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不斷下降的預期

沒有能夠達到目的,勞合-喬治只能感嘆:世界變化太快,法國政府也不好忽悠了。

不同於親英的波拿巴王朝,波旁復辟和英國政府是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甚至爲了避嫌,卡洛斯政府還故意和英國人保持了距離。

事實擺在眼前,甭管勞合-喬治許諾多大的利益,都不能掩蓋參與反神羅戰爭的超高風險。

法蘭西現在元氣大傷,幾百年殖民帝國積累下來的家底也被消耗一空,根本就沒有資本同神羅對着幹。

國家經不起折騰,國王就更經不起折騰了。波旁王朝雖然是正統,但是中間幾度被強龍插足,統治基礎遠沒有外界看到的那麼穩固。

要不是前面政府的瞎折騰,以及俄國人的禍害,讓巴黎民衆聞“革命”色變。

要不然以法蘭西目前的經濟狀況,估計卡洛斯政府早就被人趕下臺了。

不得不承認社會毒打,更容易讓人成熟。一連串的失敗下來,法蘭西的中二少年近乎絕跡。

沒有這些炮灰主力軍,革命黨都沉寂了下來。沒有辦法,現在恰好是民衆最反感革命的時候,根本就不具備造反的基礎。

誰都不是傻子,反法同盟的部隊還在法蘭西駐紮着。在這個時候造反,造的就不光是卡洛斯政府的反,同時也是在造“反法同盟”的反。

聰明人都能夠看出來,現在起來造反,除了賠上身家性命外,沒有任何意義。

至於看不懂時局的蠢貨,早就死得死死七七八八了,就算是僥倖逃過一劫的也成不了氣候。

最重要的是卡洛斯掌權後,國內經濟雖然沒有太大的氣色,但是法蘭西人口已經大幅度減少。

人口減少了,人均分到的資源自然就增加了,大家的日子也就過得去下去了。

經歷了戰亂才知道和平的可貴,被折騰怕了的法國民衆,現在就想過幾天安生日子。哪怕生活很苦,那也比流離失所的強。

在人心思定的社會大背景下,法蘭西的國內局勢,反倒是迅速穩定了下來。

沒有忽悠到法國人,勞合-喬治非常失望,不過現在他沒時間傷感。這次出訪歐洲,可不僅僅只是爲了一個法蘭西。

除了百分之百確定是敵人的神聖羅馬帝國外,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是英國政府拉攏的對象。

雖說受地緣政治影響,想要把人拉過去不現實,但是玩一出“身在曹營心在漢”也不錯。

不求各國站在自己一邊,只要讓大家在霸權爭奪戰中保持中立,或者是消極怠工,對不列顛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勝利。

要做到這一點,並非沒有希望。歐洲各國現在依附神聖羅馬帝國,不等於大家就真的心甘情願了。

沒有人喜歡頭上有個“婆婆”管着,如果可能的話,大家更樂意回到多強並立時代。

真要是神聖羅馬帝國奪取了世界霸權,那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家獨大”,各國只能匍匐在這個龐然大物下面瑟瑟發抖。

