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危機

聖彼得堡,自從收到法國人大農場計劃的消息後,亞歷山大三世的臉上就很少再出現笑容。

現在又收到了英國議會通過《糧食自足計劃》的消息,亞歷山大三世的心情怎麼樣,可想而知。

沒有辦法,糧食出口對俄羅斯帝國實在是太重要了。不僅佔據了國家外匯收入的最大比重,還牽扯到了數千萬人的生計。

從亞歷山大二世完成農業改革開始,俄羅斯帝國就陷入了糧食供大於求的窘迫中,除了普俄戰爭那幾年外,沙皇政府每年都要爲糧食銷路而發愁。

這和亞歷山大二世時期的一道法令有關係。

當時在準備第二次普俄戰爭,政府需要籌集軍糧,又恰好趕上了農業危機,民間糧食滯銷民衆無錢繳納稅收,亞歷山大二世就下令允許農民用糧食繳稅。

這一政策,讓沙皇政府最短的時間內,籌集到了足夠的軍糧,爲贏得第二次普俄戰爭奠定了基礎。

後遺症就是沙皇政府每年都要收到一大批的糧食,尤其是偏遠地區,幾乎所有的農民都拿糧食繳稅。

想要再改回去已經不可能了。俄國的交通可是非常糟糕的,偏遠地區的糧食根本就賣不上價,某些地區甚至根本賣不出去,遠不如直接繳納實物划算。

要是廢止這道法令,就是在和幾千萬農民作對,這種事情亞歷山大三世自然不敢幹。

要是在數十年前,沙皇政府手中有這麼多糧食,早就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橫掃歐洲大陸了。

可惜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沙皇政府最想要的就是把糧食變現。

國內是不用想了,本身市場上的糧食價格就不高,再把這麼多糧食放出去,糧食市場非得崩盤不可。

國際上也是糧食產能過剩,加上政治上的因素,俄國的糧食出口之路並不順利。

如果不是奧地利牽頭搞了糧食出口同盟,大家一起削減糧食出口量,穩定了糧食價格,估計國際市場早就被玩兒壞了。

國際糧價穩定後,沙皇政府也只是稍微鬆了一口氣,分給他們的份額,實際上還是不能消化掉政府每年收到的糧食。

當然,剩下的部分也沒有全部浪費。沙皇政府也想了不少辦法,比如說:飼養牲口、釀酒……

前者自然是失敗了,飼養牲口容易,可惜要賣出去就難了。

國內的市場看起來很大,可惜普通民衆窮,能夠填飽肚子都不容易了,根本就消費不起。

國際市場雖然要更大一些,問題是活着的牲口運輸起來困難,屠宰後又不能保鮮,醃肉在國際上市場賣不上價。

本來這年頭食品安全就隱患重重,要是再聽到“俄國出品”四個字,估計百分之九十九的消費者都會被嚇跑。

這就是品牌效應,俄國食品就是這麼令人放心。

別的國家出口食品,只是可能存在問題;而俄國出口的食品,基本上都存在問題。

這是歐洲民衆用親身經歷得出來的結論。

爲了改變這一形象,沙皇政府也進行過努力,但是都在官僚和資本家們的共同努力之下化爲了泡影。

具體可以參考俄國市場上的肉製品銷售情況,價格高的都是進口貨,國產的都賣不上價。

但凡是經濟情況允許,大家都會購買更加令人放心的進口食品。不光是肉製品,就連麪粉也是如此。

即便是很多人都知道,這些麪粉就是俄國生產的小麥出口到奧地利,加工完成後返銷回來的也一樣,大家寧願花高價買一個放心。

發展畜牧業的結果,最後也就邊界地區的養殖戶受了益,可以把牲口趕到隔壁的奧地利銷售。

產業發展還是不要指望了,因爲這些牲口從一開始就被貼上了標籤——俄國進口。

固有的認知一旦形成,就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了。

有了這個標籤,直接讓這部分肉製品在奧地利沒有市場。很多都加工成了醃肉、罐頭,最後又回到了俄國市場上。

相比養殖業的撲街,沙皇政府的釀酒事業可謂是蓬勃發展,現在已經是歐洲最大的酒水供應商,並且銷售的都是廉價酒。

真的是很廉價,就算是有人想要效仿都不可能。因爲按照市場上糧食的價格計算,這些糧食酒賣出去後,都不夠收回成本。

當然,光“廉價”還不足以令俄國人成爲歐洲最大酒水供應商,更關鍵的是俄羅斯帝國本身就是歐洲最大的酒水消耗國。

人口規模差不多的奧地利,每年的酒水消耗量還不到俄羅斯帝國的一半。要是計算酒精消耗量,這個差距還會更大。

某種意義上來說,糧食的產能過剩推動了俄國民衆酒精文化的發展,讓“酒桶之國”變得實至名歸。

這都是被逼出來的,沙皇政府也不願意這麼奢侈的,可是不把多餘的糧食拿來釀酒變現,總不能堆在倉庫裡爛掉吧!

