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

經過一番脣槍舌戰、利益交易之後,1905年6月16日,世界各國在維也納簽訂了《維也納協定》,世界大戰畫上了一個圓滿句號。

條約內容從總體上來看,對大多數國家都算是優厚。就算是對戰敗國,處置也不算苛刻。

前面退出戰爭跳槽的各國,現在勉強也算大陸聯盟的一員,不再被追究戰爭責任。

真正追究責任的,只有英日美三國。最慘的自然大英帝國,作爲世界大戰的主力,直接賠了一個底朝天。

條約內容如下:

1、各戰敗國(英日美)承認戰爭失敗,並且對世界大戰負全部責任;

2、割讓全部殖民地給大陸聯盟;

(分別是:神羅獲得英屬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中南半島部分區域、以及海外諸島,包括:夏威夷、馬達加斯加、斯里蘭卡等區域;

西班牙收回直布羅陀海峽;

西、葡、荷、比、北歐、撒丁、希臘……等國共同瓜分英屬印度;

……)

3、支付戰爭賠款660億神盾,分99年還本付息,月利千分之五;(分別是:不列顛330億、合衆國325億、日本5億)

(分配如下:神聖羅馬帝國79.6%、俄羅斯帝國8.8%、西班牙4.9%、荷蘭3.5%、比利時0.7%……)

附註:考慮到各國財政情況,每年償還款項只要不低於政府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十五即可,未償還部分自動累計下去,複利計息。

4、爲了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戰敗國不得發展任何軍工產業,所有武器裝備均從大陸聯盟各國採購;

5、戰敗國武裝力量必須限制不破壞區域平衡之內,包括:軍隊、警察、民兵等各種武裝力量,軍隊規模由每年由即將成立的國際聯盟覈定;

6、自條約簽訂之日起,各國在一年之內完成移交,英日美三國軍隊全部撤回本土;

7、自條約簽訂之日,一個月內各國開始交換戰俘,多出來的俘虜,按照國際慣例支付贖金;

……

零零總總一百餘條,內容是多了不少,但是比起當年對法國人的懲罰來說,還是輕了很多。

投降輸一半,要怪只能怪法國人投降太晚。英國人投降的時候,手中還有一支皇家海軍,法國人投降的時候聯軍都快殺到巴黎了。

當然,這只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在於法國人的威脅更大,而孤懸海外的英國人一旦喪失殖民地就完全不成氣候。

看條約內容就知道,連皇家海軍維也納政府都沒興趣收編。原因大家都懂,地主家也沒餘糧。

神羅海軍的規模就夠龐大了,今後又是航母的時代,再收編一堆過時的戰列艦回來,除了拉出去打靶,就只能拆了賣廢鐵。

反正戰後英國人也養不起,甚至全世界都找不到一個能夠養得起的國家,光每年的維護費用就超過了大部分國家的財政收入。

揮淚大甩賣都不會有人要,受維也納條約限制,戰後不列顛將喪失軍工產業,這就意味着零配件是絕版。

對大部分國家來說,買這樣的一次性軍艦回去,純粹就是佔地方。

潛力小也有潛力小的好處,在付出殖民地、戰爭賠款外、軍工產業的代價之後,不列顛成功的保住了英倫三島。

只不過這個成功只是暫時的,五年後還有愛爾蘭公投、蘇格蘭公投、威爾士公投等着他們。

能夠將公投時間延長五年,都是英國政府努力爭取的結果。誰讓他們往日裡得罪的人多呢?

維也納政府是被收買了,可是其它國家不願意放過他們。可以想象,接下來的幾年英倫三島是註定不平靜了。

一個被困住手腳的不列顛,顯然無法震懾住各國。有仇報仇、有怨抱怨,自然是少不了的。

反正鬧得再大,作爲戰敗國的不列顛,也不可能挑起戰爭進行報復。

其它條款都不算什麼,唯獨賠款最引人注目。倒不是數額巨大,比起當年法蘭西的賠款,英國人還少了好幾十億。

真正令人驚訝的是英美日三國的賠款數額分配,日本人只出五個億,大家都能夠理解。

日本政府本來就窮得叮噹響,5億神盾已經是他們十幾年的財政收入,再多那就真的是債多了不壓身。

何況,日本人雖然站錯了隊,但是在打擊俄國人的行動中,他們也是立了汗馬功勞。

只是這種功勞,無法拿到檯面上來說。受點兒照顧也是應該的,何況他們喪失了全部殖民地,同樣被限制了軍備。

只是這種優待,估計日本政府大概是體會不到了。估摸着條約內容一傳開,又該天誅國賊了。

相比之下,對合衆國那就是萬分不友好了。同樣是幫兇,日本人賠5個億,他們就要賠325億,差不多和大英一個待遇。

不用懷疑,這又是內幕交易的結果。660億的賠款總額是大陸聯盟共同確定的,但是關於三國各自戰爭賠款的分配,就是三國活動的結果了。

出於分化三國關係的目的,維也納政府故意放縱了這一切,最終自然是手段毒辣的不列顛勝出,成功將一半的債務甩給了盟友。

這還是有人看他們不爽,故意下絆子的結果,要不然合衆國賠得還會更多。

不管別人怎麼看,反正弗朗茨看到這份條約,就不明白美國人是怎麼敢簽字的。

要知道,爲了抗議維也納和會上的不公待遇,日本代表就拒絕簽字了。

只不過在聯盟艦隊封鎖日本海,外加一場東京篝火宴會後,日本代表就果斷的簽上了大名。

據說那個倒黴蛋,在簽字完成之後就要玩兒切腹,只不過在現場沒有找到武士刀,只能暫時作罷。

然後,自然是被外交部官員警告了。切腹沒有關係,回國隨便切去,要是在維也納搞事情,南洋艦隊就要去東京拜訪。

《維也納協定》簽訂,和會的任務就完成了一半,接下來就是組建聯合國,建立新的國際秩序。

不同於以往的諸強並立,這次完全是神羅一家獨大。理論上來說,弗朗茨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構建國際秩序。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別看各國實力不強,要是沒有大家的配合,這個國際秩序還真建立不起來。

