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頭牛引發的血案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就在英國政府收到消息的同一時間,維也納政府也接到了來自非洲的急電——英奧南非衝突爆發。

按照電報上的說法,事件起因是:神羅南非領主阿吉雷子爵家的一頭在邊界地區吃草,被對面的英國農場主豪爾赫擊斃。

索賠談判失敗,憤怒的阿吉雷子爵直接帶人過去洗劫了對方的農場,順便幹掉了幾個倒黴蛋。

沒什麼好奇怪的,在弱肉強食的殖民地,類似的橋段早就屢見不鮮了。

這年頭的殖民者都是亡命之徒,一言不合就開幹是基本操作;神羅的封地貴族同樣也是暴脾氣,都是戰場上殺出來的,誰慫誰是孫子。

尤其是雙方還發生了利益糾紛,那就更不能忍了。既然談不攏,那就按照殖民地規矩——武力解決。

本來這也不算什麼,在殖民地衝突中殺個把人,在殖民地早就是司空見慣。

只不過阿吉雷子爵的運氣不好,在撤退途中,和聞訊趕來的英軍發生遭遇,雙方爆發了激烈的戰鬥。

憑藉豐富的戰鬥經驗,阿吉雷成功的殺出了一條血路,只不過身份還是暴露了出去。

這種事情大家從來都是偷偷幹,只要不被抓到證據,誰也不會去揭開蓋子。

現在不一樣了,英國人確定了阿吉雷子爵的身份,這就不能忍了。

交人自然不可能的,神羅可是非洲霸主,自然不會在意英國人的抗議。

不知道是吃了炸藥,還是怎麼回事,在溝通無果之後,英軍選了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出兵進攻阿吉雷子爵的領地。

按照英國人的說法,這是在抓捕兇手。顯然,這種說法神羅一方自然不會買賬。

阿吉雷子爵也不是孤家寡人,領地遭遇英軍進攻後,周圍的貴族立即動員起來出兵援救。

在擊敗了來犯的英軍之後,自覺受辱的阿吉雷子爵和來援的貴族領主商議之後,決定向英國人討一個說法。

然後,大家就開始呼朋喚友。在半個月後匯聚了一支人數過萬的聯軍,浩浩蕩蕩的殺向了好望角。

到了這一步,事件已經遠遠超出“武裝衝突”的界限,用戰爭來形容明顯更加貼切。

神羅的貴族私軍和英國殖民政府幹了起來,所有人都知道事情大條了,兩邊都遮掩不住了,只能讓國內出面解決。

遮不住了才上報,自然不是南非總督府反應這麼遲鈍,更不是故意遮掩,主要是時代特色導致的。

伴隨着殖民時代的降臨,殖民地衝突就成了家常便飯。以神聖羅馬帝國爲例,平均下來每年要和鄰居們發生三位數以上的糾紛事件。

小到口角之爭的扯皮,大到兵戎相見。

在這種背景下,要是每一次衝突都要中央政府介入,估摸着維也納政府啥也不用幹了,天天就忙着給善後了。

爲了提高行政效率,弗朗茨只能根據實際情況,對殖民地衝突重新定義。

凡是沒有打起來的都直接忽略,由地方政府自己搞定,不需要上報。

爆發過武裝衝突,但是參與人數低於低於一千,傷亡人數低於一百的事件,直接上報處理結果就是了。

需要維也納政府親自過問的,都必須是大規模衝突事件,地方政府實在是搞不定,中央政府纔會介入。

正是因爲這些限制,衝突事件纔會一直拖到現在才上報。

……

首相錢德勒:“以上就是大致事情經過,從事件整體上來分析,阿吉雷子爵的過激表現是這次衝突爆發的主要原因。

不過這也是事出有因,阿吉雷子爵只是爲了保護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雖然手段過激了一點兒,但是對付強盜也可以理解。

如果不是英軍擅自越界入侵,激化了矛盾,也不會有後面的大規模軍事衝突爆發。

政府認爲英國人需要爲這次衝突事件付主要責任。貴族聯軍的反擊,只是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

看得出來,錢德勒這是在避重就輕,一推四五六。不過政治從來都是隻看利弊,不論黑白。

莫說現在貴族聯軍纔剛剛出兵報復,就算是已經拿下了好望角,維也納政府也要把鍋甩給英國人。

戰爭責任都是英國人的,神羅內部自然不需要追究了。何況,現在定義爲戰爭並不準確。

從頭到尾維也納政府都沒有參與進去,僅僅只是普通的民間衝突,何談戰爭?

