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

經過了一系列的討價還價, 1891年12月17日,反法同盟終於達成了協議,簽訂了《對法處置草案》。

到了這一步,分贓會議也差不多完成了。只要在維也納和會上讓法國人簽字,確定其合法性就行了。

儘管反法同盟各國事先就有過約定,但是能夠在不到兩個月時間達成初步協議,仍然是效率的體現。

拿到了簽訂的條約後,弗朗茨非常懷疑大家是爲了儘快回家過聖誕節,才這麼速度的。

“草案”確實是“草案”,除了在大框架上有所約定外,具體細節上基本上都是空白,就連很多條款都是模棱兩可。

比如說:宰割法蘭西的領土,都只有一個地名,具體的邊界線在條約上沒有體現。

看似很明確了,實際上卻是差距巨大。在歐洲上千年曆史中,同樣一個地名管轄的區域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具體以什麼時期爲準,條約上並沒有明確約定。

作爲既得利益者,對奧地利來說,這顯然是一件好事。沒有明確約定,意味着可以有更大的迴旋空間,邊界線稍稍挪移變更都不是問題。

邊界線不明確,賠償數額同樣不固定,只是約定了各國的分配比例,具體細節都可以再商量。

不管怎麼說,也得給維也納和會留點兒事情做,順便聽取一下各國的意見,要不然後面的戲就沒辦法演了。

條約內容如下:

領土方面

奧地利收回洛林公國、阿爾薩斯省、勃艮第王國部分區域(弗朗什-孔泰大區),總計約4.7萬平方公里;

佛蘭德爾伯國、阿圖瓦伯國(北部加萊海峽大區)劃給了比利時,面積約1.2萬平方公里;

薩瓦公國(上薩瓦省、薩瓦省)劃給了瑞士,面積約1.03萬平方公里;

普羅旺斯部分地區劃給了撒丁王國,面積約2.3萬平方公里;

科西嘉島劃給了托斯卡納,面積約8682平方公里;

西班牙收回魯西永地區,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

安道爾獨立(468平方公里),摩納哥恢復原有領土(20平方公里)。

戰爭賠款

奧地利33.4%、俄羅斯帝國20%、德意志聯邦25.5%、比利時15.5%、西班牙0.3%、瑞士0.2%、意大利所有邦國共分4.5%,黑山、希臘、亞美尼亞各自拿0.2%。

法蘭西共計需要支付戰爭賠款500~800億神盾(具體數字維也納和會上確定),各國組建聯合銀行向法國政府提供貸款支付賠款,月息千分之五,分九十九年還本付息。

……

儘管奧地利已經很努力了,還是沒能夠將法蘭西徹底分割掉。就連將法國人趕出地中海,都沒有能夠做到。

並非做不到,而是不能做。打了敗仗割地沒問題,可是割地也得有限度,最好還要有法理基礎。

作爲實質上的歐陸霸主,奧地利已經成爲規則體系下的最大受益者,自然要維護遊戲規則了。

在這種背景下,瓜分法蘭西奧地利都是打着收復失地的旗號,拿到的土地也都是曾經神羅的故土。

這個說法確實牽強了一點兒,不過有法理基礎總比沒有的好。加上拳頭夠大,勉強也算是合法了。

相比之下,分給盟友們的土地就沒那麼講究了。除了西班牙的勉強找出了歷史支持外,其他的都可以算戰敗割地。

不是弗朗茨不願意多給,問題是盟友們的體量有限,硬塞給他們搞不好會被噎死。

況且,利益分配也要講究公平性,必須要能夠服衆。要是過了線,奧地利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威望就沒了。

仔細研究一下利益分配方案就知道,條約之中充滿了妥協****性。除了俄國人的賠款是事先約定的,剩下的都是根據各自貢獻進行的。

比如說:西班牙在戰場上打了醬油,除了事先約定的可以收復失地之外,分到得的戰爭賠款就只是象徵性。

而比利時因爲在戰爭中損失慘重,做出的貢獻也不小,拿到的領土和賠款都不少。

同樣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德意志聯邦,因爲沒有獲得領土補償,就在戰爭賠款中拿到了僅次於奧地利的份額。

撒丁王國看似拿到的領土多,實際上那也是建立在薩瓦公國劃分給瑞士的前提下,有補償性質。

並且,這些好處還不是他們一家能夠吃下去的,後面還必須要和其他意大利邦國分。

就這還是奧地利有意照顧的結果,要不然在反法戰爭中貢獻有限的意大利邦國,能夠獨立就不錯了,還想要啥自行車?

