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

事實再一次證明,屠刀不一定能夠解決問題,但是一定能夠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自從維也納政府大開殺戒之後,抵抗政府調查的力量一下子衰落了下去。與之相反的是,向調查組自首的人突然多了起來。

就連倍受困擾的調查組成員安全問題,也一下子得到了解決,刺客彷彿在一夜之間都消失了。

驚天的逆轉,令弗朗茨都目瞪口呆。合着搞了這大半年時間,所謂的強硬都是硬撐着。見政府不肯讓步,一個個就慫了。

想想也對,涉案的人員雖然多,真正的實力派卻很少。

新興貴族不用說,大都是戰爭中發家的,根基都在軍隊中,以及少量資本家轉型的。

發家時間短,沒有時間在政府中經營,現在正處於積累階段,身居要職者很少。

權錢交易的前提就是先要掌權,手中權力不夠,被拖下水的自然就少。

老牌貴族能夠長存自然有其存身之道,除了個別蠢貨外,大都知道注意吃相,清楚什麼時候該適可而止。

就算是玩兒利益輸送,人家也是一次性買賣,不做回頭客的生意。

完事以後立即收拾首尾,毀滅相關線索,明面上根本就找不到證據。

偶爾一次權錢交易,完全可以說是意外巧合,真正會被懷疑的,實際上還是長期合作,官員多次爲某人或者是某公司打破常規。

真要是一點兒跡象都沒有,就算是政府想查,也不知道從何處下手。

甚至掏錢的資本家,都不一定知道合作者的真正身份,交易都是通過中間人進行的。

這一點從涉案人員名單就可以看出來,落網的官員多半都是中產階級、草根、以及一部分沒落貴族出身,新興貴族和老牌貴族都是少數。

最大的實力派,在反腐大案掀開時,就已經置身事外了,剩下的自然翻不起大浪。

敢抵制調查,無非是摸不準政府的脈絡,抱有僥倖的心理。見政府舉起屠刀了,一個個就傻眼了。

繼續硬扛下去,那就只能造反了。這種高風險低迴報的工作,明顯不適合這些有家有業的主。

這一點,從前面發生的多次刺殺中也可以看出來。

刺客全部連業餘級別都達不到,與其說是殺手,不如說是中二少年。

現代化的刺殺工具都沒有,很多人都是提着一把水果刀就衝了上去,威脅警告的意味明顯要高過刺殺本身。

畢竟,真要是殺死了調查組官員,就不是貪腐入獄的問題了,而是要掉腦袋。

這可不管你身份是什麼,後臺有多硬,違反了遊戲規則,都必須要付出血的代價。

……

弗朗茨疑惑的問:“要處決這麼多人麼?”

不是他大驚小怪,在和平年代一次處決數千人,本身就足夠駭人聽聞了。

事實上,維也納政府之前處決的那一千號人,都引起了轟動,號稱是歐洲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處決事件。

這不是開玩笑,巴黎革命被鎮壓後,法國政府秋後算賬中處決的人犯都沒有這麼多,只有十幾年前亞歷山大二世進行的大清洗,處決人數超過了一千。

現在又要處決五千多人,這要是完成了,估計這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世界紀錄了。

當然,這是加了前提條件——“反腐打黑”和“經法院審判”。

卡爾首相肯定的回答:“是的,陛下!根據帝國的刑法規定,這上面的5316人都應該被判處死刑。

另外還有4328人屬於可判死刑、可判無期的範疇。”

卡爾首相也很無奈,證據都找到了,根本就不需要特別針對,就可以把這些傢伙送上斷頭臺了。

擺在維也納政府面前的就是一個難題,全部殺了影響太大,前面處決一千人都引起歐洲世界的轟動了。

再咔擦掉五千多人,或者是乾脆湊夠一萬人,那國際輿論還不得炸鍋,嘴炮黨在任何世界都是不缺的。

手下留情同樣不可以,這涉及到了法律的尊嚴問題。證據擺在了眼前都不處理,開了這個先例後,誰知道會給未來造成什麼影響?

減刑是存在的,問題是這些傢伙都夠不上啊!總不能讓皇帝動用特權,給這些人減刑吧?

