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算計

開發南非也是奧地利應對農業危機的措施之一,新增的就業崗位正好安置破產農民,避免失業潮出現。

歐洲民衆對黃金的興趣一直都很濃厚,淘金是這個年代最容易發家致富的路。只要運氣足夠好,就能夠發財。

奧地利最早移民非洲爆發的,十個當中就有五個是通過金礦起家的,剩下的五個中還有兩個是爲開採金礦做後勤服務的。

這個年代各國殖民地都缺移民,想要在衆多競爭中脫穎而出,宣傳是關鍵。

一個美麗的畫餅必不可少,至於到了地方能不能找到金礦發財?弗朗茨可以肯定的說,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發不了財。

有一個笑話說的好:兩兄弟跑去找金礦,到了地方纔發現,自己根本就不會探礦。

事實就是如此,除非是露天金礦,並且還是含金量特別高的,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不然普通人就算是遇到了也發現不了。

現在金礦已經發現,南非那邊不知道多少探礦隊,國內的權貴們同樣在組織探礦隊,有金礦大部分也是這些人的。

如果不是維也納政府開通了金礦收購功能,普通人發現了金礦可以直接賣給政府。要不然的話,他們就算是發現了金礦也無力開採,搞不好還會惹來殺身之禍。

看大家都很積極,弗朗茨就很鹹魚了。別人都想要找金礦發財,就他在當地投資農場、種植園。

事實證明,穿越者不是萬能的,地圖上的一個點,到了地方那都是幾千平方公里,偏差一點兒都是百八十公里。

能不能找到金礦全靠運氣,南非的金礦範圍雖然大,也沒有大到有幾萬平方公里大的礦牀。

靠紙上談兵找金礦,那和靠運氣沒有多少區別。後世非常出名的金礦產地,這個年代連名字都沒有。

就算是名字出現了,經過了弗朗茨的蝴蝶效應,這個誤差有多大,只要上帝才知道。

既然如此,不如鹹魚一點兒算了。淘金客們的不一定能夠賺錢,但是做後勤的一定會賺錢。

就近投資農場、種植園,售賣麪包、奶酪、水果、蔬菜、肉製品等生活必須品,肯定賠不了錢。

不要看農業危機爆發,各地的農產品價格暴跌,但是這對非洲內陸地區影響不大。

糧食可以從外面運進來,奶酪、水果、蔬菜、新鮮肉製品,這些東西不可能也從外面運吧?

儘管罐頭已經出現,可要是天天吃那玩意兒,也沒有幾個人受得了。

萬一運氣好,沒準農場下面就是金礦。這種事情誰說得準呢?在西非的時候,弗朗茨建立的皇室種植園下面,就不只有一次發現了礦產。

南非地區更不用說,金礦都是扎堆的出現。就在金礦附近買地準沒錯,地下有金礦大發,沒有金礦也可以小賺。

南非發現大量金礦的消息,還在小圈子裡流通,外界依然沉沁在農業危機的恐慌中。

柏林,農業危機爆發過後,普魯士政府就緊張了起來。這可是關係到自身利益的,容不得半點兒馬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奧地利就成爲了歐洲農業的風向標,威廉一世也緊盯着維也納政府。

看着維也納政府出臺休耕法,限制糧食種植面積增加,號召各國一起減產。威廉一世沒有感到輕鬆,反而更加頭疼了。

削減糧食產量不是一句話的問題,這還牽扯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最關鍵的是牽扯到了農業容克貴族們的利益。

今時不同往日,當初普魯士是一個糧食進口國,自然不會爲這些問題憂心,現在他們已經變成糧食出口國了。

如果說俄國人開荒最瘋狂,奧地利緊隨其後,那麼普魯士王國就排名第三了。最近幾年,普魯士王國的耕地面積也增長了一半。

大家種糧積極性非常高,原本在俄國人手中被浪費的土地,現在也被容克貴族們高效的利用了起來。

現在麻煩就來了,糧食產能過剩。這不是一星半點兒的過剩,按照奧地利農業部發布的數據,歐洲糧食產能過剩率超過百分之二十一。

不管糧食產能怎麼過剩,糧食進口國都不可能削減自身的產能,需要壓縮產量都是糧食出口國。

就算是這些糧食因爲各種原因浪費了一部分,需要進行壓縮的產能,分攤到各國身上,仍然不是一個小數字。

造成這一原因的罪魁禍首就是俄國人。按照俄國農業種植面積進行估算,如果這些糧食能夠全部運出來,就算是別的農業出口國都停止糧食出口,歐洲照樣不會缺糧。

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國際市場太小了。

隨着各國農業人口的增加,開墾土地數量也在不斷增長,還有農業技術的提高,各國糧食產量都在不斷增加,而市場的增長速度卻遠遠不及。

以大法蘭西爲例,因爲法國本土糧食產量增加,預計今年對外進口量會下降兩個百分點。

這些數據都是奧地利農業部發布出來的,每年都會對外公佈一次,口碑已經建立了起來,準確率威廉一世毫不懷疑。

號召各國共同削減糧食產能,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從1870年開始,奧地利農業部就發出了糧食產能過剩警告。

然而沒有任何作用,就連奧地利自己都沒有能夠把產能削減下去,更何況是別的國家呢?