維也納政府現在注意吃相,不等於一家獨大後還是注意吃相,沒有人願意去賭維也納政府的節操。

畢竟,政府是需要換屆的。弗朗茨時代是社會大背景特殊,必須要注意吃相,保留了基本的節操,但這不等於下一個時代同樣擁有節操。

要不是前面玩兒的太溜,藉着反法戰爭一躍而起,估摸着反奧同盟早就建立了。

從這方面來看,神聖羅馬帝國能夠崛起,法蘭西也是居功甚偉的。

要不是之前他們牛逼哄哄的頂在前面拉仇恨,影響到了各國的判斷,神聖羅馬帝國的崛起絕對沒有這麼順暢。

或許勞合-喬治就是天生勞碌命,名字都以“勞”開頭,現在更是作爲英國的特使滿世界跑。

不同於後世的交通便捷,這年頭雖然也有飛機,但是政客們基本上都不敢坐。

最豪華的火車,平均速度都趕不上後世的綠皮火車。速度最快、舒適度最高的自然是專列,可惜勞合-喬治還享受不到這種級別的待遇。

英國對外全權特使的身份,拿到海外能夠嚇倒一片人,但是在歐洲大陸,不鳥他的人多得去了。

每到一個國家都有專列伺候着,要是愛德華七世親自出訪,那還差不多。

長時間在車上呆着,顯然不是一種享受。幸好歐洲各國大都是一些小國,要是個個都像神羅、俄羅斯一樣,勞合-喬治非得被憋瘋不可。

前面在爲大英帝國的事業而奮鬥,後方也沒有閒着。爲了軍費預算的問題,英國議會已經召開了七次會議。

截止到目前爲止,皇家海軍同神羅海軍的總噸位比,依舊保持在10:6.5,戰列艦噸位比也高達4:3,唯獨在超級戰列艦上面沒有優勢。

現在維也納政府增加了1億神盾的預算(摺合5000萬英鎊),皇家海軍想要繼續保持目前優勢,最少也要增加7000萬英鎊。

這個數字聽起來不大,實際上卻非常的要命。要知道英倫三島一年的財政收入,都不到1億英鎊。

就算是計算上殖民地收益,這仍然是一個天文數字。一旦這筆軍費預算通過,別的不能確定,英國政府今年肯定是要財政赤字了。

如果再加入原本軍費預算,那麼今年皇家海軍的軍費預算直接就突破了一億英鎊,都趕上了原時空軍備競賽最激烈的時候。

當然,現在也是軍備競賽最激烈的時候,區別只是在於缺少了前面的預熱,直接就過度到了決賽環節。

這種沒有預賽,直接爭奪最後總冠軍的玩法,英國人明顯不適應,起碼議會就沒有反應過來。

很多人都在懷疑,這是不是皇家海軍和神羅海軍在唱“雙簧”,以騙取鉅額的軍費預算。

類似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儘管英奧兩國海軍沒有真正勾搭過,但是在要軍費的時候,都默契的高舉“威脅論”。

一次兩次三次四次……,發生的次數多了,落在有心人眼中,那就不再是巧合。

原時空都傳出了英德海軍聯合騙取軍費的新聞,現在再來一出英奧海軍聯合騙取軍費的傳言,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正常情況下,大家都是不會相信的,但是還有非正常情況不是麼。

英國政府雖然財大氣粗,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的資金就無限了。在軍費上花得多了,就必然要壓縮其它領域的開銷。

每一名議員的背後,都是利益集團支撐的。海軍軍費預算增加,有人會從中受益,同樣也會有人吃虧。

利益是不帶腦子的,爲了反對而反對,完全是正常操作。

何況,神羅的造艦計劃還做了遮掩,大家完全有理由懷疑這是敵人故意搞出來誘騙他們上當的。

要知道海軍軍費預算增加,從來都不是一次性投入的。等軍艦服役過後,每年都有增加維護成本。

類似的當,英國政府已經上了不只一次。反正皇家海軍又不敢殺進地中海,維也納政府根本就不怕玩兒崩了。

看看軍艦總噸位對比就知道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兩國海軍總噸位量比都保持在10:7,結果現在變成了10:6.5。

看似比例變化不大,實則折騰出去的都是錢。尤其是皇家海軍還封存了大量的法制軍艦,要不然雙方的噸位總量差距還會更加懸殊。

本來噸位總量領先是一件好事,意味着皇家海軍的霸權牢不可破。可惜,伴隨着“超級戰列艦時代”的降臨,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在見識到超級戰列艦的戰鬥力後,皇家海軍才猛然間意識到“軍艦過時了”。

一夜之間,海軍革命技術爆發,在超級戰列艦面前,傳統的各類主力艦都變成了小孩子玩具。

伴隨着海軍重新洗牌,皇家海軍對神羅海軍的壓倒性優勢,也漸漸不復存在。

見海軍大臣被議員們噴得狗血淋頭,坎貝爾首相有些坐不住了。按照現在的情況這麼吵下去,估摸着敵人都打上門來了,他們都沒有做出決定。

“肅靜!”

“請各位議員遵守會議秩序,禁止進行人身攻擊。”

議長的聲音響起,會場暫時性恢復了秩序。看得出來,大家還是很自重身份的,總算是沒有演變成“潑婦罵街”。

不過這都是暫時的,基本上每一次會議,都需要議長提醒幾次。

這還是上議院,議員們都是貴族出身,大都能夠剋制自己的情緒,下議院那就更熱鬧了。

吵架只能算是小兒科,上演全武行都是時有發生。

在英國民間一直都流傳着一句話:“要成爲一名合格的議員,不光要能言善辯,更要有一副好身體。”

見場面安靜了下來,坎貝爾首相:“諸位,局勢已經非常危急了。

神聖羅馬帝國帝國議會,在上個月就批准了海軍軍費預算增加案,現在神羅各大造船廠都已經開工了。

根據我們蒐集到的情報,目前正在開工建設的超級戰列艦,就高達13艘之巨。

這意味着什麼,想必大家都清楚。普通的軍艦在超級戰列艦面前,根本就沒有生存生力。

如果我們不立即跟進,一旦讓敵人這批軍艦服役,皇家海軍的優勢將蕩然無存。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以神羅的野心,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向我們發起挑戰。

儘管我對皇家海軍的信心十足,哪怕是軍艦性能落後,我們的官兵也能夠憑藉專業素養以弱勝強。

但是,這需要付出非常慘痛的代價,會給其它國家有機可趁。

作爲一個島國,我們必須要時刻保證海權優勢,一刻也不容放緩。”