這也算是效仿英國人的埋釘子戰術,估摸着未來撒丁王國和瑞士的關係是不會好了,同其他邦國的關係很大概率也好不了。

放下了條約文本,弗朗茨疑惑的問道:“怎麼沒有關於殖民地分配的內容?”

不是弗朗茨大驚小怪,作爲世界第三殖民帝國,法蘭西人的殖民地可不少,其中不乏優質資產。按理來說應該是大家爭搶的東西,現在草案上居然沒提。

韋森貝格解釋道:“陛下,殖民地問題確實討論過了,只不過大家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比利時忙着戰後重建,沒有額外的精力經營殖民地;西班牙還要進行菲律賓戰爭,顧不上爭奪殖民地。

原本俄國人想要拿到法屬印度支那,可惜有英國人虎視眈眈。我們在遠東地區都無法和英國人爭鋒,俄國人就更不行了。

剩下的國家都差不多,受限於國力,就算是在會議上確定了殖民地利益,他們也沒有能力守住,所以乾脆就擱置了這部分內容。”

沒有提德意志聯邦,那是因爲德奧合併已經在進行中了。現在只是爲了襯托奧地利的形象,德意志聯邦才單獨參與戰後利益分配。

要不然,奧地利就拿得太多了,容易引發大家的心裡不平衡。

事實上,現在就已經有人心裡不平衡了。要不然也不會出現“擱置”殖民地分配的問題。

最肥美的“法屬非洲”被奧地利一口吞下了,剩下的法國殖民地都分散在世界各地,都有其特殊性,根本就不是大家能夠窺視的。

既然拿不到,自然是眼不見爲淨了。盟友不參與殖民地分配,奧地利自然無法強迫大家來背書。

弗朗茨點了點頭:“既然他們都不願意參與,那麼殖民地的問題我們就自己解決好了。

除了已經拿下的法屬非洲外,我們還要儘可能的拿到法國人在海外殖民地島嶼,以及法屬美洲部分。

至於法屬中南半島,我們暫時顧不上,如果英國人想要就給他們好了,反正我們也阻止不了。

這些都是小問題,真正麻煩的還是法蘭西的債務問題。

最後的戰爭賠款,無論是500億,還是800億,法國人都是付不起的,債務違約必然會發生。

這些問題必須要考慮到,一旦法國人債務違約,我們該採取什麼措施,能夠採取什麼措施,最好都在條約中明確進行約定。”

如果是幾百億法郎,估計法國政府咬咬牙也就給湊齊了,可惜反法同盟要的是神盾。

哪怕按照最低標準500億神盾,折算下來那也是18.3萬噸黃金,賣了法蘭西都不一定能夠湊齊。

不光本金還不上,就連利息都還不起。按照千分之五的月息計算,每個月光利息就2.5億神盾。

莫說法國人,就連奧地利這個印神盾的,都承擔不起這筆債務。

還不起沒關係,弗朗茨本來就沒準備讓法國人還上。有這筆債務壓着,奧地利就有足夠的理由,禁止法國人發展軍備。

事實上,原時空法國人限制德國的計劃也沒錯,只不過在實施的時候出了問題,反倒是把自己給坑死了。

卡爾首相提醒道:“陛下,這筆債務數額太過巨大,法國人根本就不可能還上。

就算是巴黎政府肯答應,法國民衆的也會反對。一旦所有法國民衆的抵制,我們恐怕不僅拿不到賠款,還要繼續往裡面搭軍費。

爲了帝國的利益,最好還是設置一個在他們承受範圍之內的賠款數額。既可以限制法蘭西的發展,又可以避免輿論壓力。”

