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忍痛割肉

政策刺激經濟的手段雖然有些粗暴,但勝在簡單有效。維也納政府剛剛公佈了“環線鐵路”計劃,市場就做出了反應。

1894年4月26日,維也納股市開盤,基建板塊就以高開7個點領漲大盤,中間一度突破20個點,最終以板塊漲幅11.6%收盤。

跟鐵路建設相關的鋼鐵、水泥、工程機械設備、銀行等板塊也紛紛跟着向上反彈。

受此影響,維也納股市大盤向上反彈3.62%,創下了自股災爆發以來的最大反彈。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股災爆發以來,維也納股市大盤就一路走低,最慘的時候較巔峰時期整體跌幅高達74.3%,即便是發生了反彈,大盤指數也只有巔峰時期的百分之三十。

大盤都跌得這麼慘,市場的信心崩潰到了什麼地步,可想而知。沒有辦法,自由發展的股市就是這麼任性。

相對而言,基建鋼鐵板塊還算好的。作爲成熟型產業,市場的天花板擺在大家眼前,本身的估值就不高,又有戰後重建的大項目支撐着,自然跌不到哪裡去。

經過了這一波反彈,基本上恢復到了巔峰時期四分之三的市值,勉強算是走出了危機。

股災的重災區實際上還是新興的科技產業,沒有業績做支撐,僅僅一個“好故事”支撐起來市值,泡沫一旦被戳破那就跌得連他媽都不認識。

幸好套上馬甲,要不然弗朗茨現在都不敢出去見人了。科技進步也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僅僅依靠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太渺小了。

爲了加快帝國的科技發展,弗朗茨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讓企業上市融資。科學研究本來就需要運氣,所以往往一個項目都會有多個研究小組。

逮着一隻羊薅羊毛,光效率太過低下,明顯滿足不了需求。不過這難不倒弗朗茨,反正這年頭又沒互聯網,一個故事多講幾次也沒關係。

從維也納到倫敦,歐洲但凡是大點兒的金融市場,都有皇室財團的科技公司上市。要不是海外市場不成熟,估計五大洲都是牧場。

雖然羊毛薅得有些厲害,但是對比同行來說,弗朗茨絕對是良心企業家。

不同於後世的高科技贏家通吃,現在纔剛剛起步,隨便在一個賽道上通關,都可以成爲一家“偉大的企業”。

唯一遺憾的成功率低了那麼一丟丟。最近三十年來,皇室財團投資上市的科技公司不下兩千家,其中四分之一的企業已經破產倒閉,還有百分之七十的企業在艱苦奮鬥,只有最後不到百分之五的企業過得很滋潤。

看數據就知道,這些高科技項目有多坑。沒辦法,誰讓弗朗茨前世是學渣呢?

很多時候項目上馬,都是皇帝腦袋裡靈機一動。具體技術肯定是沒有的,大多數時候連理念都沒有,有的只是功能需求。

比如說:可以冷藏的食物冰箱,能夠製冷、制熱的空調,能夠播放視頻的電視機,還有說不清楚搞不明白的計算機……

一系列的“高科技”項目,也不管超前了多少年,弗朗茨只管提出需求,然後由科學家進行評估。找不到頭緒,不知道從何下手,那就包裝起來上市融資。

反正故事都是好故事,冷藏食物的機器每個家庭都需要,可以調節室內溫度的機器同樣是市場潛力巨大。

至於能不能搞出來,什麼時候能夠搞出來?