提起“神羅帝國議會”,坎貝爾就暗自羨慕不已。同樣是議會,兩者之間的區別太大了。

神羅帝國議會做出一項決策,最快只需要幾個小時,最慢也不會超過半個月。

這樣的效率,那是英國議會萬萬也不可能實現的。

如果不是因爲議會通不過,坎貝爾都想要效仿神聖羅馬帝國在《議會法》中增加效率條款,強制規定議會必須在一定期限內做出決策。

想想就行了,神羅帝國議會纔多少議員,不列顛議會又有多少人,兩者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人多力量大,但是人多也會強行“降智”。別的不敢確定,只是在吵架的時候,絕對是人越多場面越感人。

對比只有幾十人的神聖羅馬帝國議會,人丁興旺的英國議會,明顯要更難管理一些。

坎貝爾的話音剛落,就有一名反對派的議員跳了出來,質疑道:

“首相閣下,我們都知道帝國正在面臨挑戰,但這不等於納稅人的錢,就可以被隨意揮霍了。

一次性增加7000萬英鎊的軍費預算,還僅僅只是一年,閣下莫非覺得英鎊就是草紙,我們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既然敵人增加了5000英鎊的軍費預算,那麼等額跟進就是了。難道在同等條件之下,皇家海軍還怕他們不成?”

時代在變化,大家的心裡預期同樣在發生變化,皇家海軍的發展規劃也是不斷的降低標準。

先是從最初的三強戰略,變成了兩強標準,接着又降低到了對老二5:3,再然後是10:7、4:3。

咬牙支撐到了現在,很多人的心裡預期,再次發生了降低。頗有幾分一戰後,英國政府對美國人態度。

剛開始強硬,準備憑藉皇家海軍壓制美國人,嘗試了一下發現自家的錢包不夠鼓,被迫做出了退讓。

現在雖然沒有到那一步,可是皇家海軍每年不斷膨脹的軍費,還是讓英國政府有些吃不消。

如果僅僅只是堅持幾年,那麼憑藉不列顛積累下來的底蘊,自然不是問題。

可是神聖羅馬帝國大勢已成,一時半會兒根本就pk不下去。這場突然爆發的海軍軍備競賽,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結束。

參考英法百年戰爭,很多英國人都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打算,準備憑藉海峽優勢慢慢耗下去,等待歐洲局勢發生變化。

如果擱在一百年前,這樣的計劃自然沒有問題。可惜現在時代不一樣了,真要是長期耗下去,反倒是不列顛更加吃虧。

皺了皺眉頭,坎貝爾無奈的解釋道:“閣下只看到了軍費預算,卻忽略了實際情況。

儘管我們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造艦工業,但是我們建造軍艦的成本,還是要比奧地利人高出10%~15%。

軍艦建造是一項複雜的工程,每一艘軍艦的誕生,背後都牽扯到了上百個行業。

不管我們原不願意承認,在整體工業產業鏈上帝國確實落後與神聖羅馬帝國。

不光是軍艦建造,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後期維護軍艦成本,我們均比敵人略高一些。”

沒有辦法的事情,軍艦這種牽扯相關企業衆多的行業,不得不受工業體系的影響。

作爲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的神聖羅馬帝國,在這方面明顯更佔便宜一些。

同樣功能的零配件,神聖羅馬帝國的生產成本,就是要比其它國家更低一些,並且越是技術含量高的配件,這種成本優勢越明顯。

在自由貿易時代,沒有任何限制,英國造船廠可以同樣從神羅採購零配件,無非是多點兒運費,成本上不存在明顯劣勢。

可是伴隨着自由貿易體系的崩潰,這種好日子就一去不復返了。進口需要支付高昂的關稅,喪失了性價比。

原本被逼到破產邊緣的本土企業,好不容易纔翻了身,現在自然要補補血了。

零配件採購價格上去了,造船廠報出來的單價,自然也上去了。

爲了行業的健康發展,這筆單隻能由英國政府來買。想要把成本降下去,那就只能等相關企業完成技術革新。

當然,成本雖然增加了,還是不至於直接增加40%那麼過分。

坎貝爾的解釋,更多還是爲了轉移議員們的視線,以便獲得更高的軍費預算,保證對神羅海軍的絕對壓制。

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十五章、逼宮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二十章、英法協約第九十一章、成熟第一百零八章、都靈陷落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一百九十八章、鈔能力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一百四十七章、神風特工隊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十六章、忍痛割肉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二十七章、追趕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二十七章、撤退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一百二十二章、砸鍋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八十七章、分裂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國的無奈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二十六章、殘酷的戰爭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一百章、倒黴蛋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六十七章、挑戰者與維護者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十一章、不夜城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二十九章、重新定義‘意大利地區’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一百二十五章、屠城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
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十五章、逼宮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二十章、英法協約第九十一章、成熟第一百零八章、都靈陷落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一百九十八章、鈔能力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一百四十七章、神風特工隊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十六章、忍痛割肉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二十七章、追趕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二十七章、撤退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一百二十二章、砸鍋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八十七章、分裂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國的無奈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二十六章、殘酷的戰爭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一百章、倒黴蛋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六十七章、挑戰者與維護者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十一章、不夜城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二十九章、重新定義‘意大利地區’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一百二十五章、屠城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