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三章、復辟的前奏

巴黎的混亂還在持續中,誰勝誰負尚且未知,弗朗茨已經開始爲新一屆法蘭西國王人選操心了。

備選者肯定出自三大王室,這一點毋容置疑。除了這三家,其他人上去都鎮不住場子。

率先出局的就是波拿巴家族,儘管他們在軍隊中的支持者最多,但誰讓拿破崙四世是法蘭西抵抗運動的領袖呢?

事實證明,甩鍋也不是一件簡單的活。政治口號也不是亂喊的,拿破崙四世不願意承擔戰敗賣國的責任,打出了“內誅國賊,外衛主權”的旗幟,就只能將抵抗的旗幟死扛到底。

想要妥協,就算是拿破崙四世願意轉變立場,反法同盟也不會答應啊!

別看波拿巴王朝統治法蘭西的時間不長,但除了那個短命的拿破崙二世沒搞事情外,剩下的三個皇帝都不是省油的燈。

歷史的教訓還歷歷在目,誰也不想再來一次反法戰爭。在這種背景下,不安分的波拿巴王朝自然成爲了率先排除的對象。

範圍縮小了三分一,選擇難度卻絲毫沒有降低。理論上來說,波旁王朝和奧爾良王朝都差不多,現實卻是弗朗茨必須要支持正統,至少明面上要表現出支持,這是屁股下的位置決定的。

如果法蘭西風平浪靜,隨便選個橡皮章上去就能穩定局勢,弗朗茨也不用頭疼了,隨便推一個上去就完事。

遺憾的是現在的法蘭西王位就是一個燙手的山芋,普通人上去根本就吼不住。不說雄才大略,至少也要是內部鬥爭的高手。

歷史可沒有告訴他,法國兩大王室中誰有這份能耐。都混到流亡的份兒上了,估計帝王學術神馬的早就斷代了。除非是天賦秉異自學成才,要不然根本就玩兒不轉。

拋開身份不提,在弗朗茨看來拿破崙四世最合適。儘管是失敗者,但是人家內鬥天賦強悍啊!

從親政開始奪權,到鎮壓國內革命,再到打擊國內利益集團,以及最後的戰敗前及時甩鍋脫身,這一系列操作都足以證明拿破崙四世的個人能力。

真要是易位而處,弗朗茨都不認爲自己能夠幹得更出色。畢竟,法蘭西的特殊情況,根本就沒有給拿破崙四世豎立威望的機會,政治鬥爭全靠權謀。

可惜,最有能力的人恰好是最不適合的主。

歐洲是講究法統的世界,波旁和奧爾良兩大王朝看似成員很多,真正有資格繼承王位卻是個位數,想要從這寥寥數人中選出一名“合格的君主”,機會實在是太渺茫了。

如果時間往前推二十年,弗朗茨還可以推波旁王朝的亨利五世。沒錯,就是那位因爲一塊“破布”放棄王位的主。

別的不說,至少人家夠聰明。簡簡單單的一次試探,就知道王位是燙手的山芋,果斷的選擇了放棄。

很遺憾,這位聰明的主已經見了上帝。更悲劇的是連個後代都沒有留下,波旁血脈最近的居然是西班牙王室。

這不等於西班牙王室就有機會了。當年西班牙王室復辟的時候爲了獲得法蘭西的支持,曾和拿破崙三世進行過交易,主動放棄了法蘭西王位繼承權。

雖然法蘭西正統派認爲這是在波拿巴王朝逼迫下宣佈的,沒有法律效力;可是其他政治派系不認同啊!

原時空是局勢緊張,波旁王朝和奧爾良王朝都急於復辟,兩大政治派系達成了妥協,共同擁立亨利五世。

現在的情況不一樣,聰明人都看得出來,無法獲得歐陸聯盟的支持,跳得最歡的革命黨肯定要完蛋。波拿巴王朝又提前出局了,就剩下他們兩家爭了。

奧爾良派一口咬定西班牙王室放棄了繼承權,波旁王朝的其他繼承人都是旁系遠支,要擁立奧爾良王朝的巴黎伯爵腓力。

一個王位繼承權,法國人自己都搞懵逼了,弗朗茨就更懵逼了。現在的問題是:選才選不出來;選支持者多的,同樣選不出來。

“外交部給法國人施加壓力,讓保王黨儘快達成妥協,推出一個國王來。要不然革命黨做大,有他們哭的時候。”

選不出來,那就索性讓法國人自由發揮。反正都到了現在這一步,再糟糕也糟糕不到哪裡去。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解釋道:“陛下,革命黨做大恐怕嚇不到他們。保王派早就做好了準備,現在巴黎城內的貴族私軍不低於一萬。

加上他們又控制了軍隊,就算是所有的共和武裝加在一起,也不是他們的對手,更不用說革命黨還在內鬥中。”

保王黨勢大根本原因還是法國民衆還沒有做好接受共和的心裡準備,主要原因自然是“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以巴黎革命政府現在的拙劣表現,就算所有法國人都是共和派的擁護者,現在也要變成保王黨了。

“國家又不是我的,錢撈夠了就走人,我走後管他洪水滔天”。

執政不到一年,革命政府就完成了革命者向官僚的轉變。局勢越是糟糕,官僚們撈錢就越狠,因爲他們知道,再不努力就沒機會了。

共和派中的有識之士發動二次革命,實際上也是被逼得沒辦法。巴黎革命政府爛掉了,保王黨隨時可能復辟,從內部進行改良,已經來不及了,他們只能推倒重建。

想起法國保王黨的表現,弗朗茨現在只感覺“心累”。簡直就是一羣豬隊友,真以爲法蘭西國王好當,什麼人都能夠招架得住?

