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

饒是做好了被刁難的準備,面對眼前這一幕,伊藤博文也是火冒三丈。

只不過內心深處有一個聲音不斷提醒他要冷靜,這是敵人的陰謀,就是爲了激怒……

“總督閣下,直接回歸到戰前,這對我們太不公平了。有違……”

不待伊藤博文說完,錢德勒就打斷道:“首相,你似乎搞錯了概念,你的談判對象在那邊。

我只是以個人身份給你們提供一個參考建議,要不要接受是你們的自由。總之,聖誕節前南洋的秩序必須恢復正常。

貴國在菲律賓羣島的軍隊現在已經破壞了南洋地區的繁榮與穩定,這是任何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都不能容忍的。如果貴國政府沒有能力處理,我們可以幫忙代勞。”

“被演了”,這是伊藤博文的第一反應。不管怎麼說,既然是日西戰爭,談判的主角就應該是日西兩國纔對。

現在自己居然沒忍住,跑去和神羅代表談,不是腦子進水的表現的麼?

這一談問題就出來了,錢德勒趁機將談判的時間線畫了出來,搞得自己一下子陷入了被動中。

不同意?

看各國代表的表情就知道,甭想了。趁早談完,纔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要不然影響了大家回去過聖誕節,那就罪過大了。

最最令伊藤博文難以接受的是英國人居然默許了這一切發生,沒有就撤出菲律賓提出反對意見。

由不得伊藤博文不多想,約翰牛賣隊友的技能實在是太強大了。要是不小心被賣了,還幫人家數錢,那就悲劇了。

……

沒有任何意外,第一天談判註定是不歡而散。要是一天就能談出結果,那也不是談判了。

傍晚時分,作爲東道主的錢德勒總督按慣例舉行了宴會。看着各國代表在宴會中歡快的穿梭,一身西裝的伊藤博文端着一杯紅酒在一個角落裡對飲獨酌,和環境顯得格格不入。

“還在爲白天的事煩惱?”

來人正是不列顛駐南洋領事克勞斯,只見他一手摟着女伴,一手端着酒杯在伊藤博文對面坐了下來。

舉杯碰了一下,喝上了一小口後,伊藤博文緩緩回答道:“是的,爵士。”

“某些國家的偏向立場,對我們實在是不友好。按照這種情況繼續下去,後面的談判恐怕很難順利進行。”

聽到這個不出意外的答案,克勞斯笑得前俯後仰,杯中的酒都撒了出來,最後在女伴的幫助下才恢復經濟了正常。

“首相,你被騙了。歐洲各國支持西班牙不假,但這不等於他們就願意爲西班牙發動一場看不到回報的戰爭。

別看他們叫囂的厲害,實際上能夠決定發動戰爭的還是各國政府。只要貴國沒有觸及到維也納政府的底線,他們是不會出兵的。

……”

坦率的說,克勞斯是不想告訴日本人這麼多的。但是架不住伊藤博文出手大方啊,就在剛剛他又收到了一張5000英鎊的支票。

雖說駐外的外交官來錢門路多,但那也要看在什麼。要是駐遠東帝國,自然是財源滾滾,隨便倒騰點兒什麼都能發財。

可惜,克勞斯的工作地在南洋,在神羅主導的南洋地區,他這個領事的身份就不值錢了。

涉及到兩國政治外交,都是倫敦直接和維也納接洽,輪不到他做主。就算有事需要他協調處理,也甭指望奧屬南洋總督給他送厚禮。

想要幫忙牽橋搭線倒騰武器裝備、工程機械等工業製品,可惜神羅在這方面比不列顛玩兒的還溜,根本就沒有空白市場。

在這種背景下,克勞斯的腰包自然是鼓不起來。好不容易碰到日本人這個冤大頭,自然要好好敲詐了。

看在英鎊的面子上,克勞斯非常爽快將歐洲外交圈子裡的遊戲玩法給賣了,還順帶贈送了現在歐洲大陸的基本情況。

後面的都是廢話,歐洲大陸的基本情況伊藤博文早就心中有數了。只不過一些歐洲外交圈子裡的隱秘,他還需要學習。

“爵士,歐陸聯盟的底線是什麼,或者說維也納政府的底線是什麼?”

