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奧斯曼帝國危機

就連很少插手政治的維多利亞女王也坐不住了,在白金漢宮召開了高層會議。

維多利亞女王開口問道:“近東戰爭爆發,俄國人和奧地利攪和到了一起,奧斯曼人這次的麻煩大了,要保住我們在近東地區的利益,政府打算怎麼做?”

奧斯曼帝國積威已久,即便是在這個年代已經沒落,虎威還是有幾分的。加上奧斯曼政府剛剛完成了體制改革,表面上看來他們已經是一個現代化帝國。

在維多利亞女王看來,奧斯曼帝國就算不是俄羅斯和奧地利的對手,他們有那麼大片國土面積,還有百萬大軍在,最多也就割點兒肉,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

這也是歐洲的主流觀點,奧斯曼帝國有多虛弱,根本就沒有人知道。

早有準備的約翰-羅素首相回答道:“女王陛下,我們已經和法國聯手了,準備一起幹涉這次戰爭。”

阿爾伯特親王質疑道:“首相閣下,這次是俄土戰爭和以往不同,奧地利人也參戰了。

就算是和法國人聯手,我們想要令他們妥協,恐怕也做不到吧?不然這場戰爭根本就打不起來!”

維多利亞女王不喜歡參合政治,阿爾伯特親王就不一樣了,英國的很多重大決策中,都有他的影子。

約翰-羅素解釋道:“親王殿下,俄國人和奧地利的聯手只是暫時的,因爲利益的關係早晚都會分道揚鑣。

我們現在的敵人是俄羅斯,奧地利可以先放到一邊去,他們的胃口也就那樣,就算是把巴爾幹半島送給他們,他們也吃不下去。

政府準備和法國人聯手,支持奧斯曼帝國和俄國人打下去,奧地利外交部就可以搞定了。”

出兵干預近東戰爭?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在,英國人一開始都沒準備親自上場。

歷史上英國人出兵參與克里米亞戰爭,那是建立在奧斯曼帝國頂不住了,法國人又願意充當主力的情況下,纔出兵參戰的。

現在奧斯曼帝國的百萬雄獅還在,沒有開打之前,誰知道這些部隊都是樣子貨呢?

英國政府內部很多人都認爲,只要給奧斯曼人提供貸款,再賣點兒武器裝備給他們就夠了。

當然,派出海軍幫忙是可以的,將觸角深入黑海海峽,也是符合英國人利益的。

陸軍對上俄國人,他們沒有自信,海軍壓制住俄國人的黑海艦隊,他們可不慫。

……

巴黎

相比英國人,拿破崙三世就要積極多了。在他看來近東戰爭,完全就是轉移國內矛盾的最佳機會。

要是能夠擊敗俄國人,報伯父當年的滑鐵盧之仇,他就可以獲得龐大的政治資本。

打輸了也沒有關係,反正仗是在奧斯曼帝國打的,還可以甩鍋給盟友,只要法軍能夠取得幾次勝利,拿回來做宣傳就可以了。

拿破崙三世關心的問道:“魯埃,英國人怎麼說,有沒有準備和我們一起出兵?”

魯埃回答道:“陛下,倫敦政府還在猶豫之中,初步判斷他們是準備在幕後支持奧斯曼帝國,不準備親自出兵參戰了。

不過,我們要是出兵支援奧斯曼人,英國人也是支持的,他們還想在戰場上教訓一下俄國人。”

這個結論做出的相當草率,奧斯曼帝國還沒有戰敗,英國人當然可以不上場了。要是奧斯曼軍隊遭遇大敗,英國人還能坐的住麼?

萬一奧斯曼帝國涼了,他們前期的投入全部打了水漂不說,就連他們在地中海的利益也會不保。

拿破崙三世敢出兵干預近東戰爭,也是建立在奧斯曼帝國擁有一定實力的情況下,不然讓他們單挑俄國人,實際上法國人也很慫。

沒有別的原因,灰色牲口的數量太多了。量變引起質變,當年拿破崙都被俄國人用數量給堆死了,加上還有一個奧地利帝國,由不得他們不重視。

“哼!”

