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

巴黎皇宮

拿破崙三世不敢確信的問:“奧弗涅,你確定維也納政府是真的願意加入我們主導運河計劃,而不是故意來搗亂的?”

外交大臣奧弗涅肯定的回答道:“陛下,維也納政府應該是有誠意的,他們願意出資和我們共同開挖大運河。

沒有人會拿上億法郎開玩笑,只要他們往運河公司投了錢,爲了自己的利益他們也會支持我們。

只不過奧地利人一貫保守,他們擔心按照我們的計劃,最後的通航量無法滿足需求,纔要求在運河設計深度上加深四米。”

拿破崙三世揉了揉額頭問道:“我記得運河公司的設計深度是九米,全世界最大的船舶都可以自由通航,奧地利人還嫌不夠?

難道,他們不知道每增加一米,都會增加鉅額的投資?現在增加四米,意味着預算將會大幅度提高。”

蘇伊士運河的計劃經費是2億法郎,這個數字已經在挑戰投資者們的承受能力了。在運河通航前,誰也不知道這條黃金水道會那麼賺錢。

現在大部分人都不認爲蘇伊士運河能夠贏利,畢竟還有免費的航道可以走,蘇伊士運河收費不可能太高。

這麼高的投資,誰也不敢保證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收回成本。資本家們對這種長期投資,收益又不確定的項目,自然不會有多少興趣。

奧弗涅解釋道:“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和維也納政府溝通過很多次了。不過他們考慮更多的是戰略價值,這和鐵甲艦的出現有關係。

維也納政府認爲船舶噸位即將大幅度上漲,剛剛成立的奧地利皇家造船廠,已經在建造萬噸貨輪了。

據說有設計師,將船舶的噸位設計提高到了兩萬噸。維也納政府認爲未來的主流船舶都會超過兩萬噸,從技術上來說問題已經不大了。

維也納政府認爲軍艦噸位也會大幅度提高,如果現在節省了投資,未來通航量不足,這條運河的戰略價值就不存在了。”

拿破崙三世陷入了沉思中,鐵甲艦到來,制約船舶大小的龍骨已經不在是問題,理論上來說船舶噸位大幅度增加是必然的。

但船也不是越大越好,還要考慮到市場需求。後世的百萬噸巨輪,在這個年代就什麼用都沒有,根本就沒有那麼多貨往裡面裝。

不過萬噸巨輪,在這個時期已經有競爭力了,至少奧地利對外出口農產品,就需要這種大傢伙。

海軍大臣迪科開口說道:“陛下,從戰略上出發,蘇伊士運河的通航量確實是越大越好。

如果有奧地利加入,開鑿大運河的資金由我們兩家分攤,問題並不是太大。就算是民間無法籌集起來,我們也可以政府入股。”

毫無疑問,巴黎政府謀劃蘇伊士運河,也是戰略價值超過了經濟價值,不然他們根本就不會下血本。

猶豫了一下後,拿破崙三世豪氣的說:“加就加,既然奧地利人都敢投資這麼大,我們沒有道理怕!”

這個年代法國人的戰略眼光真的不差,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都是他們先搞的,遺憾的是都沒有能夠守住。

……

1858年5月10日,法奧兩國簽訂了《蘇伊士運河合作書》。條約規定兩國各自出資一半開挖大運河,作爲發起國法國人佔股51%,奧地利佔股49%。

這沒有什麼好說的,爲了蘇伊士運河法國的前期投入也不小,佔主導權是必然的。

隨着設計方案的更改,運河的預算也提高到了3.4億法郎。這個令人驚歎的數字,弗朗茨是不屑一顧,不要說3.4億法郎,就算是5.4億法郎都不一定夠。

當然有免費勞工用,施工成本還是節省了大半,最終的成本是多少弗朗茨也不清楚。

畢竟現在是兩國聯手,不會因爲英國人搞破壞,後期被迫放棄使用奴工,從而大幅度增加施工成本。

看着手中的協議書,弗朗茨微笑着說:“催促一下法國人,讓他們儘快開工。”

既然加入了運河計劃,自然不可能像歷史上法國人那樣磨磨蹭蹭了,前前後後十餘年才把大運河挖通。

“是,陛下!”梅特涅回答道

財政大臣卡爾問道:“陛下,運河公司的投資我們是不是學習法國人,向資本市場募股?”

