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

巴黎皇宮

拿破崙三世不敢確信的問:“奧弗涅,你確定維也納政府是真的願意加入我們主導運河計劃,而不是故意來搗亂的?”

外交大臣奧弗涅肯定的回答道:“陛下,維也納政府應該是有誠意的,他們願意出資和我們共同開挖大運河。

沒有人會拿上億法郎開玩笑,只要他們往運河公司投了錢,爲了自己的利益他們也會支持我們。

只不過奧地利人一貫保守,他們擔心按照我們的計劃,最後的通航量無法滿足需求,纔要求在運河設計深度上加深四米。”

拿破崙三世揉了揉額頭問道:“我記得運河公司的設計深度是九米,全世界最大的船舶都可以自由通航,奧地利人還嫌不夠?

難道,他們不知道每增加一米,都會增加鉅額的投資?現在增加四米,意味着預算將會大幅度提高。”

蘇伊士運河的計劃經費是2億法郎,這個數字已經在挑戰投資者們的承受能力了。在運河通航前,誰也不知道這條黃金水道會那麼賺錢。

現在大部分人都不認爲蘇伊士運河能夠贏利,畢竟還有免費的航道可以走,蘇伊士運河收費不可能太高。

這麼高的投資,誰也不敢保證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收回成本。資本家們對這種長期投資,收益又不確定的項目,自然不會有多少興趣。

奧弗涅解釋道:“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和維也納政府溝通過很多次了。不過他們考慮更多的是戰略價值,這和鐵甲艦的出現有關係。

維也納政府認爲船舶噸位即將大幅度上漲,剛剛成立的奧地利皇家造船廠,已經在建造萬噸貨輪了。

據說有設計師,將船舶的噸位設計提高到了兩萬噸。維也納政府認爲未來的主流船舶都會超過兩萬噸,從技術上來說問題已經不大了。

維也納政府認爲軍艦噸位也會大幅度提高,如果現在節省了投資,未來通航量不足,這條運河的戰略價值就不存在了。”

拿破崙三世陷入了沉思中,鐵甲艦到來,制約船舶大小的龍骨已經不在是問題,理論上來說船舶噸位大幅度增加是必然的。

但船也不是越大越好,還要考慮到市場需求。後世的百萬噸巨輪,在這個年代就什麼用都沒有,根本就沒有那麼多貨往裡面裝。

不過萬噸巨輪,在這個時期已經有競爭力了,至少奧地利對外出口農產品,就需要這種大傢伙。

海軍大臣迪科開口說道:“陛下,從戰略上出發,蘇伊士運河的通航量確實是越大越好。

如果有奧地利加入,開鑿大運河的資金由我們兩家分攤,問題並不是太大。就算是民間無法籌集起來,我們也可以政府入股。”

毫無疑問,巴黎政府謀劃蘇伊士運河,也是戰略價值超過了經濟價值,不然他們根本就不會下血本。

猶豫了一下後,拿破崙三世豪氣的說:“加就加,既然奧地利人都敢投資這麼大,我們沒有道理怕!”

這個年代法國人的戰略眼光真的不差,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都是他們先搞的,遺憾的是都沒有能夠守住。

……

1858年5月10日,法奧兩國簽訂了《蘇伊士運河合作書》。條約規定兩國各自出資一半開挖大運河,作爲發起國法國人佔股51%,奧地利佔股49%。

這沒有什麼好說的,爲了蘇伊士運河法國的前期投入也不小,佔主導權是必然的。

隨着設計方案的更改,運河的預算也提高到了3.4億法郎。這個令人驚歎的數字,弗朗茨是不屑一顧,不要說3.4億法郎,就算是5.4億法郎都不一定夠。

當然有免費勞工用,施工成本還是節省了大半,最終的成本是多少弗朗茨也不清楚。

畢竟現在是兩國聯手,不會因爲英國人搞破壞,後期被迫放棄使用奴工,從而大幅度增加施工成本。

看着手中的協議書,弗朗茨微笑着說:“催促一下法國人,讓他們儘快開工。”

既然加入了運河計劃,自然不可能像歷史上法國人那樣磨磨蹭蹭了,前前後後十餘年才把大運河挖通。

“是,陛下!”梅特涅回答道

財政大臣卡爾問道:“陛下,運河公司的投資我們是不是學習法國人,向資本市場募股?”

