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

一枚枚炮彈從天而降,落入水中發出轟鳴的爆炸聲,順帶激起滔天巨浪。

剛剛投入河中,還沒有來得及發揮作用的木筏,被巨浪衝擊的七零八落。

看着眼前發生的這一幕,博德曼上校對接下來的進攻,已經不抱有希望。

沒有辦法,蘇伊士運河實在是太窄了。站在河邊肉眼就能夠清洗的看到對面,任何渡河工具都保不了密。

要知道蘇伊士運河從通航開始,就被法奧兩國視爲頭等戰略重地,爲了保障運河的安全,兩國在沿岸部署了大量的火炮。

沒有任何意外,法國人的火炮部署在埃及,奧地利的火炮部署在西奈半島。兩國各自佔據一邊,以保障自身的話語權。

本來這些火炮、要塞是爲了防備英國人的,沒想到最後打在昔日的盟友身上。

戰爭爆發後,爲了全據蘇伊士運河,法奧兩國都投入了重兵進行爭奪。

怎奈雙方的防禦都很變態,在不毀壞運河的前提下,誰也沒有辦法完成登陸。

“給指揮部發電,敵人早有準備,我們準備的木筏遭到了敵軍炮擊,偷襲蘇伊士港的計劃破產!

鑑於目前的情況,建議總部批准炸燬蘇伊士運河,填出一條通道來。”

博德曼上校無奈的說道。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提出炸燬運河的建議了,怎奈蘇伊士運河戰略意義重大,這年頭的清淤的技術又不行。

一旦運河遭到損壞,即便只是局部地區,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進行修復。

戰爭年代,時間就是生命。拿下一條無法發揮戰略意義的運河,根本就無法對敵人形成戰略優勢。

從法奧兩國軍隊的戰鬥,也可以看出來,大家炮戰歸炮戰,還是在儘量閉着運河打。

當然,這和運河公司背後的股東也不無關係。畢竟蘇伊士運河的股份,早就被兩國權貴給瓜分了。

不看僧面看佛面,儘管是戰爭時期,可還是逃離不了人際關係。沒準指揮部中的大佬,自己都是運河公司的股東之一。

除非到了萬不得已,否則誰也無法下定毀壞運河的決心。

相對而言,軍隊還算是單純的。這些複雜的問題,不是博德曼上校需要考慮的,作爲一線指揮官他只需要考慮軍事上的問題。

……

接到博德曼上校的電報,費斯拉夫上將額頭上皺紋越發密集了起來。

爲了方便殖民擴張,從開闢殖民地開始,奧地利委任的殖民地總督都是武官,主要負責殖民地安全和對外戰爭。

作爲中東總督,從戰爭爆發開始,費斯拉夫上將就自動成爲了中東戰區司令官,負責奪取蘇伊士運河。

位高權重的背後,同樣也伴隨着沉重的壓力。和以往的敵人不一樣,這次的敵人可是法國人。

翻開歷史書就知道,在歐洲戰爭史中,法國人就是一個大boss,在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歐陸第一強國,法國陸軍更是被公認爲世界第一。

面對這樣的敵人,再怎麼慎重也不爲過。

事實上,有這樣想法的不光是費斯拉夫。戰爭剛剛爆發的時候,反法同盟的將領基本上都有些畏首畏尾。

不過這一切都是過去式了,隨着戰爭的爆發,大家對法軍的敬畏之心,很快就消退了下去。

沒錯,法軍的精銳確實厲害,但這樣的部隊太少了,更多的還是戰鬥力不咋地的普通部隊。

歐洲戰場尚且如此,埃及地區就更不用說了。除了那幾個精銳的本土師外,剩下的殖民地部隊,根本就不夠看。

因爲運河受阻的緣故,中東戰區雖然沒有取得多少戰果,可是東非、西非、北非的兄弟部隊們卻在高歌猛進。

沒有辦法,法奧接壤的邊界線實在是太長了,儘管大部分地區都有沙漠阻隔,可沒有沙漠的地區也不少。

綿延不知道多少萬里的邊界線,法國政府就算是想部署重兵進行防禦,也沒有那麼多軍隊往裡面填,防禦的重任自然是落到殖民地政府頭上。

毫無疑問,一邊是爲自己打仗的封地貴族,一邊是替法國人賣命的土著軍隊,雙方的戰鬥力、戰鬥力意志都不在一個層次上。

勝利是永遠都是最能鼓舞士氣的,原本還擔心法國人會不會渡河的費斯拉夫上將,現在只想着怎麼打過去。

……

指揮部內,參謀長馮弗朗克笑道:“這已經是第三十六封建議炸燬蘇伊士運河的電報,我的司令官閣下,現在到了該下定決心的時候。”