抱歉,這是神聖的科學研究。只要理論上可以實現,講出來的故事能夠令投資者們相信,那就足夠了。

最終的結果非常明顯,越是超前的項目死得越慘。只有極少數幸運兒,能夠脫穎而出。並且這些企業,還有很大一部分跑偏了,靠無意中搞出來的副產品實現了盈利。

比如說:冰箱沒搞出來,反倒是冰庫技術突破了;電視機沒有造出來,電影放映機先問世了;空調的影子沒見到,風扇技術卻得到了提高……

幸運兒始終都是少數,絕大多數企業是主業技術上沒有突破,副業也沒有搞起來,只能靠不斷融資度日。

股災爆發前還好,有成功的例子刺激着,投資者們對高科技企業還是相對寬容的。包括很多資本財團,都忽悠進去跳坑。

畢竟,皇室財團搞出來的高科技企業,的的確確都是在搞科研。財務賬目也是整得明明白白,除了不賺錢之外,那就是妥妥的良心企業。

股災爆發後,一下子就原形畢露了。大家猛然間,才發現自己投資的公司是什麼貨色。

鉅額的資金投入了進去,連續數年、乃至數十年都沒有盈利,或者是僅僅只保持着微利的企業,不是垃圾是什麼?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畢竟還有一系列的專列技術在,沒準哪天就用上了。偏偏這些企業的估值還賊高,上百倍的市盈率,除了泡沫還是泡沫。

事實上,這個不虧損都是皇室財團有意操縱的結果。利用別的馬甲,讓這些企業能夠在副業上能夠有所收入。

實在是窟窿太大,沒有辦法平賬了,或者是研發團隊能力確實垃圾的,纔會被放棄任其破產。

這個月一款專利,過幾個月又一項技術突破。利好的消息層出不窮,不斷的刺激着市場信心。企業的融資越來越多,市值也在不斷的膨脹。

如果不是股災爆發,這場接鼓傳花的遊戲還可以一直持續下去。直到有一天技術突破,然後又是另一個故事。

可惜現實沒有如果,現在泡沫破滅了,這種沒有業績支撐的企業,自然跌得一塌糊塗。

“腰斬”再“腰斬”,那只是屬於百分之五成功者的待遇。科技板塊整體跌幅,那都是百分之八十往上,某些個股跌幅甚至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如果以市值計算身家,股災爆發後,弗朗茨的紙面財富至少蒸發了八十億神盾,比世界各國一年財政收入加起來的總和都要多。

自己吹出來的泡沫,自然要自己吞下苦果了。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的。如果深入研究就會發現,從歐陸戰爭爆發開始,這些企業的大股東就開始進行了減持。

大股東還是大股東,減持的股份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就是這一小部分,現在就可以買下整座公司。

獲利頗豐的弗朗茨,眼下卻高興不起來。從前是在薅羊毛,拿別人的錢搞科研,燒起來自然不心疼了。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市場上無法融資,這些牛逼哄哄的高科技企業紛紛瀕臨破產,眼瞅着就要砸在自己手中了。

擺在弗朗茨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自己出資救下這些企業;要麼壯士斷腕,甩掉這些吞金獸。

毫無疑問,這兩條路都不是什麼好的選擇。“出資”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那絕對是眼淚。

要知道這可不是一家兩家,而是上千家企業都要錢,繞是弗朗茨身家厚實也經不起這麼敗家。

“壯士斷腕”短期內確實沒有什麼損失,但是前面的努力都前功盡棄了。並且,有了這次教訓,未來再想要編故事薅羊毛,都沒有這麼容易了。

沒有辦法,股災來得太快,作爲大股東根本就跑不出來。更悲劇的是在這場股災中,弗朗茨因爲良心未泯,在做空的時候,漏掉了自家的產業。

一時失足,造就了千古恨。錯過了很多個億的弗朗茨,眼下突然發現自己就是一個窮鬼。

猶豫再三過後,弗朗茨無奈的說道:“宮相,找人仔細篩選一遍,將虧損嚴重且沒有出成果的企業全部進行破產重組。

剩下的企業,也要壓縮開銷,削減科研經費,儘可能的發展賺錢副業。

皇室財團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暗中給予這些企業一定的幫助。原則上優先救助我們在國內的企業,海外的企業該捨棄就捨棄。

另外派人從二級市場上,陸續收購國內優質企業的股票。距離谷底已經不遠了,再往後就該反彈了。”

擠掉了泡沫的股市,就是一地雞毛。對比股災爆發前,動則幾十倍、上百倍的估值,現在這種幾倍的估值,看起來明顯要順眼得多。

壯士斷腕,砍掉了一部分虧空嚴重的企業,弗朗茨的心正在滴血,急需抄底一部分優質資產進行補充。

宮相米拉貝隆勸說道:“陛下,現在已經到了經濟危機的尾聲,大規模破產清算,我們的損失會非常大。

不如讓這些企業轉型,必要的時候財團可以幫他們製造業績拉昇股價,找機會丟給後面的接盤俠。”