雖然衝突規模大了一點兒,但衝突始終只是衝突,和戰爭是兩個概念。

翻翻神聖羅馬帝國的歷史書就知道,在過去的幾百年裡,旗下諸侯和外國Pk次數多得去了,但是牽扯到中央政府的卻是寥寥無幾。

不光是神聖羅馬帝國,歐洲各國都有過類似的歷史。貴族私下裡的交鋒,不等於國家之間的戰爭,只能算是民間“友誼賽”。

現在才萬把號人蔘與衝突,信不信再過幾個月,參與人數能夠翻上十倍?

看得出來錢德勒首相是打定了主意,只要我不承認這是戰爭,那就是民間武裝衝突。

至於英國政府有意見,大可自行報復回來。實在是氣不過,直接宣戰也可以,維也納政府全部接下。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英國人自己的鍋。非要在南非保留一塊幾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誘惑人,要是僅僅只留下一座港口城市,貴族們絕對沒有這麼大的熱情。

畢竟,按照神聖羅馬帝國的國情,重要港口、大城市收歸中央政府,其它地區則是分封的範疇。

雖然不能說誰打下來的土地就歸誰,但是拿走最肥美的一塊蛋糕,還是必須要有的。

戰爭可是吞金獸,要是沒有足夠的利益刺激,就算周邊全都是親戚,也不可能有這麼高的效率。

本來就被人垂涎三尺,現在又有現成了藉口送了上門,豈有不動之理?

事件起因?

貴族聯軍:“抱歉,我們只看到了英軍入侵。出兵是爲了保家衛國,現在只是在追擊來犯之敵。

只要英屬南非政府,交出所有的參與者,並且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賠償損失就行了。

對於前面發生的,很遺憾那只是殖民政府的一面之詞,以貴國政府的節操,我們完全有理由不信。”

總之,一個不知情,所有的責任都和他們沒關係了。不光是沒有責任,反而是打擊侵略者保家衛國的英雄。

至少站在維也納政府的立場上,必須要這麼定義。甭管英國人有千般理由、萬般因果,英軍擅自入境就是原罪。

到了現在這一步,收手顯然是不可能的。前線都打起來了,縱使現在叫停也來不及了。

何況,以現在的國際局勢,全世界都知道神羅同不列顛之間近期必有一戰。

早幾個月動手,又或者是晚幾個月動手,實際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到了這份兒上,扯前因後果除了打嘴仗外,已經沒有了實際意義。反正都是互相甩鍋,最後由輸家承擔全部責任。

話音剛落,陸軍大臣費斯拉夫義憤填膺道:“陛下,英軍敢擅自入境,分明是沒有把帝國放在眼裡,我們必須要給予他們迎頭痛擊。”

儘管對英戰爭,唱主角的不再是陸軍,但是殖民地的主力擔當還是陸軍啊!

別看最近幾年海軍和空軍都發展的不錯,但是在大殖民運動中,他們都是打醬油的小弟弟。

縱觀過去幾十年的歷次戰爭就知道,全部都是陸軍打出來的。在這種背景下,軍功封爵體系下的貴族自然大都出自陸軍了。

哪怕是這次淪爲了配角,但是搶地盤的時候,主力仍然是陸軍。

戰爭這玩意兒誰也說不準,萬一海戰失利,最後還是由陸軍扭轉乾坤。

儘管沒有說出來,但是從實際行動就可以看出來,陸軍上下不看好神羅海軍能贏。

爲了應對海軍失利帶來的不良影響,陸軍部甚至還制定一份“挽天傾計劃”。

內容非常簡單粗暴,主力從中東出兵經波斯一路殺向印度,偏師從馬來西亞出發經中南半島側擊印度。

總結起來就是:拿下印度,將不列顛打落塵埃。

至於非洲大陸上的地盤爭奪,那隻能算是日常調劑品,遠遠不能算主菜。

計劃都制定好了,想要實施前提條件自然是:神羅同不列顛開戰。

甭管維也納政府現在是不是重點發展海軍,只要戰爭一爆發,追求目標都只有——勝利。

只要陸軍能夠拿下印度,那就戰爭的第一功臣,海軍和空軍只能乖乖跟在後面當小弟。

對陸軍的計劃,維也納政府自然是一清二楚。雖然談不上全力支持,但是能夠多一種選擇,還是沒有人能夠拒絕,投入的資源依舊不在少數。

主要還是大家對海軍信心不足,對陸軍的信心又太過充足。

雖然陸軍的計劃,要面臨的困境同樣巨大;但是大家相信只要捨得投入,總是能夠打過去的。

空軍大臣康拉德附和道:“元帥說得不錯,我們必須要給敵人迎頭痛擊。英國人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現在該輪到我們表演了。”

