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轟動

經過了長達一個星期的勘探,巴克格神父給出了最終答案:“恭喜你,男爵閣下。你馬上要發財了。

這是一座河水沖積礦,表面的河沙含金量達到了8克,下層的礦石抽樣檢測含金量居然達到了16克。

這座金礦沿河蔓延了兩公里,初步估計金礦儲量可能高達50噸,只要在殖民地政府完成報備,這裡就屬於你了。”

聽到了這個消息,所有人都興奮了起來,這樣的富礦在奧地利可不多見。

興喜若狂的菲克尼男爵,強行壓制住了情緒,當即表態道:“不光是我要財了,我們所有人都要發財了。

大家請放心,當初的約定依然有效,這座金礦歸我們所有人共有,包括爲了尋找金礦犧牲的小夥子們,同樣也有一份兒。

我可以用斯特雷家族的榮耀向大家保證,只要在殖民地完成了登記,金礦收益中的一半,就屬於你們了。

現在讓我們一起守衛這座屬於自己的金礦吧!”

發現了金礦,也意味着最危險的時刻到了。在海外殖民中,因爲利益太大、分贓不均,造成的火拼不要太多了。

不要說是內部火拼了,在沒有向殖民政府報備產權前,就連消息走漏都是非常危險的。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發生黑吃黑的事件不要太多了。在非洲大陸上的開闊,最危險的不是叢林,不是土著食人部落,而是千千萬萬的同行。

菲克尼男爵的身價不厚實,在給大家配備了武器裝備後,就花的差不多了,自然不可能有錢給大家發薪水了。

既然沒錢,就只能畫大餅了。共同分享金礦的利益,就是他聚攏這個團隊的核心。

顯然斯特雷家族的信譽,在這幫人心目中還是非常有地位的,如果不是長期以來的尊卑觀念,現在場上的氣氛還會更加熱烈。

“慷慨的男爵閣下,請你放心,我們一定會誓死守衛金礦!”

“尊敬男爵閣下,你就放心吧,只要我們還沒有死,金礦就不會丟!”

……

衆人七嘴八舌的保證道。

得到了衆人的保證,菲克尼男爵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安撫住了手下人,他才能夠放心的前往殖民地登記報備。

就算是產權確定了,也並不意味着金礦就安全了。這裡是非洲大陸,最不缺的就是亡命之徒,守衛金礦的安全同樣是重中之重。

一些實力薄弱的殖民團隊,就算是發現了金礦,自身也沒有實力去開採,只能賣給殖民政府換取一次性回報。

顯然,菲克尼男爵不是那麼短視的人。這座金礦賣給殖民政府,最多也就五六十萬神盾,如果自己開採,那麼最後的利潤可能會高達數百萬神盾。

……

菲克尼男爵確定了金礦的產權過後,幾內亞發現金礦的消息,在最短的時間傳回了國內。

美泉宮

正在努力造人的弗朗茨,也被這個消息吸引住了。金礦意味着財富,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幾內亞就要掀起淘金熱。

幾內亞灣黃金海岸,弗朗茨還是有些印象的,具體的金礦位置在哪裡,就沒有辦法知道。

後世的很多地名,這個年代都不存在,就算是記得也沒有任何用。

就像現在幾內亞發現的這座金礦,在不在後世的幾內亞地區,都是一個大大問好。

這一片地區的非洲大陸,還是無主之地。殖民政府也沒有所謂的主權觀念,反正我佔了就算是我的了。

後世非洲各國,那整齊的邊界線,實際上是在柏林會議上確定的,在此之前各個地區沒有明確的邊界線,誰佔了就算是誰的。

殘酷的現實讓弗朗茨放棄挖金礦發財的夢,不過用黃金的消息,吸引移民卻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淘金客中能夠發財的永遠都是極少數,大部分人的結局都是錢用光了,黃金還沒有找到,最後不得不留下殖民地找工作維持生計。

非洲大陸別的不多,就是土地多。有充足的勞動力,把當地的土地開發出來,帶來的收益遠遠不是一兩座金礦可以比擬的。

侍女的聲音響起:“陛下,內閣諸位大臣來了。”

“嗯,我馬上過去。”弗朗茨回答道

金礦的魅力是巨大的,尤其是一座大型富礦更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就連維也納政府內閣也不例外。

