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軍事的區別

歐陸各國一起坑俄國人,大陸聯盟陷入內鬥,大洋聯盟終於獲得了短暫的喘息之機。

最先受益的就是日本,不同於原時空的一帆風順,這次日俄戰爭可是一波三折。

尤其是馬六甲海戰失敗之後,西班牙海軍隔三差五過來找麻煩,搞得日本帝國險些崩潰。

航線安全受到威脅,運輸船隊時常遭遇襲擊,後勤物資供應不足,前線的日軍自然要受影響。

如果不是靠官兵們的一腔熱血撐着,恐怕戰線早就崩潰了。即便是如此,戰線也從海參崴一路退到了鴨綠江畔。

失敗的陰影籠罩在日本人頭上,絕望的情緒不斷蔓延,日本政府甚至已經開始準備後路。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活躍在日本海,經常搞事情的西班牙海軍突然間不來了。

緊接着歐洲大亂的消息又傳了過來,日本政府那顆沉到了谷底的心,再次活躍了起來。

尤其是收到西伯利亞鐵路中斷的消息後,日本人覺得自己又行了。歐洲各國一起坑俄國人,簡直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

“不要盲目樂觀,局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從世界範圍來看,大洋聯盟依舊處於下風。

歐陸聯盟的內鬥並不激烈,有維也納政府在上面壓着,各國最多也就在暗地裡下黑手。

現在各國互相針對,除了往日裡積累下來的矛盾外,主要還是爲了戰利品分配。

可是分享戰利品的前提條件是贏得戰爭。在贏得戰爭這一點上,歐洲各國的立場是一致的。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紛爭,神聖羅馬帝國沒有直接參與進去。真要是衝突繼續升級,維也納政府肯定會出面調停。

眼下我們的當務之急,不是擊敗俄國人,更不是開闢殖民地,而是想辦法生存下來。

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託在英國人身上,我們必須要考慮大洋聯盟戰敗之後,需要面臨的新國際局勢。”

一盆冷水潑了下來,澆滅了軍方的盲目樂觀,伊藤博文只感覺心累。

遠東戰場的局勢確實發生了逆轉,但是這種逆轉的背後,人爲操控的因素太明顯了。

西伯利亞鐵路中斷,俄軍的後勤補給出現問題,可日軍的後勤也好不了多少。

要不是敵人的海軍故意放水,日本政府想把戰略物資送到前線都困難,又何談其它?

擊敗俄國人,吞併遠東,進而圖謀整個東亞。

這樣的戰略計劃,伊藤博文想都不敢想。除非大洋聯盟贏得戰爭,作爲戰勝國的日本,或許有機會向前邁幾步。

要是大洋聯盟戰敗,作爲戰爭中的失敗者,日本能夠保住本土就不錯了,殖民地那是想都不要想。

山縣有朋:“伊藤君,你太悲觀了吧!英國人在這次戰爭中的表現,確實令人失望,可也沒有到馬上就要戰敗的地步。

我研究過歐洲戰爭史,這種大規模的戰爭,持續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都有。

反倒是之前的反法戰爭,在不到兩年時間內結束,纔是真正的另類。

以大英帝國的底蘊再怎麼不濟,同神聖羅馬帝國抗衡三五年,總是沒有問題的。

等他們分出了勝負,我們早就在遠東站穩腳跟。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奧地利人是不會勞師遠征的。”