弄清楚這一點非常重要,不搞清楚神聖羅馬帝國的底線、或者說真實意圖,伊藤博文是睡不着覺的。

克勞斯領事搖了搖頭:“這個問題,我無法肯定的回答你。不過以倫敦政府的推測,眼下歐陸聯盟忙於擺脫國內的經濟危機,大概率上沒有過多的精力尋你們晦氣。

當然,菲律賓羣島貴國肯定是保不住的。這是維也納會議上確定的,歐陸聯盟的面子你們不能不給。”

“最瞭解你的往往是你的敵人”,這句話一點兒也不錯。針對維也納政府的研究,如果英國人稱第二,絕對沒有人敢號第一。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研究分析,維也納政府的對外風格,倫敦政府早就摸得七七八八了。

像日本這種沒有油水的硬骨頭,就算是送上門去,人家都不會要。干涉菲律賓戰爭,那只是因爲外交戰略需要。

歐陸聯盟聽起來霸氣,真正有能力干涉南洋事務的,也就神羅和荷蘭兩國。一旦兵戎相見,戰爭的主力肯定是神羅。

拿日本人開刀簡單,問題是維也納政府已經上岸了,現在是注重吃相的時候,不可能打菲律賓的主意。縱使打趴下了日本,維也納政府也收不回成本。

何況,日本也不是沒有後臺。縱使不重視這個小弟,只要能夠神羅製造麻煩,倫敦政府就不會放棄對他們的支持。

歐陸聯盟的面子問題,伊藤博文早就知道了,從外交照會開始,東京政府就知道菲律賓羣島不保。現在還僵持着,無非是爲了利益最大化。

能不能從西班牙手中訛一筆補償金是次要的,關鍵是撤離搬家需要時間。日軍在菲律賓羣島上的收穫,必須要運回國去才能夠作數。

想要順利的把財貨帶回去,西班牙海軍就是一道繞不過的坎。儘管日本海軍牽制了西班牙海軍主力,可是人家的巡洋艦一樣可以出來搞事情。

這種神羅製造的破交艦,沒有太大的優點,就是跑得足夠快。正面決戰不行,但是敵後破交卻是一個頂倆。縱使在海上遇上了,日本海軍也追不上。

ωwш ★T Tκan ★¢ O

類似的軍艦不列顛自然也能造,問題是作爲全世界最牛的皇家海軍,直接槓正面就足夠了,破交什麼的那是弱者才需要考慮的。

沒有需求,自然就沒有建造。日本政府需要可以訂做,可惜戰場上已經等不及了。

在這種背景下,日本政府最需要的就是先停火。只有海上安全了,他們才能夠將收穫的財富,順利運回去。

明擺着的事情,自然瞞不過西班牙人。作爲被搶的一方,西班牙人自然不願意看到日本人把自己的財富弄走。

雖然西班牙有歐陸聯盟支持,但是日本人也不是沒有倚仗。別的不說,至少菲律賓羣島大部分地區還在日軍手中。

破壞總比建設容易,真要是逼急了,日本人還可以玩兒焦土戰略,留下一片廢墟給西班牙人。

反正西班牙也沒有報復的實力,一旦日軍縮回了本土,西班牙就望洋興嘆了。

別看現在兩國海軍能打個半斤八兩,那是建立在有神羅支持的前提下,可以就近進行補給和軍艦維修,要是換一個戰場情況就會大不相同。

從英國人口中知道了歐陸聯盟的目的,伊藤博文深深的鬆了一口氣。

щщщ◆ tt kan◆ ¢○ 弱國無外交,原時空佔據優勢的日本,都被列強逼着放棄遼東,現在就更不用說了。

西班牙可還沒有敗,儘管在戰場上吃了大虧,可是有神羅在背後支持的西班牙,軍事實力卻不降反升。

除了這些因素外,還有一個促使日本政府放棄的原因,就是國內快要支撐不住了。

受菲律賓戰爭的影響,神羅這個南洋最大的糧商切斷了對日糧食出口,搞得日本國內米價飆漲。

在這個問題上,英國人同樣幫不上忙。中南半島纔剛剛佔據不久,約翰牛也沒有種田的天賦,沒有大量對外輸出糧食的能力。

歐陸聯盟又卡死了馬六甲海峽,逼得日本政府只能從遠東帝國、或者是從合衆國進口。

遠東帝國的糧食自身都不夠吃,出口價格自然也低不了;合衆國也不是曾經那個合衆國,儘管有能力出口糧食,但是在成本控制上遠不如南方的聯盟國。

本身成本就不低,加上運輸成本,以及資本家們的趁火打劫,糧食到了日本之後和廉價自然扯不上關係。

調停會議能夠順利召開,除了歐陸聯盟的面子外,日西兩國都撐不住了,同樣也是重要原因。

除了最初的一記悶棍外,進入正式談判後,談判的主動權還是回到了日西兩國代表手中。

規則制定者也是需要遵守遊戲規則的,拉偏架可以,過度就不行了,各國代表都回到了自身調停者的角色上。

“吵、吵、吵……”的談判模式,就此拉開帷幕。

……

非洲大陸,新奧特倫堡。

這座偏僻的小城,此刻已經張燈結綵歡迎新朋友加入。作爲東道主的奧特萊斯子爵,站在了隊列的最前方。

按照慣例,普通的一次接待,又不是大人物要來,奧特萊斯子爵是不需要給予這麼高禮遇的。

沒有辦法,奧特萊斯子爵出身並不顯赫,往上追溯祖宗十八代大概可能出過貴族吧!

不光出身普通,就連家底也不厚實。真正開始發家,還從他父親開始的。靠着歐皇般的運氣,在三十多年前的奧撒戰爭中成功跨越了貴族門檻,成爲了一名最低等的騎士。

然後,又趕上開闢非洲的時代機遇,成爲了擁有封地的男爵。

父親的運氣好,奧特萊斯的運氣也不差。在軍中服役的時候,恰好遇到了歐陸戰爭爆發,順着時代潮流一路A過去,男爵就變成了子爵。

風光是風光了,可是爆發的後遺症也來了,底蘊不足的奧特萊斯沒有足夠的資本建設好自家的領地。縱使把親朋好友一起拉來,仍然支撐不起一座子爵領。

今時不同於往日,除了北部偶有小波瀾外,非洲大陸的局勢已經穩定了下來,發戰爭財的機會已經被父輩們佔完了。

看着隔壁的鄰居,大肆撒錢從本土拉人,領地建設搞得熱火朝天,城市都有了雛形。自家的領地仍然停留在小鎮級別,奧特萊斯子爵的內心是五味俱全。

沒有辦法,儘管皇家銀行提供了領地建設低息貸款,但是貸款數額卻有非常大的限制。

慢慢種田發展自然是夠用的,想要一步登天靠錢砸出一片繁榮的領地來,那還是回去洗洗睡吧!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沒有足夠的資金,就沒有辦法從國內拉到足夠的移民;沒有足夠的移民,領地自然發展不起來。

