個條件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804章 決戰洛陽宮!(四)第459章 臨州盟會(二)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502章 及時雨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669章 狄仁傑斷案(三)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792章 大勢所趨(下)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54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八)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192章 不服?打到你服!(三)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327章 以進爲退(中)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374章 危局(下)第477章 約法三章(上)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454章 王庚的選擇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444章 揚長而去第288章 夜幕深沉第776章 捷報抵京第233章 白雁之約(下)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234章 獵雁記(上)第320章 庭前風波起(上)
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第11章 二王鬧京師(中)第442章 突圍而走(中)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582章 直搗邏些(上)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545章 烽火連天(四)第77章 夜宴(六)第774章 鐵騎縱橫(三)第734章 收服劉仁軌第136章 二王斷案(二)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45章 再度婉拒(下)第164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二)第785章 狄仁傑建功第39章 倒黴的孩子(上)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781章 摩擦(下)第178章 謀奪帥印(三)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306章 彼此試探(一)第81章 下點眼藥(上)第386章 廓州烽火(四)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547章 烽火連天(六)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643章 寸步不讓(下)第290章 宮廷劇變(中)第207章 突圍,突圍!(三)第696章 誘敵深入(上)第341章 陰謀進行時第530章 乾字計劃(四)第174章 前線兵敗第730章 先發制人(上)第437章 荒原遇險(下)第152章 無毒不丈夫(一)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579章 當雄會戰(三)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243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中)第286章 騎驢看唱本第517章 伏牛川之戰(二)第501章 打出來的協議(四)第710章 血色黃昏(下)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281章 意外的結果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23章 迷津復迷津第738章 推波助瀾(二)第179章 謀奪帥印(四)第427章 絕對強勢(七)第575章 “蔣幹”駕到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526章 裴行儉的助推第57章 推銷的藝術第665章 驛站驚魂夜(上)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第304章 兩個條件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804章 決戰洛陽宮!(四)第459章 臨州盟會(二)第387章 廓州烽火(五)第502章 及時雨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377章 血與火(中)第669章 狄仁傑斷案(三)第142章 都是演技派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792章 大勢所趨(下)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540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八)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192章 不服?打到你服!(三)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327章 以進爲退(中)第566章 英雄末路(一)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374章 危局(下)第477章 約法三章(上)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10章 二王鬧京師(上)第454章 王庚的選擇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444章 揚長而去第288章 夜幕深沉第776章 捷報抵京第233章 白雁之約(下)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234章 獵雁記(上)第320章 庭前風波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