如果把黃金換成錢,估計這個誘惑力就大大降低了。一噸黃金也不過價值27.32萬神盾,五十噸黃金也就一千三百多萬神盾。

實際上開採金礦也是需要成本的,最終的純利潤可能也就三四百萬神盾,而且開採金礦還需要時間,平均到了每年也就十幾二十萬神盾的回報。

對弗朗茨來說,這隻能算是一筆小錢錢,對維也納政府來說,也就一天的財政收入。

顯然賬不是這麼算的,政府拿黃金最大的用處是作爲儲備金髮行貨幣,這裡面蘊含的潛在利潤就大的多了。

……

財政大臣卡爾意氣風發的說:“陛下,非洲大陸發現了一座大型金礦,經過地質專家們的分析,周邊還可能存在別的金礦,殖民地政府已經封鎖了消息。

如果我們現在組織人手,進行全面勘探,肯定會大有收穫,非洲殖民地馬上就可以扭虧爲盈了。”

弗朗茨疑惑了,他沒有聽說過幾內亞有大型礦脈聚集啊,發現一座大型金礦不奇怪,可是發現一大片金礦不可能不引起轟動。

不過,弗朗茨沒有急着否定財政大臣的說法,這個年代殖民地都是自由發展擴張,如果有殖民團隊跑出了幾內亞發現了金礦,他一點兒不會感覺奇怪。

幾內亞又不大,不要指望殖民團隊會按照後世的國界線行動,這幫人的活動範圍到了哪裡,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

殖民大臣約西普·耶拉契奇提議道:“陛下,幾內亞灣素來都有黃金海灣的說法,現在幾內亞又發現了黃金,那麼意味着這一地區的黃金並沒有被開採完。

現在我們趁着消息沒有走漏出去,先出兵把這一地區給全部佔領了,再慢慢尋找金礦吧!”

弗朗茨搖了搖頭,打開了地圖畫出了幾條線問道:“在幾內亞灣擴張可以,不過英國人、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都在沿海地區有據點。

我們不可能同時和這麼多國家發生衝突,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避開這些據點,從內陸進行擴張,這能夠做到麼?”

黃金海灣的名頭太響亮了,儘管最近幾十年當地很少發現新的金礦了,可是現在這裡已經成爲了非洲奴隸貿易的聚集地,各國的奴隸商人都雲集在了這裡。

不要看他們單個實力不強,一旦聯合了起來,也不是那麼好對付。並且還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萬一把背後的各國牽扯了進來,奧地利還想獨吞黃金海岸,簡直就是在做夢!

約西普·耶拉契奇胸有成竹的回答道:“陛下,這些國家在當地的殖民據點,大都是私人行爲,並不是政府組織的。

我們也就派出民間武裝集團和他們競爭,不說把他們驅趕出去,在沿海地區再建立一些據點還是可行的。

只要我們在當地的移民數量足夠多,就佔據了殖民的主動權,在沒有大面積發現金礦前,各國政府的介入力度會很有限。

只要在此之前,我們建立起來了足夠的優勢,那麼後面就可以靠談判解決了,無非是大家根據實力強弱在當地劃分地盤。”

民間武裝是各國政府在海外殖民活動中的主力,這些組織縱使打起來了,也有迴旋的餘地,各國政府不會被直接拖下水。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在非洲地圖上畫了幾個圈,然後說道:“以這些地區爲爭奪目標吧,這幾處都是可能存在大量黃金的區域。

不過我們的目標並不是黃金,非洲大陸上最寶貴的財富是還沒有開發的肥沃土地,其次纔是一些天然礦產,最後還是黃金。

就算是黃金再豐富又能夠如何?每年的開採量有限,根本就不值得投入大量的資源和各國對抗下去。

所以一旦事不可爲,該放棄的就放棄好了,黃金在沿海地區可能存在,但是內陸地區更多。

我們沒有能力深入開發內陸,但是授權給民間組織,讓他們自由行動開發好了。

如果各國集中力量爭奪加納、科特迪瓦,那麼我們就去肯尼日利亞這個硬骨頭,正好藉機把西非的利益明確下來。”

聽了弗朗茨的解釋,衆人心中一驚,也就是奧地利這種陸權國家,要是換了海權國家,這種言論就是離經叛道。

不能說大家短視,實在是挖掘金礦,只需要一兩年時間,殖民地就可以獲利;要是開闢種植園,種植經濟作物,沒有五六年時間都很難看到成果。

這還是建立在有足夠移民的情況下,遺憾的是現在各大殖民帝國都缺人,本土的人口都嫌不夠,哪裡有能力開發殖民地呢?

