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反土同盟

突如其來的公使遇害案,讓本就對奧斯曼不利的歐洲輿論一邊倒的傾斜,原本傾向於奧斯曼的政客、專家、學者們,這個時候也閉了嘴。

受此影響,維也納政府在1882年5月7日,也就案發後的第三天,終止了第二輪談判。

緊接着,維也納政府又在5月9日向奧斯曼政府下達了戰爭通碟,責令奧斯曼政府在一週內交出“屠殺案”的真兇。

這不是同不同意的問題,而是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屠殺案涉及到的人羣太過模糊,死者身份、人數、遇害地點,都沒有確切的定義,想調查都不知道該如何入手。

不要說一週時間,就算是給奧斯曼政府一年時間,他們都沒有能力把真兇找出來。

在維也納政府發佈公告的同一時間,希臘政府同樣向奧斯曼帝國下下達了戰爭通碟,內容也是大同小異,都是讓奧斯曼政府交出兇手。

所有人都知道戰爭來了,國際社會將目光投向了倫敦和聖彼得堡,現在能夠對這場戰爭擁有影響力的就這兩家了。

本來法蘭西也是,只不過他們有兩個政府,一個支持另一個就必須要反對。

在拉攏民心的關鍵時刻,腦子有問題纔會這個時候支持奧斯曼,得罪國內的宗教勢力。

聖彼得堡加特契納宮,奧斯曼駐俄公使迪米特立-帕夏已經在會客廳苦等了三個多小時,隨身攜帶的雪茄都快要燒光了。

此刻,亞歷山大三世正在悠哉遊哉的釣魚,雖然現在還做不到“沙皇在度假,讓歐洲等着”,不過已經可以讓奧斯曼人等着了。

“陛下,大臣們已經到了。”侍女清脆的聲音響起

“帶他們過來吧!”亞歷山大三世說道

至於等候中奧斯曼公使,那就讓他繼續等着吧,亞歷山大三世根本就沒有準備見他。

如果不是爲了做給奧地利人看,增加談判桌上的籌碼,奧斯曼公使可能連王宮都進不了。

看似一臉笑容的亞歷山大三世,此時的心情並不好,只是良好的教養讓他喜怒不形於色。

這次突如其來的近東戰爭和以往不同,奧地利政府事先沒有和他們進行溝通,讓亞歷山大三世的自尊心受到了衝擊。

世界是現實的,第一次近東戰爭時期俄羅斯帝國正處於巔峰狀態,一切都圍繞着沙皇政府轉,憑藉強悍的實力,他們拿到了夢寐以求的君士坦丁堡。

第二次近東戰爭時期情況就發生了變化,戰爭的主力變成了奧地利,俄羅斯帝國只能打輔助。

就算是輔助,那也是事先協調好的,在聯盟中俄羅斯帝國的地位仍然不低。

世事易變,到了現在這個時候,俄奧實力對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居然處於了可有可無的地位。

沙皇政府一直拖延沒有表明立場,就是想要以此給奧地利施加壓力,增加他們在戰爭中的話語權。

可惜法蘭西內戰爆發,讓奧地利沒有了後顧之憂,俄羅斯在這次戰爭中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了。

……

放下了魚竿,亞歷山大三世站了起來,整理了一下衣着:“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在際,現在我們需要做出選擇了,你們怎麼看?”

軍方大佬伊萬諾夫元帥率先開口道:“陛下,機會難得,這是我們復興俄羅斯帝國最佳時機。”

內政大臣齊爾諾梅爾:“元帥閣下,這場戰爭對我們的意義並不大。現在帝國需要的是休養生息、恢復元氣,而不是領土擴張。

經過前兩次近東戰爭,奧斯曼帝國已經喪失了對帝國的威脅,他們手中唯一有價值的就是掌握着黑海海峽的另一邊。

如果在二十年前,這對我們確實非常重要,只是到了現在已經可有可無了。

帝國苦心經營的黑海艦隊沒了,以政府目前的財力,短時間內無力重建。就算是拿到了進入地中海的鑰匙,對我們也沒有意義。”

聽到了這個解釋,伊萬諾夫勃然大怒道:“怎麼能說沒有意義呢,能夠一舉幹掉奧斯曼這個宿敵,完成俄羅斯帝國曆代先祖們的願望,就是最大的意義。

帝國復興……”

聽着伊萬諾夫元帥滔滔不絕的演講,讓亞歷山大三世感覺讓他來參加這次會議就是一個錯誤。

不過俄羅斯帝國是信奉強者的地方,憑藉那一身耀眼的戰功,沒有人能夠無視伊萬諾夫元帥的意見。

好脾氣的亞歷山大三世很快就調整了心態,軍方主戰是必然的,換了任何一名軍方將領過來,都是同樣的結果。

沒有戰爭,又何來戰功?奧斯曼帝國這個穩贏的副本不去刷,這讓軍方大佬怎麼和下面的人交代?

