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快,本來以爲馬上就要結束的美國內戰,到了1864年雙方還處於僵持中。

數十萬大軍級別的會戰,根本就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打完的。南北雙方都輸不起戰爭,兩邊的指揮官都是老成持重的主,會戰直接變成了消耗戰。

南方軍隊戰鬥力略強,可是北方軍隊人多。在長達一百多公里的戰線上,雙方進行了多次鏖戰,結果卻是互有勝負,總體來說還是半斤八兩。

蝴蝶效應的力量是強大的,在各國的幫助下南方政府被加強,北方政府被削弱,一增一減直接體現在了戰場上。

紐約,看着手中的求援電報,林肯總統都快要崩潰了。這已經第N次要求援兵,自從大決戰開始,基本上每個星期他都會收到三四封求援電報。

誰要是再說:用強悍的國力和對方打消耗戰,拖死叛軍。林肯一定會上去抽他幾個大耳刮子。

工業優勢,有了列強支持過後,北方真的還有工業優勢麼?

南方的叛軍工業製造能力有限,難道人家還不能買麼?

現在北方政府可封鎖不了南方港口,雙方海軍已經進行了多次鏖戰,北方海軍依然無法取得勝利。

經濟上的優勢,更加扯淡。真以爲資本家們個個都是愛國分子,可以舍家爲國無私奉獻?

階級利益可不等於個人利益,賺錢纔是第一位的。只要自己賺到了,誰在乎美國是否會分裂?

資本無國界不是一句玩笑,而是真實存在的。只要賺到了錢,就算是離開了美國,他們一樣可以過得非常滋潤。

反之,無私奉獻支持聯邦政府贏得了戰爭,最後到了瓜分戰利品的時候:抱歉,這是一個用實力說話的時代。

儘管北方政府經濟體量更大,可是實際上能夠調動的財富,南方政府並不比他們差多少。

至少南方的棉花債券,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要比北方的戰爭債券受人青睞。英法奧西爲了支持南方政府,都接收了南方政府的不少債券。

輪到北方政府就不一樣了,要麼拿外匯支付,要麼就拿黃金白銀支付。美元是什麼東東,大家都不認識啊?

最後悲劇的發現,北方政府真正的優勢就是人多,可以和南方政府拼人命。

不過這個優勢也不是沒有限制,損失太過慘重,民間的厭戰情緒就會高漲。

自從大決戰開始,平均下來戰場上,北方政府軍每天都要損失一個團的兵力,處理前線的求援電報就成爲了林肯總統的日常工作。

林肯總統一臉憔悴的問:“我的戰爭部長,請告訴我這次會戰還會持續多久?”

戰爭部長塞蒙-卡美容想了想說:“抱歉,總統閣下這個問題只有上帝才知道。我只知道現在不能夠冒險,這次會戰聯邦政府輸不起。”

國務卿薩法爾補充道:“那麼能不能把傷亡降下來?按照現在損失速度,估計把叛軍鎮壓了下去,合衆國也沒有了未來。”

因爲弗朗茨的蝴蝶效應,戰爭剛剛爆發,就有大量武器裝備被賣給了交戰南北政府,雙方擴軍的速度都超過了歷史同期。

與之相匹配的是士兵的訓練時間都大幅度減少,平均下來每名士兵的訓練時間只要不足40天,最危機的時候聯邦政府的士兵,訓練不足一個星期就被送上了戰場。

後遺症就是雙方的傷亡情況,超過了歷史同期。大量的青壯損失,已經威脅到了聯邦政府的統治。

戰爭部長塞蒙-卡美容解釋道:“各州政府拿罪犯、地痞流氓、還有人數衆多的有色人種士兵湊數,我們都沒有追究。

士兵們的質量不合格,傷亡不可避免的會增加,至少白人士兵的陣亡率,我們已經降下來了。”

林肯立即打斷道:“閣下,這種話就不要說了,都是聯邦士兵,沒有人種之分明白麼!”

有些事情可以做,卻不能夠說出來。政治正確,在這個年代的美國也出現了矛頭。

……

里士滿,傑弗遜-戴維斯總統也面臨着同樣的問題,殘酷的傷亡讓南方政府疲憊不堪。

人力資源匱乏,成爲了南方政府最大的難題。勞務輸出公司雖然活躍,可是這些來自非洲大陸的廉價勞工並不好用,必須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後才能成爲合格的勞動力。

如果北方政府願意妥協,他不介意馬上停止戰爭。繼續打下去,人力不足的南方政府,很難拼得過北方政府。

當然,他們並不懼怕北方政府,真要是血戰到底,拖着北方政府一起完蛋還是可以做到的。至少他們自認爲,能夠做得到。

不足四年時間,因爲內戰美國的總人口下降了5%,這還是建立在大量的亞裔和黑人涌入背景下。

北方政府橫跨東西兩洋,佔據了接收亞洲移民的便宜,而南方政府因爲地理位置的關係,接收的大都是非洲移民。

目前至少有四十萬現役黑人士兵,在爲南方政府而戰,已經陣亡的黑人士兵總數都超過了二十五萬。

爲了鼓勵奴隸主帶着黑奴士兵上戰場,聯邦政府還開出了雙倍的補償金,畢竟訓練有素黑奴是優秀的炮灰,而剛剛抵達的黑人勞工還桀驁不馴。

爲了鼓勵黑人士兵的士氣,在羅伯特-李的堅持下,邦聯政府解除了黑奴士兵的奴籍。還開出了鉅額的賞格,比如說:每擊斃兩名敵軍士兵,就獎勵一名黑奴,或者是等價的財富。

直接後遺症就是黑人士兵組成的軍隊中,幾乎見不到俘虜。

傑弗遜-戴維斯總統關心的問:“羅伯特先生,英國人答應出兵干涉了麼?”