事實上,能夠建立一座小鎮,那都是親朋好友大力支持的結果。某種意義上來說,奧特萊斯的領地也可以算是一個大號的家族企業。

任人唯親只是小兒科,就連領民大都是自家人。不是沾親帶故,往日裡沒有交情,人家就算是移民,也不會跟着一個窮鬼領主混。

當然,也不是沒有辦法。只要能夠放下架子,親自回本土拉人,還是能夠有所收穫的。

一個平易近人的領主,縱使暫時窮了一點兒,仍然有的是人願意追隨。要是會畫大餅,追隨的人就更多了。

至於招商引資,那就不用想了。要怪就怪前輩們過河拆橋幹得太漂亮,以至於資本家們見到他們都繞道走。

坦率的說,奧特萊斯的子爵領並不差。坐落於尼日爾河流域,雨水充足、土地肥沃,面積足有七千多平方公里。莫說是一座人口剛過萬的小鎮,縱使建設一百座這樣的小鎮也很能夠輕鬆的養活。

唯一的缺點就是地處內陸,熱帶雨林氣候令人討厭,以及繁多的蚊蟲讓人難以接受。

因爲缺乏勞動力,沒有辦法改造自然環境,成爲制約領地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這種背景下,對國內提供的廉價勞工,奧特萊斯自然再重視不過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九十五章、時機成熟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十三章、將星雲集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十二章、善後(求票票)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兩百三十六章、扣留軍艦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九十二章、殺人誅心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九十三章、算計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七十二章、善後準備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五十二章、菸酒專賣制度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八十七章、使館危機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兩百四十六章、都是贏家VS沒有贏家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九十七章、交易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八十七章、布達佩斯攻防戰——暗流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第三百零五章、擠兌法郎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一章、教子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六十五章、爲了生存而戰鬥第五十五章、雙標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
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九十五章、時機成熟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十三章、將星雲集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五十二章、善後(求票票)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兩百三十六章、扣留軍艦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九十二章、殺人誅心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九十三章、算計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七十二章、善後準備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五十二章、菸酒專賣制度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八十七章、使館危機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兩百四十六章、都是贏家VS沒有贏家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九十七章、交易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八十七章、布達佩斯攻防戰——暗流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第三百零五章、擠兌法郎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一章、教子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六十五章、爲了生存而戰鬥第五十五章、雙標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