蘇伊士運河是穩賺不賠的投資,不過能夠看到這一點的,只有少數人。

在大多數人看來,這是收益未知的長期投資,在資本市場上並不是那麼受寵。

歷史上,蘇伊士運河就因爲資金不足而停工。如果不是法國政府的支持,不等運河挖通,運河公司就先破產了。

習慣了悶聲發大財的弗朗茨,自然不會嚷嚷着全世界都知道了,別人不願意投資,他正好撿便宜。

考慮到吃獨食的危害性,弗朗茨決定還是讓政府頂在前面,不然未來財源滾滾都進了皇室的腰包,很容易引起非議。

“經濟危機還沒有過去,市場的承受力有限。政府認購一半,剩下的股票放入市場流通。”

毫無疑問,所有流通的股票都只要分紅權,投票權還是在維也納政府和巴黎政府手中。

歷史發生了拐點,原本民間資本主導的蘇伊士運河,現在變成了兩國政府合作項目,充斥着濃濃的政治意味。

倫敦

法奧兩國聯合開挖蘇伊士運河,給英國政府的鐵路計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畢竟水運的成本更低。

一旦蘇伊士運河通航,英國人的地理位置優勢就會下降,法奧兩國進入印度洋的路比英倫三島更近。

格蘭維爾首相擔心的還不僅僅只是一條大運河,更多的還是法奧兩國關係的改善,這令倫敦政府很難受。

和歷史上不同,現在俄國人尚未丟失歐陸霸權,法奧兩國都還只是潛在競爭對手,沒有到直接爭奪霸權的地步。

沒有足夠的利益,兩國政府自然會互相剋制了。現在的奧地利比歷史上強得多,在近東戰爭中吃了一次虧,法國人也謹慎了起來。

“諸位,法奧兩國關係升溫,這對我們的歐陸平衡戰略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大家有什麼看法?”

財政大臣約翰-羅素說道:“首相閣下,你太敏感了。

法奧兩國也就是在蘇伊士運河的問題上進行了合作,在別的地方他們還是存在着很多衝突,兩國真正聯手的可能性不大。”

法奧兩國確實存在着衝突,歐陸霸權暫且不說,光在非洲殖民地的問題上,雙方就多次發生衝突。

只不過這種小衝突,幾乎所有的殖民帝國間都存在,還上升不到兩國敵對的地步。

外交大臣托馬斯分析道:“在維也納體系下,過去的幾十年裡法奧兩國關係一直都很不錯。

直到二月革命過後,兩國關係才逐漸冷淡。兩國關係破裂還是在德意志統一戰爭中,現在因爲共同的利益又站在了一起。

不過這還影響不到我們的利益,只要法奧兩國有爭霸歐陸的野心,兩國關係早晚都會破裂。

即便是現在關係親密的俄奧同盟,在歐陸霸權問題上早晚會分道揚鑣,我不相信維也納政府沒有野心。”

這是現實問題,在利益面前盟友都是不靠譜的。除非各國實力一直保持平衡,不然早晚會走向對抗。

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四十三章、拿破崙三世的想法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十六章、淘金熱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頭牛引發的血案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三十八章、小國的無奈第五章、大婚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奈的選擇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二十四章、攤牌第六十二章、奧斯曼帝國危機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五十二章、包裝很重要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二十八章、變通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四十六章、禍水東引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三十八章、小國的無奈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十六章、淘金熱第十九章、良心銀行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兩百六十六章、巔峰對決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二十八章、頭疼的戰略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
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四十三章、拿破崙三世的想法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十六章、淘金熱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頭牛引發的血案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三十八章、小國的無奈第五章、大婚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奈的選擇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二十四章、攤牌第六十二章、奧斯曼帝國危機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五十二章、包裝很重要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二十八章、變通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四十六章、禍水東引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三十八章、小國的無奈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十六章、淘金熱第十九章、良心銀行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兩百六十六章、巔峰對決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二十八章、頭疼的戰略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