沒有毛病,歐洲歷史上的歷次陣營對抗,持續時間都很長。

主要原因在於生產力限制,大家的國力都有限,無法支撐長期連續作戰。

通常都是打着打着,雙方都撐不住了,就先休兵回家,過段時間繼續開幹。

進入19世紀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之前的反法戰爭,就是其中的典型。

雙方都能夠支撐數百萬大軍脫產作戰,直接對決就行了,沒必要搞那麼多過場。

時代不一樣了,以往的歷史經驗,參考一下就行了。要是沉迷其中,被帶偏是必然的。

這些問題,軍方並非想不到。主要是利益動人心,沉迷其中已經是當局者迷。

一面要應付國際變局,一面還要壓制國內軍方不該有的心思,不心累都不行。

……

相比日本的激進,大洋聯盟的其它成員國,就要理性得多了。

歐洲確實亂了,可混亂在可控範圍之內,真正局勢失控的只有俄羅斯帝國。

明顯是各國看戰爭勝利在即,提前將俄國人踢出局,減少一個爭奪戰利品的。

何況,陷入混亂的也不光大陸聯盟,大洋聯盟同樣後院起火。

不列顛陷入了罷工反戰浪潮、愛爾蘭獨立運動的雙重衝擊,大英帝國同樣需要時間滅火,短時間內無力發起全面反擊。

合衆國鬧的就更歡了,不光爆發了反戰浪潮,部分州甚至單方面宣佈退出戰爭。

想加入就加入,想退出就退出,彷彿是沒有長大的孩子,就是任性。

遭受戰爭衝擊的墨西哥、哥倫比亞,做出的反應就更激烈了。

1905年7月24日,波哥大發生政變,原來的共和政府倒臺,新政府正在積極展開外交行動,想要退出這場戰爭。

能不能全身而退不知道,反正對第一個退出大洋聯盟國家,維也納政府很給面子,前線已經停火,就等談判結果了。

墨西哥自從馬西米連諾政權倒臺之後,就陷入了軍閥混戰中,中央政府也僅僅只是名義上的統一。

這樣的國家,顯然不具備對外發動戰爭的能力。

墨西哥共和政府能夠維繫到現在,英美都是出了大力的。要是沒有國際勢力介入,有維也納政府支持馬西米連諾的復辟早就成功了。

參與這次戰爭,完全是背後老大施加了壓力,加上合衆國確實派出了援兵,這才鼓足勇氣梭哈了一把。

然後,悲劇就開始發生了。寄予厚望的合衆國精銳部隊,剛上戰場就上演了一出花樣式送人頭。

儘管墨西哥軍隊也是烏合之衆,可是內戰打得多了,大家的戰鬥力沒怎麼漲,但是戰場上保命的本事卻蹭蹭上漲。

詭異的一幕就出現了,同樣是打了敗仗,墨西哥軍隊的傷亡還不足美軍的三分之一。要知道參戰的墨西哥軍隊,可是美軍人數的一倍。

亮瞎眼的傷亡數字,落到墨西哥軍閥們眼中,就得出一個——“合衆國精銳戰鬥力不如自己的結論”。

這個結論一出,大家對大洋聯盟贏得戰爭直接喪失了信心,至少中美洲戰場是沒有希望。

爲了自身的利益,一個個都在準備後路。某些原本就傾向君主體制的傢伙,甚至公開打出了馬西米連諾的旗幟。

南美各國也不太平,號稱“南美三強”的巴西、智利、阿根廷,同樣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戰遊行。

親英派雖然勢大,可親奧派也不是白給的。之前不列顛擁有海權優勢,大家不介意跟着沾點兒便宜,現在局勢逆轉,當然要變臉了。

原本還對戰場上沒有取得突破懊惱,現在就只剩下慶幸了。戰場上沒有突破,就意味着尚未造成太大的實質性傷害。

傷害越低,拉的仇恨就越低,抹平仇恨需要付出的代價自然也會越小。

不要臉一點兒,還可以將責任推給英國人,聲稱自己“身在曹營心在漢”是被迫捲入的。

遞交一份投名狀,丟幾個替罪羊出去,再賠點兒損失,事情就這種過去了。

類似的案例,歐洲歷史上早就屢見不鮮了。美洲各國脫胎於歐洲,自然沒少受影響。

對大洋聯盟很多國家而言,歐陸聯盟陷入內亂,正是大家下船的最佳機會。

錯過了這個時間點,再想要全身而退,需要付出的代價,就不是這麼一星半點兒了。

看看神羅外交部的忙碌情況,就知道馬上就會有大事發生。

……

彷彿是受到了刺激,陸軍大臣費斯拉夫:“現在發起登陸作戰,這不可能!