陸軍想要戰爭,空軍就更想要戰爭了。作爲最年輕的軍種,神羅空軍面臨着和海軍同樣的困境——缺乏戰績。

軍隊是崇尚強者的地方,要證明自己的強大,唯有在戰場上表現。

相比之下,空軍的底氣還是要更足一些。雖然誕生時間晚,參與的戰爭也不多,但是面對的敵人更是菜鳥。

神羅空軍好歹還有轟炸、打飛艇的經驗,對面英國空軍纔是赤裸裸的粉嫩新人。

何況,神羅的航空業起步更早,本身工業實力也比英國人強得多,體現在軍事上就是戰機性能更勝一籌。

擁有這麼多的優勢,只要不自己作死,空軍完全沒有會輸的理由。

相比之下,海軍就要悲催得多了。儘管獲得政府資源的重點傾斜,可還是被皇家海軍壓了一頭。

陸軍和空軍都是世界第一,擁有傲視羣雄的實力,唯獨海軍只能排第二。

在新建的這十幾艘主力艦服役前,海軍根本就沒有挑戰皇家海軍的實力。

可惜時間不等人,局勢到了現在這一步,也不可能等海軍準備好了再開戰,至少對面的英國人不願意等。

輸人不輸陣,見同僚們都叫囂着戰爭,海軍大臣卡斯塔格尼也只能硬着頭皮上:“海軍已經做好了準備,一旦戰爭爆發我們就會採用破交戰術,襲擾敵人的海上貿易線。

等新軍艦服役後,我們就會出海和英國人決戰,打破皇家海軍的海上霸權。”

沒有辦法,最後關頭還是泄了氣。原本卡斯塔格尼還想喊幾句響亮口號的,不過看到衆人那審視的眼神,他還是選擇了實話實說。

幸好卡斯塔格尼及時收住,要是叫囂着馬上和皇家海軍決戰,估摸着大家就要徹底心涼了。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軍隊也不能例外。打不過敵人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沒有自知之明。

尤其是對政府高層來說,一個決定就可能影響未來數十年的國運,準確的認知自我,更是重中之重。

……

掃視了衆人一眼,弗朗茨淡定的說道:“海軍、空軍立即啓動一級戰略動員,陸軍啓動二級戰術動員,政府各部門做好協調配合工作。

外交部向英國政府發出抗議,譴責英軍非法入境襲擊平民的無恥行爲,責令英國政府交出兇手;宣傳部立即展開輿論攻勢,將所有責任都甩給英國人。

駐外部門啓動撤離工作,除情報部門外,其它在不列顛及其盟友境內的機構,爭取在兩個月內全部撤離。

撤僑行動,和英國人同步展開,必要的時候可以打包給中立國。

海關以國際局勢緊張爲由,加強對戰略物資出口的審覈,儘可能保證物資不流向英倫三島。

國內經濟向戰時轉變,資源重點傾向於軍艦、飛機制造,總參謀部儘快確定作戰方案。

命令各地殖民政府,啓動全面戰時體系,必要時候可以放棄部分領地。

……”

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訓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四十章、戰時經濟體制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兩百九十三章、距離霸權最近的一天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六章、大傾銷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四章、蝴蝶效應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三十一章、甲午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六十二章、奧斯曼帝國危機第兩百一十六章、俄奧同盟解體第九十二章、殺人誅心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八十九章、風波起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兩百四十三章、復辟的前奏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三十七章、看不懂的資本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八章、禍不單行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一章、穿越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一百七十六章、埃及危局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九十章、大麻煩第十三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兩百一十六章、俄奧同盟解體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兩百三十六章、扣留軍艦第二十八章、變通第八十章、有心栽花花不發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四十二章、大法蘭西帝國
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訓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四十章、戰時經濟體制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兩百九十三章、距離霸權最近的一天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六章、大傾銷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四章、蝴蝶效應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三十一章、甲午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六十二章、奧斯曼帝國危機第兩百一十六章、俄奧同盟解體第九十二章、殺人誅心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八十九章、風波起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兩百四十三章、復辟的前奏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三十七章、看不懂的資本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八章、禍不單行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一章、穿越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一百七十六章、埃及危局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九十章、大麻煩第十三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兩百一十六章、俄奧同盟解體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兩百三十六章、扣留軍艦第二十八章、變通第八十章、有心栽花花不發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四十二章、大法蘭西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