事實上,這也是財團喜歡玩兒金融的原因。自己搞實業收益慢不說,關鍵遇到經濟危機就損失慘重。

相比之下,玩兒金融就輕鬆得多了。“經濟危機”不光有“危”,同樣也有“機”。

對普通民衆和企業來說,都是災難性的危機,但是對金融財團來說卻是一次大機遇。

危機爆發時,可以玩兒做空;危機爆發後,可以抄底;危機結束過後,又可以轉身將抄底來的企業賣掉,等下一輪危機繼續玩兒。

資本主義世界,每隔十來年的一次經濟危機,既是市場的自我調節,也是幕後的這些傢伙見果實熟了,想要進行收割。

要不然,經濟危機這麼大的事情,在爆發前的跡象那麼明顯,大家又怎麼可能沒有察覺到呢?

弗朗茨搖了搖頭:“我想你理解錯了,這次經濟危機可沒有這麼容易結束。眼下雖然快要臨近谷底,但是距離結束仍然是遙遙無期。

最樂觀的估計,帝國也要在明年才能擺脫大蕭條。至於其他國家,那就要根據各自情況來看了。初步估計,要完全擺脫危機,至少需要兩年以上。

距離市場恢復信心,找到新的接盤俠,所需要的時間還會更長。不關閉這些虧損嚴重的企業,死撐下去我們的損失還會更大。”

和以往不一樣,這一次的經濟危機是被人爲延後了。按照資本主義世界的正常經濟發展脈絡,早在三年前就出現了經濟危機的徵兆,只不過最初的地點在法蘭西。

如果不是歐陸戰爭爆發,最先爆炸的就是法國人。或許是意識到了危機的嚴重性,法國人才會選擇在泡沫破滅前發動戰爭。

戰爭在轉移危機的同時,也醞釀出了新的危機。如果歐陸戰爭剛結束,就任由危機爆發,那麼持續個一年半載沒準就度過去了。

很遺憾,爲了各自的利益,英奧兩國政府紛紛採取行動延緩了危機爆發時間,牛市被人爲延長了一年多,大盤再一次翻了倍,泡沫被吹到了無以倫比的地步。

泡沫越大破滅後帶來的破壞就越大,維也納股市直接蒸發了四分之三,其他金融市場也是大同小異,帶來的殺傷力遠不是之前幾次經濟危機所能比的。

聽到這個噩耗,米拉貝隆臉色大變。持續兩年以上的大蕭條,破壞力簡直就是堪比1848的大革命。

如果神聖羅馬帝國不能夠率先走出來,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沒準歐洲大陸又要重現1848年的大革命。

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歐洲世界比1848年,更加具備爆發革命的基礎。

波及各國的失業浪潮,惡化的經濟形勢,複雜的國際矛盾,歐洲各國之間的仇恨,都是革命思想的溫牀。

不甘心失敗的法國人,深陷菲律賓戰爭泥潭的西班牙,君主派和共和派快要打出狗腦子的葡萄牙,剛剛獨立局勢尚未穩定的意大利各邦國,都具備爆發革命的基礎。

作爲新老大的神聖羅馬帝國,看似威風八面,實際上也到了十字路口。一旦歐洲大陸爆發革命浪潮,維也納政府的麻煩就大得去了。

尤其是還有一個在暗中虎視眈眈,想要搞事情的不列顛;以及看似收斂了鋒芒,卻又野心勃勃的沙皇政府。

在這種背景下,皇室財團要是不快點兒忍痛割肉,沒準連割肉的機會都沒有了。

……

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十一章、不夜城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四十章、逼宮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三章、輸出英鎊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九章、僱傭兵第一百六十三章、難民潮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七章、巴黎公社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十五章、轟動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二十五章、拯救奧地利第一步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九十二章、特倫託之戰——反擊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十八章、詐捐門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
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十一章、不夜城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四十章、逼宮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三章、輸出英鎊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九章、僱傭兵第一百六十三章、難民潮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七章、巴黎公社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十五章、轟動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二十五章、拯救奧地利第一步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九十二章、特倫託之戰——反擊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十八章、詐捐門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