英國人的實力猶存,不打掉敵人的空軍和海軍,登陸的風險太大了。”

“海獅計劃”,實施起來可不簡單。原時空德三帝國就失敗了,現在神羅的局勢雖然更好,可英國人的海軍、空軍主力都還是好好的。

萬一登陸進行到一半,敵人突然拼命爆發一波,那就事情大發了。

任何一個偉大的國家,在生死存亡之際,都能夠爆發出無與倫比的力量。

稱霸世界的大英帝國,可不是後世的病牛,在危機時刻,絕對不缺乏拼命的精神。

外交大臣列奧:“閣下,不要激動。登陸作戰的風險確實大,但是蘊含的利益也大啊!

不需要直接佔領英倫三島,只要完成登陸就行了,哪怕是登陸地點偏點兒也沒有關係。

英倫三島海岸線那麼長,敵人總有兼顧不到的地方。只要我們的速度夠快,派出少量部隊佔領一個落腳點並非不可能。

外交部目前正在策反大洋聯盟成員國,已經有人動心了,只不過他們對英國人還抱有最後一絲幻想。

只要斷掉他們最後這一絲幻想,大洋聯盟很快就會土崩瓦解。再加上我們秘密拉攏的其他國家,足以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反英浪潮。

到時候,或許不需要進攻,英國人自己就會迫於內外壓力而投降。

就算是有風險,和豐厚的利益相比,也足以進行這次冒險。大不了先送盟國的軍隊過去,現在也到了他們該奉獻的時候。”

沒有毛病,盟友就是用來坑的。霸權戰爭進行到現在,真正被坑的就只有一個俄國,說出去都沒有人敢信。

現在需要冒險了,讓盟友先上也是應有之義。沒有犧牲,又哪來資格分享戰利品?

要知道這次戰爭,主要都是神羅打的,大家都只是跟着打打醬油。

費斯拉夫陷入了沉思中,政治和軍事是不一樣的。“海獅計劃”是軍方制定的,明顯更測重於軍事。

在軍事上,要擊敗大英帝國,只要佔領倫敦就足夠了,剩下的鄉下小地方根本就不重要。

可政治上卻截然不同,甭管聯軍從什麼地方登陸,也不管後續作戰能否跟上,只要在英倫三島獲得了立足點,那都算登陸成功。

外交部可以拿着這個成果,堂而皇之的忽悠陷入猶豫的各國政府,幫助大家做出正確決定。

“可以試試,不過……”

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十一章、宮廷衛隊第十五章、嚇倒了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一百章、倒黴蛋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四十六章、講規矩的菲克尼第五十二章、善後(求票票)第四章、風波起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十六章、戰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兩百六十章、瘋子和天才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四十一章、處理戰俘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一章、戰爭爆發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九十九章、豪賭第兩百九十九章、千年傳統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八十七章、分裂第四十一章、閱兵第四十七章、敵在國會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兩百九十三章、距離霸權最近的一天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四十七章、神風特工隊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三十九章、官僚的處理辦法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一百章、倒黴蛋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二十五章、分果果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二十六章、黃雀在後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
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十一章、宮廷衛隊第十五章、嚇倒了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一百章、倒黴蛋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四十六章、講規矩的菲克尼第五十二章、善後(求票票)第四章、風波起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十六章、戰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兩百六十章、瘋子和天才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四十一章、處理戰俘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一章、戰爭爆發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九十九章、豪賭第兩百九十九章、千年傳統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八十七章、分裂第四十一章、閱兵第四十七章、敵在國會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兩百九十三章、距離霸權最近的一天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四十七章、神風特工隊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三十九章、官僚的處理辦法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一百章、倒黴蛋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二十五章、分果果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二十六章、黃雀在後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