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風波起

維也納宮

弗朗茨的婚禮已經正式被提上了日程。在這個問題上,可由不得他自己做主了,新神聖羅馬帝國五千多萬民衆都翹首以盼。

黃道吉日必須要選的,萬一日子不好陰雲密佈、暴雨連連,豈不是告訴大家上帝不喜歡這對新人?

擱在普通人家,遇到這種情況也要感嘆晦氣,狂信徒的話還有可能取消婚禮。要是放在了王室身上,更不用說了,這就是巨大的政治醜聞。

儘管神權的影響力已經大大降低了,但是在保守的奧地利地區,這種封建迷信仍然盛行。

經過了一幫神學家兼職氣象學家的神父研究過後,最後這個黃道吉日定在了1855年3月12日。

籌備工作已經開始了,弗朗茨也不得不偶爾去過問一下,以示他對這次聯姻的重視。

結婚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和一個自己喜歡的人。好吧,弗朗茨承認自己對海倫公主的感情一般,可是對一個皇帝來說,能夠娶一個不討厭的人做妻子就算是幸福了。

弗朗茨的好心情沒有持續多久,添堵的事情就來了。

“陛下,我們收購黃金的計劃失敗了,國際市場上的黃金價格暴漲了百分之二十,如果繼續買入就太虧了。

經過我們調查發現,這次國際市場上黃金漲價是由英國人一手策劃的,目的就是爲了阻擾我們買入黃金。”財政大臣一臉疲憊的說

看得出來,他應該好些日子沒睡好覺了。

在幣值改革的關鍵時刻,英國人擡高黃金價格,阻礙奧地利買入,顯然是不懷好意。發生了這種事情,主導幣值改革的財政大臣壓力可想而知。

弗朗茨眉頭一皺,正常情況下英國人沒有道理阻擾新神聖羅馬帝國幣值改革,金本位體系的成員增加,對他們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查清楚英國人這麼做的目的了麼?”

弗朗茨問道,他可不相信英國人這麼幹,就是爲了牟利。如果只是爲了擡高黃金價格,從中撈上一筆,那麼將單價緩慢就行了。

只要漲幅不是太大,爲了增加黃金儲備,維也納政府也就認了?

一下子提高了百分之二十,這麼懸殊的差距,白癡纔會繼續買。

強行提高黃金的價格,也不是沒有代價的。炒作黃金價格的資本家們能否贏利姑且不論,但是黃金升值後,和黃金掛鉤的英鎊也跟着升值了。

這相當於英鎊一下子升值了百分之二十,這麼大的漲幅,英國的工商業產品成本自然跟着大幅度提高,在國際貿易中想要繼續保持競爭力就難了。

難道英國資本家們活膩了,準備要自己玩死自己?

至始至終,弗朗茨都沒有想過這是倫敦政府策劃的。這麼幹完全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損人不利己的事情誰幹啊?

卡爾一臉爲難的回答道:“據說是爲了阻止我們收購黃金,讓我們無法籌集到足夠的黃金做儲備金。”

這個說法,他自己都不信。奧地利也是老牌帝國,傳統的底蘊還是有的。如果政府願意付出代價,在國內都可以籌集金本位的黃金儲備。

只要政府的信譽夠高,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就算是黃金儲備略有不足,一樣可以完成金本位改革。

說到底發行紙幣,還是要靠政府的信譽,俄國人就是反面例子,他們不擔心儲備金不夠,可是他們之前發行的紙盧布還是沒人買賬。

英國人總不能直接擊垮市場對新神聖羅馬帝國的信心吧?要是他們有這實力,近東戰爭時期他們早就拿出來威脅維也納政府了。

弗朗茨冷笑着說:“繼續查,買不到黃金就算了。反正我們早有準備,幣值改革的黃金已經勉強夠了。

剩下的缺額不大,大不了去使用金銀的國家兌換,英國人有實力擡高了歐洲黃金交易市場的價格,我不相信他們有能力擡高全世界的黃金價格。

不過還是要做出繼續買入黃金的架勢,讓英國人繼續維持黃金的高位,看看他們能夠撐多久!”

信息不通暢是這個年代最大的弊病,在消息不靈通的地區,金銀比價依然維持着原樣。

要擡高全球的金價,除非英國人維持黃金高位數年時間,不然歐洲之外的很多地區,根本就反應不過來。

要是英國真這麼幹了,弗朗茨就笑了。大不了金本位改革時間往後拖上幾年,這個又不着急,晚一年早一年又不致命。

就是不知道英國的工商業能不能撐得住,因爲幣值上漲造成的生產成本增加,勢必要大幅度削減英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當然,這個年代海外貿易的利潤都比較大,弗朗茨相信資本家們冒着那麼大的風險進行遠洋貿易,百分之二十的利潤還是有的。

不漲價保持商品競爭力,還是可以做到的。不過歐洲大陸上的貿易,利潤就未必有那麼大了。

即便是英國人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可並不是說每一個領域他們都能夠佔優勢,這些產業可受不了這個打擊。

弗朗茨甚至一度生出了要炒高英鎊,打擊英國工商業的念頭,瞬間又被他掐滅了。

就奧地利這點兒資本,真要是在金融市場和英國資本正面博弈,輸的可能性幾乎是九層九。

倫敦

格蘭維爾內閣傻眼了,擡高黃金價格是他們乾的,可是他們沒有準備一次擡升這麼多啊!