荷蘭、葡萄牙這種本土不足五百萬的人口小國就不說了,即便是英法也就三千多萬人口,增長速度和蝸牛差不多,又有大量的殖民地,根本就開發不過來。

反倒是奧地利的情況要好些,殖民地數量不多,國內的人口數量不少,人口增長率又遠高於西歐,纔有足夠的人力資源進行深入開發。

財政大臣卡爾提醒道:“陛下,如果政府放棄對金礦的壟斷,恐怕我們的殖民地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會處於虧損狀態。”

“這種虧損在我們的承受範圍之內,捨棄了壟斷金礦的利益,卻可以獲取大量的移民涌入。

我們人爲控制一下,淘金潮至少可以持續五六年,只要這些淘金客中能夠留下來三分之一的人,我們在非洲大陸的根基就穩了。”弗朗茨淡定的回答道

淘金的人未必能夠賺到錢,但是給淘金客提供後勤補給的人,一定會賺到錢。

政府需要的是一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殖民地,而不一個因爲金礦開採而繁榮,因爲金礦採掘完了而蕭條的殖民地。

殖民地虧損,是真的虧損了麼?這筆賬就要看怎麼算了。

如果單純的計算稅收和行政、軍費開銷,那麼賬面上或許會出現虧損,可是淘金熱同樣會在當地形成一個市場,可以擴大奧地利國內工商業商品的銷售。

比如說:帳篷、水壺、鐵鍬、五金、船舶……

這麼多相關產業都獲得了訂單,必然會產生大量的稅收,反饋到財政收入中。

還不能填補虧損,那麼政府在當地收購黃金,用來做儲備金髮行貨幣,收取的貨幣稅摺合上去,總能夠贏利了吧?

各國虧損的殖民地也不是一個兩個,可是大家依然沒有放棄,就知道這幕後潛藏的利益了。

……

維也納政府放開了封鎖,幾內亞發現大型金礦的消息,迅速在新神聖羅馬帝國傳播了開來,然後蔓延到了整個德意志地區。

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繼菲克尼男爵發現金礦過後,又有人陸續發現了金礦,只不過這些金礦並沒有那麼大。

不過沒有關係,只要有金礦就行了。甚至某些含金量太低,沒有開採價值的金礦,也被無良的殖民部拿出來進行宣傳。

反正都是金礦,官方只是公佈一下儲量,對礦石含金量給出了一個含糊不清的數字。

比如說:0.8~45克,0.8克每噸的含金量未必是最低的數字,但是45克每噸的含金量一定是最高的,甚至是遠遠超過了最高含金。

這些數據用來糊弄普通人已經足夠了,每一塊礦石的含金量都不盡相同,擁有這麼大的差距也是正常的,再垃圾的金礦偶爾也會出一塊高品質礦石啊!

媒體也非常配合的宣傳,某某某在淘金潮中一夜暴富,比如菲克尼男爵就變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所以人都知道他一夜之間變成千萬富翁。

至於財富還埋在地下,開採金礦也需要成本的事實,被媒體果斷的忽略了。

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三十章、加入——拆分第一章、穿越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兩百領四章、洗白之路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三章、鴻門宴第一百一十四章、超級走私商道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十五章、改革派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三章、輸出英鎊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兩百零九章、腦洞大開的沙皇政府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十章、扯後腿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一百一十六章、添堵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四十六章、比爛的組織第七十二章、善後準備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九章、列強本色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一百五十三章、逼宮與導火索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三十九章、雲涌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兩百四十五章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二十章、安全衛生大整頓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五十三章、愛國者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七章、菜鳥初鳴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頭牛引發的血案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八十五章、飛來橫禍第十一章、奧地利經濟圈計劃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
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三十章、加入——拆分第一章、穿越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兩百領四章、洗白之路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三章、鴻門宴第一百一十四章、超級走私商道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十五章、改革派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三章、輸出英鎊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兩百零九章、腦洞大開的沙皇政府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十章、扯後腿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一百一十六章、添堵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四十六章、比爛的組織第七十二章、善後準備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九章、列強本色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一百五十三章、逼宮與導火索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三十九章、雲涌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兩百四十五章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二十章、安全衛生大整頓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五十三章、愛國者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七章、菜鳥初鳴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頭牛引發的血案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八十五章、飛來橫禍第十一章、奧地利經濟圈計劃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