蛇無頭不行,作爲干涉聯盟中出力最大的約翰牛,當之無愧的成爲了盟主。

現在南北雙方僵持不下,正是干涉的好時候。干涉聯軍一出現,瞬間就打破了雙方的實力平衡。

甚至是其中一個國家動手,都可以成爲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打破南北雙方的實力平衡。

國務卿羅伯特皺着眉頭說:“英國人還想看着我們自相殘殺,反正戰爭打到了現在,已經沒有了勝利者。

這次大會戰中我們的傷亡人數已經高達38萬,其中陣亡11萬人;北方政府更是快要逼近了60萬,陣亡至少18萬人。

即便是贏得了這次會戰,短時間內我們也沒有繼續擴大戰果的能力,北方政府也好不了多少,大家都打不下去了。”

副總統亞歷山大反對道:“這恐怕未必,會戰最大的作用在軍心士氣上,而不僅僅只是看傷亡人數。

傷亡再怎麼慘重,作爲勝利者至少也有十幾萬機動兵力,只要軍心士氣旺盛,連續作戰也是可以堅持的。

到時候,失敗者只能依附干涉聯軍。在危難時刻出手,他們才能夠獲得最大利益。”

這是事實,一支士氣旺盛的軍隊,往往可以擊敗數倍士氣渙散的軍隊。這次大會戰結束過後,十幾萬軍隊已經能夠左右這次內戰的結果了。

不過這還威脅不到干涉聯軍,有二十多萬生力軍加入,瞬間就可以扭轉戰場上的局勢。爲了更大的利益,英國人自然願意等分出了勝負再出手。

這是現實與理論的差別。理論上北方政府總兵力兩百萬開外,南方政府總兵力一百多萬,干涉聯軍才二十多萬根本就起不到多大作用。

實際上,總兵力不等於能夠投入作戰的兵力,各州首先要保障的是自身安全,而不是全部拿出去作戰。

其次,就是有戰鬥力部隊。以北方政府爲例,兩百多萬軍隊中如果有一半的部隊是主力,那麼都可以輾壓南方兩三遍了。

而實際情況,不要說一半的主力部隊,十分之一的主力部隊都沒有,除了那十幾萬軍隊比較能打的,剩下都是烏合之衆。

你不能指望一萬六千人的菜鳥陸軍,分成兩波打內戰,在不到四年時間內就訓練出百萬精銳來。

歷史上,決定南北雙方勝負的往往都是幾萬人的交戰規模。如果雙方都在求穩,捨不得投入精銳部隊梭哈,也不至於出現這麼大規模的會戰。

沉默了一會兒,傑弗遜-戴維斯開口說道:“和北方政府秘密接觸,向他們說明情況。如果不想讓英國人撿便宜的話,就承認我們獨立,結束這場戰爭。”

國務卿羅伯特搖了搖頭說:“估計沒有什麼希望,我們私底下談判解決確實可以把損失將到最低,但是北方政府的政客們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我不認爲他們會因爲愛國,就願意搭上自己的政治生命,甚至未來遭到資本家們的報復。”

這是現實問題,大公無私的人永遠都是少數。歷史上,南方政府處於下風過後,他們這些人還不是爲了自己的利益做了叛徒?

指望北方政府都是大公無私的愛國主義者,這不比中彩票的機率高多少。

在列強的武力干涉下,造成了聯邦政府分裂,政客們還可以甩鍋出去。

這個年代歐洲列強實力雄厚,失敗不是因爲他們無能,而是敵人太強大,完全是非戰之罪。

第四十七章、風波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七章、黑暗時代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九十九章、豪賭第六章、賭第五十七章、立憲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兩百九十九章、千年傳統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七章、巴黎公社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二十八章、變通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十章、鑄幣稅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七十一章、心靈導師弗朗茨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三十章、跳坑了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一百二十二章、砸鍋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一百三十三章、各取所需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二十章、逼出來的歐洲經濟峰會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六章、大傾銷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八十七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真真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九十三章第一百九十八章、鈔能力第九十三章第一章、登基第四十章、逼宮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兩百六十六章、巔峰對決第五十六章、必須要跳的坑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兩百九十九章、千年傳統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三十四章、被帶偏的話題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一百七十七章、體制改革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五十章、工業學費
第四十七章、風波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七章、黑暗時代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九十九章、豪賭第六章、賭第五十七章、立憲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兩百九十九章、千年傳統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七章、巴黎公社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二十八章、變通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十章、鑄幣稅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七十一章、心靈導師弗朗茨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三十章、跳坑了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一百二十二章、砸鍋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一百三十三章、各取所需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二十章、逼出來的歐洲經濟峰會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六章、大傾銷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八十七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真真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九十三章第一百九十八章、鈔能力第九十三章第一章、登基第四十章、逼宮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兩百六十六章、巔峰對決第五十六章、必須要跳的坑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兩百九十九章、千年傳統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三十四章、被帶偏的話題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一百七十七章、體制改革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五十章、工業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