蘇伊士運河是穩賺不賠的投資,不過能夠看到這一點的,只有少數人。

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收益未知的長期投資,在資本市場上並不是那麼受寵。

歷史上,蘇伊士運河就因爲資金不足而停工。如果不是法國政府的支持,不等運河挖通,運河公司就先破產了。

習慣了悶聲發大財的弗朗茨,自然不會嚷嚷着全世界都知道了,別人不願意投資,他正好撿便宜。

考慮到吃獨食的危害性,弗朗茨決定還是讓政府頂在前面,不然未來財源滾滾都進了皇室的腰包,很容易引起非議。

“經濟危機還沒有過去,市場的承受力有限。政府認購一半,剩下的股票放入市場流通。”

毫無疑問,所有流通的股票都只要分紅權,投票權還是在維也納政府和巴黎政府手中。

歷史發生了拐點,原本民間資本主導的蘇伊士運河,現在變成了兩國政府合作項目,充斥着濃濃的政治意味。

倫敦

法奧兩國聯合開挖蘇伊士運河,給英國政府的鐵路計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畢竟水運的成本更低。

一旦蘇伊士運河通航,英國人的地理位置優勢就會下降,法奧兩國進入印度洋的路比英倫三島更近。

格蘭維爾首相擔心的還不僅僅只是一條大運河,更多的還是法奧兩國關係的改善,這令倫敦政府很難受。

和歷史上不同,現在俄國人尚未丟失歐陸霸權,法奧兩國都還只是潛在競爭對手,沒有到直接爭奪霸權的地步。

沒有足夠的利益,兩國政府自然會互相剋制了。現在的奧地利比歷史上強得多,在近東戰爭中吃了一次虧,法國人也謹慎了起來。

“諸位,法奧兩國關係升溫,這對我們的歐陸平衡戰略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大家有什麼看法?”

財政大臣約翰-羅素說道:“首相閣下,你太敏感了。

法奧兩國也就是在蘇伊士運河的問題上進行了合作,在別的地方他們還是存在着很多衝突,兩國真正聯手的可能性不大。”

法奧兩國確實存在着衝突,歐陸霸權暫且不說,光在非洲殖民地的問題上,雙方就多次發生衝突。

只不過這種小衝突,幾乎所有的殖民帝國間都存在,還上升不到兩國敵對的地步。

外交大臣托馬斯分析道:“在維也納體系下,過去的幾十年裡法奧兩國關係一直都很不錯。

直到二月革命過後,兩國關係才逐漸冷淡。兩國關係破裂還是在德意志統一戰爭中,現在因爲共同的利益又站在了一起。

不過這還影響不到我們的利益,只要法奧兩國有爭霸歐陸的野心,兩國關係早晚都會破裂。

即便是現在關係親密的俄奧同盟,在歐陸霸權問題上早晚會分道揚鑣,我不相信維也納政府沒有野心。”

這是現實問題,在利益面前盟友都是不靠譜的。除非各國實力一直保持平衡,不然早晚會走向對抗。

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還是向東?第十四章、金礦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六章、暗流涌動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二十八章、變通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九十三章、算計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五十章、不能墮落的階層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二十五章、腓特烈號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二十四章、希望第一百三十四章、穩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一百章、倒黴蛋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一章、教子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三十二章、失控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二十六章、豬隊友拯救日記第三十六章、尋找對手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兩百領四章、洗白之路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兩百四十三章、修修補補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二十四章、希望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
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還是向東?第十四章、金礦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六章、暗流涌動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二十八章、變通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九十三章、算計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五十章、不能墮落的階層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二十五章、腓特烈號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二十四章、希望第一百三十四章、穩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一百章、倒黴蛋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一章、教子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三十二章、失控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二十六章、豬隊友拯救日記第三十六章、尋找對手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兩百領四章、洗白之路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兩百四十三章、修修補補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二十四章、希望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