揉了揉額頭,弗朗茨也只能感嘆奧地利人渣多,輕輕鬆鬆就抓到了這麼多罪犯。

弗朗茨追問道:“這些人都是身份?”

卡爾首相:“這批重犯中,有五千多人有黑社會背景,大都是幫會頭目、打手,身上都有命案。

主要從事收保護費、地下賭場、高利貸、販毒、假鈔等違反犯罪活動。

另外還有三千多人是資本家養得打手,這些人中有近一半同時具備黑社會背景,從事的業務也差不多,只不過多了一個鎮壓工人罷工,少了保護費和毒品僞鈔。

需要被判處死刑的資本家和官員,數量其實並不是太多,加起來也就不到一千人,其中資本家要略多一些,官員涉案嚴重的實際上不到百人。”

這個結果,並沒有令弗朗茨感到驚訝。

黑社會份子只要手上有命案,基本上就跑不掉了。就算是意外也不行,畢竟其它罪名要累加上去。

對這些人,奧地利政府一直都是嚴懲不怠。反正都是社會的敗類,不需要擔心誤殺。

相比之下,涉案的資本家和官員,就算是有問題,也大都是經濟問題,或者說是涉黑,很少有人身上直接揹負命案。

有這麼多資本家、官員要掉腦袋,多半就是和黑社會勾搭太深,在法律上負有連帶責任,被一起給捎帶進去了。

至於會不會有人因爲貪污數額巨大而掉腦袋,弗朗茨可以肯定的回答:不會!

反貪局和警方也不是吃閒飯的,有太多的產業,根本就遮不住。

鉅額不明財產來源,本身就是黑夜裡的螢火蟲,想不被盯上都難。

誰都知道奧地利的官員收錢不辦事,就算是合法,普通人根本就不敢給行賄。

就算有人給你送,你也要先考慮一下是不是遇到了釣魚執法,這種事情反貪局可是經常乾的。

貪污受賄,也僅僅只能從幾個可靠的人那裡擼羊毛,又能夠榨出多少油水來?

仔細盤算了一遍,弗朗茨發現貌似保下這些人,除了給自己添麻煩外,沒有任何價值。

至於國際輿論,愛說就去說吧,反正嘴長在人家身上,根本就攔不住。

就算處決的罪犯再多,也不會有人真跑過來指手畫腳,這年頭敢幹涉奧地利內政的還不存在。

“司法公正不容褻瀆,這次我們就要用這些人,向外界表明我們維護司法公正的決心。

湊個整數吧,那樣會更加有威懾力。正好讓這件事,成爲奧地利法律的標杆。”

聽了“標杆”二字,讓卡爾首相把原本準備的話嚥了回去,司法公正也是需要鮮血來鑄就的。

這和法不責衆是相對立的。今天要是因爲涉案人員多手下留情,那麼法律的震懾力就會大減,未來還會發生更多的類似事件。

與其給未來埋下隱患,還不如現在就快刀斬亂麻。反正這些人留下來也沒什麼用,奧地利現在也不缺勞動力。

“是,陛下!”卡爾首相慎重的回答道

……

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十三章、大陰謀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一百三十一章、戰爭爆發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二十章、密謀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五十九章、條件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六章、賭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記錄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三十五章、又見交易第二章、爭取第五十五章、亂世用重典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一百二十五章、造勢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十八章、缺人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二十章、科學研究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十六章、忍痛割肉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十六章、戰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七十章、想要止損的法國人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一百六十七章、聖誕百態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四章、蝴蝶效應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十八章、搞事情啦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一百零七章、不斷下降的預期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七章、黑暗時代
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十三章、大陰謀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一百三十一章、戰爭爆發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二十章、密謀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五十九章、條件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六章、賭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記錄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三十五章、又見交易第二章、爭取第五十五章、亂世用重典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一百二十五章、造勢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十八章、缺人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二十章、科學研究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十六章、忍痛割肉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十六章、戰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七十章、想要止損的法國人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一百六十七章、聖誕百態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四章、蝴蝶效應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十八章、搞事情啦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一百零七章、不斷下降的預期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七章、黑暗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