“農業危機真的來了,奧地利人已經採取實際行動削減產能,今天叫大家來,就是要討論一下我們要不要跟進。”

從內心深處來說,威廉一世是認同削減糧食產能的。要是不把市場恢復正常,大家誰都不要想有好日子過。

“陛下,奧地利是世界第一農業出口大國,農業危機爆發後,他們受到的衝擊也是最大的。

現在進行減產,實際上也是迫不得已。國際糧食市場上的價格已經崩潰,現在是出口的越多就賠得越多。

表面上,引爆這次農業危機的是英俄協定,實際上俄國糧食纔剛剛流入國際市場,導致糧食價格血崩的,還是奧地利上半年的傾銷活動。

根據我們收集到的資料,截止到目前爲止,奧地利已經向國際市場宣泄了約3420萬噸農產品,其中光糧食就超過3000萬噸。

這已經超過了他們1871年國際糧食市場上成交總量的81%。如果下半年,維也納政府不恢復戰略儲備,從市場上收購糧食,那麼價格還會繼續血崩。

看似只是爲了阻擊俄國人,不讓他們重回國際市場,實際上這是一個把大家一起拖下水的藉口。

如果不採取措施,未來兩三年內國際糧食價格會持續低迷。在這期間,大家賣出的糧食越多就賠得越多,如果不賣出去,又無法回籠資金。

我們在國際糧食出口中所佔的份額只有6.6%,就算是削減產能,也無法挽回局勢。除非俄國人肯跟着減產,要不然這場危機短時間無法結束。

當務之急,還是保護本土市場。我建議減免農業稅和農產品出口稅,同時提高農產品進口關稅,必要的時候可以效仿奧地利,採取糧食最低收購價,以保障農民的收益。”

毛奇的意見非常明確,政府不能干涉大家自由種植。理由非常簡單,要是普魯士減產,俄國人不減產,那就是在替敵人做嫁衣。

“首相,提高了農產品進口關稅容易,但是造成的連鎖反應,卻不得不考慮。

普波關係正處於關鍵時刻,現在提高農產品進口關稅,波蘭人會怎麼想?

如果他們針鋒相對的提高了對我國工商業製品進口關稅,那麼農業危機,還會波及到工業。

不要忘了,我們的財政情況已經非常糟糕了。如果這麼幹,今年的財政赤字還會大幅度增加。或許要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宣佈破產了。”

不是戈爾曼不願意保護農業,問題是作爲財政大臣,他非常清楚普魯士的財政有多危機。

只是減免農業稅、農產品出口關稅,普魯士王國的財政收入會減少5600多萬馬克,這已經非常危險了。

要是提高農產品進口關稅,導致波蘭提高對普魯士工業製品的進口關稅,那麼普魯士脆弱的工商業也會遭到重創。

這會引發連鎖反應,搞不好就是一次工業危機,最後帶來的損失決不是一個小數字。

普魯士可沒有殖民地市場泄洪,產品在國際上又競爭不贏英法奧三國,波蘭市場對他們至關重要。

毛奇淡然一笑,若無其事的解釋道:“沒有那麼嚴重,波蘭人不敢和我們翻臉。

要對付他們很容易,只要鼓動一下波蘭激進團體,讓他們向奧地利提出領土要求,我們再出來善後就行了。

得罪了兩個龐然大物的鄰居後,波蘭政府還有得選擇麼?”

這個解釋讓戈爾曼無話可說,沒有辦法,現在的波蘭就不是一個正常國家,內部亂得不行。

這一招對別的國家作用不大,沒有誰會那麼自不量力,不過波蘭是一個例外,這種事情他們幹得出來。

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一百零七章、不斷下降的預期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十章、鑄幣稅第七十七章、大決戰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三十九章、亞美尼亞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一百章、日俄斷交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三十九章、亞美尼亞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八章、禍不單行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三十六章、尋找對手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一百零九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三十八章、風起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一百四十六章、十字路口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二章、沙皇玩兒陰謀了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第八十七章、使館危機第一百七十五章、紛亂的美洲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兩百零九章、腦洞大開的沙皇政府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八十九章、希望第兩百三十六章、扣留軍艦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
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四十四章、改革法案(求票)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一百零七章、不斷下降的預期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十章、鑄幣稅第七十七章、大決戰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三十九章、亞美尼亞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一百章、日俄斷交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三十九章、亞美尼亞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八章、禍不單行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三十六章、尋找對手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一百零九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三十八章、風起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一百四十六章、十字路口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二章、沙皇玩兒陰謀了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第八十七章、使館危機第一百七十五章、紛亂的美洲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兩百零九章、腦洞大開的沙皇政府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八十九章、希望第兩百三十六章、扣留軍艦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