好不容易纔處理掉了多餘的糧食,現在英法兩國又開始折騰了。

雖然短期內影響不大,可是他們的計劃一旦變成現實,沙皇政府最大的掙外匯項目就徹底沒了。

臉色陰沉的亞歷山大三世質問道:“英國議會已經通過了糧食自足計劃,絲毫不顧及我們退出自由貿易體系,那麼誰能告訴我奧地利人在幹什麼?”

這是非常明顯的問題,英國議會能夠這麼順利通過提案,奧地利政府肯定沒有盡全力阻止。

以奧地利的影響力,就算是無法左右英國人的決策,但是在議會中拖延一段時間,還是沒問題的。

結合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亞歷山大三世有理由懷疑奧地利政府在暗地裡和英法有交易,出賣了俄羅斯帝國的利益。

外交大臣奧斯卡·希門尼斯:“陛下,不久前維也納政府發佈了農業升級公告。

按照上面的內容,在未來五年內奧地利將會削減:百分之五的小麥種植面積、百分之三的土豆種植面積……以應對新一輪的農業危機。

如果這個計劃全部實現,他們的國內市場,就足以消耗掉國內的糧食產能,基本上擺脫了對國際市場的依賴。”

實質上弗朗茨這麼幹,也是被逼無奈。糧食的重要性自不用說,如果能夠壟斷糧食出口市場,就算是賠錢他也會死磕到底。

很遺憾,奧地利現在不具備壟斷糧食出口的條件。

即便是在國際農產品出口市場中佔據了最大的份額,市場佔有率近乎於壟斷,但是這個霸主地位並不穩固。

想要鞏固霸主地位,先要把幾個糧食生產國給打壓下去,尤其是隔壁的俄羅斯帝國。

國際上的局勢風雲變幻,今天英法俄三國還是敵人,明天就有可能變成朋友。

以俄國人自己的能力,想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還不足爲慮,可是有外力支持就不一樣了。

萬一哪天俄國人和法國人、或者是英國人達成了協議,吸引一幫英法資本家跑過去投資。

在沿海城市搞農產品加工廠,後果就嚴重了,畢竟:“先進的技術+廉價的工業原材料+廉價勞工+廣袤的市場=成功。”

碰到這樣的組合,奧地利也只能被動跟着打價格戰,靠財力以本傷人。

明知道“錢途”一片昏暗,又涉及到了上千萬農民的利益,弗朗茨自然不可能爲了賭氣,就在這條不歸路上狂飆。

爲了把損失將到最低,自然要在掀翻桌子前,先推動國內農業轉型了。

在這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削減糧食種植面積,可不等於削減糧食總產能,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當然,在外界看來維也納政府這是技窮了,迫不得已只能削減糧食產能,以應對接下來的農業危機。

“砰”的一聲響,亞歷山大三世面前的咖啡杯已經飛了出去。奧地利現在退縮了,對俄羅斯帝國可不是什麼好事。

既然糧食生產上可以退,那麼農產品加工業同樣也可以退。一旦英法真的糧食自足了,奧地利同樣也可以捨棄這部分利益。

隨着經濟不斷的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在奧地利國內經濟中所佔的比例也是越來越低。

況且,丟掉了部分國外市場,也不等於農產品加工產業就完蛋了,真正受影響的也就是一些麪粉廠之類的原糧加工企業。

別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基本上不會受到衝擊,對整個農產品加工行業來說,實際上並不大。

真正倒黴的還是俄國這種原料出口商,畢竟加工企業可以轉型,也可以轉嫁損失,沙皇政府卻沒辦法把損失轉嫁出去。

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六十九章、油田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一百零三章、刺殺第一百九十二章、運河風波第七十八章、標題黨誕生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六章、賭第二十六章、豬隊友拯救日記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五十三章、愛國者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八十六章、殊途同歸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一百一十六章、添堵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一百零八章、巴爾幹風雲起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殺機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六章、努力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十章、扯後腿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三十章、戰爭通碟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二十章、科學研究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機第六十一章、頭疼的弗朗茨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十一章、措施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二十章、逼出來的歐洲經濟峰會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一百章、發飆的……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二十章、逼出來的歐洲經濟峰會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三十七章、處心積慮的起義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
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六十九章、油田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一百零三章、刺殺第一百九十二章、運河風波第七十八章、標題黨誕生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六章、賭第二十六章、豬隊友拯救日記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五十三章、愛國者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八十六章、殊途同歸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一百一十六章、添堵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一百零八章、巴爾幹風雲起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殺機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六章、努力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十章、扯後腿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三十章、戰爭通碟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二十章、科學研究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機第六十一章、頭疼的弗朗茨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三十一章、措施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二十章、逼出來的歐洲經濟峰會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一百章、發飆的……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二十章、逼出來的歐洲經濟峰會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三十七章、處心積慮的起義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