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

放下了手中的《非洲戰略》,弗朗茨只能感嘆大家的目標遠大,一口氣圈下了大半個非洲大陸。

沒錯,就是圈下了,而不是佔領。目前奧地利還沒有完成上述計劃的三分一,實際控制區可能五分之一都不到。

即便是弗朗茨已經努力移民了,目前奧屬非洲的人口,仍然不足五百萬。

這麼點兒人口控制七八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廣人稀到了什麼地步可想而知。

當然,這是不計算當地土著的,不然早就過千萬了。

要是完成接下來的戰略,沒有幾千萬人口是不行的。然而整個新神聖羅馬帝國的人口,也纔剛剛越過六千萬的門檻。

現在世界已經瓜分的快完了,最後一片無主之地,肯定少不了一場龍爭虎鬥。

目前法奧兩國走到了殖民非洲的最前端,緊隨其後的是英國人、葡萄牙人,荷蘭人也有小塊殖民地。

這份殖民部的宏觀戰略,應該用“理想戰略”來形容更好一些。

只要各國不傻,就不會讓這份計劃變爲現實。

初略的看了一下地圖,大致是:西起幾內亞、馬裡,北至利比亞,南臨布爾人共和國,東至索馬里。

雖然這個年代沒有衛星定位,弗朗茨初略估計一下,這些地區總面積加起來,也是奔着兩千萬平方公里去的。

想了想後,弗朗茨拿起筆在上面開始打了一個叉,準備打回去讓殖民部重做。

這種不切實際的戰略,根本就沒有可行性。除非挑起一次世界大戰,奧地利成爲了大贏家,纔有去實現的資本。

然而,弗朗茨不是戰爭狂,奧地利也不是歷史上那個必須要挑戰世界的德二帝國。

雖然很多人認爲德二帝國是因爲經濟發展,需要資源、市場才挑起戰爭的,不過弗朗茨卻認爲主要是資源,因爲市場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世界經濟是一個大循環,國家經濟是一個小循環。理論上只要這個循環圈子正常運轉下去,經濟就可以持續發展。