拿破崙三世冷喝一聲,表達了自己心目中的不滿。英國人擺明了是讓他們做出頭鳥。

“告訴英國人,不要忘了還有一個奧地利。如果不出兵支持奧斯曼帝國,恐怕要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聽到他們戰敗的消息了。”拿破崙三世想了想說

利用外交手段拆分俄奧聯盟,對英國人來說非常的重要,爲此付出一些代價,也未嘗不可。

可是對拿破崙三世來說,就不一樣了。舞臺都已經搭建好了,觀衆們都在臺下等着看戲了,總不能突然說不演了。

拿破崙三世既然是以拿破崙繼承者上位的,那麼替伯父報仇就是天經地義,法國民衆都在看着他,容不得他後退。

沒有辦法,這個年代的法國民衆就是這麼的任性。既然拿破崙三世繼位前向大家許諾了,就必須要兌現。

歷史上拿破崙三世就是這麼幹的,克里米亞戰爭終結了俄國人的歐洲霸權,贏得了民衆的支持。

“陛下,如果俄國人和奧地利真的聯手了,在近東地區我們恐怕難以擊敗他們。”魯埃提醒道

副皇可不是白叫的,萬一打了敗仗他就是背鍋俠,防微杜漸是必須要準備的。

“放心,他們不可能真心聯手的,以俄國人的胃口,奧地利根本就不敢讓他們獲得黑海海峽。”拿破崙三世肯定的判斷道

一個太過強大的俄羅斯帝國不符合奧地利的利益,俄國人吞併了奧斯曼帝國,奧地利的壓力就大了。

……

巴爾幹半島

1852年4月11日,奧地利政府和俄國政府經過一番磋商過後,雙方簽訂了《巴爾幹條約》。

條約規定:俄軍移交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兩公國給奧地利;俄軍獲得了自由通行的權利;奧地利替巴爾幹半島的俄軍提供後勤保障。

雙方是各取所需,奧地利拿到了事先約定的地盤,成功的掩蓋了西進戰略;俄國人獲得繼續從巴爾幹半島打下去的機會,增加了這場戰爭的勝算。

看看地圖就知道,如果沒有奧地利的物資支持,佔領多瑙河兩公國後,後勤補給就會讓俄軍喪失了繼續進攻的能力。

俄國人的突然放手,讓準備看俄奧衝突的蘇丹政府傻眼了。

沒有猶豫的時間,二十五萬俄軍正沿着多瑙河下游出發,直奔保加利亞而來。

有點兒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一旦保加利亞淪陷,奧斯曼帝國首都就危險了。

實際上要不是蘇丹政府及時把英法海軍請進了黑海,俄國人的進攻還會更加順利。從海上運輸補給,可要比走陸地上運輸補給要容易的多。

以俄國人的兵力,如果不是喪失了海權,他們完全可以選擇多點登陸,讓奧斯曼帝國疲於奔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俄國人也是有備而來,通過東正教會的聯繫,保加利亞人現在已經準備簞食壺漿喜迎王師了。

不光是保加利亞人,奧斯曼帝國內部的其他民族也蠢蠢欲動。只不過這個時候,他們還缺乏有效組織,民族主義還沒有傳播開來,爆發出來的戰鬥力有限。

總之,現在的奧斯曼帝國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多了一個奧地利做敵人後,他們所面臨的麻煩更大了。

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八十九章、下不來了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五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八十五章、希臘參戰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十八章、缺人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九十一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四十章、逼宮第五十五章、雙標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五章、躺贏戰術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九十七章、誅國賊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機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十五章、逼宮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三章、鴻門宴第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四章、奧地利的名將們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戲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一百六十九章、當飛艇遇上飛機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九章、美國版鴻門宴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十一章、不夜城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七十九章、春秋大夢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十一章、奧地利經濟圈計劃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十八章、危機四伏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五章、戰爭契機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
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八十九章、下不來了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五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八十五章、希臘參戰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十八章、缺人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九十一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四十章、逼宮第五十五章、雙標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五章、躺贏戰術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九十七章、誅國賊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機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十五章、逼宮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三章、鴻門宴第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四章、奧地利的名將們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戲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一百六十九章、當飛艇遇上飛機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九章、美國版鴻門宴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十一章、不夜城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七十九章、春秋大夢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十一章、奧地利經濟圈計劃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十八章、危機四伏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五章、戰爭契機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