真以爲“不進攻奧斯曼的沙皇,不是真正的沙皇”只是一句玩笑話?

平均不到二十年一次的俄土戰爭,可不僅僅只是爲了奪取君士坦丁堡。實際上更多時候在發動戰爭前,大家就知道做不到。

沙皇政府依舊堅持刷這個副本,主要是沙皇需要需要威望,軍方需要戰功,政府需要……

揍奧斯曼都有豐厚收穫,經過了近兩百年的時間發酵,滅掉奧斯曼帝國的收益就更豐厚了。

伊萬諾夫就是打奧斯曼起家的,如果能夠滅掉奧斯曼帝國,帶來的歷史影響絕對可以名垂青史的,至少俄羅斯的歷史書上會大肆渲染。

財政大臣阿利舍爾·古洛夫忍不住打斷道:“元帥閣下,幹掉奧斯曼的好處我們都知道,問題是政府現在沒錢。

如果參與這場戰爭,我們在財政上就不得不依賴奧地利人,拿他們的錢打仗,戰後利益分配上我們肯定要吃虧。

站在帝國的立場上,將這次近東戰爭向後拖延,等我們恢復了元氣,再進行這場戰爭才能夠利益最大化。”

這是事實,留着半死不活的奧斯曼帝國不礙事,過上十幾二十年再去取,問題也不大。

反倒是現在滅亡奧斯曼,讓近東大部分地區落入了奧地利手中,就真的和他們絕緣了。

伊萬諾夫不爲所動道:“你這完全是理想主義,奧地利已經擁有獨立滅掉奧斯曼的實力。

歐洲各國受限於革命浪潮,短時間內根本騰不出手來干涉奧地利的行動。

除非我們腦子進水了,跑去和奧斯曼聯手,要不然奧斯曼帝國覆滅的結局已經註定了。

我想在場的諸位中,還沒有這樣的蠢貨。至於利益的問題,這就需要考驗我們的外交能力了。

不過再怎麼糟糕,也比坐視不理,看着奧地利人滅掉奧斯曼的好。”

雖然話不中聽,但邏輯上真的沒有毛病。沙皇政府確實不可能支持奧斯曼帝國,要不然不用等奧地利報復,國內就先政變了。

俄土之仇已經深入了俄國人的骨子裡,尤其是對貴族來說。

凡是傳承超過兩百年的俄國貴族,祖上都和奧斯曼帝國pk過,親朋好友總有倒在戰場上的,血海深仇就這麼一代代傳了下來。

往上翻歷史書,最近三十年內俄土都pk了兩次,就算是政府想要淡化仇恨,都來不及操作。

拋開仇恨因素,利益同樣是關鍵。不參加這次戰爭,奧地利滅亡奧斯曼後,勢力就延伸到了黑海之中,那就是貨真價實的威脅了。

……

1882年5月11日,沙皇政府向奧斯曼帝國提出重新劃分邊界線的要求,所有人都知道戰爭的主角又多了一家。

或許是受俄國人加入的刺激,黑山公國也跟着跳了出來湊熱鬧。

1882年5月12日,黑山政府向奧斯曼帝國提出了“8.6億神盾”鉅額索賠清單。

裡面詳細列出了在過去數百年時間裡,因爲奧斯曼軍事入侵,給黑山公國帶來的損失清單。

盟友不怕多,湊數也罷、刷存在感也無所謂,對突然冒出來的黑山公國,維也納政府表示了熱烈歡迎。

至此,以奧地利爲首的反土同盟正式建立。

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九十章、倒黴孩子一百零三章、干涉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一百九十二章、運河風波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兩百六十三章、驚天計劃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五十九章、條件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一百六十七章、聖誕百態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兩百三十八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二十五章、腓特烈號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一百九十三章、主導權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二十三章、大棋盤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奈的選擇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兩百九十九章、千年傳統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憲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十五章、逼宮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八十八章、寒冬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第二十章、英法協約第一百一十二章、瘋狂試探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三十五章、又見交易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五十六章、必須要跳的坑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五章、越發猖狂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一百三十一章、戰爭爆發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四章、後續影響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
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九十章、倒黴孩子一百零三章、干涉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一百九十二章、運河風波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兩百六十三章、驚天計劃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五十九章、條件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一百六十七章、聖誕百態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兩百三十八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二十五章、腓特烈號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一百九十三章、主導權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二十三章、大棋盤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奈的選擇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兩百九十九章、千年傳統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憲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十五章、逼宮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八十八章、寒冬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第二十章、英法協約第一百一十二章、瘋狂試探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三十五章、又見交易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五十六章、必須要跳的坑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五章、越發猖狂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一百三十一章、戰爭爆發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四章、後續影響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