作爲這場戰爭的大贏家,神聖羅馬帝國現在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世界。

四處搞事情,挑撥各國關係,玩兒區域平衡那是不列顛那種島國玩兒的。

作爲強勢的大陸霸主,根本就必玩這些小把戲,直接上陽謀就行了。

望着牆上的地圖,遍佈世界的雙鷹旗成爲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弗朗茨緩緩說道:“建立聯合國的事情,要加快進度;但是其中組織構架、職能,不用急着敲定。

世界大戰纔剛剛結束,國際矛盾正處於緩和期,大家暫時不需要一個凌駕在自己頭頂上的組織,一意孤行很容易引發大家的抵制。

短時間內,聯合國就充當一個聯絡組織,具體職能根據後面的需求慢慢填充。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曾平靜過。只要人類還存在,矛盾就是永恆的主體,等國際矛盾激化了,各國自然會意識到聯合國存在的價值。”

老大也不好當,爲了長治久安考慮,弗朗茨必須要顧及各國的感受,不能把人得罪光了。

聯合國必須要有,但是不能讓大家認爲這是神羅的陰謀,想要通過這個組織干涉各國內政、稱霸世界。

作爲唯一的霸主,並且還是遠遠將競爭對手甩在身後那種,在建立國際秩序的問題上,弗朗茨是一點兒也不着急。

慢慢來就是了,要是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了,下一任皇帝幹什麼?

首相錢德勒:“陛下,聯合國的問題好辦。只要不賦予這個組織實質上的權力,各國是不會拒絕加入的。

麻煩的是後續問題,協定各國是簽了,但是能不能按約定履行,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不列顛的問題應該不大,在剛剛結束的這場世界大戰中,不列顛損失了至少三百萬人口,正是民間反戰情緒最濃烈的時候。

何況,我們對大英帝國的懲罰不算苛刻,除了賠款數額略多外,其它的和普通英國民衆關係不大。

日美兩國就不一樣了。看日本代表的表現就知道,日本國內無法接受這樣的停戰條件,後續還少不了繼續鬧。

合衆國更不用說,本身內部矛盾就一堆,維也納和會尚未開始,國內就開始鬧了。

條約中針對合衆國的條款太過苛刻,一旦傳了回去,恐怕又是一場風暴。”

大局,那是政治人物才需要考慮的。普通民衆的反應從來都是遵從本心,不滿意就是不滿意。

脆弱的日本民族主義,混亂的合衆國亂七八糟主義,明顯是承受不起《維也納協定》的打擊。

民間鬧騰,政治上也難免要受影響。

www ✿ttkan ✿c o

#送888現金紅包# 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熱門神作,抽888現金紅包!

這年頭的日本已經有幾分瘋狂的跡象,若是發動政變推翻賣國政府,弗朗茨一點兒也不會奇怪。

合衆國的民族主義雖然沒那麼爆棚,可是各個州都是一個大諸侯,權力絲毫不比神羅麾下的邦國小。

發生政變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彈劾總統,換個政府卻是分分鐘的事情。

政治局勢不穩,條約就是廢紙。想要讓日本和合衆國履行約定,都不知道該具體找誰。

敲了敲桌子,弗朗茨淡定的說道:“讓他們鬧一鬧也好,沒準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俄國人在這次戰爭中損失慘重,戰後也沒有拿到想要的印度,正憋着一肚子火,不懲戒一下日本,尼古拉二世怕是咽不下這口氣。

前些日子,遠東帝國不是想要收回被日本人佔領的殖民地麼?

這樣好了,日本人若是鬧騰,就將日屬殖民地出售給遠東帝國。命令南洋艦隊封鎖日本海域,讓他們自己出兵收復失地。

合衆國更好辦,不怕他們鬧騰,就怕他們不鬧。給他們添上一把火,挑起各州之間的矛盾。

明明是東部各州,爲了自家的利益發動的戰爭,憑什麼要西部、中部的州買單?

真要是鬧到合衆國分裂,免去賠款也不是不能商量。責任都是華盛頓的,獨立的新生國家不需要爲此負責。”

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七十二章、善後準備第九章、僱傭兵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五章、瑞士僱傭兵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一章、教子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六十二章、奧斯曼帝國危機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三十八章、風起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二章、爭取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一百七十四章、醞釀中的反擊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二十二章、轉折第二十七章、撤退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一百四十六章、十字路口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十八章、操碎了心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兩百一十一章、搞破壞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兩百九十五章、倒黴蛋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五十四章、俄國民衆的好爸爸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五十二章、服老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殺機第九章、日常生活第九十三章、算計第十四章、金礦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維希二世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
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七十二章、善後準備第九章、僱傭兵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五章、瑞士僱傭兵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一章、教子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六十二章、奧斯曼帝國危機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三十八章、風起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二章、爭取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一百七十四章、醞釀中的反擊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二十二章、轉折第二十七章、撤退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一百四十六章、十字路口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一百六十章、狠辣第十八章、操碎了心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兩百一十一章、搞破壞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兩百九十五章、倒黴蛋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五十四章、俄國民衆的好爸爸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五十二章、服老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殺機第九章、日常生活第九十三章、算計第十四章、金礦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維希二世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