外面那幾百萬難民,還在嗷嗷待哺,國內經濟正處於崩潰中,整個法蘭西就是一個火藥桶,一點兒火星就能夠爆炸。

要不是反法同盟扣留了大量的戰俘,估計內戰的狼煙早就升起了。現在一大幫子人,居然還有心思爲了繼承人爭鬥不休。

“哼!”

冷喝一聲過後,弗朗茨狠狠的說道:“告訴他們,無論如何年內都要確立繼承人,要不然就等着餓肚子吧!”

要是換一個對象,弗朗茨肯定不會這麼玩。拿糧食威脅人家,那就是逼着人家自力更生,或者是尋找新的糧食出口國代替,哪怕是成本再高也要幹。

可是法蘭西不一樣,要不是因爲戰爭的緣故,人家的糧食本身就是夠吃的。就算是領土縮了水,養活現有的人口還是不成問題。

這就意味着法蘭西只是短期客戶,無論糧食安全有沒有受到威脅,未來人家的糧食都會自足,得罪也就得罪了。

真要是保王黨不知趣,那就挑起法蘭西內戰,讓他們打出個地暗天昏,最後再出來收拾殘局。

……

關注法蘭西局勢不光只有維也納,歐陸各國都密切關注着巴黎局勢。盟軍沒有第一時間介入干涉,就已經讓人非常驚訝了。

儘管大家不認爲法國人能夠在這個時候翻盤,但巴黎革命政府一旦倒臺,新政府要是不履行條約,恐怕又是一場風波。

倫敦,唐寧街。

不同於以往,這次巴黎局勢動盪,英國政府表現的格外冷淡,彷彿和他們不相關一樣。

事實上也是如此,英國政府現在就算想要介入,都不知道自己該支持誰,又能夠支持誰。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他們願意提供幫助,法國人也不敢要。盟軍就駐紮在巴黎城外,誰要是勾搭上了英國人,誰就是第一個完蛋。

無法介入,不等於就沒有準備了。拿破崙四世領導的流亡政府,現在就是英國政府手中最大的棋子。只是這顆棋子太聰明瞭一些,單純的忽悠根本就行不通。

要知道,拿破崙四世也是擁有成功復辟經驗的主,當年就成功撲滅過一次大革命。要不是盟軍沒有全部撤離,他早就殺回去了,僅憑那幫革命黨可擋不住他。

格萊斯頓首相:“波拿巴王朝沒有行動的跡象,拿破崙四世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沉得住氣。

現在就要看革命黨人夠不夠爭氣了,要是二次革命成功,並且重創了國內的保王黨,那麼我們還有機會。”

反法同盟不喜歡波拿巴王朝,但是他們更不喜歡共和政府。真要是局勢無法收拾,波拿巴王朝要復辟大家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當年拿破崙三世復辟就是這麼操作的。

一旦波拿巴王朝復辟,不列顛在歐洲大陸上的釘子又埋下了。儘管短期內無法發揮作用,但是國家競爭,爭奪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數十年乃至上百年。

“首相,我想這個問題最好還是先擱置。維也納正在向保王黨施壓,要求他們儘快達成妥協確定國王人選。

法蘭西保王黨雖然一分爲三,但是在面對共和派的時候利益還是一致的。一旦在維也納的撮合下達成妥協,波拿巴王朝就沒機會了。

在這種背景下,我不適合提前冒頭。萬一判斷失誤,那麼本就糟糕的英法關係,就會變得更加無法調和。”

不是喬治小題大做,主要是法蘭西是歐洲大陸上最有可能反奧,或者說是唯一會反奧的國家就法蘭西了。

剩下的國家,且不說實力如何,光反奧的“動機”都不足。既沒有仇恨支撐,又沒有足夠大的利益衝突,無緣無故誰吃飽了撐着跑去霸主死磕?

修復英法關係,幾乎是不列顛重返歐洲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要是在王位繼承的時候站錯了隊,數十年內都別想邁出這第一步。

“現在確實不是摻合的時候。不過明面上不能干涉,不等於暗地裡不能操作。

法蘭西對維也納不爽的人可不少,先派人秘密和他們接觸,選擇其中一部分人進行投資,純粹當做一步閒棋。

只要將仇恨的種子延續下去,早晚都會生根發芽。沒準在什麼時候,就能夠發揮關鍵性的作用。”

內心深處,格萊斯頓也不想這麼折騰的。但是沒有辦法,不列顛需要自保。

眼瞅着神聖羅馬帝國如日中天,日不落帝國的日子也不好過。再不進行佈局,就要上演“太陽落山了”。

儘管這種事情是下一任,或者是下下任的麻煩,甚至是下下…下任的麻煩;但是作爲一名合格的首相,格萊斯頓還是想將不列顛的霸權時間延續的更長久一些。

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兩百九十五章、倒黴蛋第四十章、逼宮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四十六章、比爛的組織第十八章、操碎了心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三十七章、四國公約第十八章、缺人第九十七章、交易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記錄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二十章、密謀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六章、教育改革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八十二章、棋子的無奈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第八十五章、飛來橫禍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七十七章、大決戰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五十九章、拿破崙三世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二十八章、變通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五十一章、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六十一章、刺背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百五十四章、帶歪了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九十三章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戲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
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兩百九十五章、倒黴蛋第四十章、逼宮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四十六章、比爛的組織第十八章、操碎了心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三十七章、四國公約第十八章、缺人第九十七章、交易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記錄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二十章、密謀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六章、教育改革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八十二章、棋子的無奈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第八十五章、飛來橫禍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七十七章、大決戰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五十九章、拿破崙三世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二十八章、變通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五十一章、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六十一章、刺背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百五十四章、帶歪了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九十三章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戲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