這個經濟循環圈的核心在於人口和資源,現在全世界人口也就那麼十來億。

其中:歐洲地區約2.75億,主要是俄、奧、法、英四國加起來就超過了2億。

亞洲地區約8.2億,兩個東方人口大國加起來就有7億,剩下的地區同樣是地廣人稀。

非洲大陸約有0.6億左右,殖民活動影響讓當地出現人口增長,因爲最近幾年移民離開的較多,很多地區已經出現了負增長。

美洲地區約六千多萬,這纔是真正的地廣人稀,南北美洲加起來才這麼點兒人,兩個美國就佔據了一半。

現在的國際貿易額實際上並不大,各國的經濟主要還是看國內,以奧地利爲例國際貿易所佔經濟比重,不足總量的5%。

如果把殖民貿易額計入本土經濟中,那麼國際貿易在奧地利經濟總量中,就更加不值得一提了。

這是生產力決定的,社會總財富有限,能夠出口的商品又太過單一,貿易額根本就提升不上去。

現在國際市場上,最大的出口商品就是紡織品,其次是糧食。什麼工商業製品、機械設備,根本就沒有多大的市場。

整個國際市場上,所有出口商品總額加起來,都不足十億英鎊,甚至是不足七億英鎊。

市場一共就這麼大,各國經濟的主力都是本土市場。英法奧隨便那一家,本土的經濟總量都不是一個十億能夠衡量的,起碼要用兩三個。

以國內經濟爲主導的時代,最重要的還是內部循環。只要有足夠的資源,理論上經濟就可以正常發展。

具體可以參考美國,很多人都以爲拉美是美國人的後花園,是美國工商業製品的傾銷地。

現實卻是,拉美地區一共就兩百多萬人,百分之六七十還是印第安部落,有個毛的購買力。

南美各國又不買美國人的賬,人家寧願進口歐洲商品,又不買美國的垃圾產品。

然而,從19世紀後期開始美國經濟依然是突飛猛進,四十年內增長了九倍。

這就是資源的力量。同樣是缺乏足夠的商品出口市場,德國人被資本逼着上了戰場,而美國資本卻可以穩住,靠的就是自身豐富的資源。

在弗朗茨看來,“資源”纔是殖民的核心。在這一理念下,纔有殖民地本土化運動。

猶豫再三過後,弗朗茨沒有直接駁回這份“異想天開的計劃”。他非常反感畫大餅,可是又不得不畫大餅非常有效。

要不然歷史上也不會有那麼多異想天開的計劃,比如說:英國人的2C計劃,從開羅到南非直接由南到北。

包括:埃及、蘇丹、烏干達、肯尼亞、贊比亞、津巴布韋、博茨瓦納、南非、坦桑尼亞。

這份計劃儘管很龐大,可是約翰牛最後實現了。然而沒有維持多久,殖民帝國就崩潰了。

作爲後來者德國人也搞出了“條頓非洲計劃”,這份計劃野心不算大,僅僅只包含了:納米比亞、安哥拉、剛果、坦桑尼亞。

戰略能否成功看實力,和野心大小沒有關係,所以這份戰略夭折了。

法國人的“2S計劃”就有些變態了,在佔領北非過後,法國人還準備從塞內加爾殺到索馬里。

這份計劃和奧地利的戰略計劃也差不多,“幾內亞到索馬里”和“塞內加爾到索馬里”差距並不大。

至於奧地利的南臨布爾人共和國,目前已經勉強實現了,在津巴布韋地區出現了千人殖民據點。

北至利比亞也沒有難度,畢竟那是非洲內陸地區,競爭對手還夠不着這片區域。

唯獨東至索馬里,還是遙遙無期,中間隔着蘇丹和埃塞俄比亞。當然從烏干達、肯尼亞繞過去也可以。

實際上操作起來,絕對不是那麼簡單。因爲奧地利的殖民戰略,把這些地區一起劃了進去。

不管怎麼說,精神上是值得肯定的。既然這份計劃被送了上來,那麼就代表着殖民部認爲有成功的可能。

當然,這個成功不是所有目標都完成,只是說在戰略上完成計劃,中間少了幾塊殖民地,那是在所難免的。

考慮到現在是殖民地本土化的關鍵時刻,弗朗茨默許了這份計劃存在,當然具體實施的時候,肯定不能這麼生搬硬套。

比如說:有河流連通的地區優先、沙漠地區靠後,土著實力強大的地方先擱置,可能引發衝突的地區要剋制住擴張……

這個年代,非洲大陸沒有國界線,大都一幫土著部落,談國家概念還是太扯淡了。

這份殖民戰略,自然不會跟着後世的國界線走了,實際上弗朗茨也沒有辦法在地圖上把後世的國界線找出來。

經過一陣修改,弗朗茨成功的把這份戰略計劃壓縮了下來。

比如說:北非的沙漠就不和法國人爭,反正這個年代也控制不了。

具體來說就是:大半個馬裡不要了,尼日爾地區也基本上不要了。如果不是爲了連接利比亞,乍得弗朗茨都準備放棄,現在是勉爲其難留下的。

東部的埃塞爾比亞、索馬里,也被弗朗茨排到的最後,其它地區沒有佔領前,不會打這些地區的注意。

納米比亞、坦桑尼亞排到了倒數第二序列,基本上屬於被放棄地區。剩下的地區就看手下人的能耐,能拿下多少算多少。

這麼一來,這份計劃就縮水了差不多三分一,可行性大大提高了。

佔據大半個非洲大陸太拉仇恨了,可是佔據三分一、或者是百分之四十左右的非洲大陸,弗朗茨認爲有可能成功的。

這是實力+先手優勢共同決定的。一旦本土化戰略成功,又是一個移民高峰期。只要有足夠的人口,在非洲大陸上弗朗茨就不懼怕任何挑戰。

就比如說現在的西非地區、剛果地區,當地有上百萬人口,誰有能力把這些地方搶走?

戰爭也是需要成本的,沒有足夠的利益,根本就不足以令殖民帝國發動戰爭。

非洲大陸上能夠引發列強戰爭的,除了南非的金礦外,別的地區都不足以令大國兵戎相見。

實際上,南非的金礦也不值得兩個大國血拼一場。儘管黃金儲量高,可是在開採出來前,也就那麼回事。

不要看每年幾百噸的產量,實際上黃金開採也是需要成本的,要靠黃金收回戰爭成本,弗朗茨不覺得在他有生之年能夠實現。

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七章、巴黎公社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九十二章、殺人誅心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五十八章、收網第五十四章、蘿莉養成計劃第十二章、自由燈塔必須要亮起來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十五章、改革派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一章、強取豪奪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兩百三十四章、發現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兩百九十九章、千年傳統第三十七章、看不懂的資本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三十七章、看不懂的資本第五十二章、包裝很重要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十九章、良心銀行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九十七章、誅國賊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十六章、淘金熱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五十九章、拿破崙三世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八章、禍不單行第八十七章、使館危機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五十八章、國葬第五十二章、包裝很重要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一百零八章、巴爾幹風雲起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
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七章、巴黎公社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九十二章、殺人誅心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五十八章、收網第五十四章、蘿莉養成計劃第十二章、自由燈塔必須要亮起來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十五章、改革派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一章、強取豪奪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兩百三十四章、發現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兩百九十九章、千年傳統第三十七章、看不懂的資本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三十七章、看不懂的資本第五十二章、包裝很重要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十九章、良心銀行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九十七章、誅國賊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十六章、淘金熱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五十九章、拿破崙三世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八章、禍不單行第八十七章、使館危機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五十八章、國葬第五十二章、包裝很重要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一百零八章、巴爾幹風雲起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