按照原計劃,他們只是擡高几個點,讓維也納政府知難而退,接受他們的條件罷了,可沒有準備讓黃金價格飆漲這麼多。

很遺憾,他們忽略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羣體——投機者。

英國國內資本過盛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現在美國、奧地利經濟的高速增長,都離不開英國資本的幫助。

這次政府擡高黃金價格,又受到了大家的追捧,這不就蹭蹭的上去了。金銀比價迅速上升,然後就超出了控制。

擺在倫敦政府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立即拋售一批黃金,平息資本市場上的價格風波;要麼把白銀貶值,白銀價格下跌了,那麼現在的高兌換比也就正常了。

現在大家熱捧的黃金的一個原因就是——新神聖羅馬帝國金本位改革。

一旦維也納政府完成了幣值改革,新神聖羅馬帝國肯定不會持有那麼多白銀,這些白銀流入了市場,造成銀價大跌是必然的。

投機者們的眼光是敏銳的,他們通過手中最基本的資料,判斷出了未來白銀價格會下跌,就開始行動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就算是倫敦政府什麼也不做,這種情況還是還是會發生,金銀兌換比上漲是大勢所趨。

這個決定不好做,牽一髮而動全身。

拋售黃金平息風波穩定英鎊幣值,那麼阻礙維也納政府買入黃金的計劃就破產,未來想要拉新神聖羅馬帝國加入他們的英鎊——黃金體系,勢必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當然也不是沒有收穫,倫敦政府會在這次行動中賺上一筆,可以彌補他們受傷的心靈。

讓白銀貶值也要考慮後果,最直接的就是銀本位國家貨幣貶值了,反應的經濟上的就是這些國家商品出口,將變得更加有競爭力。

此消彼長之下,又會波及到英國國內的工商業產品出口,進而影響到英國經濟。

格蘭維爾首相焦急的問:“財政部有什麼計劃,平息這一場風波?”

沒有任何猶豫,財政大臣喬治-格雷給出了答案:“首相閣下,現在最好的辦法還是拋售掉我們買入的黃金,讓市場迴歸正常化。

這是對國內經濟影響最小的做法,由於我們是低價買入的,現在拋售還可以賺上一筆。

並且還必須要快,現在維也納政府仍然沒有放棄購買黃金的計劃,這簡直就是在刺激投機者們的神經。

他們很有可能已經發現了我們的計劃,現在故意做出勢在必得的架勢,就是爲了看我們的笑話。

如果拖的時間長了,更多的投機者加入了進去,到時候我們想要平息這場風波就難了。”

政府買入的黃金和發行貨幣的儲備金完全是兩個概念,甚至還是由兩個不同體系進行的。

在金本位時代,政府是不能想當然的決定減少儲備金,或者是增加儲備金,這些都必須要根據實際需求進行。

冒然採取行動的後果,倫敦政府已經感受到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引發投機者們的蜂擁而至,最終的結果都是災難性的。

誰讓黃金是通硬貨幣,在很多人看來根本就不會大貶值,就算是砸在了手上,也不會虧到哪裡去。

猶豫了再三,格蘭維爾首相做出了決定:“不管怎麼樣,都先要平息金價風波,穩定住英鎊的幣值。

財政部立即開始拋售黃金,和國內的財團溝通,我們需要他們的幫助!”

儘管知道這要付出不少代價,格蘭維爾首相還是選擇尋求財團幫助,不然單憑倫敦政府的力量恐怕很難在短時間內平息風波。

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五十九章、審問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的食譜第十二章、自由燈塔必須要亮起來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二十九章、重新定義‘意大利地區’第一百六十九章、當飛艇遇上飛機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二十八章、債券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第三十九章、雲涌第六章、賭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八十九章、希望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五十章、不能墮落的階層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一百八十二章、愈演愈烈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二十章、這樣做,我也很爲難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二十七章、撤退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第二十四章、陽謀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二十四章、希望第一百零三章、刺殺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二章、爭取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
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五十九章、審問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的食譜第十二章、自由燈塔必須要亮起來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二十九章、重新定義‘意大利地區’第一百六十九章、當飛艇遇上飛機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二十八章、債券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第三十九章、雲涌第六章、賭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八十九章、希望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七十五章、利益動人心第五十章、不能墮落的階層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一百八十二章、愈演愈烈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二十章、這樣做,我也很爲難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二十七章、撤退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第二十四章、陽謀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二十四章、希望第一百零三章、刺殺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二章、爭取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