還不起就不還,賴賬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真要是逼急了,法蘭西很可能進入長時間的無政府狀態,然後漫山遍野都是游擊隊。

這裡是歐洲大陸,很多極端措施都不能用。真要是發生了最壞的情況,奧地利實際上也無能爲力。

所謂的軍管法蘭西,實際上還是恐嚇成分多餘實際意義。反法同盟強勢不假,可真要是看不到回報,恐怕也沒誰願意陪着奧地利瘋狂。

弗朗茨點了點頭:“首相說得不錯,法國人確實承擔不起這筆賠款。要是把逼急了,反倒是不美。

不過這個賠款數額是反法同盟會議的通過,這意味着我們的大多數盟友是認可這個數字的,我們也不好輕易更改。

再過兩個月維也納和會就要開始了,到時候丟到會議上討論,讓法國人自己想辦法說服各國降低賠款數額。

只要法國政府肯解散軍隊,保證不發展軍備,我們就不在賠款問題上刁難他們。”

坦率的說,弗朗茨沒有想過這樣的鉅額賠款數字,能夠在反法同盟內部會議上通過。

按照事先的計劃,只要讓法國人能夠承擔30億神盾的賠款,弗朗茨就滿足了。

並非不能多,實在是沒有意義。喪失了海外殖民地,本土又遭受戰火洗禮的法蘭西,早就不是那個財大氣粗的法蘭西帝國了。

30億神盾的賠款,每個月光利息就是1500萬。要湊齊每月的賠款,新生的法國政府不僅要解散軍隊,還要省吃儉用。

提出鉅額賠款,本身就是爲了讓盟友們反對的,確切的說是誘使俄國人反對,讓俄國人站在西、瑞、比、撒等國的對立面。

怎奈計劃沒有變化快,不知道是俄國人發現了這份計劃,還是被鉅額賠款數額給誘惑到了。總之,俄國代表沒有跳出來反對。

沒人反對,奧地利也不可能自己出來反對。把各方抱出來的損失加在一起,然後天文數字的賠款就出來了。

好在,這只是一個草案,還有修改的餘地。要是簽訂了正式條約,那就是在逼着法國政府裝死了。

類似的案例,在原時空也發生過。一戰後法國人就向德國人提出了6000~8000億金馬克的賠款,然後一路被砍到了1320億金馬克。

最後無奈的發現,戰敗的德國人還是支付不起賠款。爲了讓德國人能夠支付賠款,協約國搞出了腦殘的工業產品抵債方式。

不僅替敵人保住了工業,還讓德國製造通過賠款暢通無阻的進入英法殖民地。資本財團趁機大發橫財,帶來的後遺症就是國內經濟蕭條,沒人投資製造業了。

有這樣的先例在,弗朗茨自然是警惕萬分。時刻提醒着自己,賠款只是打壓敵人的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

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十一章、宮廷衛隊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十五章、強國夢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二十六章、殘酷的戰爭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二十八章、準備第八十章、有心栽花花不發第四十一章、閱兵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兩百九十三章、距離霸權最近的一天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一百八十三章、核心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八十九章、下不來了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兩百六十七章、小魚第十八章、缺人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兩百三十四章、發現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二十四章、陽謀第五十章、發展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八十七章、分裂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軍事的區別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二十七章、撤退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六十二章、類我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三章、輸出英鎊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六章、教育改革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十章、鑄幣稅第十八章、缺人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三十八章、風起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
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十一章、宮廷衛隊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十五章、強國夢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二十六章、殘酷的戰爭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二十八章、準備第八十章、有心栽花花不發第四十一章、閱兵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兩百九十三章、距離霸權最近的一天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一百八十三章、核心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八十九章、下不來了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兩百六十七章、小魚第十八章、缺人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兩百三十四章、發現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二十四章、陽謀第五十章、發展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八十七章、分裂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軍事的區別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二十七章、撤退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六十二章、類我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三章、輸出英鎊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六章、教育改革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十章、鑄幣稅第十八章、缺人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三十八章、風起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