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

荷蘭被逼着站隊,北歐聯邦也沒有好多少。儘管家底實力更雄厚一些,但那也要看和誰比。

歐陸各國都維也納政府被拉上了戰車,光北歐聯邦一家就算是能夠保持中立,也要考慮事後清算啊!

幹不過就進山打游擊,那也就嘴上說說而已。誰吃飽了撐着,放着好好的日子不過,要去鑽山溝。

何況,就算是要鑽山溝,也得先有山才行。挪威和瑞典確實具備利用地形節節抵抗,打消耗戰的潛力,但是丹麥不行啊!

一馬平川的日德蘭半島,根本就不具備長期固守的條件。具體可能參考第二次世界大戰,僅僅四個小時就結束戰鬥。

雖然有些誇張,但事實就是事實,哪怕是參雜了其它因素,也不能改變。

現在的局勢還不如原時空,起碼當時歐洲戰場還有蘇聯撐着,反德同盟雖然處於下風,可綜合國力還是更佔優勢。

現在就截然不同了,此刻的歐洲大陸放眼望去全是反英同盟成員。看了就讓人望而生畏,更不用說與之對抗了。

面對維也納政府的最後通碟,北歐聯邦中央政府尚未做出最後抉擇,丹麥人就幫他們做出了選擇。

沒有辦法,都是現實逼出來的。對北歐聯邦來說,神聖羅馬帝國能夠給他們帶來的威脅,明顯要比英國人大得多。

作爲歐洲大陸一小強,北歐聯邦無論是領土疆域,還是軍事實力均不弱。

限制他們成爲列強的原因只有一個——人口數量不足。

將近九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生活着不到一千萬人口,自然支撐不起一家列強。

這也是北歐聯邦想要拿回芬蘭的原因之一。儘管俄國人治理下的芬蘭大公國,自身經濟並不怎麼樣,但是能夠增加幾百萬人口,對北歐聯邦來說就是意義重大。

但凡是北歐聯邦有兩三千萬人口,也不至於這麼被動。維也納政府能夠逼迫一個小國站隊,但是對待列強還是拉攏爲主。

可惜現實沒有如果,惡劣的氣候,限制了當地人口增長。

畢竟,不是所以民族都像俄國人那麼有韌性,在寒冷的冰雪國度也保持高生育率。

北歐民衆在生育問題上,就表現的相當佛系。本身的人口基礎就小,出生率又長年跟不上世界平均水平,偏偏人口外流還嚴重。

人口限制了北歐聯邦的實力,在面對神聖羅馬帝國這個龐然大物的時候,自然沒有底氣。

……

倫敦,南非戰雲密佈,不等英國政府做出反應,就迎來了各國紛紛下場的噩耗。

局勢變化的實在太快,讓人應接不暇。要知道在僅僅在一週前,歐洲世界最流行的還是“反戰運動”、“中立運動”。

除了俄奧兩國外,所有的歐洲大陸國家都是“反戰運動”的成員國,反戰的呼聲直衝雲霄。

爲了避免被捲入戰爭,各國甚至還相約在聖誕節後在馬德里召開國際會議,組建“中立陣線”。

各國鬧得這麼歡,自然少不了英國政府的推波助瀾。法不責衆,不僅適用於個人,同樣也適用於國際政治。

歐洲各國都參與進去,甭管神聖羅馬帝國有多強勢,都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追着不放。

對不列顛來說,自己拉不過來,讓各國保持中立同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爲了堅定各國的中立決心,英國政府甚至還在考慮要不要放棄全面封鎖歐洲大陸的計劃,僅僅只是針對神聖羅馬帝國一家。

事實證明,他們完全就是想多了。牆頭草始終都牆頭草,要他們迎着狂風不彎腰,根本就不可能。

別看中立運動是荷蘭人率先發起的,可是叫囂最厲害的卻不是荷蘭政府,反倒是比利時、撒丁等國表現的最爲激烈。

嘗試着代入角色,坎貝爾認爲主要是這些國家都經歷過戰爭之苦,反戰是應有之義。

現實卻非常的喜劇,前面叫囂的有多厲害,後面下場站隊的速度就有多快。

南非爆發軍事衝突的消息剛剛傳來,各國就迫不及待的向維也納政府表忠心,根本就沒有給英國政府留下反應時間。

還沒有搞清楚是怎麼回事,一個聚集歐洲大陸所有國家的巨型“反英同盟”,就出現在了衆人眼前。

儘管其中有國家是被挾裹進去的,本身並不想參與這場風波,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參與了進去。