費斯拉夫上將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翻了翻白眼說道:“你以爲我不想,可是炸燬蘇伊士運河的影響太大。

我們自己不能用就算了,反正國內早有準備,沒有指望戰爭時期能夠正常使用。

問題是蘇伊士運河通航的時候,我們可是發佈了運河永恆中立公告,明確宣佈在任何時期都要保障運河自由通航的。

現在因爲戰爭的緣故,暫時封閉了運河,國內都承擔了非常大的外交壓力。

要是這個時候傳出我們炸燬了運河,原本對我們有利的國際輿論,恐怕會頃刻間逆轉。”

不管願不願意承認,戰爭都是爲政治服務的。作爲高層指揮官,費斯拉夫上將必須要考慮政治上的影響。

別看現在封閉了蘇伊士運河,實際上法奧兩國都沒有公開宣佈過,有的只是裹腳布運河公司的一封建議書。

理論上來說,蘇伊士運河現在還是可以自由通航的,法奧兩國均不能阻攔。

當然,只要聽聽兩岸轟鳴的炮火聲,就沒有哪個頭鐵的敢在這個時候經過運河。

不敢和不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現在是法奧一起承擔國際壓力,因爲戰爭是法國人挑起的,大家的怨念大都衝着法國人去的。

要是奧軍炸燬運河就不一樣了,斷人財路的就不是法國人,而是奧地利政府。

看似被人罵只是小問題,可是深層次分析。那就意味着政府苦心積攢的國際信譽,直接毀於一旦。

喪失了國際信譽,勢必會影響到了戰後奧地利重建立國際秩序,這牽扯到的利益就大得去了。

馮弗朗克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這種解釋,不過接下來的話直接把費斯拉夫氣了一個半死。

“這是你的問題,誰讓你是司令官呢?參謀部只負責制定作戰計劃,政治上的影響和我們沒關係。”

看着幸災樂禍的參謀長,費斯拉夫上將只想一拳打過去,不過這也只能想想而已。

規矩就是規矩,奧地利的參謀制度從建立開始,就禁止他們摻合政治。

真要是跑去從政治層面考慮問題,那麼距離滾蛋也就不遠了。

這可是權力制衡的一部分,主要是吸取了原時空德軍參謀部在一戰中奪權的教訓,屬於不能碰的禁忌。

事實上,費斯拉夫上將這位司令官,也是被限制摻合政治的,只不過特殊的身份地位決定了他必須要從政治上考慮問題。

無法決定的問題,自然要上報了。凡事有可能影響帝國未來戰略的決定,都只有維也納政府可以做決定。

……

傍晚時分,一排排的木筏悄然下水,博德曼上校親臨前線,爲偷襲行動做最後的動員工作。

看着一個個朝氣蓬勃的小夥子,博德曼上校忽視覺得自己充滿了罪惡感。

明知道沒有多少希望,還要拿他們的生命進行冒險,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在謀殺。

可戰爭就是這麼殘酷,爲了贏得最終的勝利,任何機會都不能放過。

博德曼上校的自責,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被一個聲音打破了。

“上校,行動的時間到了。敵人的探照燈剛剛掃過,我們只有十五分鐘。”

電力時代的降臨,自然也被運用到了軍事上,比如說戰場上的探照燈。

蘇伊士運河寬度有限,燈光可以直接照射到對面,自然成爲了防備敵人夜間偷襲的利器。

“進攻!”

……

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八章、毒瘤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十九章、風波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三章、新的麻煩第一百七十三章、投機者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一百八十二章、愈演愈烈第三章、新的麻煩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一百零三章、刺殺第兩百零九章、腦洞大開的沙皇政府第一百七十二章、政客的良心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十章、扯後腿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二十章、密謀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二十七章、二月革命第七章、佈局輿論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三十一章、猜測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一章、美國內戰爆發第八十五章、暗度陳倉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十章、波旁復辟第六章、暗流涌動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二十六章、黃雀在後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一百章、日俄斷交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四十七章、敵在國會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十九章、良心銀行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憲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九十五章、六六條約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
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八章、毒瘤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十九章、風波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三章、新的麻煩第一百七十三章、投機者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一百八十二章、愈演愈烈第三章、新的麻煩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一百零三章、刺殺第兩百零九章、腦洞大開的沙皇政府第一百七十二章、政客的良心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十章、扯後腿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二十章、密謀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二十七章、二月革命第七章、佈局輿論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三十一章、猜測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一章、美國內戰爆發第八十五章、暗度陳倉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十章、波旁復辟第六章、暗流涌動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二十六章、黃雀在後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一百章、日俄斷交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四十七章、敵在國會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十九章、良心銀行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憲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九十五章、六六條約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