“獨自對抗歐洲大陸”,曾經爲了讓議會撥款實施歐陸平衡政策,外交部拿來嚇唬議員的一句戲言,沒有想到真的應驗了。

外交大臣亞當一臉悲憤的說道:“我們被歐洲各國耍了,他們早就和神聖羅馬帝國勾結在了一起。

前面爆發的反戰運動,只是一個掩護他們勾結的幌子,目的就是爲了降低我們的警惕之心。

我提議立即採取行動,進行全面報復,讓他們知道偉大的不列顛也不是好欺負的……”

不生氣不行,本來亞當的政治生涯就完蛋了,現在又趕上這檔子事。

“大英帝國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外交大臣”,這次是真的穩了。前面已經不見古人,現在就看後面還有沒有來着了。

估摸着被後來者超越的可能性也不大。畢竟,不列顛的霸權只有一次,一旦跌落了下去再想要拿回來,英倫三島的基本盤遠遠不夠。

如果不發生意外的話,亞當·溫佳德的大名將伴隨着不列顛的歷史,作爲反面教材永垂不朽。

當然,倒黴蛋不只亞當一個。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在場的內閣成員,有一個算一個,誰也甭想跑掉。

正所謂“事前分析一團糟,事後見解諸葛亮”。國際局勢風雲突變,原本正確的做法,現在都成了罪過。

坎貝爾打斷道:“爵士,現在說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準備接受議員們的質詢吧!

那幫老爺,可不會考慮實際情況。他們只看到了十幾個國家相互串聯密謀反英,這麼大的事情,我們居然還一無所知。

不過不用擔心,在任期結束前,相信沒有人會和我們搶飯碗的。現在這個爛攤子,他們避都來不及呢,怎麼可能主動往裡面湊?”

事後諸葛亮,誰都能夠做的。正如坎貝爾首相所言,十幾個國家密謀反英,這麼大的事情,政府爲什麼一無所知?

甚至還會有人深入內核分析,從深層次政治邏輯解讀這次事件。

比如說:神聖羅馬帝國對比利時有復國之恩,意大利各邦國是神聖羅馬帝國親手解放的,神聖羅馬帝國支持西班牙收復……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欠下了人情總是需要還的,尤其是欠下一個大國的人情,那更是必須要還。

現在到了還債的時候,各國支持神羅沒有毛病。

普通人都能想到問題,政府事先居然一無所知,那一定是在瀆職。

要是換個時間,發生了這種事情,已經足以令坎貝爾內閣集體滾蛋了。

留着他們在任上,並非是大家手下留情,主要是沒有人願意接這個爛攤子。

財政大臣阿斯奎斯:“首相閣下,我想現在的核心問題應該不是這些已經發生了的事情,我們的目光必須要向前看。

反英同盟出現的出現,已經昭示着戰爭進入了倒計時。當務之急,我們還是要想辦法贏得這次戰爭。

比如說:先穩定盟友們的情緒,讓他們相信最終勝利一定屬於我們。又或者是先下手爲強,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沒辦法,外交大臣現在明顯是受到了打擊,此刻根本就不在狀態,必須要有人提醒下一步該怎麼辦。

坎貝爾首相:“作戰計劃大綱,我已經上報給了國王。因爲計劃存在着瑕疵,陛下不是很滿意。

尤其是缺少了打擊神聖羅馬帝國核心的方案。僅僅只是一些針對敵人……”

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三十九章、雲涌第一百六十九章、當飛艇遇上飛機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一百二十八章、殖民之路第十八章、危機四伏第九十九章、招生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章、穿越第十九章、風波第四十八章、誘敵深入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十章、扯後腿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七十八章、標題黨誕生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一百五十八章、海上歲月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一百章、發飆的……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零七章、不斷下降的預期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五章、躺贏戰術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二十八章、債券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六十三章、陰謀——陽謀(月票加更)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兩百二十五章、停不下來的戰爭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二十一章、套牢經濟第三十五章、又見交易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一百三十章、引子
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三十九章、雲涌第一百六十九章、當飛艇遇上飛機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一百二十八章、殖民之路第十八章、危機四伏第九十九章、招生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章、穿越第十九章、風波第四十八章、誘敵深入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十章、扯後腿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七十八章、標題黨誕生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一百五十八章、海上歲月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一百章、發飆的……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零七章、不斷下降的預期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五章、躺贏戰術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二十八章、債券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六十三章、陰謀——陽謀(月票加更)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兩百二十五章、停不下來的戰爭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二十一章、套牢經濟第三十五章、又見交易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一百三十章、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